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闻言瞳孔一缩,群臣反对这种事情,不是敌我矛盾,不好处理。

    想着,熊槐迟疑的问道:“那宋国现在的情况如何?”

    陈轸斟酌了一下,然后沉重的开口道:“大王,宋王遭到大臣苦劝后,不胜其扰。于是命人在宋宫外门外挂起血袋,而后亲自以箭射之,箭矢射中血袋,鲜血从袋中落到地上,宋宫外的土地上,全被鲜血侵染成红色。而后宋王拿出刑鞭,抽打被鲜血侵染的土地数十下···”

    熊槐皱了皱眉,对宋王的举动不甚明白,问道:“贤卿,宋王这是何意?”

    帐中的其他大臣,同样也摸不着头脑,全都狐疑的看着陈轸。

    陈轸解释道:“大王,那血袋不是其他,而是象征上天,宋王射之流血,就是为了向群臣表明,宋王他根本就不在乎上天,若是上天要惩罚他,他也能以箭射之,让上天血流满地。”

    熊槐惊疑地道:“陈轸,难道宋王鞭打土地,这是表示鞭打大地吗?”

    陈轸点了点头:“大王,正是如此。”

    见陈轸确认,帐中的人全都脸色苍白的倒吸一大口冷气,接着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对天地都不放在心上,并且毫无顾忌的宋王,不要说宋国的群臣,那么他们这些楚国的臣子,只是听着,并没有亲眼看到宋王那不可一世的一幕,就心中有些发怵,更何况宋国的那些大臣。

    熊槐一呆,同样也被宋王的百无禁忌所震惊。虽然他也对鬼神之说毫无顾忌,但是面对迷信的群臣以及国人,也从来都不敢把心中的不屑表现在明处。更何况是箭射上天,鞭打大地。

    而宋王,他怎么就敢······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勇士吧!

    熊槐愣了许久,这才开口道:“陈卿,那么宋国最后如何了?”

    陈轸答道:“回大王,宋王射天鞭地后,宋国群臣惊慌失措,无人再敢直视宋王,也无人再敢劝谏。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王下令征召军队,然后准备出兵伐魏。”

    顿了顿,陈轸接着道:“宋国因为君臣的冲突,征召兵力的时间稍稍晚了数天,但是现在也已经开始征召士卒了,应该能在五月初出兵伐魏。”

    熊槐吐出一口气,然后想了想,从诸将的脸上扫过,突然问道:“诸卿,宋王如此肆无忌惮,连天地都无所畏惧。若是不久后宋王知道寡人这次是在欺骗他,那么宋王会不会恼羞成怒,而后大肆兴兵伐楚。还有,寡人安排在宋国的上大夫以及中大夫,会不会遭到宋王的杀戮。”

    众人闻言相互对视,然后全都向景翠看去。

    景翠见帐中的其他人全都看来过来,立即拱手道:“大王,此战若是我楚国能大胜而归,宋国必定会出兵伐楚,与我们是否欺骗了宋王没有关系。”

    接着,公孙衍出言道:“大王,柱国所言甚是,不仅是宋国,其他几国也一样。只不过,因为我们楚国的欺骗,或许导致各国来袭的时间,会更加快一些。”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表示了然。

    顿了顿,熊槐暂时放心令他心中不安的宋王,沉重的看向陈轸,问道:“陈卿,现在秦韩两国的情况如何?”

    陈轸应道:“大王,韩国传回的消息,在四月初就开始聚集兵力,如今,韩国在安陵已经聚集了近六万军队,而且还有不少士卒还在向安陵聚集。四月底,韩国应该可以在安陵聚集十万韩军。

    至于秦国,因为魏章的缘故,秦国在三月下旬就已经开始向河西增兵,甘茂也在三月底赶到河西坐镇。四月底,秦国应该可以在河西聚集二十万秦军。

    所以,只要五月一到,除去宋国可能有些勉强,其他各国应该都可以在初一攻打魏国。”

    “好!”熊槐笑道:“这些消息对寡人来说,都是好消息。既然越王已经赶到淮北了,那么寡人也不能让越王久等。”

    说着,熊槐向景翠吩咐道:“柱国,传令下去,明日一早立即出发赶去钟吾城。”

    “唯!”

