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不需要灶台和火炕相连,直接在火炕下留着灶口就行,就是那个烟囱麻烦点,得修在屋外地上,还起码得修四米高。

    土砖也比较费时费力。

    老爹哼着小调提着半口袋粮食回来。

    “柯五家里取了半口袋谷子,另外还称了两斤白面,今早我们吃不托。”

    张超对不托是什么有些搞不清楚,但看老爹开始和面揉面,便也猜出估计是面食。陕西人爱面食,就算是在唐朝,也一样是面食为主。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机制面条,普通百姓其实面也吃的少,更别说面条。吃白面,那都是极难得的豪奢一回。

    而且要吃面,全得手工制作,自己和面揉面然后自己擀面切面。

    老爹手艺不错,动气一气哈成,白白的面粉最后擀成了一张薄面皮,然后用菜刀切成一条一条的。

    “晓得烧火不?”老爹笑问。

    “晓得。”张超坐到炕前开始烧火,可等他坐下后,却发现不知道从哪开始了。

    手里扯了一把麦杆,可是该拿什么点着?

    打火机?火柴?

    他自己倒是有个打火机,还是个金属的,好用还好看。可是大唐的百姓该用什么引火?

    “火石在那里。”老爹眼睛一直关注着这里,适时的为他指点迷津。

    张超伸手在墙上的一个小洞里摸出两块石头。

    火石,这就是百姓们的引火之物。

    看到这两块石头,张超倒是马上知道怎么用了。可当他开始敲打起来后,却发现事实并不容易,敲打了十几下,火星不时溅起,可就是引不着。

    “柴火可能有些潮,我来吧。”老爹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接过火镰,啪啪啪几下,火星溅上柴火,然后一团火苗亮起,老爹开始鼓起腮帮子吹火助燃,火苗越燃越大。

    火终于烧起来了。

    张超连忙抓起麦杆往灶膛里加,可没两下,一阵烟滚出,接着火居然灭了。张超对着灶膛鼓起腮帮子猛吹,结果那烟熏的他泪都下来了,可火就是不着。

    最后还是老爹再次出手,拿起火钳挑了几下,再吹了几下,火呼拉又烧起来了。

    “火刚开始烧时,要慢点,别加太多柴火。”

    张超有些郁闷的坐在那里,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居然连个火也烧不好。

    他对自己说,这不能怪我,实在是这个灶不好。我小时也烧过灶膛,但比这好烧多了。这灶实在难烧。

    这个时候他才有功夫仔细的来打量这个灶膛,张超发现,这灶膛确实不行。张超家里以前的灶都比这好烧,后来他长大后,还又推行了一种节柴灶更好烧,而且还省柴,效率更高。

    看来不光要垒个火炕,连这个灶也要改造一下啊。

    “老爹,这个灶不太好烧,我知道有种灶更省柴,还更好烧,要不,我们把家里的灶改一下吧?”

第四章 赚钱门路() 
老爹正从水缸里往铁锅中加水,闻言笑着望向他,“是以前跟你师父在山里时用的吗?”老爹似乎真的对张超说过的跟师父在深山避世居住的事情深信不疑。

    “嗯,那灶也是我师父自己打的,确实好用。好烧省柴,还没烟,烧火根本不会灭,能省一半多的柴。”张超倒没有夸张,张超家的灶没改以前,烧开一锅水大约要十五到十八分钟,但改了节柴灶后,烧一锅水只要十二分钟,而且节省一半多的柴火。

    “灶不都这样,没必要改吧,就这样烧烧就是。”张老爹是个武人,现在又是个鳏夫,对这些倒不是太在意,平时都这样烧的。

    张超想改灶,可不仅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烧火更方便。而是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啊,家里余粮都没还得借,这日子过的不好啊。何况还只有这么一间窖洞,现在张超也是这家的一份子了,他希望家里日子能过的更好些,能吃白面,住大房子。

    但光靠种地,以这年代的生产技术不太现实。

    “老爹,你说若是我们灶改好了,真的能好烧又省柴,你说你愿意用不?”

    “当然愿意用啊。”

    老爹把切好的一条条的宽面条扯成一小片一小片,一边扯一边往锅里扔。

    张超看出来了,这个什么唐朝的面食不托,原来就是一个面片汤嘛。

    “那你说有这么好的节柴灶,别人家愿意改不?”

