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唐-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杜如晦正在被这种悲剧吞噬,他的病症在刘伟看来就是一个很小的疾病,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彻彻底底的绝症,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治疗,大家伙都在希望能够找到孙思邈孙神仙,这是救命稻草。

    但是孙神仙神龙见首不见尾,谁知道他现在在哪座仙山采药,或者去何处悬壶济世去了,整个大唐交通也不方便,又没有电话之类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能听天由命。而且还不能保证孙思邈就能够治疗这肠澼,所以杜如晦是凶多吉少。幸好刘伟还有一点点印象,他似乎在某个地方见到过说治疗痢疾的某种草药,只是时间隔得太久有点记不真切了。

    所以他需要好好地想想,在那里见到过这样的记载,或者说听过这样的说法,毕竟他现在是大唐的将军,这个国家变得强盛对于他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儿。只有国家变得强盛了,他自己的愿望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刘伟的心愿可是不小,这一点只有寄托于大唐强盛才能够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能够让他试着去完成他的宏伟愿望。

    所以杜如晦要是没有死掉,那么大唐的盛世会来得更早,而长孙皇后没有死掉,那么李二的手段可能就不会那么激烈,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前,他们一家子都还算和睦,父慈子孝。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了,然后李二后宫无主,就闹得整个大唐的皇室对于权力的追逐就像是见到腐肉的秃鹫一样,全都是红着眼的野兽。

    所以不仅仅杜如晦要救下来,长孙皇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最好也给救下来,这个也算得上是奇女子了。当然他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到时候信不信自己还是两说呢。

    不管怎样,他都要试着努力努力,这半年多的时间他无所事事,甚至连那几个李二给他的宫女都没有碰,倒不是说他有什么精神洁癖,而是他觉得特没意思,一件事儿要是没趣了,那就不好玩了。失去了兴趣,还玩个屁。所以这段时间他依旧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锻炼,上朝,然后下午练武,晚上早早的独自睡去。

    现在好不容易有点事情做了,刘伟也算是兴奋了起来,至少不会待在家里面等着发霉。这一点他倒是挺佩服李靖的,比他的生活还要无趣,这位大唐军神还活得有滋有味,实在是让刘伟感到好生佩服。

    回到家,刘伟就坐在院子里面的躺椅上发呆,这些东西在长安城流传开来了,都是刘伟自己设计的家具,当然了这些东西可都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所以基本上一经推广就直接形成风靡的浪潮,所有长安城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没有人敢说自己家里没有刘伟设计出来的家具。

    刘伟设计出来这些家具,然后就在长安城办了一间作坊,专门卖这种新出现的家具,而且卖得很贵,但是销量很好。因为买这些东西的都是那些勋贵,甚至皇亲国戚,他们不差这点钱,但是自己弄木料仿制,什么时候被别人见到了丢掉了面子,这才是主要的。

    所以刘伟这半年收获的钱财却比起之前好几年都要多。之前虽然过手的钱财数不胜数,但是那些都被花掉了,或者分掉了。草原上抢的上交了,山东抢的花掉造船了,之后歼灭突厥抢到的分给那些阵亡的兄弟们了。这个时候刘伟第一次获得了大笔的钱财,让他可以在长安城多住几年了。

第二十三章 救杜如晦() 
回到家中的刘伟绞尽脑汁,总算是在经过半个时辰的冥想之后想起了那一段模糊的记忆。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土偏方,当然刘伟当初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东西,主要就是机缘巧合。

    这些事儿说来也无用,现在主要是将这东西先弄出来,看看能不能对症。刘伟当即让管家过来,让他执笔,刘伟自己的字写出来恐怕就只有他自己认识,而且写毛笔字对于刘伟来讲实在是太过强人所难。既然有可以免费使用的劳动力,干嘛要自己受这份罪?

    “赶紧记下来,萝卜汁两杯,老姜汁一杯,蜂蜜一杯,陈细茶(浓煎)一盏。萝卜和老姜都是直接榨汁!”刘伟按照记忆之中的画面将这东西进行了一次复述。然后在管家记录下来之后就赶紧的将这一份‘珍贵’的药方拿了起来。这个药方具体出自何处刘伟也说不清楚,反正他自己是没有考究过。至于有没有用?

