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檑肌

    既然楚王有意,而且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样吧。

    然后,殿中的大臣整齐的直起身体,向楚王一拜,齐声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损分毫,而获得商於之地六百里。为大王贺,为楚国贺。”

    熊槐被大家如同排练好整齐一致的动作和声音吓了一跳,见大伙全都同意与齐国绝交,投入秦国的怀抱,顿时心中充满沮丧。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的超级大国。

    为了限制日益强大的秦国,五年前,在公孙衍的周旋下,六国合纵,一同进攻秦国,企图削弱秦国,结果秦国兵出函谷关,以少击多,大败合纵联军。

    那一次的联军总指挥,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前任,害的楚国在各国面前丢尽颜面。

    而另一个史上牛逼哄哄的赵武灵王,也是在一战以后,痛定思痛,认为赵国和秦国差距太大,赵王的王号名不副实,只会招人笑柄,于是把自己赵王的名号去了,回到赵君的位置。

    昔日六国伐秦都失败了,即使有六国不团结的缘故,但是秦国的强大,也是可见一斑,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国家能对抗的了。

    熊槐心中哀悼,自己的臣子尽然一个有点眼光的都没有,难怪历史上前任以及诺大的一个楚国,居然会被一个张仪所骗。

第三章 王佐陈轸() 
熊槐看了看众人的谋略值,除了一些明显偏科的武将,其他人的数值都不低。最起码谋略值超过九十的,就有好几个,人才济济,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目光从长拜不起的大臣身上扫过,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的家伙,熊槐遥遥头,暗想:“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还好本王来自后世,目光长远到未来两千年,开挂人生真爽。”

    突然,熊槐看到两个坐在原地,一个人摇头,一个人沉思。

    熊槐通过记忆得知,摇头的人是客卿陈轸,从秦国前来投靠的大臣。

    至于另一个,就是成就楚怀王千古昏庸美名的屈原,加上成就楚怀王愚蠢的张仪,这就是熊槐成为楚王后,最担心遇到的两人。

    张仪昨日已经被前任召见,现在屈原又碰上了。

    松一口气的同时,内心也是崩溃。

    “卧槽,屈原那首《离骚》已经写出来了,而且还流传极广。”熊槐惨然,脸色一变,不怀好意的瞪了屈原一眼。

    《离骚》这一首楚辞,在后世就是显示楚怀王的昏庸,衬托屈原伟大的最好证据,牢牢的将楚怀王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屈原见楚王看来过来,本来以为楚王回心转意,要和他再续激情,正要起身说话,不想接下来就被楚王一瞪,不明所以,直接哑了,僵在原处。

    见屈原呆在原处,熊槐嘴唇微微翕动,知道自己干了一件蠢事,于是忽视屈原,转头向陈轸问道:“寡人不发一卒,而且没有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认为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朝中文武大臣都向寡人道贺,偏偏只有贤卿一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

    “大王,臣陈轸有话说。”

    熊槐见陈轸一脸庄重的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文武两侧中间,对自己行了一礼。

    陈轸:楚国客卿

    统率62,武力47,谋略95,政治93

    熊槐点点头,楚国还是有人的,最起码陈轸就是一个一流的文臣。

    然后在其他人差异的眼神中,陈轸镇定自若道:“因为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之地六百里,反而会招来祸患,所以臣才不敢随便向大王道贺。”

    熊槐见陈轸出面反对,心中松了一口气,这家伙不错,目光长远,知道楚国得不到土地,张仪就是一个骗子。

    至于另一个被自己瞪住的屈原,等等再续前缘。

    不过,见楚国其他人全都不出所料地表情,面色古怪的看着陈轸,一幅准备看好戏的模样,不禁觉得奇怪。

    难道我忘记什么,怎么大家全都认为陈轸会跳出来反对,全都打算看好戏的样子呢。

    仔细一回忆,顿时记起,陈轸原本是秦国的大臣,就是因为和张仪争宠失败,才投入楚国怀抱的,如今张仪出使楚国,陈轸会怎么样?

