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河带两岸,使得西运河边上许多地方都盘活了。    这几年,没什么大灾,一些地方的水涝灾情,也总能迅速及时的救援。    大唐确实一天比一天强盛,朝臣们这个时候提封禅,其实也不是心血来潮。李超就很清楚这里面的内幕,大臣们是已经等不及了。    等不及什么?    当年说好的五年平辽,已经四年过去了,明年就是第五年。这个时候提出明年封禅,其实就是在为明年征辽做准备了。    皇帝明年先去封禅,然后就不会回来,而是直接去登州做镇,征辽也全面开始。    等了四年,大臣们早就按捺不住了,因为他们辽东的封地一直没拿到手呢。    人家灞上李家辽南封地都拿手里四年了,旅顺、大连、金山,早已经拥有二三十万人口,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李世民之前就跟李超谈过封禅和征辽之事了,明年封禅,召藩属国高句丽王高建武来朝,高建武若不来,那么这就是一个出兵理由了。而李世民敢肯定,高建武肯定不敢来,这几年,高句丽都快被大唐折磨疯了。    大唐三天两头的喊要出兵高句丽,大唐的水师和私掠商船,更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为止高句丽都不得不下达了禁海迁海命令,将沿海百里的百姓全都迁往内陆,然后把沿海地区焚烧一空。    辽东千里长城防线,更是建筑了四年还没完工,为了这条长线防线,高句丽耽误农业牲畜,这两年粮食短缺严重,已经饿死不少人了。    高建武这个时候岂敢来朝?    李超起身。    “陛下,大唐立国武德六年,贞观已八年,十四年时间,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灭突厥,平南蛮,天下安定富强,百姓太平安居,如此,乃是盛世之景,臣以为当今可为贞观之不治,贞观盛世也。如此治世盛世,当然皆陛下治理之功,臣子们辅助之力。”

第1156章 另立太子() 
御书房,李世民大发脾气。

    “青雀才十一岁,你们就急着赶他出宫?”

    魏征面无表情,依然是那张死板的脸,“陛下,早在贞观四年,就已经定下制度。皇子六岁进学,十二岁出阁,十五岁之国。这是国朝制度,岂能朝令夕改?汉中郡王恪,武德二年生,今年十二岁,陛下不也让他出阁了吗?怎么轮到秦王泰,陛下却不肯了呢?”

    皇帝诸子,长子承乾今年已经十四岁,册立为太子也已经八年,早就入主东宫,甚至三年前加冠礼后,还出任水路转运使,主持了京西大运河修建,相当成功,赢得朝野一致称赞。

    而二皇子楚王李宽,早在汉京之乱中死去。老三李恪,杨妃所出,老四李泰皇后所出,老五李佑,阴妃所出。

    现在皇帝也就只有汉中郡王李恪和秦王李泰、宜阳郡王李佑三个皇子较大些。李恪在今年已经出阁,李泰和李佑都是同一年,今年都十一岁。按皇子出阁制度,明年就轮到这两位皇子出阁就第,建府置官了。

    李世民恼怒的瞪着魏征,李恪和李泰能比吗?李恪是杨妃生的,是庶子,李泰却是皇后生的,是嫡子。尤其李泰打小就为李世民夫妇所喜欢,当年还被迫把李泰这个嫡皇子过继给他去世的兄弟。

    太子早早就搬出了皇宫,去了东宫,与皇帝夫妇本就疏离了些。而这三年,太子忙着主持西运河的事情,更是与李世民聚少离多。反之李泰越长越大,却一直是在身边,小胖又聪明好读书,极得李世民喜欢。

    今年送李恪出阁李世民没犹豫,但明年让李泰出宫他就舍不得了。

    李世民不但舍不得明年送李泰出阁,甚至还打算带李泰随他去泰山。

    皇帝这话一出,立即炸了窝了。

    御书房的一众宰辅,纷纷反对。

    晋王的老丈人,太子的右庶子马周也坚决反对,明年皇帝要泰山封禅,皇太子要留京监国,皇帝怎么能把李泰带在身边呢?哪怕李泰才十一岁,也一样不行啊。

    “辅机,你说。”

    皇帝问长孙无忌。

    可长孙无忌一样反对,李泰是他外甥,李承乾更是他外甥。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洛阳长孙家立场坚定,坚定的支持承乾。李泰是亲外甥也不行,半点苗头都不能给。

    李世民气呼呼的直喘气。

    “文远!”

