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唐-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不是的,他这一次能够穿过突厥草原,还有梁国的国土保持自身完好无损,那么多带一个小小的传国玉玺包裹又有何妨?

    所以他是能够做到的,可是却是不能做,因为吃独食是最为忌讳的,军中大家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有功劳了都不拉一把?这样只会在军中渐渐地被人排挤,甚至最后成为孤家寡人。

    这一点李靖就是最好的表率,好家伙大唐第一军神的李靖在朝堂上就是名副其实的孤臣,统兵打仗无人能敌,但是做人方面实在是太过于没有情商了。李渊造反他告密,李二造反他中立,李承乾造反他镇压。李家三代他没有一次站队站对了的,将自己的路走到了死角,最后不得不自己把自己关在府邸之中哪里都不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样的结局可谓是凄凉,甚至立下祖训,他家的子孙今后不得统兵打仗,全都去当文官。这对于军伍中人来讲是一件何其悲哀的事情?

    这就是情商不足的表现,刘伟不希望自己将来也是这样,所以在最开始他就打算好了,给程处默一个捞功劳的机会,传国玉玺他弄出来,程处默送回来,最后一期献上去。

    这样程咬金就被他拉倒自己的战船上了,而程咬金一上船,那么就意味着秦琼和李世绩跑不了了。当然还要算上现在一起上船了的侯君集,如此一来以后的路就好走了许多。

    当然对于程处默拿了头功,刘伟心中也有点不好受,他也不是圣人,这样的事情也有点难以接受,而是心中的想法并不会表现在脸上。这也让他今后在军中的路更加的好走,毕竟这件事情上面程咬金和侯君集可谓是占了他的便宜,今后都是要还的。

    这件事情上面程处默占了便宜,顺带还捎上了侯君集的儿子侯虎,今后这两位大唐军中的老帅对她多有照顾更是在他最为艰难的时候给了不小的帮助。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投资。

第六章 策马上殿() 
进入长安城走的是正西方的金光门,这一道大门正对着长安西面,虽然不是正对着宫城的正南门明德门,但是在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一路上百骑司的人不断地催促,侯君集心里面也都非常的希望加快速度,但是程咬金将这件大功劳的事情分担给他,要是不等着程咬金一起,显得就太过于吃相难看了。

    这也是相互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利,侯君集拖着时间等着程咬金,然后不管是功劳还是罪责一起担,这一点将门现在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他们带回来传国玉玺是功劳,但是一路上没有竭尽全力的赶路又有罪过。

    现在汇合了程咬金,一切显然万事俱备了,所以一行数百人直接一下子策马狂奔起来,而且此时离着长安城非常的近了,直接一鼓作气冲进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百骑司的人脸色黑成了黑炭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了,毕竟这一次百骑司受到惩罚是一定的了,这也是李二在高兴过头了之后一时间考虑不周,没有写下圣旨直接一道口谕给了侯君集可以钻的空子。

    朝着金光门直接一下子冲了过去,数百骑扬起一道滚滚烟尘直接从远处朝着长安城滚滚而来,直接让城门上的守城士兵如临大敌,他们还以为是什么人来攻城了,于是直接吓得赶紧关了城门。

    当程咬金他们率众来到近前的时候,这些人这才看到了斗大的唐字旗,以及程咬金的帅旗还有侯君集的旗帜,顿时舒了一口气。而程咬金的大嗓门也在城外喊了过来:“赶紧开城门,十万火急。”

    这一句话让百骑司的人心中一阵阵的腹诽:十万火急,在路上一天晃晃悠悠的也不知道是谁。但是此时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因为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李二的嘉奖,还有李二的愤怒。这一刻所有人都做好的承担一切的准备。但是两个老帅老程和侯君集都不怕,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功大于过,而且罪责他们两个老家伙扛下来就行了,只要小崽子们能够借着这件事情有一个好的出路,那么比什么都强。

