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铁匠以外,胤祚还招了木匠、泥瓦匠、还有几个懂得一点化学知识的术士,统统和们同等的待遇。
傍晚的时候,胤祚将这些计划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疏漏了,这才放心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胤祚就收到了京城传来的上谕,康熙朱批御笔,写了洋洋洒洒好长一段,胤祚看了半天才明白。
康熙大体意思就是同意赦免戴梓,并为胤祚所用,研究火器事宜,并划拨了五万两银子作为对火器研究的资助。
最让胤祚哭笑不得事情就是,康熙要求把俄国人的武器装备进献到宫中一些,并对胤祚没有主动将这些火器进献给他的皇阿玛,训斥了几句,最后还叮嘱胤祚,戴梓如果研究出了结果,也要将样品进献宫中。
拿着康熙的亲笔写的上谕,给戴梓看了之后,戴梓心口惴惴不安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而且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往京城方向磕头,感叹皇恩浩荡。
谢完了康熙之后,戴梓又转过来叩谢胤祚知遇之恩,发誓一定要研究出成果云云。
其感情之真挚,言辞之诚恳,让胤祚都有些动容。好不容易安抚住了戴梓的情绪,回到府上还没等坐下,就听到外面绿营军百户李庆求见。
第一百六十章 征兵令()
“让他进来吧。”胤祚沉声道。
李庆从外面走进来,面上显得有些犹豫:“殿下……”
“李百户有何事,直接说出来吧,不用吞吞吐吐的。”胤祚说着拿出纸笔,开始写着什么东西。
李庆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大人,卑职的这一汛人马,暂时……离不开齐齐哈尔。”
胤祚一头都没抬:“哦,这是为何?”
“因为……卑职手下只剩七十余人了……”
“什么?”胤祚抬起头来,吃惊的看着他,“黑风口一战,你的人死伤惨重,这我知道。但不是已经在齐齐哈尔补充兵员了吗?”
看着李庆的样子,胤祚突然想到了清末的情况,声音顿时冷了下来:“你们汛总共三百人,兵部的粮饷也是按此发出的,而你却迟迟没有招满缺员,莫非是为了方便吃空饷吗?”
说道最后话里已经有些杀气,在清末的时候绿营腐败糜烂,吃空饷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绿营兵兵员严重不足,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如果李庆也是在吃空饷,那胤祚完全不介意拿他开刀,以正军队风气。
李庆被胤祚的话吓到了,连忙跪下来道:“殿下明察,绿营兵的银饷我没有贪过一丝一毫,兵部发下来的多余银饷,我也分给战死兄弟的家人了。”
“哦,那你为何这么长时间没有招满兵员?实在找不到人,提高参军的饷银便是。”胤祚语气一缓。
李庆一愣,有些尴尬的道:“殿下有所不知,绿营兵乃是世兵制,兵员也是从军户中产生的,父死子继。不存在募兵的情况……”
这种世兵制源于汉末,将领为避免士兵逃散,也为了迅速扩充兵员,便将士兵的家人都变成军户,既能作为人质,又能父死子继,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往后历朝历代也将这种制度延续下来。
只不过这种制度也有严重的弊端,比如兵员容易出现断层,比如父亲死了没有子嗣或者儿子没成年,便会面临病源不足的情况;而且在大清,绿营的身份地位有比较低下,普通百姓们都不愿沦为军户。