    最后,熊槐向斗由吩咐道:“贤卿,有劳你继续留在寿县,为寡人提供支持。”

    “唯。”

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 
    十余日后,四月二十七日,楚越两国在钟吾城外会师。

    次日,熊槐与越王在钟吾城中相会,二人相对而座。。。

    越王笑道:“楚王,敢问这一战怎么打,不知楚国有何计划,寡人带来的十五万越军,愿听楚王的吩咐。”

    熊槐看着一脸轻松的越王,同样笑道:“越王,如今齐国已经在郯城以及琅琊布下重兵,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想要攻下这两座城池,恐怕有些勉强。”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

    楚国之前频频联络各国,齐魏两国也不是瞎子,自然不会毫无准备了。

    以楚越两国现在的兵力,攻克些许小城,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攻打齐国重兵防守的大城,那就有所不足。

    熊槐见越王点头,脸色似乎更加轻松的样子,于是继续道:“所以,寡人的意思是,你我两国的军队,接下来兵分两路,先行清理周围的小城。然后我楚军围住郯城,越军围住琅琊城,以对齐国进行牵制,接着便可以静待魏国的消息。

    只要魏国顶不住四国的压力,向寡人投诚,那么寡人立即就顺势组建五国联军,号令诸国进攻齐国的西面。那时,齐国面对各国联军,必定难以抵挡,一面大军撤回齐国西部,一面派人向你我两国求和。”

    说着,熊槐露出得意的笑容:“那时,你我两国就可以趁机向齐王索要齐长城以南所有的土地,寡人获取郯城、莒城,而越王则可获取琅琊。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知越王以为如何。”

    越王一听这上兵伐谋之策,不必让越国强攻琅琊,顿时心中一松,大笑着同样道:“高,楚王果然高明,寡人佩服。”

    “哪里,哪里!”熊槐谦虚的应着,脸上仅是得意之色,没有半分谦虚之意。

    接着,熊槐与越王对视一眼,二人同时发出大笑声。

    笑毕。

    越王拱手示意道:“楚王,既然你我已经定下策略,而不久就是五月初一,那么寡人就不打搅了,这就返回越营,准备出征事宜。”

    熊槐闻言立即拱手回礼道:“好,越王请。”

    说着,熊槐便起身,准备亲自送越王出城。

    钟吾城大门外。

    熊槐看着越王离去的队伍,心中长长一叹。

    可惜楚军刚到钟吾城,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另外,可惜现在唐昧他们也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被公子玉请入越国境内,难以突袭吴城。更加可惜的是,各国伐魏之战还没开打。否则,刚刚就在这钟吾城中,熊槐就有直接绑架越王的冲动。

    想着,熊槐摇了摇头,就迈步向城中走去。

    回到方才议事的大厅,君臣再次做好后,景翠拱手行礼道:“大王,不知我们是否真的攻打郯城附近的小城,以继续麻痹越王?”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柱国,不知你是什么意思?”

    景翠应道:“大王,臣的意思是,越王率领的十五万越军,其中精锐一半不到,大半都是征召的士卒,就算是正面对决,我们胜算也很大。更何况,率领大军强行攻城,哪怕仅仅只是一些小城,也要付出一二日,乃至三四日的时间。况且,攻城一事,本来就极为影响士卒的士气。

    更重要的,还是大军的补给问题。如今我们还在楚境之内,可以就近得到补给,若是战线推进到郯城,那么就需要分出一部分军队运送军粮,这对我们决战十分不利。

    所以,臣的意思是,不如率军北上,攻下一座城池后,便止步不前,进行休整,以备决战。”

    说着,景翠迟疑道:“只是,这需要一个理由。”

    “理由?”熊槐闻言一笑:“这好办,就说寡人水土不服,病了。”

    景翠急忙拒绝道:“大王不可,大王乃是一国之君,身系楚国之望,岂能生病。此举必然影响我们自己的士气。”

    熊槐一怔,然后又笑道:“既然寡人不能生病,那么就让其他人生病好了。”

    想了想,熊槐便笑道道:“等攻下一座小城后,就止步不前,若是越王来问,就说寡人幼子公子彘病了,寡人心中甚是忧虑,无心战事,还望越王见谅。”

