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攻打韩国,其实就跟攻打楚国没有区别。

    秦魏联合,秦国攻打韩国,魏国肯定不会去救援,到时,为了避免韩国投靠秦国,楚国只能出兵与秦国一战了。

    这样一来,别说楚国准备的伐越一事泡汤,接下来还得先承受一次来自秦魏齐三国的挑战。

    秦魏齐三国联合,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天下的局势。

    想着,公孙衍与仇液二人,不由全都皱起眉头。

    顿了顿,仇液向公孙衍问道:“犀首,若是魏国背叛合纵联盟,正式与秦齐两国组建连横同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公孙衍想了想,摇头道:“秦魏两国之间矛盾重重,魏国对秦国戒备甚深,所以,秦魏两国想要结交和好,除非出现重大变故,否则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依老朽之见,秦国此举的目的,或许是在鼓动魏国背叛合纵联盟,并支持齐魏两国与楚宋两国决战,以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公孙衍迟疑了一下,继续开口道:“既然秦国在魏国一事中插手,那么我们也不能不做提防,还需将这一情况通知国内,免得一旦有事,措手不及。”

    “不错。”仇液点头道:“犀首之言甚是。”

    接着,仇液再次与公孙衍商议了一下细节,然后便返回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后,仇液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挥笔写下两份书信。

    一封命人传给宋王,另一封则是让人交给赵王。

    而另一边,公孙衍同样将秦魏两国的情报写下,交给钟午道:“立即将这份情报传给大王。”

    “诺。”钟午接过情报,正欲离去。

    公孙衍又开口道:“你再去一趟太子府,告诉太子政一声,就说我打算见他一面,有重事要谈。”

    “诺。”

    魏太子政府中。

    太子政接到公孙衍递来的拜帖,想起今日白天公孙衍在魏宫外吃了闭门羹的事情,再加上以前公孙衍在魏国的时候,两人也不是很亲近,本想拒绝不见。

    但是一想到他还只是魏国太子而不是魏王,而公孙衍在魏国的名望极高,想了想,觉得没有底气,只好答应下来。

    公孙衍坐着马车来到太子府外,还未下车,就见太子政亲自站在府外相候,便急忙下车向太子政走去,到了近前,拱手行动:“老朽拜见太子,有劳太子再次等候,有罪有罪。”

    太子政扶起公孙衍道:“犀首说哪里话,犀首在先王之时就在魏国用事,辅佐两代魏王,虽然魏国不幸,以致未能让犀首继续为魏国效力,但是犀首在魏国立下的功劳,政还是记在心里,对犀首还是很尊敬的。

    政一听说犀首要来见我,若不是时间来不及,恨不得亲自前往宾馆迎接犀首,现在在府外相迎,实在算不得什么。”

    公孙衍闻言感动万分道:“听的太子此言,也就不枉老朽连夜前来见太子一面了。”

    连夜!

    不枉?

    太子政一听公孙衍这话有异,立即询问道:“犀首何出此言,莫非政有何事故不成?”

    “这···”公孙衍迟疑的看了看周围,默然不语。

    太子政见他与公孙衍二人还在府外,立即笑道:“犀首,请入府一叙。”

    公孙衍应道:“太子请。”

    进入府中,二人分宾主坐下,太子政驱散仆从后,再次开口问道:“犀首,不知这次连夜前来见政,可是有何要事。”

    公孙衍应道:“老朽听说大王准备联合齐国对抗以楚国为首的联盟,并且打算让公子宁担任滕相。”

    太子政点头道:“此事由父王做出决定,政不甚了解。”

    公孙衍见太子政不透露口风,也不在意,继续开口道:“今日老朽求见大王,结果却被大王拒绝召见,想来连齐抗楚一事,大王已经下定决心。”

    顿了顿,见太子政面无表情,于是,语出惊人道:“魏国连齐抗楚只是,老朽已经不是魏臣,不愿妄加议论。但是,太子是否想过,公子宁担任滕相,会让太子你地位不保。”

    接着,在太子政的惊疑间,一字一顿的道:“老朽担心大王会另立太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 
    太子政猛然一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现在他的太子地位比以前更稳固了,哪里会有地位不保一说。

    这肯定是公孙衍的恐吓之语。

    想着,太子政笑道:“犀首,莫要与我开这种玩笑,这并不好笑。”

    公孙衍脸色露出不以为然之色:“莫非太子以为老朽实在吓唬你,还是说,太子以为秦魏两国讲和,就可以得到秦国的支持,就能高枕无忧了?”