想了片刻,胤祚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便道:“如此倒也好办,直接采用募兵制就是了,我给你开个征兵令,往城墙上一贴,用不了几日便能满员了。”
李庆听了练练摇头:“殿下,募兵在我大清没有先例啊。”
“呵呵,难道军户们一开始就是军户吗?还不是招募过来的?”胤祚说着就铺开一张纸,协商征兵令三个大字,边写边道,“放心好了,我这道征兵令,名义上还是征集军户,就和我对那些匠户所做的一样,换药不换汤,也不算有违祖制了。”
“殿下,军户们的孩子都是从小练习武艺的,参军后不用如何操练便可上阵杀敌了。”李庆头摇的更厉害了,“但若是募一些平头百姓,光是操练结阵就要好几个月,再加上其他的兵器,没三年五载的,成不了军啊。”
胤祚闻言,笔尖停了下来,和后世会扣扳机就能杀人的情况不同,冷兵器时代的士兵训练极慢,刀枪弓弩,精通一种就要好多年的练习,更别说阵型的变换了。
所以西方国家才有骑士制度,让他们自小接受军事培训,壮年的时候便是极强大的战士。中国也相应的有世兵制度,而且虽然存在种种弊端,却一直都在沿用。
中国历史上,募兵制度只大规模存在于东汉、唐宋时期,而历史结果无一例外的向天下人揭示了募兵制的弊端。
东汉募兵军纪奇差,战斗力极低。唐朝募兵,导致了军阀割据。宋朝募兵……不忍直视。
所以综合两种制度的利弊,统治者和将领们全都倾心于世兵制。
不过胤祚却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下笔稍停之后,运笔如飞,一张征兵令就写成了,再盖上齐齐哈尔副都统的印章,这征兵令就算成了。
胤祚看着自己写就的征兵令,微笑不语,像是欣赏名家字迹似的欣赏自己的作品。李庆看劝不动了,便在下面低声叹息,愁眉不展。
就在胤祚和李庆为了募兵制争论不休的时候,家住齐齐哈尔城的呂康实,正望着地里的庄家暗自叹气,他家有一个老娘和一串弟弟妹妹,他们一家住在剪刀胡同,离着景阳街不远。
难民来之前,他们家就在齐齐哈尔了,算是齐齐哈尔的原住民。
他们家里有五亩田,就在城外嫩江边上,上好的黑土田,现在长着一片绿油油的高大作物。呂康实长得比一般人已经高出一头了,但那作物比他还要高上不少。
朝廷散发种子的小吏告诉他,这种作物名叫玉米,亩产能达到小麦的一两倍,他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老实的把地里全都种上了玉米,至于小吏说能超出麦子产量两三倍的红薯和土豆,他也零散的种了些。
听朝廷的小吏讲,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玉米就可以收获了,看着那高大玉米上,结出来的沉甸甸的青色果子,呂康实对收成也有了些底气。
虽然收成应该很好,但是呂康实的依旧愁眉不展,因为他家现在正急需银子,大笔的银子,而呂康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人又老实,自然没什么赚钱的法子。
出来了一天,就找到了一个替百事行扛大包的活计,他身高力强,一天下来,足足扛了上百个麻袋,让百事行的活计看的啧啧称奇,相应的他也赚到了别人两倍的工钱,足足一百个铜板。
这些铜板放在平时已经是不菲的收入了,但是对他来讲依然是九牛一毛。
干完了活后,他连晚饭都没舍得吃,拿着一百文钱也不好意思回家,溜达着也就走到这了,看着地里的庄稼,安心不少。
正怔怔的看着玉米地发呆,身后一群半大小子跑过,便跑还边叫道:“快看,是吕老实?”
“啥吕老实啊,明明是傻大憨。”
“你们别看他憨,可不傻,遇到漂亮姑娘还会脸红呢!上回碰到棉纺行的王寡妇,脸都红成大煤球了!”