    城门洞开之后,程咬金带着程处默,刘伟,熊大,侯君集带着侯虎,还有几个百骑司的人直接冲进了城中,而剩下的那些人却是在城外等候,不得入城。

    冲进城门之后,速度越来越快,身后插着鲜红的小旗子,直接一路朝着皇城的方向冲了过去。这一路上都是笔直的街道,而且不闪不避,不管前面有什么都直接冲了过去,途经西市的时候更是将整条街都搞得鸡飞狗跳,让整个城市都喧闹了起来。

    而长安城的百姓这个时候都很有规矩的直接让到了道路两边,他们远远地就听到了马蹄声,而且还见到了两个身穿明光铠的大将军,以及在程处默和另外背上插着的红色小旗子,自然全都知道这是军国大事,他们被踩死了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直接冲到了皇城前面,这一次他们要走朱雀门了,因为这样的大事,必须要从正门进去,显得光明正大。所以在皇城的边上没有拐弯,直接直冲朱雀门而来。

    还在街道上狂奔的似乎,一声声的号角声从金光门的城门楼上直接传了出来,顿时朱雀门这一方也做好了准备,大门洞开,或者说整个皇城的所有的宫门都已经做好的准备打开了大门。

    骑着马直接跃马而入,十五六匹马直接冲进了皇宫之中,沿着御道就直接来到了皇宫之中,一路上的甬道笔直,这不是那些侧门之类的地方,这是文武大臣上朝走的地方。所以全都是笔直的大路,毕竟青云路是青云直上,而不是弯弯扭扭的爬上去的,虽然这些能够走上这一条路的文武大臣大多数都是弯弯扭扭的上位的。

    到了大殿门口,他们总算是要从马背上下来了,刘伟这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了,两仪殿,这是大明宫宫殿群之中的一座,是第二大的宫殿,第一大的为太极宫,那是李渊现在的行宫,李二将他老爹安排在那里,然后不断地往那里面塞美女,让老爹给自己造出一堆的弟弟妹妹。

    来到两仪殿前,众人翻身下马,将身上的兵刃解下来交给一边的侍卫,然后这才迈步走上台阶。

    那些侍卫见到程咬金背后背着一颗包裹,以及刘伟腰间悬着一个袋子,顿时伸手想要他们将这两件东西也解下来,但是却被程咬金一把打了开去:“这不是你们能看的东西……”

    此时李二正在上朝,但是程咬金他们只是在外面刚要让身边的内侍通报,里面就传出来了选他们上殿的声音。顿时直接朝着里面走了进去。

    “臣程知节(侯君集,程处默,刘伟,侯虎,熊罴)拜见圣上……”一行人单膝跪地行礼,然后等着李二宣布平身之后起立。

    “知节爱卿,朕要的东西已经带回来了吧?”李二脸色平静的说道,虽然心中早就已经想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还是保持着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定力。

    “不辱使命,臣将传国玉玺安全的带回来了。请陛下圣裁……”程咬金说着就将身后的包裹解了下来,然后从里面取出了一个被一层层的牧草包裹着的盒子,捧在手中呈了上去。

    按理说这东西应该专门用一个锦盒包装好,才能够显得足够匹配它的身份。可是程咬金却一点都没有动里面的包装,刘伟看得清楚,那些牧草都是他当时胡乱塞进去防止碰撞的那些。这一点不要说刘伟为何记得那么清楚,因为在那些牧草上面还有这一些血迹,这是当时闯出突厥人的包围的时候手上沾染上的。

    一个内侍直接走下来,从程咬金手中拿走了那一个盒子,然后呈献给李二,李二接过来打开之后看着里面的足有三寸多高的玉玺,顿时双眼之中闪烁着一阵阵的神光。

第七章 我有话说() 
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的李二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拿出了传国玉玺在所有的臣子面前展示了一番,然后对着下方的那八个篆字哈了一口气,然后重重的印在了身前的一张空白的绢帛之上。

    顿时八个朱红色的大字呈现在那一张绢帛之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秦朝时候始皇帝命丞相李斯篆刻在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而且使用的印泥也是殷红如血。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佑大唐……”长孙无忌高声的欢呼起来,顿时群臣跟着一起高声的呼喝起来,这件东西代表的是什么?是王朝更迭的最有力的证据,只要持着这一方玉玺,那么就是天命所归,这一点就足以占据整个天下的大义名分。

