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玉点了点头,毫不在意的道:“使者,此事孤已经知晓,这谷阳渡口,孤可暂借楚军一用。”

    昭应拜道:“多谢公子。”

    顿了顿,又道:“这第二件事,乃是为借粮而来,楚军的军粮将要耗尽,故,在下特来向公子请求一笔粮食。”

    公子玉已经从章期口中得知楚军的现状,知道楚军的粮食,从谷阳运到吴城,还需两三天时间,这一段时间,楚军的军粮,自然就要由吴城提供。

    于是,应道:“贵军远来相助,孤自然不会让贵军为粮食的事情担忧。”

    说着,便对昭滑道:“亚卿,立即从吴城中调出五千石粮食,运到城外的楚营。”

    “唯。”昭滑立即应道。

    昭滑与昭应离去后。

    公子玉想了想,看着台下垂头丧气的章期,眼睛的余光又撇了撇章义,沉吟一下,暗叹一声无人可用,开口道:“章期将军,谷阳渡口的事情,就算过去了。现在,寡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章期闻言立即长拜道:“请大王下令,臣愿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寡人不会让将军去死。”说着,公子玉郑重的道:“稍后,将军立即率领谷阳守军进入吴城,然后驻扎在北门,寡人打算将镇守北门的重任交给你。”

    “是,大王。”章期一听是这个轻松的任务,顿时大喜的应道。

    与大喜的章期不同,章义却是知道吴城的情况,不由迟疑的看着公子玉道:“大王,如今北门已经有千余人防守,现在又增加三千援军,莫非大王是担心楚人?”

    章期闻言心中一紧,章义这话虽是在询问公子玉,更多的却是在提醒他。

    于是,立即抬头望向公子玉。

    公子玉沉默了一下,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不错,自从得知楚人强取谷阳渡口之后,寡人便有些担心楚人会强取吴城,以逼迫寡人割让淮南给楚国,故而,不得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章义大惊道:“大王,我们已经将淮北全都让给楚国,难道楚国还会如此贪得无厌。”

    公子玉叹道:“谁知道呢!寡人也希望这是寡人多虑了,但是,万一呢?”

    章义一僵,随后沉默了下去。

    公子玉接着也沉默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而此时,一旁的章期看了看公子玉,又看了看章义,最后只能深深的低下头,不敢言语。

    镇守北门,果然是一个重要任务。

    顿了顿,章义向公子玉拱手道:“大王,群臣已经被我们软禁在宫中三日,如今我们已经彻底控制吴城,并且,楚军已经来到吴城,群臣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故而,臣请大王立即释放群臣回家。

    毕竟,我们要想控制越国,让各地宣誓效忠,还需要群臣的支持。”

    公子玉闻言点了点头,他请楚军来吴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各地,若是越国各地的城守全都宣誓效忠,那么,楚军也没有继续留在吴城的必要了。

    那时,就可以礼送楚军回国。

    想着,公子玉便应道:“此时需要立即进行,上卿随寡人来,我们一同向群臣赔礼,让他们回府。”

    当夜。

    吴城外的楚军大营。

    昭应将吴城中的粮食运到楚营后,来到主将大帐,向帐中静静思索的唐昧行礼道:“将军,末将回来了。”

    唐昧微微颔首,问道:“吴城情况如何?”

    昭应组织了一下语言,笑道:“将军,前日公子玉起兵,当场斩杀包括越蒙与公师隅在内十余位大臣,而后,章义又杀入这些被杀死的大臣府中,将他们灭门,仅余越蒙一家幸免。不仅如此,而且公子玉安排的援军进城后,又对吴城中的普通百姓进行奸淫掳掠,如今吴城中已经人心惶惶了。”

    “好。”唐昧笑道:“原本本将还担心进攻吴城时,会遭到越国上下的强烈抵触,现在,本将就彻底放心了。”

    说着,唐昧笑了笑:“说不定,不久后,本将也可以完成五十日灭越的壮举,从而可以与齐国的名将匡章媲美。”

    昭应拱手道:“将军,若是我们能灭亡越国,那匡章哪能跟你比,匡章虽然成功灭亡燕国,可是他在越国的所作所为,可是激起燕国上下的强烈抵抗,而将军进入越国后,疾行百余里,可是秋毫无犯的。”

    说着,昭应见唐昧大喜,迟疑了一下,有开口问道:“不过,将军,吴城中,公子玉与章义已经控制吴城的万余守军,再加上前来增援的五千守军,以及谷阳的三千守军,这吴城中的兵力,就超过两万了。

    所以,末将有一个疑问,将军为何让谷阳的三千守军回到吴城,这不是增加我们攻城的难度吗?”

