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p;&bp;&bp;&bp;接着,公孙衍一抬手,然后仇液将赵国令符文书全都放在公孙衍手上,而后,仇液开口道:“将军,犀首乃是赵王在几年前亲自任命的外相,也是赵国的正使。”

    &bp;&bp;&bp;&bp;说着,本来与公孙衍并排走的仇液后退一步,以示公孙衍的身份比自己尊崇。

    &bp;&bp;&bp;&bp;至于公孙衍外相的身份,自然也是真的,人尽皆知,五国第一次合纵伐秦之时,公孙衍是三晋与楚国联络人,腰间挂着四国相的大印。

    &bp;&bp;&bp;&bp;虽然后来伐秦失败,但是公孙衍一直在三晋的地盘上混着,不是担任将军,就是担任相国,三晋抱团,赵国也没有取消公孙衍的外相身份。

    &bp;&bp;&bp;&bp;“这”余元大汗,开口道:“赵国使者换人,在下要去求见大王。”

    &bp;&bp;&bp;&bp;公孙衍应道:“好吧,你去回报义渠王,就说义渠国是否在消遣我这个老朋友以及楚赵两国使者。”

    &bp;&bp;&bp;&bp;义渠王:“”

    &bp;&bp;&bp;&bp;“也罢,那就让犀首进来吧。”

    &bp;&bp;&bp;&bp;义渠王见到公孙衍后,长长一叹,开口道:“犀首,这次算是寡人负你,若是听从你的计策,率兵东向攻打上郡,寡人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无颜再见,寡人心中有愧。”

    &bp;&bp;&bp;&bp;公孙衍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看着义渠王开口道:“大王,你现在这么做仅仅只是无颜见我!”

    &bp;&bp;&bp;&bp;“可是,我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在九泉之下,会无颜再见义渠国的历代先王。”

    &bp;&bp;&bp;&bp;义渠王一愣,接着点头道:“损兵折将,丧国辱权,寡人的确无颜再见列祖列宗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 
&bp;&bp;&bp;&bp;公孙衍见义渠王不愿意面对现实,不由痛心疾首的道:“大王,臣的意思是,要不了多久,义渠国就会被秦国所灭,而大王你只会随义渠而去。”

    &bp;&bp;&bp;&bp;义渠王闻言沉默。

    &bp;&bp;&bp;&bp;见此,公孙衍开口道:“二十多年前,秦国趁义渠大乱,大举起兵讨伐,义渠国丢失了十余城,数年前,秦国再次出兵义渠,夺取二十五城。如今义渠国面对秦国偏师再败两阵,郇邑以南的领土全部丢失,并且再次割让五城向秦国求和。”

    &bp;&bp;&bp;&bp;“那么现在,义渠国还剩下多少土地,还能征召多少战士。”

    &bp;&bp;&bp;&bp;义渠王依旧沉默不语。

    &bp;&bp;&bp;&bp;“大王,若是秦国解决了这次五国的征伐,然后控制住大王派出助阵的五万援兵,接着再次举兵讨伐义渠,敢问大王如何抵挡秦国的进攻。”

    &bp;&bp;&bp;&bp;“要知道,如今的秦国依然处在被各国的封锁之中,秦国好战的特性,天下皆知,就向我昔日跟大王说的,秦国只要在东面占不了便宜,那么肯定就会出兵义渠国的。”

    &bp;&bp;&bp;&bp;“大王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bp;&bp;&bp;&bp;对于这个问题,义渠王也曾考虑过,如今听到公孙衍提问,便开口道:“寡人可以向北面的胡人以及西面的戎人借兵。”

    &bp;&bp;&bp;&bp;公孙衍闻言不屑的笑道:“大王,他们的贪婪可是还要超过秦国,而且他们的领土还远不如义渠国的土地富饶,若是向他们借兵,无疑是驱虎吞狼,就怕大王赶走了秦国,接下来却无力驱赶胡人以及戎人。”

    &bp;&bp;&bp;&bp;义渠王再度沉默,这个问题他还没有想出办法解决。

    &bp;&bp;&bp;&bp;公孙衍继续道:“若是义渠无力驱逐胡人,那么以胡人的特性,对义渠过最有利的是,他们烧杀劫掠一番后离去,然后义渠损失大量的人口以及财物。情况严重的是,他们直接吞并义渠国的人口以及土地,接着就不走了。”

    &bp;&bp;&bp;&bp;“若是前者,义渠国实力持续受损,那么很快会被秦国所灭,若是后者,义渠国将会遭到三面围攻,灭亡的更快。”

    &bp;&bp;&bp;&bp;“若是大王被秦国所擒,巴王蜀王的下场,大王应该有所耳闻,巴王直接身死国灭,而蜀王比巴王多活了几年,想要安心做自己的蜀候却不可得,秦国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将蜀王杀害。”

    &bp;&bp;&bp;&bp;说着,公孙衍大声道:“大王,难道你想做巴王或者蜀王?”

