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稷,芈氏之子,年纪比长公主稍长,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这···”熊槐闻言一愣,女儿才养到十五岁,南后就开始张罗着要把她嫁出去。

    似乎,好像心中还有淡淡的不舍!

    想着,熊槐反问道:“不知王后以为如何?”

    南后想了想,沉吟道:“秦楚两国世代联姻,芈氏也是楚国公室女子,公子稷也算半个楚人,按理正是长公主良配。只是,公子稷乃是秦王之弟,而长公主却是我楚国嫡长公主,公子稷的地位低了一些。只可惜秦王已经与齐王之女定下婚约了!”

    着南后又开口道:“大王,倒是齐国太子地可以考虑一二,太子地即将行冠礼,齐王如今正在各国为太子地挑选夫人,若是长公主与太子地联姻,凭我们楚国的实力,长公主肯定会成为太子地的正夫人,太子地即位以后,那么长公主就会成为齐国的王后。”

    “不知大王可有属意?”

    “公子稷?太子地?”熊槐口中喃喃的一下,看来这两人就是南后心中的人选了。

    公子稷的母亲是楚人,身边还有一大群楚人,若是将长公主嫁给他,那么公子稷的身上就打上了楚国烙印,这对楚国培养秦国的亲楚势力极为有利。

    至于齐国太子地,田齐政权与楚国时战时和,若是论起联姻,齐楚两国之间也是时断时续,齐国与三晋的联姻更加多一些。

    但是太子地的身份明显高出公子稷不少,一个公子夫人,一个可能未来的齐王后,差距巨大。

    而且,这还关系着未来楚国的战略方向选择的问题,这方面熊槐还没有下定决心。

    想着,熊槐开口问道:“王后,长公主刚刚及笄,才十五岁,此时谈婚论嫁,是否太早了。”

    南后正在熊槐背后擦拭的手顿时一滞,接着迟疑道:“大王何出此言,现在这天下,女子十五及笄而嫁,这不是常情吗?我楚国女子十六未嫁,就已经要对其父母进行指责并且处以罚款,如今长公主业已及笄,不是正当其时做出表率吗?”

    “而且大王你看韩美人,年纪比公主还,如今已经进入楚宫一年有余,长公主正常及笄,怎么能早呢!”

    着,南后喜道:“莫非大王心中有其他人选吗?是哪国公子,还是我楚国的贵族之后?”

    熊槐闻言立即惊醒,现在这年代,人多才是硬道理,早婚早育已是常态,王室女子更是应该如此。

    想着,熊槐立即答道:“并非如此,我楚国公主出嫁,事关楚国国事,接下来究竟是连秦还是连齐,所以寡人打算谨慎抉择。故,寡人打算与重臣商议一番,才好决定。”

    南后想了想,开口道:“大王所言有理。”

    熊槐感到南后的手又在自己背后擦拭起来,猛然伸出手将南后的手握住,然后微微用力,就将南后拉了过来。

    南后发出一声惊呼,忙问道:“大王,怎么了!”

    熊槐眼睛意味深长的笑道:“刚刚完公主的婚约大事,现在轮到我们俩的事了!”

    南后看着熊槐眼中的**,立即欣喜而期待的摇头拒绝道:“大王,现在还是白日。”

    熊槐呵呵一笑:“白日正好!”

    完,用力将南后抱进浴桶······

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 
    五天后清晨,熊槐在昏睡中被李秋唤醒。

    定了定神,才记起今日是召集重臣议事的日子。

    在床上有赖了一会儿床,直到李秋第二次前来提醒,熊槐才睡意全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温柔乡,英雄冢,古人诚不我欺!”

    感叹一声,熊槐轻轻的摇了摇趴在自己身上的韩美人,却见其微微扭动了一下身体,然后又没有任何动静,依旧睡得昏天黑地,接着口中还流出一丝口水,顺着脸颊直接滴在熊槐的胸口上。

    见此,熊槐溺爱的揉了揉她的头发,然后将其从自己身上抱下。

    更衣完毕,离开自己的寝宫,熊槐吩咐道:“不必叫醒韩美人,等她自己醒来即可。”

    “诺。”

    “令尹他们全都到了吗?”

    “回大王,群臣已经全都到了。”

    “好!”