    熊槐心中愕然,难道这是为反对而反对,专门对人不对事。

    “这是何故,陈卿为何会如此说?”熊槐面无表情问道。

    陈轸回答:“大王,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楚国有齐国这样的强大国家作盟友。如今秦国还没把地割给大王,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如果先让秦国割让土地,楚国再来跟齐断绝邦交,秦国必不肯这样做;要是楚国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而得不到土地。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崐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

    陈轸的分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令人深省。

    熊槐深以为然的微微点头,楚国离秦国近,而齐国离秦国远。按照后世那个大名鼎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要选择结盟国家,肯定会优先考虑齐国,而不是尽在咫尺的楚国。

    当然,现在提出远交近攻的第一人,为楚国续命出馊主意的春申君黄歇,而熊槐身为历史业余专家,现在也不知道春申君出生了没有,但是想来即便已经出生,也还在吃奶之中吧。

    反正秦国现在还没有这个策略,秦国未来脑袋犯抽,劳师远征齐国,还是发生了好几次的。

    熊槐的眼中流入出极为赞赏的目光,屈原还没有说话,现在还不知道他的态度如何,但是陈轸的智慧已经相当厉害了,用三国演义的话说,这就是王佐之才。

    熊槐欣喜问道:“那么依贤卿只见,我们楚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陈轸答道:“为楚国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

    “啥···”熊槐目瞪口呆的看着陈轸,你刚刚卓越的智商去哪了?难道刚刚费用用完,现在智商欠费中?

    如果秦国已经把商於之地割让给我们楚国了,为何还要同齐国绝交。我们得到了地,然后不与齐国绝交,既能得到好处,还能好好的秀一秀楚国的智商,顺便嘲笑秦国的智商,这不是完美的结局,为什么还要和齐国绝交。

    熊槐诧异的看了一眼陈轸,感情这位也同意和齐国绝交,只是担心秦国不讲信用,要求秦国先给地,然后楚国再与齐国绝交。

    虽然这一先一后进行换位,但是最根本的绝齐连秦的思路还是没变。

    熊槐眼睛中的亮采一暗,暗叹:“我大楚国这是怎么了,从外国引进的高级人才,目光同样短浅,只看眼前微末利益,而把长远的打算抛在一边,难道真的要我赤膊上阵!和这些大臣开撕?”

    “唉,也不知道我楚国春申君现在在哪,不知道断奶了没有,真是人才匮乏。”

    “不对,虽然春申君还不知道在哪,但是那个前任的基友屈原就在面前,后世对他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只叹前任不会用人,没用重用罢了。”

    想到这,熊槐把目光转向刚刚被瞪了一眼的屈原,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屈原见楚王将目光看过来,略带期待的眼神,让他精神一振,顿时残血变满血,神采飞扬。

第四章 屈原进言() 
身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人,从小立志报效楚国的人,一个准备将自己奉献给楚国和楚王的人,身为一个对楚国的感情仅次于楚王的人,是时候出面打消楚王的顾虑,进行最后的决策了。

    受到楚王鼓舞的屈原,走了出来。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

    统率65,武力59,谋略90,政治95

    系统评价:千古名人,他的属性对得起他的名望

    站到陈轸一旁,向熊槐一礼,起身道:“大王,平以为客卿所言乃是稳重之言,秦国乃是虎狼之国,张仪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的话决不可信。如果正如客卿所言,秦国只是假意要与我楚国结盟,而我们轻率的与齐国断交,必然同时得罪秦齐两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熊槐听到屈原的第一句话,就是同意陈轸的意见,顿时有种要骂人的冲动。

    这就是我寄予厚望的万年好基友,这就是后世认为才气冲天的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这就是后世被认为才华横溢的屈原?