    &bp;&bp;&bp;&bp;“若是义渠被其他人灭亡,这恐怕会比秦国灭亡更惨,按照胡人戎人的习俗,恐怕义渠过连公室旁支都不能保住。”

    &bp;&bp;&bp;&bp;义渠王被说的汗水直流,只能叹气道:“只是现在这情况,寡人接连惨败于樗里疾之手,被杀被俘者超过五万,其余军队纷纷逃散,现在都城之中加上之前留守的军队,也才不到两万,而且国中将领已是畏秦如虎,若是不与秦国讲和,恐怕寡人要不了多久,就被成为秦国的俘虏。”

    &bp;&bp;&bp;&bp;公孙衍见义渠王表露心声,立即出言道:“大王,义渠国还有机会。”

    &bp;&bp;&bp;&bp;义渠王看着公孙衍道:“先生的意思,莫不是让寡人继续与秦国作对,与五国围攻秦国?”

    &bp;&bp;&bp;&bp;“正是如此。”公孙衍拱手道:“为义渠国打算,现在大王你迟早都将沦为亡国之君,而义渠国要想避免被秦国灭亡的命运,只有趁着五国围攻秦国之时,大败秦国,然后收回南面的失地,才能继续与秦国周旋,否则”

    &bp;&bp;&bp;&bp;义渠王闻言怒道:“犀首,义渠国现在的情况,如何还能继续与樗里疾率领的秦国精锐之师作战。即便寡人下令各城死守,但这又有什么用,五国联军被挡在秦关之外,根本不会有援军到来,这样做只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bp;&bp;&bp;&bp;公孙衍理所当然道:“大王,若是义渠国打算死守城池,那当然是垂死挣扎而已,但若是主动出击,那么情况将会大为不同。”

    &bp;&bp;&bp;&bp;义渠王怒极反笑:“犀首,寡人与你相交多年,一直将你当作师长来对待,以为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现在为何要欺骗寡人。”

    &bp;&bp;&bp;&bp;“我义渠国上下已经被秦国打怕了,若是主动出击,说不定秦军一个冲锋,我义渠大军就溃散了,如何能主动出击与秦国交战?”

    &bp;&bp;&bp;&bp;“这不是自寻死路,寻求速祸吗?”

    &bp;&bp;&bp;&bp;公孙衍没有回答义渠王的提问,而是反问道:“大王,若是不如此,难道义渠国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bp;&bp;&bp;&bp;义渠王没有回答。

    &bp;&bp;&bp;&bp;公孙衍见状,叹了一口气,替义渠王回答道:“大王,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无非就是想拖过这一段时间,让义渠国慢慢恢复士气,并且拖上几年,以修养生息吧。”

    &bp;&bp;&bp;&bp;义渠王脸色一僵。

    &bp;&bp;&bp;&bp;他方才之所以礼下于人,就是想跟传说中,那个位于天下东南方的越国学习,十年生聚,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bp;&bp;&bp;&bp;公孙衍见状,知道被自己说中了,大声提醒道:“大王,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能想到,我也能想到,那个人才济济的秦国难道就想不到,难道还会眼睁睁的看着身后的义渠一天天的恢复元气,再次在秦国身后扯后腿。”

    &bp;&bp;&bp;&bp;说完,公孙衍放缓了语气,道:“大王,不要抱有侥幸之心,现在的天下,早已不是数百年前的那个讲道理的天下,数百年前天下号称八百诸侯,时至今日,能自保的国家,已经不超过两掌之数了。”

    &bp;&bp;&bp;&bp;“所以,臣还是刚刚的哪个意思,要么如同昔日霸主吴国,一旦陷入疲弱,连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都会来下口,九年三战,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绝路,却于无声无息处亡国,徒为他人笑。要么,就轰轰烈烈的搏一搏,搏出一个朗朗乾坤,到时,大王你还是义渠国的中兴之君。”

    &bp;&bp;&bp;&bp;被公孙衍戳破幻想,义渠王全身无力道:“犀首,可是现在义渠国的情况,面对秦国根本不堪一击,寡人恐怕有心无力。”