    来到大殿,礼毕。

    熊槐看着楚国的重臣道:“今日召集卿等前来,乃是为了攻打越国一事。”

    “此事寡人在十余年前就开始布局,自数年前正式决定伐越之后,直至今日,时机才逐步成熟。”

    “楚国伐越,寡人最担心的秦齐两国,经历上次一战之后,先后遭到削弱,而且赵国夺取秦国的上郡,魏国又占据秦国的少梁,秦国现阶段的注意力全在魏赵两国身上。”

    “而齐国虽然已经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但是经过寡人再三削弱,也急需时间进行修养。”

    “现在的问题只有两个,那就是楚国是否已经做好了大战的准备,还有越国局势是否有利于寡人伐越?”

    说着,熊槐向斗由问道:“太府尹,熟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卿先说说我楚国的太府是否已经做好战争准备了?”

    随着楚王询问,群臣全都把目光看向太府尹斗由。

    公孙衍听着楚王的话,又见楚国群臣全都见怪不怪的表情,立即意识到,这是楚国上下早就达成共识的事情。

    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果然,楚国虽然警惕秦国,但是如果秦国没有出关东向,那么在地利处于绝对劣势的楚国,也没有主动攻打秦国险关的意思。

    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事情,楚国并不热衷,这从两次各国伐秦,楚国全都出工不出力就可以窥得一二。

    只是现在之前的秦王已死,上郡西河全都被打开缺口,公孙衍对秦国的恨意已经消散一大半,剩下还有一小半,那就是张仪还没死。

    正想着,那边斗由已经开口。

    “大王,这几年来,臣一直都在为伐越一事准备粮草等战备物资,只是天下纷争不断,我楚国也是连年大战,即便臣把楚国太府中所有的钱都用来存粮,至此,也仅仅只是准备了三年大战的军粮,而且还是以卖米为主的储备粮。若是仅仅伐越一战那倒是足够了,只是接下来面对各国围攻,举国而战,恐怕还有所不足。”

    斗由拜道:“臣无能,请大王降罪!”

    熊槐凝重的点了点头,三年大战的粮食的确还很勉强。

    一旦各国群集来攻,那么楚国这么大的地盘,即便仅仅只是防守,那也需要举国而战不可。举国而战需要征召的士卒与百姓,恐怕会很多很多,这样一来很可能继续种田的人就没有多少了,一旦旷日持久,那么粮食就是致命的问题。

    想着,熊槐开口道:“无妨,现在距离伐越还有时间,太府尹继续囤粮即可。而且,寡人已经决定,接下来的一年内会修养生息,不会继续出兵作战了。”

    “诺。”斗由闻言松了一口气,一边大打出手,一边还要备粮,太府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问完粮食的问题,熊槐向昭鱼问道:“司空,不知现在现在百工府库中的军械准备的如何?”

    昭鱼张口就道:“回大王,此事臣早已做出安排,数年来一直用大量的工匠来打造守御之器,少部分的工匠用来准备伐越之事,历时三年,如今已经准备就绪,武器充沛,即便各国来攻,大王也无需担心军械不足。”

    听到这个消息,熊槐立即笑道:“好,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说着,熊槐向陈轸问道:“刺史令,现在越国那边如何?”

    陈轸应道:“大王,根据越国传来的消息,原本越王在越蒙的建议下,在这一两年来没有重用公子蹄的情况下,越国的内争已经有所缓和。”

    熊槐闻言一皱眉,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风平浪静的越国,对楚国来说不是一个好越国。

    “不过,在不久前越王举行的秋狝活动时,这一情况出现根本性的扭转。”

    熊槐接着一喜,开口:“是何情况,贤卿快快道来!”