    这一点他倒是可以肯定的说是有用的,因为他在前一辈子就试验过了,当时是在一个小乡村,一个老人用这个方子救了他一命。此时他要把这东西送到杜如晦的府上,既然御医都已经判定了无法救治,那么就死马当活马医一次,难道还会有更坏的结局不成?这就是刘伟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无法挽回的危机的时候,会做出来的选择。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坠入水中,这个时候身边不管有什么东西都会被他牢牢地抓住,哪怕这只是一根稻草,他也会当成救命绳索。而刘伟这个时候送来的方子,无疑就是杜如晦这个时候的救命稻草。作为大唐的宰相,杜如晦放不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整个朝廷百废待兴,他放不下;老妻幼子也是他无法割舍的。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刘伟送来的是不是真正的治病良方,就算是说和鹤顶红能够治疗他的病,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甚至给送来鹤顶红的人说一声谢谢。

    当然刘伟的到来让一个人感到很不适应,这个人就是杜如晦的第二子杜荷。当初贞观元年的时候,就是他和一群勋贵子弟在长安城和刘伟产生了摩擦最后所有人都被发配登州。这种事情作为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放得下,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明知道刘伟是来探望自己父亲的,他也没有脸出来见见这位故人。

    刘伟没有见到杜如晦本人,在这个时候杜如晦是不会见人的,甚至在他身边伺候的人也是需要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免得被传染。所以是杜夫人接待了他。当他说明来意,并且将那一张方子送上的时候,杜夫人顿时眼泪都下来了,对刘伟是说不出的感谢。

    因为这事儿关乎着他们家的顶梁柱,要是杜如晦倒下了,那么整个杜家的天也就塌了,到时候孤儿寡母的,虽然有朝中旧友照拂,但是谁家能够照料他们母子一辈子不成?这个时候这一张药方不仅仅是刘伟的一点心意了,而是他们整个杜家的命运所在。

    在无数的御医诊治的结果都是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这还是第一个拿着药方上门的,别人大多数都是拿着一些大补的营养品上来,然后寒暄两句,说几声保重的话。只有刘伟在这个时候拿出了实际的行动。顿时杜夫人叫喊着让下人们赶紧去准备上面得东西,然后叫上来自家儿子杜构,杜荷作陪,和刘伟多聊聊,增进感情。

    “伟哥儿,多坐会儿,婶婶先去看看你杜叔叔。让你两位兄弟陪你坐坐。”虽然不知道刘伟送来的药方究竟效果怎么样,但是人家有这个心意,那么就要收着。所以就连称呼都已经改了,原本成为贤侄,现在直接叫做伟哥儿,杜如晦的夫人并非是大家闺秀,小户人家的女儿也没有什么大家气象,但是这话说起来倒是让人感到很是舒坦。

    杜夫人离开,杜构和杜荷两兄弟上来作陪,此时两人都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刘伟,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一片的不看好杜如晦的病,这个人居然会这样前来探视,并且给出一张偏方来,这让杜荷心里面不怎么好受,当初他可是没有少怨恨这个家伙,甚至觉得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去登州吃那么一次苦头。

    而此时百感交集,杜荷在来到刘伟身前的时候,直接拱起双手,然后深深的就是一个大礼:“先前小弟多有得罪,还望刘家哥哥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弟弟则个!”姿态摆得很低,在这段时间杜如晦重病之中,他的那一帮朋友可是少有往来了,不是因为他不去,而是对方不和他玩儿了。

    这个时候杜荷才知道原来人家看重的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自己的那个爹。很多时候这些大人物之间的交往都是这样,大多数都是在看你能给我带来多大的利益,然后我就和你多深的交情。要是没有了其中的好处,那么大多数人就会选择疏远。毕竟一个注定要落寞的家族,何必给他们好脸色,浪费自己的表情。