“啥啊!煤球是黑的,你骗人……”
呂康实脸上一红,站起来,结结巴巴的辩解:“你们……不要瞎说……俺……俺……”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训开始()
直到那群半大小子笑够了,走了,呂康实都没能把俺字后面的话说出来。
耷拉着脑袋回到家里,弟弟妹妹们已经上床睡觉了,桌子上还给他留了碗粥,呂康实肚子实在是饿狠了,几口就吃完了。
站起身来,走到他老娘的房里,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
他老娘躺在床上,借着忽明忽暗的油灯,可以看见她满脸的皱纹,她用极虚弱的声音道:“儿子啊……为娘就这命,你何苦糟践自己……”
气若游丝,仿佛随时就会断掉一样,怎能想象眼前行将就木的老娘,前不久才过了四十大寿。一辈子的操劳,拉扯大了几个孩子,马上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却快要撒手人寰。
呂康实尽量压抑着自己的哭声,不让弟弟妹妹地听见,斗大的泪滴,往地上砸下。
“娘……儿子不孝啊!儿子没本事赚银子,买不起人参,救不了娘的命,儿子不孝啊……”呂康实哽咽的道,连续五六天的碰壁,已经让他失去了信心。
郎中说,他老娘这病,是体内阳气太少,平日消耗过大导致的,只要一根老山参便能救回性命,但药店里最便宜的人参都买五两银子。
“不许哭!”虽然声音虚浮,却依旧严厉。
“娘!我明天一早就去银行借银子,你一定治好你。”呂康实一抹眼泪,下定决心。
“咳……我吕家从不欠别人的,你不许去!”他的娘从床上支起身子来,厉声道,“你要是去了,我就算死也不喝药!”说完转身缓缓躺下了。
呂康实退出房门,在他娘的房门前,跪了一夜,直到天亮的时候,呂康实望着门外,终于决定有生以来,第一次不听他娘话。
“都统大人发布征兵令,自愿入伍者,可得十两银子……”
刚走到景阳街上,远处传来的声音,就让呂康实停下了脚步。
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在城门旁,一个官吏正在大声训话,周围一群百姓驻足观看。
“……只要身体健康,家世清白,没有过犯罪的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均可报名……”那个小吏继续道。
呂康实走了过去,在人群中听了片刻,终于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令他高兴的是,报名参军,并不会使得自己的家眷成为世代军户。
更何况是否会成为军户的问题,已经不是呂康实现在所考虑的了,为了娘亲,呂康实一咬牙,走了过去。
“俺……俺报名。”呂康实小声道。
围观的百姓有人认出来了他,大喊道:“这不是吕老实吗?大人,这家伙憨了吧唧的,杀鸡都费劲,更别说杀人了。”
话声一落周围顿时响起嬉笑声。
那小吏却不为所动,走到一个桌子前,拿出纸笔问道:“姓名?职业?年龄?住址?”
呂康实依次照实回答,那小吏登记完毕之后,道:“成了,三天后清晨,去城北军营的校场。”
“大人,银……银子呢?”呂康实嗫嚅道。
那小吏瞪他一眼道:“银子要等通过了选拔之后发。”
“大人,我有急用,这是救命的银子啊。”
那小吏满脸不耐烦之色道:“滚开!谁管你做什么用。”说着就要拿手去推他,呂康实人长得又高又壮,一推之下竟然纹丝不动。
那小吏恼羞成怒,正要撸起袖子打人,突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住手!”
回头一看,李百户正在他身后站着,那小吏顿时吓得缩回了身子,退到一旁。
李百户走到呂康实身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道:“生的倒是健壮,拿着吧,这十两银子是本官借给你的,被选上了要记得还给本官啊。”说着递过来一锭银子。
呂康实接过银子之后千恩万谢的走了,直到买完人参,喂母亲喝下参汤,才想起来,忘了问恩公的名字了。
三天之后,齐齐哈尔北城军营,校场。清晨的校场,空气透着一股冷冽,哪怕是在盛夏,都有种肃杀之意。
胤祚睡眼惺忪的坐在将台上,自从离开京城之后,他已经很少这么早起床了,站在他旁边的李庆倒显得精神抖擞,毕竟今天为他选兵的日子。
待太阳完全升起之后,操场上已经站了三百余名青壮,他们都是前来参军的人,毕竟十两银子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在齐齐哈尔那相当于两亩上好的田地呢。
看着校场上站的松松垮垮的青壮们,李庆心中一阵叹息,这样一批人没个三五年时间,怕是训不出来,但胤祚有命,他也只好跟着胡闹。
见人来的差不多了,胤祚站起来,清清嗓子,朗声道:“大家都是来参军的,军人的风格就是直来直去,我也不和大家讲废话了,就讲要求。”
“第一,你们将开始为期十天的选拔,淘汰三十人,坚持到最后的,会加入绿营兵,并获得十两银子。”
“第二,从明天开始,你们一律住在军营中,不得回家,除床铺外不得带其他任何东西!”
“第三,被淘汰的人,按坚持的天数发放补偿银子,第一天上午退出的,给一两五钱;第二天下午退出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