    陈轸笑道:“上次越国秋猕,越王以公子玉留守吴城监国,带着公子蹄返回会稽,这本来是对公子玉极为有利的。但是在会稽哪里,公师隅帮助公子蹄到处牵线搭桥,为公子蹄引见越国本土的世家大族。”

    “结果,本来就备受越人青睐的公子蹄,与会稽的越人相谈甚欢,各大家族纷纷倒向公子蹄。越王带着公子蹄回到吴城后,公子蹄在朝的实力突然暴增,迅速压倒公子玉。公子玉即便得到了越王心腹重臣越蒙的支持,依旧还处在下风。”

    “为此,公子玉在昭滑的建议下,派出心腹前往越国各地,开始拉拢当地的大家族。不过,不幸的是,消息走漏,被公子蹄得知。同样,公子蹄不甘示弱,也派出使者前去各地拉拢羽翼。”

    说着,陈轸露出笑容道:“大王,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若是越王不强力干预的话,用不了多久,越国不仅在朝中出现两党相争,恐怕会举国分成两派,纷争不断。”

    熊槐诧异的问道:“难道越王对此情况就没有插手干涉吗?”

    陈轸摇头道:“回大王,越王当然干涉过,不久前曾同时召集公子玉与公子蹄入宫,然后将他们痛骂一顿。”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除非越王现在立即确定太子,并且杀掉另一人,或者两人全都杀掉。否则,现在的情况,公子玉与公子蹄根本不敢停下来,只能在这条不归路上渐行渐远,拼命的拉拢各方势力。”

    “只是公子蹄的先机优势太大,公子玉即便竭尽所能,现在面对公子蹄,依旧还有很大的劣势。”8)

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 
    熊槐开口问道:“贤卿,依你之见公子玉现在是否还有机会与公子蹄分庭抗礼,重新在越国形成势均力敌的情况。”

    陈轸摇头道:“大王,这恐怕很难,除非大部分的越国老臣站在公子玉这边,否则公子玉极难扭转这种不利的情况。”

    “当然,若是有越国之外的势力插手,那么这情况就另当别论。”

    景鲤插口道:“大王,如今我们楚国已经快做好准备了,既然公子玉落入下风,那么我们何不暗中落井下石,将他逼上绝路。”

    “只要公子玉无路可走,那么就只能铤而走险了。”

    昭鱼反对道:“大王臣以为落井下石之事不可为,越国的越蒙也是天下少有的智者,而且现在越蒙已经出面为公子玉撑腰,若是我们暗中行事,难免会被越蒙看破。”

    “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会对我们伐越的计划造成困扰。”

    景鲤顿了顿,又开口道:“既然不能落井下石,那就锦上添花好了。”

    说着,景鲤拱手道:“大王,臣请在伐越之前,再邀请越王进行一次伐齐。如今公子蹄的实力已经超过公子玉,要是越国伐齐,那么公子蹄是不会放过这次立功的好机会的。”

    “只要公子蹄再立功勋,那么公子蹄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

    昭雎赞同道:“大王,令尹之策可行。若是再次进行一次伐齐,不仅可以为公子蹄增加功勋,而且还可以同时削弱齐越两国,这无论是对我们接下来伐越还是抗齐,都是有利的。”

    “而且,我楚国这些年连连攻打齐国,若是形成常态,更可以麻痹其他各国。”

    昭雎说完,唐昧跟着道:“大王,臣附议。”

    熊槐见群臣大都赞同伐齐,笑道:“看来寡人还真是与齐国干上了。也罢,那就在伐越之前再进行一次伐齐。”

    “大王英明!”

    “大王!”群臣行礼之后,已经从众臣口中揣摩到楚国伐越计划的公孙衍开口道:“楚国要想伐越,那么齐赵燕三国暂且不论,只是秦国之事,不是大王如何应对。”

    “臣听说秦国的司马错,这些年一直都在巴地打造水师,而且因为得到越国的支持,战船已经初具规模,若是秦国在背后偷袭,臣担心秦国会成为楚国的祸患。”

    熊槐闻言一脸凝重:“不错,司马错的问题,这正是寡人一直担心的问题。若是等巴地的水师彻底成型,恐怕会立即成为楚国的心腹之患,虽然寡人有意拔出这颗钉子,但是巴地易守难攻,诸卿何以教我?”

    “这···”

    群臣全都面带难色。

    巴地之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入巴三道险关,楚国利用种种便利情况,耗时数代人,这才拿下两道险关,入巴之难,可想而知。

    熊槐见群臣全都沉默不语,顿时知道大家全都没有办法。

    接着熊槐将目光看向公孙衍,问道:“犀首,不知你可有办法?”

    公孙衍摇头道:“大王,若是楚国打算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