    &bp;&bp;&bp;&bp;公孙衍见义渠王松口,立即开口道:“大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精锐军队自然有精锐军队的用处,至于军心已失的乌合之众,自然也有乌合之众的用法。”

    &bp;&bp;&bp;&bp;“”义渠王见自己的大军被公孙衍说成乌合之众,顿时脸上挂不住,只是确无法反驳,之前两场战争,自己的脸面早就他娘的丢光了。

    &bp;&bp;&bp;&bp;这样一想,顿时心安理得不少。

    &bp;&bp;&bp;&bp;“那么,如果寡人将军队托付于犀首之手,那么犀首你会怎么做。”义渠王问道。

    &bp;&bp;&bp;&bp;公孙衍信心满满的笑道:“大王,既然义渠国的军队打不过秦国军队,那么就不打好了。兵法有云: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所以,若是大王要想主动出击,并且还要维持不败,那就只能避实击虚,争而不战,而且速度要快。”

    &bp;&bp;&bp;&bp;“避实击虚?”义渠王眼中充满了迟疑。

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 
    义渠王不解的看着公孙衍:“犀首,如今樗里疾率领的五万大军正在南面的郇邑,寡人若是出兵南向,必然会遭到樗里疾的迎头痛击,无疑自取灭亡。若是出兵向东,就凭义渠现在的那些军队,恐怕难以攻克上郡各县的县城,到时在城池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就是自寻死路。”

    “而且,若是大军在上郡碰壁,然后国中空虚,接着樗里疾率领大军来攻,寡人应该如何是好。其结果不过是东面毫无收获,而国内恐怕却会遭到秦国蹂躏,这就是二者皆失。”

    公孙衍笑道:“敢问大王,臣有一事相询,方才秦国使者与大王讲和后,是大王催促秦使尽快离去,以让秦国与义渠国达成和解的吗?”

    义渠王苦笑一声:“如今这情况,寡人款待秦使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主动驱赶秦使呢!”

    公孙衍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大王,臣想也是这样,只是大王身在局中,不知有没有想过,为何秦国使者来去匆匆?”

    “这···”义渠王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

    公孙衍笑道:“大王,秦国使者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义渠国急着和谈,但秦国更急。”

    “秦国虽然打败了义渠,但是东面依旧还处在被围攻之中,用兵之道,贵胜不贵久。况且五国现在猛攻的地方,少梁与肤施二地,之前可是魏赵两国的土地,若是魏赵两国策反两地百信,那么秦国将不战自败。”

    “最重要的是,樗里疾虽然打败了义渠,但是却没有改变他手中兵力不足的问题。五万秦军想要攻克郇邑倒是可行,但若是想要攻打义渠城,那么即便义渠城兵力不足,依然需要十万秦军精锐不可。”

    “现在樗里疾对郇邑围而不攻,急着逼迫义渠臣服,都是出于实力不足的缘故啊。”

    “所以,即使大王派出国中剩余的精锐前去攻打上郡,那么樗里疾不仅不会出兵攻打短时间内无法攻克的坚城,而且会快速前去上郡救援,所以大王完全不必担心义渠国内遭到樗里疾攻击的问题。”

    义渠王接着问道:“犀首,即便寡人不担心国内,那么仅凭这些军心已失的少量军队,如何能攻克上郡的县城?”

    公孙衍摇头叹息,大急道:“大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想着去抢地盘,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放齐赵联军渡河,让赵国与秦国相互厮杀以解义渠亡国危机,其他的地盘珍宝什么的,对大王来说全是无关紧要的。”

    “只要义渠国能喘过这口气,那么对大王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收益。”

    “再说,若是秦国被五国联军打败,大王有何必在意上郡的那些城池,南下招降失地这才是正道啊!”

    义渠王震惊道:“犀首是说不管上郡的城池,直接杀向秦赵大战的地方?”

    “嗯!”公孙衍点点头。

    “可是,如果事情未成,齐赵大军未能渡河,怎么办。”

    公孙衍淡淡的道:“如果齐赵联军未能渡河,那么义渠国就完了。”

    义渠王瞬间呆滞:“······”

    愣了半响才道:“的确,若是齐赵联军未能渡河,寡人的确完了。”

    说着,义渠王低下头,闭上眼睛,陷入挣扎之中。

    一边是现在暂时稳住秦国,说不定秦国脑袋抽筋,就会在事后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