    见楚王坐在上方,一时间陷入思想斗争中,屈原在此向前走了一步,大声道:“大王,切不可听信张仪一面之词。秦国要我们楚国和齐国绝交,可以,除非秦国先割地,以示秦国与楚国交好的诚意,否则绝齐一事绝无可能”

    屈原说完再次向前一步,弯下腰,请楚王早下决定。

    陈轸见屈原同意自己的建议,同样向前一步,和屈原并列站在一起,同时弯腰行礼。

    “···”面对慷慨陈词的屈原,熊槐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连被后世认为最有才华的屈原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连楚国唯一一个引进的外国高级人才,两个被寄予厚望的人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这是说明和齐国绝交楚国上下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吗?

    令尹昭阳也觉得刚刚同意的似乎太过草率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屈原陈轸弯腰了一会儿,上官大夫见楚王脸色变化,隐隐有变卦的迹象,在见自己的死对头屈原一身正气的弯腰行礼,好像除了他屈原,其他楚国人就不爱楚国一般,其他楚国人就是酒囊饭袋一般。

    心中有气,立即转为行动。

    上大夫上官大夫站出来。

    上官大夫:楚国上大夫

    统率65,武力54,谋略81,政治82

    向楚王道:“大王,臣对客卿和三闾大夫之言不敢苟同。先前,我们之所以要和齐国结盟,是因为秦国威胁太大,担心秦国对我们楚国进行报复,以血我们楚国带领五国联军围攻秦国的仇恨。”

    “现在秦国主动与我们楚国结盟,不仅不计较五年前我们楚国率领五国围攻函谷关的仇恨,而且还不计较去年我们和联合齐国夺取秦国重镇曲地、包围于中的仇恨,反而与我们楚国结盟。”

    “大王,齐国欺骗了我们楚国,如今秦国想要进攻齐国,这正是我们楚国的天赐良机,乘机与齐国绝交、跟秦国讲和,然后用客卿的话说,就是坐山观虎斗,坐观秦国和齐国大战,无论谁输谁赢,都是我们楚国的胜利。”

    熊槐一见上官大夫站了出来,先是不喜,然后立即意识到自己是收到后世的影响,主观上同情屈原,先入为主,带着情绪看人。

    再在内心将屈原评判一番,目光短浅,身在局中。

    这样一想,再看上官大夫,果然顺眼不少。

    只是等他一说,顿时目瞪口呆,合着按他意思,楚国应该连商於之地都可以不要,直接和秦国结盟得了。

    强忍着用竹简往他头上砸的冲动,勉强听他说完,熊槐心里才好受了一点,原来这货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没有后世秦国一统天下的认识,熊槐差点就点头同意了。

    只是一想到后世的过秦论以及六国论,熊槐心中发凉,六国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不团结,相互拖后腿的缘故。

    要是今天楚国拖齐国的后腿,以后难免齐国要拖楚国的后腿。齐国还好,离秦国最远,秦国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哪里去,但是楚国就在秦国边上,这可不得不防。

    尤其是听上官大夫的说法,楚国去年还和秦国打了几战,夺取了秦国的曲地,包围了于中。听到提示,前任的记忆立即冒了出来,好像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战胜秦国的大将,就是在下面看戏的大将军屈匄。

    屈匄:楚国大将军

    统率88,武力91,谋略62,政治52

    曲地和于中不熟,但是汉中熊槐还是很熟的,三国演义看来那么多,汉中可是连接蜀中和关中的重要通道。

    巴蜀之富···

    等等,按照前任的记忆,现在的巴蜀还没有都江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根本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顺流而下,直接攻击楚国的腹地。

    而楚国之所以和齐国结盟,就是因为四年前秦国攻占巴蜀后,对着楚国的汉中'注1'流口水,这对汉水长江下游的楚国威胁太大了。

    一旦秦国攻占楚国的汉中地,就会对楚国形成势胜,连都城郢都都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秦国顺流而下攻打楚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