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景翠与公孙衍的解释,熊槐沉默了一下,这才打消了立即撤退的念头。

    “不错,现在寡人还真的退不得。”顿了顿,熊槐又问道:“但是,现在的局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若是我们被齐魏联军堵在薛地,那么应该如何是好?寡人可不想在这个时候率领楚宋联军与齐魏联军进行一场决战。”

    景翠点了点头道:“大王,现在我们退是不能退的,但是同样也不能真的与齐魏联军进行决战,这无疑会拖延我们攻打越国的时间。”

    熊槐听到景翠同意自己的观点,微微颔首,接着询问道:“那么柱国以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决战的发生?”

    景翠沉吟道:“大王,避免决战的发生有两条路。其一是我们能在齐魏援军抵达薛地之前攻下薛城,如此一来,魏国必定大为震恐,停止救援齐国的举动。”

    “不错,只要我们能打下薛城,自然就能避免决战。”熊槐有皱眉道:“可是我们已经攻打薛城数月之久,仓促之间如何才能攻下薛城呢。”

    此时,一直在旁边沉默的陈轸提醒道:“大王,昨日城中的探子来报,田文命齐貌辩带着千金前去拜访田甲。结果,齐貌辩归来之时,千金之财全都留在了田甲营中。田甲收受如此重礼,想来距离田甲出兵的时间不长了。”

    熊槐被陈轸一提醒,立即反应过来,而后,若有所思道:“柱国,现在魏国的救援大军将至,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想攻克薛城,也就在这几日之间。”

    景翠点了点头道:“大王放心,臣一定加紧对薛城的进攻,摆出要在这几日攻破薛城的架势,逼迫田甲尽快进兵。”

    顿了顿,景翠又开口道:“现在魏国出兵在即,或许田甲本来出兵的时间也快到了吧!”

    熊槐点着头,笑而不语。

    “大王,臣以为要想引诱田甲进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退兵。”公孙衍语出惊人的建议道。

    “退兵?”被公孙衍的言语所震惊,熊槐三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呼。

    接着,景翠最先反应过来:“妙计,犀首果然高明。”

    熊槐接着也反应过来。

    现在的情况已经逐渐演变成对楚国不利,一旦齐魏联军抵达薛地,楚国再想攻破薛城几乎已经不可能。

    那时,楚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自保,免得被齐国包围。

    所以,暂时撤退,改变齐魏两国占据地利的优势,将成为楚宋联军首要任务。而齐国想要占据地利,在薛城之下与楚国决战,势必要在楚军撤走之前缠住楚军主力,最不济也要吃掉楚军侧翼。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田甲肯定是要出兵的。

    也就说,田甲出兵的那一刻,就是楚国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不能让田甲主动给出,因为那将毫无异议。

    最佳的时机,应该由楚国造成假象,对田甲进行引诱,然后打一个时间差。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 
    略加思索后,熊槐不由抚掌笑道:“好计策。”

    接着,熊槐与公孙衍景翠二人商议了一下细节后,开口下令道:“犀首,立即传讯司败,让司败加紧刺激田甲,激他进兵。”

    “是,大王。”

    “另外,犀首,安排假意撤退的事情,依旧由你来负责。”

    “唯。”

    说完,熊槐停顿了一下,向景翠询问道:“柱国,这攻打薛城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寡人想要听一听,若是田甲不上当,而我们又未能攻破薛城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与齐魏联军决战。”

    “大王,若是事不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为退,以救援宋国的名义,从薛地撤军。保住宋国,下次依然可以卷土重来。”

    说着,景翠顿了顿,继续开口道:“或许我们也可以将这第二个选择与假意撤退进行融合。”

    “融合?”熊槐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景翠解释道:“大王,齐魏联军前来救薛,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合兵一处,从平陆南下攻打滕地,打通齐国本土与薛地的联系,然后齐魏联军与楚宋联军决战。另一种就是目前魏国所展示的情况,齐魏两国兵分两路,魏国攻打宋国,逼迫宋国军队回援,而后齐国主力南下与我们这支孤军决战。”

    “虽然现在来看,第二种情况可能性更大,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是齐魏两国障眼法的可能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我们还没有攻下薛城,宋军必然要回师自保,这只是时间的快慢问题。”

    “只要宋军撤走,那么我们就可以打着履行盟约的幌子,对宋国进行救援。这样薛地之围自解,而齐楚宋魏四方的地位也将发生扭转。我楚宋两国将会扭转地利人和的不利局面,并且齐魏宋三国变成局中人,而我楚国将会成为局外的援军,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熊槐听到这,接着开口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诈退的事情掩藏在救宋的过程中。若是田甲不出,那么我们就直接前去救援宋国,若是田甲出兵,我们就全力打垮他。”

    景翠拱手道:“大王英明!”