    李世民点了太师李超的名。

    李超双手笼在袖里,寒冬腊月,眼看着又到了年底,李超想着过年的事情呢。被皇帝点了名,他懒洋洋的抬头,站起。

    “陛下,不可开此先河啊,不然,这制度也就不成制度了。”

    “朕和皇后都喜欢青雀,就不能多留在身边几年吗?”

    “不能!”李超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皇帝可能仅仅只是想让李泰多在身边留几年,这也算是人之常情,毕竟比较喜欢这个儿子。但这个事情传递出去,就马上会让人错误领会其它意思。

    为什么会有皇子争嫡?不就是因为皇帝的这种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意思,让外臣错误领会了吗?

    太子承乾,代表着李家的利益,也代表着许多勋戚们的利益,可以说,如今的朝中大多数的勋戚大臣,其实都是太子党。当然,他们在身为太子党的同时,也还更是保皇党。太子和皇帝是一体的,大家都愿意看到将来太子顺利继承皇位,而不是中间出什么差错。

    御书房会议不欢而散。

    不管李世民高不高兴,大臣们是坚决的不同意延迟李泰的出阁时间,更不同意李泰明年随驾去太山。

    大臣们离去,李世民还在那里骂骂咧咧。

    已经做了九年龙椅的皇帝也不由的骂娘,“这是天子家事,这些人也管的太宽了!”

    骂归骂,骂完了,静下心来,李世民也没法子。

    他这个皇帝,也不能跟所有的宰辅们顶着干。特别是这件事情,他也不占理。

    吃晚饭的时候,李世民黑着脸对着李泰道,“过完年,你就十二岁了。”

    李泰已经十一岁,明年就十二了。虽然已经十一岁了,可这几年小胖没瘦半点,反而长的越发的胖了,现在李泰不是小胖,是大胖。才十一岁的李泰,比李世民只矮了半个头,可那块头却比李世民还壮实。

    往那一坐,一人得占两人座。

    不过李泰胖虽胖,却长的白白胖胖很可爱,尤其是这小胖确实是喜欢读书。这些年书真没少读,论起文采,太子承乾确实不如他。

    “父皇,儿臣想多陪伴父皇和母后膝下,不想现在出阁。”李泰怔了一下连忙表态。

    皇后坐在一边,也有些不忍。太子常在外,李治不小,身边也就李泰常伴左右,经常讨她开心。

    旁边的太子承乾听了,却扭头望着他这四弟,“秦王,你不仅仅是父皇母后的儿子,还是大唐的亲王,你有你的责任。国朝制度,皇子十二岁出阁、十五岁之国。三弟恪今年不也出阁了吗,人家也没有如你这样扭扭捏捏,恪弟可是非常大气成熟的搬出宫去了。”

    李泰被太子大哥训,有些无奈。

    这个哥哥,总严厉的过份,不像哥哥倒像是父亲。

    李世民想了想道,“等明年你满了十二岁,父皇给你行加冠礼,然后送你出宫。我已经召将作监和工部官员交待过,让他们给你在宫外建一栋秦王府,一定会非常豪华的。”

    承乾却一下子出声。

    “陛下,天子与太子十二岁而冠,皇子十五而冠,这也是本朝制度。陛下如今却要为泰弟十二而冠,这是何意?莫非父皇要改立泰弟为储君?请问陛下,儿臣哪里做错了?”

    承乾咄咄逼人的语气,令李世民一惊。

    他发觉,这个长子似乎更加陌生了。

    “承乾,你胡说什么,朕何时说过对你不满,何时又说要改立太子之事了?”李世民连忙呵斥。

    承乾却不依不饶。

    “陛下没有改立太子之意吗?那却为何总要做这些让人误会的举动呢?不想让泰弟按时出阁,又还想为泰弟提前加冠,这些儿臣就是不想误会也不行,只怕传到天下人耳中,也一样会误会吧?”

    李世民真恼了,这个长子是一点也不省心。

    他一掌拍在桌上,震的桌上碗筷跳起。

    “混账,朕做事还需要由你个黄口小子来教不成?别仗着自己有点名声功绩,就无法无天了。”

    承乾起身,直接跪在李世民面前。

    “如果儿臣有错,请陛下明示。若儿臣不符陛下心意,想要废去儿臣太子之位,儿臣也无话可说,只请陛下给儿臣一块封地,不论是天南还是海北,臣都愿意。”

    “混账!”李世民真的是气的发抖,举起手就要去打承乾。

    皇后连忙起身拉住,“陛下,你这是干什么。承乾,还不快给你父亲赔罪!”