    “有好的大家当然也愿意用好的。”老爹点头,这年头做菜做饭可没有煤气灶也没有电饭煲,全都得烧柴火灶。一年到头下来,要烧许多柴火。乡下人每年得花很多时间上山打柴,而那些城里人,他们烧柴,就只能买。乡下人还能就地取材上打砍柴或者烧麦杆,可对于城里人来说,那也是一笔不小开支。甚至不少乡下人平时都还是以打柴为副业,空闲时砍柴然后送进城卖。

    张超嘿嘿一笑。

    “老爹,现在也是冬天,田里也闲着,山里也封了,大家闲着也没有个啥收入。你说我们有这个技术,去帮人家改灶,这不也能赚点钱嘛,而别人改了新灶,以后也能节省好多的柴火,还省时间呢,这不是两好嘛。”

    “你想靠这个赚钱?”张老爹倒是有些意外,手里扯面条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张超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赚钱,改善生活,过更好的日子。

    张老爹越听越惊讶。

    “真的有这么好用的省柴灶,而且你会垒?”

    “会。”张超不怂。

    老式灶从结构上来说,很不合理,燃烧不完全,保温性差,热损失大,所以相对的效率一真比较低。最大的缺点就是灶门大和灶膛大,而且没灶箅,有些甚至没烟囱,吊火也高。

    新式的省柴灶,则是变成了小灶门小灶膛,添加了灶箅和烟囱,吊火也改低。这种结构就比较合理,有了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让柴火可以更充分的燃烧。特别是还增加了保温层和拦火圈,大大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灶膛里的回旋路程和时间,使得热量损失减少。

    灶箅的设置,也使得柴灰能够及时的落入灰室,使得灶膛里保持良好通风,增加氧气。

    省柴灶主要还是从三个方面达到节能,让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传热保温更好,加上较好的利用了余热。

    张超把新灶的种种特点,用老爹能听的明白的话语一番解释后。

    老爹很高兴的笑了。

    “蕞娃,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没想到,一个灶台,也还有这么多讲究呢,你师父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一法通,百法通,师父研究过格物之学。”张超也不好解释一个隐居深山的和尚,怎么会去钻研改良灶台,便只能用这种装逼的词语解释。

    “说的好,一法通百法通,果然是高人。”

    张超嘿嘿笑笑,挠挠头。

    “行咧,回头我就叫上柯五他们几个过来,一起按你的方法改下这个灶,若是到时新灶真有你说的这么灵,那这倒也能成一桩事。”

    “老爹,你说灶真好用的话,改一个灶收多少钱合适?”

    老爹继续扯面条下锅,笑骂道,“看你倒不像是个和尚反像是个商人子,头脑也太精明了。还收钱,真好用,到时乡里乡亲的愿意改灶,就去帮忙改下。反正冬日里也是闲着没事,帮人改下灶,一天混两顿饭吃就好咧,还收啥钱,都乡里乡亲的,我们不能太钻钱眼里去了。”

    张超有些目瞪口呆。

    就混一天两顿饭吃?老爹你也太朴实过头了点吧,改灶可不光是干点体力活啊,这里面包含着技术啊。

    还是独家技术呢,改好了灶,那可是大大节省柴火和时间的啊。

    柴火难道不是钱,时间难道不是钱?

    这怎么能叫钻钱眼里去了呢,这是合理的劳动报酬啊。

    “老爹,帮村里乡亲改不收钱没关系,但外头人咱也不认识啊,若是他们也想改,咱应当收还是要收的。我也不是好钱,只是想赚点钱把咱们这窖洞修一修,若是能再给你老找个合适的女人做伴,不更好嘛。”

    “跟你说这个,你扯那些没用的作甚!”