    这一点从始皇帝建立秦朝,有了这一方玉玺之后,就再也没有变过。不管是两汉,三国,两晋还是前隋都是这样。而此时传国玉玺被大唐得到了这下子就真的是天命所归了,李二更是上苍选定的真龙天子,因为在他继位之后不到一年一直消失了十几年的传国玉玺就到了他的手上。

    “哈哈……”听到臣子们的欢呼声,李二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中气十足,将两仪殿的屋顶都要震碎了一样。

    “陛下,卢国公和潞国公寻回了传国玉玺,臣以为应当好好嘉奖!”房玄龄在李二笑过之后,站出了朝班来到中间对着李二启奏道。

    “确实是如此,房卿所言甚是。”李二哈哈大笑之后心情再也不再掩饰,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同意了房玄龄的提议。

    “程知节上前听封!”李二说着就直接开口道。

    “臣在……”程咬金顿时上前一步,然后单膝跪地。

    “程知节,朕赏你三十板子,你可福气?”李二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程咬金带回来传国玉玺怎么还要挨板子?这些大臣大多数在刚才之前都不知道传国玉玺的事情,所以无比的吃惊。

    “臣,谢皇上!”程咬金高声回答道。

    这个结果很多人都不解,但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却是面上露出了不出所料的神色,显然他们三个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前线传来传国玉玺的消息已经接近十天,从陇右到长安快马加鞭只要十二三天时间,但是他们却走了这么久。

    消息传出来的时候,程咬金就已经上路,就算慢一些十五六天,比起消息慢上几天就是最大的宽限了,绝对不会超出十天时间。

    显然在路上一定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没有全力赶路,这一点绝对不能够饶恕,有什么事情是比起送传国玉玺更加重要的?而且百骑司也派出去五六天了,居然跟着他们一起回来,显然他们居然违抗了自己让百骑司带去的旨意。

    这倒不是李二当初忽略了,或者说是他故意忽略了圣旨这东西,因为圣旨需要加盖印章才能够有效的,不仅仅是三省的大印,还有李二的印信,可是李二他们现在使用的加盖在圣旨上面的印章雕刻的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这是他们仿造传国玉玺使用和田白玉雕琢的。

    这样的印章盖在圣旨上是最为正统的表现,可是现在真正的传国玉玺在程咬金他们身上,再加盖这样的印章的圣旨传过去,那么岂不是闹笑话,所以李二才没有写圣旨。这帮家伙居然连他的口谕都不遵照了,实在是该打。

    但是这一切还没有办法说出来,这也是李二的心胸的表现,而且他也得到了消息,百骑司汇合了运送传国玉玺的队伍的时候就发回来消息,当时程咬金不在队伍之中,这一切就说的过去了,程咬金有什么事情跑了一趟,结果侯君集就在路上拖时间等着他。

    这样的事情李二给程咬金三十板子已经是宽宏大量了,要是换成朱元璋,绝对先给他斩了脑袋再说。

    但是程咬金挨打了还没有完,侯君集这个家伙也是一个抗命不尊的,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东西对于李二来讲实在是太熟悉了,其实就是有事情在他们觉得比起军令更加的重要,所以不愿意按照他说的去做。

    就像五百年后的北宋名将岳飞,在最后被赐死之前,宋朝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才将他召回京师。这样的军令其实就是因为岳飞不愿意回去,知道回去就会被人陷害,然后绝对没有活路可走。

    所以其实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事情,都是因为将军和君王看到的东西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不愿意让千里之外的君王指指点点的婉拒的理由。这也是君王心中觉得非常不爽的事情,李二现在就是这样,他想揍人出气,侯君集也绝对跑不掉。

    于是接下来李二开口:“潞国公侯君集上前听封!”

    “臣在……”侯君集单膝跪地。

    “朕赏赐你与程知节一样的三十大板,你可福气?”李二说道。

    “臣领旨谢恩,谢圣上……”侯君集也直接领下了这三十大板。

    “陛下……这有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