    承乾向李世民道歉,可李世民依然气的不轻。

    饭也不想吃了,甩袖离开。

    皇后陪着他,帮他抚背顺气。

    “真是气死朕了,承乾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越为越放肆了。”

    皇后道,“承乾年纪大了,也敏感了。陛下这次的事情,让他误会了。”

    李世民摇头,“朕从没想过废储换太子之事,承乾虽然越来越不听话,但朕承认,他这个年纪,能做到现在这样,比朕当初还强。朕十三四岁的时候,还在长安跟着勋戚子弟结交游侠儿,到处胡闹呢。”

    “皇后,朕只是觉得承乾常在外面,青雀常在身边,便想留青雀在宫里多呆几年,却不料,大臣们和太子居然如此敏感。哎,罢了,我看也不用等明年了,反正贞观八年也没几天了,干脆,明天朕就下诏让李泰和李佑出阁离宫就第。”

    “啊,明天就出阁?”皇后也惊住。

    “朕要是不表态,还不知道承乾要怎么闹呢。朕现在倒发现,这朝廷上下,大臣们都护着承乾呢,这些人,难道不是朕的臣子吗?”

    头一次,李世民居然对太子生出了妒忌之心。想他当年,就没多少大臣支持他,如今这满朝上下,居然全是支持太子的。

    “朕年后要去泰山封禅,到时你跟我一起去,太子留下来监国。你说,朕到时要留谁辅佐太子监国?”

    皇后想也没想,“太师李超。”

    听到李超的名,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这三年,他把李超留在眼皮底下,一留就是三年。李超倒也不过问政事,三年就弄了一个京师大学堂。但三年间,京师大学堂从无到有,从一片荒地,到如今南城最热闹的大学堂,拥有过万学生。还有京师大的附属产业,也是遍地开花,如今一年向朝廷纳税都超过百万贯。

第1157章 夜宴() 
第1157章夜宴    夜幕降临,华灯初。    汉京的夜晚,是热闹的,夜幕降临,汉京城并未此沉寂。相反,汉京城有专门的夜市,内城有专门的商业街,这些街道夜晚亮起一盏盏的路灯,店铺前也亮着灯,卖衣服卖鞋袜的应有尽有。    再往南点,还有专门的卖宵夜的店铺和摊子,也一样热闹无。若再往南,到了外城,还有专门的一片街区,远远能看到那一盏盏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着,那是汉京的青楼娱乐一条街了。    青楼楚馆,还有唱戏跳舞、玩杂耍的,都集在这边。汉京府有规定,青楼赌坊,都不得在内城营业,算是在外城,也得在这片划定的专业街区。    而且官府还对这些行业课以重税,监管十分严格。开赌的敢出千放高利贷,开青楼的敢逼良为娼,一经查处,不但牌照要没收,还将被处以极重的罚金,甚至业主还要被捕入狱。    汉京的夜晚,只有宫城和皇城是锁门宵禁的。内城、外城,都不禁金吾,许多店铺都是通宵营业,百姓也可以半夜在街行走,只不过晚行走必须要带身份牌,要不然碰到巡逻的士兵和衙役,没有身份牌可是得被关起来的。    应当说,汉京的治安还是很好的。    尤其是处于内城东区西区这两片,那可是勋戚官僚和富商云集之地,一般人根本不敢来这边造次。    东区,赵王府。    夜幕下,赵王府却是灯火明亮。    又到一年末,各地朝集使陆续进京,封疆大吏,地方诸侯,全来了。    每年这个时候,李家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李超的门生故吏,通好之家,入京了都肯定要来李家拜访的。    今天,老爹进京,府自然备下美酒佳宴。    听说老爹来了,不用请,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这些老伙计也都来了。    哪怕李超刻意低调,可是这晚,李超家里,还是聚焦了李超、秦琼、程咬金、苏定方、李世绩、尉迟恭、郭孝恪七位封王,另外国公还聚焦了三十多个。    这还都是些关系极近的,其它人李超还没邀请呢,连房玄龄、魏征、马周这些都没请,今天来的还都只是些武将。    但李家的这些客人,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