    太子政听到公孙衍说吓唬时,还露出一副难道不是得神情。

    但一听公孙衍提及秦魏两国讲和,顿时心中一怔,这消息公孙衍也知道了。

    接着,太子政心中又是一疑,既然公孙衍知道秦魏讲和,为何还说他太子地位不保?

    话说,太子政被立为太子,还得从齐国灭燕之事说起。

    当年齐国灭燕之事在天下传开后,各国图谋伐齐救燕。

    但是,当时秦楚两国还是敌国,相互牵制。

    于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刚刚把魏国打趴下又被齐楚联军赶回关中的秦国,派出使者前往魏国,立下同时与秦楚两国交好的公子政为太子。

    紧接着,赵魏楚三国之君在邯郸会盟,定下救援燕国的基调。

    经过这两件事,秦楚两国这才打开了和谈的通道。

    故而,太子政身系秦楚两国,哪怕秦国先被楚国联合三晋赶回关中,接着又被各国联合削弱。但是,因为楚魏两国交好的缘故,魏政依然稳坐太子之位

    只要魏国还与秦楚两国中一个国家交好,那么魏政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的。

    所以,一想到现在楚魏关系不好,但秦魏两国关系迅速和缓,太子政立即心中一松。

    公孙衍见太子政依旧毫无紧张之色,便开口问道:“不知太子可否知道此次宋国出使魏国的使者是谁。”

    太子政看了一眼公孙衍,这个消息他自然知道,于是应道:“是以前赵国的重臣仇液。”

    公孙衍点头道:“不错正是仇液,仇液以宋国使者的身份出使魏国,不知太子以为这代表着什么?”

    太子政面无表情的道:“赵国或许对魏国攻打宋国陶邑的事情有所不满,这才让仇液作为宋使出访魏国。”

    公孙衍接着问道:“太子,若是这次魏国无视赵国的警告,执意与齐国联合对抗楚宋两国,那么赵国会怎么样。”

    太子政张了张口,接着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心中满是无不依然。

    秦赵正在交战之际,赵国会怎样,除了心中愤怒以外,恐怕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就算赵王祭天诅咒魏国,也是魏王先摆在前面不是。

    公孙衍见太子政笑而不语,便用猜测的语气道:“或许大王与太子都以为秦国接下来会攻打赵国,赵国也顾不上魏国吧。”

    太子政依旧笑而不语。

    公孙衍见状,同样也笑了笑,接着开口道:“只是,老朽愚见,恐怕不久的将来,魏国会遭到秦国的攻伐。”

    太子政笑道:“犀首未免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并非老朽危言耸听,而是事出有因,魏国之祸不在眼前,而在不久的将来,请太子听我试言之。”公孙衍摇头解释道:

    “如今秦魏两国讲和,目的是为了攻打上郡,夺回失地。一旦秦赵开战,赵王为了保住上郡,留住三晋两周楚国这六国联军的主力,必然会坚定的站在楚国这边,同魏国决裂。

    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韩国必须要得到楚国的支持,才能在秦国的兵锋下自保。韩国站在楚国这边,那么被韩国包围的两周也必然会站在楚国这边,六国联军除了赵魏两国,其他四国抱成一团,不知太子以为赵王会怎么选。

    是直接选择与楚国等四国联合,对抗秦国。还是与齐魏联合,再拉拢韩国,既而对抗近在咫尺的秦国还有远在南部的楚国。

    所以说,秦国攻打赵国的战争,将会在结果出来之前,就会导致赵魏两国决裂。”

    “这···”太子政闻言默然不语。

    顿了顿,突然开口道:“或许秦国可能会攻打韩国也说不定。”

    这话一出口,太子政立即就后悔了。

    果然,公孙衍闻言立即冷笑道:“若是秦国攻打韩国,那么魏国受到的灾祸将会来得更快一些。三晋之中,韩国最弱,根本无法独自对抗秦楚两国中的任何一国。一旦秦国伐韩,与赵国有两个选择不同,韩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全心全意的投靠楚国,以换取楚国的支持。到时,韩国不仅有联军的支持,还有近在咫尺的楚军支援。”