    自给自足的古典农业时代的百姓,就是朴实,没有太精明的利益考虑,不会金钱至上。你不能说他们观念落后,而应当说他们朴实但却更有人情味。

    “午后我去趟军府,这次出征的补贴钱粮还没有领咧,正好也要买点鱼肉买点衣服回来。明天办几桌酒席,请乡里乡亲还有村正里正他们一起过来,我们正式的认个父子,也报官府登记手实。”

    张老爹是外乡人,这里也没有张氏家族的其它人,本来老爹收张超为子,是要经过宗氏允许的,最后要登记族谱上的。只是因隋末战乱,许多事情都打乱了。老爹一人在这里,不过有些手续还是不能免的。

    办几桌酒席,请乡邻来也是一个见证。请官家人来,则是为张超落籍上户口。

    这场酒席过后,张超就真正成了张老爹的儿子,成了张家沟一员,也将成为大唐帝国的一名子民。

第五章 回车骑府() 
不托在锅里翻腾着,老爹往锅里加了点盐,又往里加了点别的。

    “那是猪油?”

    “羊油。”老爹一面说,一面挑了一小块加入锅中。

    羊油自然就是羊的油,相比起猪油,羊油脂肪含量高,而且还会有股羊膻味。味道既不好,而且吃多了还容易肥胖,因此后世吃的人很少,一般也就是在油茶等极少数食品中才会添加。

    “怎么不用麻油、茶油或者菜油?”张超问。后世时植物油才是大行其道。

    “麻油精贵着咧,达官贵人家才吃的起。”

    老爹细说下,张超才算明白,原来虽然植物油从汉代就开始有了,在南北朝时就有麻油、荏油、红蓝花子油等,但植物榨油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麻油等植物油价格极高,不是普通人家吃的起的。一般的人家,还是吃牛羊猪等动物油。

    人若是饿了,再普通的食物也会成为人间美味。

    以前张超也是个吃货,最爱各种美食,南北各式菜系,甚至是各种风味小吃,只要有机会肯定会尝尝。

    眼前这碗用小脸盆一样大的木碗盛的不托,实在是简单无比,就是碗面片汤,除了水就是一点粗盐和一点羊油。

    可张超挑了一筷子送到嘴里,却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吃,反而感觉还不错。

    老爹也盛了一大盆,一锅面便正好没了。

    “门口吃。”

    老爹捧着面盆走到门口,然后蹲下,大口大口的吃着。张超有样学样,也到门口蹲着吃。门口敞亮,关中人都爱蹲,甚至吃饭也喜欢蹲着吃,有凳子有时也情愿蹲在凳上而不是坐着,就算到了后世,乡下地方还能发现不少关中人保持这个习惯。

    关中人喜欢吃面食,这时的人又喜欢把面食称为饼,汤饼蒸饼剪饼等。老爹虽然都五十出头了,可饭量好的惊人,那个面盆张超估计起码能装五斤。

    都说常干体力活的人饭量大,当兵的也饭量大。老爹是个老府兵,既是农又是兵,平时吃的粗粮较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菜可吃,副食少,兼之关中百姓也习惯一天吃早晚两顿,因此本来每顿饭量就比较大。

    张超只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感觉自己饱了。

    看着剩下的大半碗面片和汤,张超实在吃不下了。

    “多吃点咧,下一餐要到晚上咧。”老爹放下碗,他那碗不托已经连面片带汤水全干光了。看着张超剩下的大半碗,说道。

    “吃饱咧,吃不下咧。”

    “真饱了?还是么菜吃不下?”

    “我平时饭量也不大,真吃饱咧。”

    张超说完,老爹直接把他的大碗端了过去,然后筷子拔拉着面条呼啦啦的吃起来。看老爹吃面,有时真是一种享受,大半碗面,他呼拉拉的一会功夫就给都拨进了嘴,然后端起大碗,大口大口喝汤,没两下,面片带汤就又都干光了。

    老爹一人吃了这么多面,打了个满意的饱隔。

    吃过饭,天还早。

    老爹拿起一个褡裢挂到肩上,又把墙角的那杆铁枪拿上。

    “走咧,去军府领钱粮。”

    老爹的那支铁枪,看着就非常威武。

    “老爹,我来帮你扛枪。”张超以前也喜欢这些刀枪剑戟,不过现实中没机会接触,只能在游戏里过过瘾。看到老爹这杆长枪,他便想好好见识下。

    铁枪入手,原本还想马上耍两个枪花的张超差点没握住。

    这枪好沉。

    老爹似乎早有预料,一边笑哈哈的看着张超措手不及的样子。

    “我这杆枪可不是普通的枪,而是铁枪。枪长一丈四、杆长一丈三,杆粗三寸七分,以硬木制成。枪头是扁棱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