    楚军这里商议完,景翠返回前线指挥楚军攻城不久,呆在宋营联络的上官大夫匆匆进来禀报道:“大王,宋王来访,如今已经在赶来楚营的路上,很快就会抵达大营外。”

    “宋王来了?”

    熊槐对宋王没有提前派出使者约定时间,就径直往楚营赶,不由愣了愣。

    随后,立即反应过来,宋王肯定也得知魏国的事情了。

    “传令,打开营门,寡人将亲自迎接宋王。”

    “诺。”

    就在熊槐起身前去迎接宋王的时候,公孙衍跟着起身,然后跟在熊槐身后,一边向外走一边开口道:“大王,宋王此来肯定是为了魏国的事情。魏将公孙喜驻兵济北,直接威胁宋国北部重镇陶县。而齐国声子呆在平陆,威胁宋国新占领的滕地。面对齐魏两国的进攻,如今宋国主力在薛,恐怕难以自保,所以,臣以为,宋王此时前来,除了商议魏国的事情,可能还会提出退兵的事情。”

    “退兵?”以己度人,熊槐听到魏国有变的消息,也曾冒出退兵的念头,更何况身在局中的宋王呢。

    前行的步伐不变,熊槐点头道:“不错,这种可能性很大。要是寡人,在不知能否攻下薛城的情况下,自然也要先保住原本的土地了。”

    公孙衍接着道:“不仅如此,宋王如此迫不及待的赶来楚营,可能还会向我们楚国求援的意思。齐国被三国围攻数月,现在行事扭转,自然要进行报复。齐魏联合,那么报复的对象,十有八九就是宋国了。”

    “救援宋国···”

    按照计划,若是事有不谐,宋国自然要去救援,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薛城真的攻不下来。

    而且,在救援宋国之前,楚宋两军还得再为攻破薛城尽最后一次努力才行。

    公孙衍接着道:“大王,现在情况还不明朗,魏国聚集兵力需要一些时间,而且齐国北部的兵力南下同样也需要时间。所以,目前的局势还没有到崩坏的局面,我们依然还要保持信心,。一旦宋王提出退兵,那就要稳住宋王,让宋王暂不退兵。”

    公孙衍所说的,是最不利的情况,一旦宋国退兵,三国联军必将解散。

    想着,熊槐点了点头道:“好,寡人知道了。”

    还未走出楚营大门,熊槐就见一支打着宋王旗号的队伍,已经匆匆来到楚营外,并且正在减速,而后停在楚营之外的不远处。

    熊槐微微皱眉,宋王来的太快了一些,也太急促了一些。

    上官大夫前脚返回楚营禀报,这宋王后脚便抵达楚营,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可想而知宋王是如何的紧迫。

    将宋王迎入楚营,进入营帐,带宋王做好后,熊槐故作轻松的看着眉头紧锁的宋王问道:“宋王,此时来楚营与寡人一会,不知有何要事?”

    宋王沉吟了一下,没有开口,而是对身侧的惠盎使了一个眼色。

    惠盎会意,从宋王身侧走出,来到大帐中间,对熊槐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大王,不久前敝国得知,魏将公孙喜聚兵于济水之北,与敝国陶邑隔岸相对。寡君担心魏国在敝国国中空虚之际,趁机攻打敝国,故特意前来与大王商议。”

    惠盎说完,宋王接着开口道:“不错,寡人还听说魏国不久前罢免了亲近楚国的魏相楼庳。魏国这不仅是针对寡人,而且也是针对楚国,故,寡人想与楚王商议一下如何针对魏国的事情。”

    熊槐迟疑的看着宋王以及惠盎,宋王来的很急,但是话却不急。

    君臣来到楚营丝毫不提起撤兵自保之事,反而摆出一副要针对魏国的模样,这是故弄玄虚以退为进,还是宋国另有打算呢?