    公孙衍说完,见太子政哑口无言,沉吟道:“秦国攻打赵国还有成功的可能性,若是攻打韩国注定无功而返。韩赵两国得到联军的支援,那么秦国短时间内将会难以取得成效,时间一长,必将思变,另选道路。”

    说着,瞥了一眼太子政,便闭口不言。

    太子政听到紧要处,见公孙衍突然不再说话,立即询问道:“犀首,接下会如何,莫非秦国接下来会攻打我魏国不成。”

    公孙衍闻言一叹:“魏国贸然插入齐楚之战,众叛亲离,接着主力被调往东部,西部必然空虚。秦国在这个时候不打魏国,还能打哪国。”

    接着,等太子政稍稍有了一些准备后,公孙衍再次抛出一个消息:“更何况,老朽从薛城来大梁的时候,楚王已经派出使者去咸阳商谈公子稷与楚公主的婚事了。”

    太子政一愣。

    秦楚联姻!

    若是其他时候,秦楚两国联姻还没有什么,毕竟齐秦两国也即将联姻。

    但是,若是在秦国久攻赵韩不下,而齐魏两国正在与楚宋等国大战之际,这就是绝佳的机会,一个改变进攻方向的契机。

    那时,秦国会不会进攻西部空虚,并且孤立无援的魏国?

    太子政不敢赌。

    公孙衍见太子政露出沉重之色,继续道:“太子,若是秦国攻魏,那么太子你如何自处。

    太子你是秦国所立,并且又与楚国联系颇深,若是魏国同时与秦楚两国决裂,太子便是失去外援。”

    顿了顿,公孙衍开口道:“不知太子以为,你与你的几个兄弟,大王更喜欢谁。”

    太子政想了想,脸色难看道:“公子宁一向忠厚老实,恪守本分,精通儒家学说,若是我兄弟数人,父王更喜欢谁,那无疑便是魏宁了。”

    说着,太子政又摇了摇头:“但是魏宁太过忠厚,恪守礼节,外不结诸侯,内不交大臣,实力太过弱小,根本无法威胁我的地位。”

    “公子宁或许不行。”公孙衍点了点头,接着又道:“那么不知太子以为公子遫如何。”

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 
    太子政顿时眼神一变。

    这公子遫乃是公子宁的同胞兄长,与公子宁不同的是,公子遫背靠齐国,无论是朝中还是国外,都有一些实力。

    公孙衍见太子政眼神一变,立即开口道:“太子,如今齐国的孟尝君即将成为魏国的相国,而公子遫的胞弟公子宁出任滕相,再加上卫君与田文的关系很好,现在太子可谓是内忧重重。若是魏国不幸被秦国打败,太子或许暂时会安然无恙。

    但秦楚两国联合之后,秦国不能攻打赵韩,那么必然会瞄准魏国,就像之前楚国每年都出兵攻打齐国一样,每年都会攻打魏国。而太子是被秦国所立,魏国每被秦国羞辱一次,大王对太子你的厌恶就会加深一分。如是再三,魏国接连被秦国打败,魏王或许会受不了向秦国请和,那时,大王不仅已经受不了秦国,恐怕对太子的厌恶也积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此,不知太子继续坐在太子之位上,应该如何自处呢。

    可是,如果魏国侥幸在秦国的进攻中未曾战败,那么魏国必将与齐国紧密结合,到时,齐王打算换一个与齐国亲近的太子,你说大王会拒绝吗?”

    太子政愣了许久。

    若是秦国攻打魏国,最苦的便是他这个太子了。

    魏国败了,太子受罪,要是真到了魏王一见他这个太子,就难以遏制的流露出厌恶的神色,他这个太子也就做到头了。

    魏国胜了,齐魏两国联系更加紧密,而他则将由可能被废变成肯定被废。

    这个太子本来就是在秦国的强迫下被立的,并非魏王的本意,若是齐国准备换人,或许魏王推脱一番,也就顺水推舟认了。

    想着,太子政突然发现现在魏国内外的形势,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