    熊槐说完,立即自顾自的笑了起来,这理由,他自己也不相信,更何况是越王。

    那时,对楚国来说,已经快到琅琊的越王信不信,已经不重要了。

    局已设下,越王已是瓮中之鳖,跑不掉了。

    此刻,楚王的大笑声传来,厅中的众将全都跟着大笑起来。

    ······

    五月初一,这是各国攻打齐魏两国的日子。

    这一日,楚越两国联军,兵分两路,越王率军向东北方向的琅琊城而去。而熊槐则是率军望郯城而去。

    齐国莒城。

    齐王又一次坐镇莒城。

    此刻,齐相储子向齐王禀报到:“大王,南边传来的消息,楚国与越国已经分兵。楚国从钟吾城出发,兵锋指向郯城。两天前,楚国开始攻打沂水南边的一座小城,现在,虽然还没有消息传来,但是,沂南小城恐怕已经被楚军攻克了。”

    齐王闻言面色不变,接着毫无表情的问道:“那么现在越军到哪里了?”

    储子应道:“回大王,越军两天前才离开鄣城,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快抵达纪鄣城了。”

    齐王脸色露出一丝喜色,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魏国那边,现在情况怎样?”

    储子面色沉重道:“大王,魏国的情况,恐怕比我们之前预料的要艰难不少。

    本来,我们齐魏两国联合出手,拉拢宋国内部亲齐亲魏派系的大臣,并且还说服了不少宋国宗室勋贵,劝谏宋王不要四处树敌,以阻碍宋国出兵,减轻魏国的压力。结果,没有想到,宋王面对群臣的劝阻,竟然做出了射天鞭地这样疯狂的行为。宋国群臣,一时间为宋王所摄,全都不敢开口再劝。所以,宋国仅仅只是迟缓了一天,五月初二就出兵伐魏了。”

    齐王脸色僵硬,一阵沉默之后,嘴里迸出一句话道:“宋王这个疯子,暂时不必理会,等寡人解决了楚国,再收拾他。”

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 
    储子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秦韩两国,正如之前预料的一般,韩国出兵十万,秦国出兵二十万,全都是两国之相亲自领军。而赵国那边,正如之前得到的消息一样,并没有出兵。

    故,由于宋王意外之举,另外,也是因为魏国的兵力不足,所以,魏国决定主防秦楚两国,而对宋韩两国则采取以城池换时间的策略。”

    齐王点了点头,思索的片刻,然后开口问道::“相国,虽然宋国那边,宋王的疯狂举动,令我们齐魏两国的谋划付诸流水。但是,宋国毕竟是小国,实力连韩国都不如,所以宋国的出兵,依然还在魏国的承受范围之内。

    现在,面对各国的围攻,尤其是秦国也插上一手,寡人心中很忧虑,我们齐魏两国能获取最后的胜利吗?”

    储子闻言立即坚定的点了点头。

    同样的问题,在各国正式出兵之前,齐王已经向他问了多次,毫不意外,储子每次给予齐王肯定的答复。

    这一次,储子同样也是如此,眼中露出坚定不移之色,智珠在握的再次回答道:“大王,以楚国为首的各国,看似强大,实则矛盾重重,臣请一一进行说明。

    先说正在与楚国一同攻打我们齐国的越国,越国与我们齐国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琅琊城虽是越国故都,并且这几年越国出兵的目标都是琅琊。但是,琅琊城对越国来说实则不是善地。越国的核心之地乃是越国古都会稽一带,接下来,便是吴国故土,再次才是淮南淮北一带。

    而琅琊此地,乃是越国最强大时期,从其他国家哪里抢来的落脚之地罢了,根本毫无根基可言。况且,琅琊就在我齐国南面的长城之侧,越国想要越国长城攻击我齐国故土,这是千难万难的事情,而我齐国越过长城攻击琅琊,则是轻而易举。

    所以,越国一旦获取琅琊城,那么必然需要留下重兵防守。而越国这个国家,从南面的会稽到北面的琅琊,二者相距超过千里,如此漫长的战线,却又没有足够的实力防守,定都琅琊,对越国来说,是祸非福。这就是越国当年轻易放弃都城琅琊,并迁都到吴城的原因。”

    说着,储子拱手道:“大王,所以,臣的意思,若是可以,我们完全可以舍弃琅琊一地,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