    这就是官场上最常见的事情,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哪怕说大唐时代民风淳朴,乡里之间大家都是和睦融洽,但是那是底层百姓。统治阶级和百姓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人在乎的都是对方是不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就像是今后篡夺了李唐江山的武家妹子说过一句话:欲成大事,至亲可杀。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武则天执政的数十年里面。李家的皇亲国戚被她杀的差不多了,甚至连自己和高宗李治的几个儿子也没有逃脱她的毒手。

    索性现在看清楚了这些人的脸孔之后,杜荷将他的这群朋友和刘伟相对比,顿时觉得这才是可以真正交往的朋友,这个时候杜荷算是对刘伟有了一个最好的印象。对于之前的事情他也是成诚心的致歉。

    刘伟也不是什么小肚鸡肠之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人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对于杜荷刘伟虽然不打算记仇,但是却也不会深交,因为这家伙未来会怎样,还会不会掺和进李承乾那档子事儿还不知道,

第二十四章 吐谷浑() 
而此时在府中下人的准备下,刘伟的带来的方子变成了一碗略带粘稠的汤汁一样的东西,盛在碗里就像是一汪琥珀一样。因为蜂蜜和茶水都是一种略带琥珀色的色泽,加上老姜榨取出来的汁,调和在一起就成了这个颜色。

    而杜如晦在这个时候也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直接二话不说就喝了。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御医又或者别的探视的人在场,所以老杜喝这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狗血的有人跳出来阻止的情况。

    而效果怎样?刘伟不敢说药到病除,但是却绝对能够让杜如晦渐渐地好转回来,毕竟现在还只是深秋,杜如晦的病还没有病入膏肓,所以绝对不会出问题,这东西是他自身亲自体验过的。

    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刘伟起身告辞,在这个时候,杜如晦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这让杜家人对刘伟的态度更加的没得说了,这不仅仅只是救了杜如晦一条命的事情,而是拯救了他们一家人,所以刘伟成了这一家子的救命恩人,更是再三挽留让刘伟在他们家晚宴过后再走。

    当然刘伟并没有这样携功自傲,在确认了杜如晦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就直接告辞而去,然后回到了自家府邸。

    而之后杜如晦被定远侯刘伟一纸偏方救了回来的事情就在朝堂之上传开了,顿时所有人都想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丹妙药,顿时将刘伟的家门都差点踏破。好在刘伟也不藏私,直接将这一份药方写了一份贴在了自家大门口的墙上,这才让这些人没有那么疯狂了。

    当然之后就是和刘伟没有多大关系了,大家都去抢着试验这一个药方,也就没有人在乎刘伟了。倒是李二给了刘伟一份奖赏,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那就是让他到西面鄯州协同大将军段志玄,一起驻防边关,严防吐谷浑的侵扰。而且还将原本的右威卫的前锋营现在还剩下的八百三十二人全数调配给他作为亲卫,这可是皇恩浩荡了,要知道刘伟不过是一个三等侯爷,而且官职也只是五品的中郎将。

    按照大唐律例,他只能够有三百部曲,也就是说他统领的队伍除非是在战争时期,那种临时统领的情况以外,一直跟随他的队伍不能够超过三百人。现在李二给了他八百人,算是特例,而且是大大的恩典。这种待遇就算是寻常的三品大将军也没有几个能够有这样的部曲数量。

    这件事情对于刘伟来讲是一件喜事,重回到长安他就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那一帮兄弟了,当初在草原上这些人跟随自己一起抗命不尊,将一个突厥万人部落全都给斩尽杀绝,都是一起挨过军法的好兄弟。甚至他有的时候还在担心,怕这些兄弟们被下一任的前锋营统领不待见然后当成炮灰给牺牲了。现在这些兄弟们再一次归他统领这让刘伟对李二的用人之道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

    “果然不愧是帝王,这样的事儿就收买了我的心!娘的,怎么这么没出息!”当然刘伟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埋怨自己不争气,至于对李二的那种甘愿为之所用的想法有点觉得丢人。

    这种恩惠对李二来讲是什么都不算的事儿,毕竟大唐军队多了去了,只要随便一扒拉就是一只大军。多这八百人不多,少这八百人不少。这样的惠而不费的事情,要是能够让刘伟折服,那才是无本买卖。不过刘伟真的那么容易被李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