    想了想,却并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但见宋国君臣都不急,那楚国也可以缓缓,表示不急。

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 
    另一边,公孙衍也迟疑的看着宋王,想从宋王的面色上看出什么来。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公孙衍微微皱额,莫非猜错了。

    见宋国君臣这幅模样,熊槐沉吟道:“对于魏国的事情,寡人已经知道了。虽然楼庳与寡人相善,但楼庳毕竟是魏相,魏王罢免自己的相国,实乃魏国内部之事,寡人虽深表遗憾,但也不能横加干涉。”

    宋王心中颇为不以为然,当年在魏王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你楚王派重兵杀入魏国境内,逼魏惠王立亲近楚国的公子高为太子。连立太子的事情都干涉了,更何况是相国这种事情呢。

    当然,宋王知道这只是楚王的借口罢了,现在楚国还在攻打齐国,魏国仅仅只是表现出对宋国不怀好意,并没有明确表示背叛楚国,所以楚国还有所迟疑。

    楚国可以不急,可以在观望观望,但是宋国耗不起。

    “楚王,寡人闻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与微澜之间,如今楚宋两国正在与齐国作战,而魏国罢免了亲近楚国的相国,并且对宋国不怀好意。再加上魏国还是齐国的盟友,所以寡人已经确定魏国是要背叛与楚宋两国的盟约,要站在齐国那边了。”

    宋王说到这停了下来,此时惠盎接着道:“大王,敝国的忧虑,魏国大国也,齐国大国也。要是魏国与齐国联手,无论是合兵一处,还是兵分两路,敝国都抵挡不住。

    宋国局势糜烂,势必影响楚宋联军攻打齐国的事情。如今我们眼看就要攻下薛城,若是因为魏国的插手而功亏一篑,不仅会让我们楚宋联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丝毫无获,而且也会影响大王您的威名。届时,臣担心三晋全都倒向齐国,成就齐王的霸业。”

    这话一出口,熊槐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宋王此来并不是想要撤兵回国,而是想要楚国出力制裁魏国,以便楚宋联军能顺利攻下薛城。

    不过想想也是,为了攻打薛城,宋国付出了远高于楚国的代价,放弃薛地,楚国无所谓,但是宋国就未必了。

    而且楚宋联军伐齐失败,接下来所要面对的,极有可能就是楚宋越三国与齐魏两国的拉锯战。这种情况对宋国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灾难,因为陷入拉锯战后,无论在哪里打,都会把宋国扯进去,最要命的,就是以宋国为战场。

    除了对薛地的贪婪,更有对未来的忧虑,这才是宋王此行的目的。

    摸清宋国的脉络后,熊槐彻底放心。

    接着,见公孙衍与陈轸同样露出了然的神色,熊槐眼神转向公孙衍,与其对视一眼,然后微微一笑。

    公孙衍点了点头,于是,起身道:“惠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只是魏国终究还是楚宋两国的盟友,现在魏国并未明确表示背叛盟约,我们就针对魏国展开行动,似乎不太合适。”

    公孙衍说完,陈轸接着道:“不知惠子可有妙计,既能采取行动限制魏国,又能不引起魏国的恶感。”

    陈轸询问后,熊槐同样也将目光放在惠盎身上。

    惠子点头道:“如今公孙喜跑到敝国陶邑的附近,这让敝国甚为忧虑,因为这不是魏国身为宋国盟友所应该做的。大王乃是盟主,故臣希望大王能取信询问魏王,魏国这是何意,是否打算背叛合纵联盟。”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

    魏国出现这样的动作显然是不正常的,此时楚国去信询问,对魏国施加压力十分正常。不闻不问,坐观魏国改变,这才是不正常。

    所以,听到惠盎的请求,熊槐直接开口道:“这是当然,寡人稍后就信询问魏王。”

    说着,熊槐看向宋王道:“魏国派公孙喜观望陶邑一事,还请宋王去信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