    唐昧笑了笑:“不然,这三千守军不仅不会增加我们攻城难度,相反,还会减少我们攻打吴城的难度。”

    昭应问道:“愿闻其详。”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 
    唐昧解释道:“眼下吴城中的军队,有三股来源,其中主力是吴城守军,其次是公子玉找来的援军,最后,就是跟我们南下的谷阳守军。行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指挥,并且将士一心。

    而吴城之中,则不然,原本守军就是一分为三,眼下虽然全部归属于章义统率,但是章义要想收复将士之心,这需要时间。而公子玉的援军,来援更加复杂,私兵,游侠,逃犯,县兵,如此等等,只会乱成一团,根本难以统一调度。

    而那三千谷阳守军”

    唐昧笑道:“这不仅是本将为了安抚公子玉,更是为了通过这三千军队,向越国上下传递一个信息:公子玉为了登上越王之位,不仅卖了越王,卖了纪地、鄣地、淮北、淮南,而且连江东之地也卖给了楚国。如此,等我大军攻城之际,一个不忠不孝的公子,谁会愿意帮助他呢!

    况且,等大王大破越王之军的消息传到吴城,整个越国都将对楚军恐惧不已,那时,区区三千士卒,根本无济于事。说不定,不需要我等攻城,吴城中就会有人将公子玉绑了,出城请降。”

    昭应闻言露出期待之色。

    平城。

    自从得知昭鱼去世的消息,传达了正式攻略越国的消息后,又过去了近一个月。

    距离接到昭滑传来的消息,说公子玉已经决定自立,也有十余日了。

    这些时间,熊槐每日在这平城中,心急如焚的望着南面。

    结果,那阵期待已久的东风,却迟迟没有来。

    此刻,熊槐带着公孙衍与景阳二人,站在平城的南面的城墙,翘首望着南方。

    良久。

    熊槐突然开口问道:“犀首,不知卿以为,这越国的消息,什么时候会传来?”

    公孙衍笑道:“大王,虽然臣不知吴城的消息究竟会什么时候到,但是臣可以肯定,越国的消息,肯定是一个好消息。就算公子玉无法控制吴城,但只要我楚军抵达江东,那么所以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算算时间,信使应该快到平城了。所以,大王暂且宽心,左右不过这一两日罢了。必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熊槐摇头道:“犀首,寡人不担心吴城那边传来坏消息,寡人只担心琅琊那边,越王会不会,已经与齐国达成协议了呢?

    原本,寡人以司空之死为借口,停兵沂南,让越王去琅琊。起初还好,越王真的去了琅琊。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寡人率领大军依旧停留在平城,这都一个过去了,似乎,越王的耐心,越来越少了。”

    说着,熊槐叹气道:“前日,越使句余再次前来询问,问寡人何时举兵前往郯城。虽然,最后依旧被寡人糊弄过去,但是,句余临走之前,连寡人的重礼都没有收。而且,之前刺史令从越军哪里获得的消息,齐越两国频频互派使者,两国联系不断。

    所以,寡人有些担心,这越国会不会在得到公子玉谋反之前,就会提前与齐国结盟,然后与齐军组成联军,南下与寡人作战。”

    听着楚王的话,公孙衍露出凝重之色。

    楚王所说的情况,虽然出现的几率很低,但是也并非不可能。

    一方面,楚军放了越国两个月的鸽子,越王心中肯定已经积满了怒气了,另一方面,现在魏国那边的情况也不好,楚韩两国对魏国的攻势并不强烈。而尽力攻打魏国秦宋两国,秦国攻势虽强,但是面对河水天险,加上魏章深知秦军虚实,以及倪良守御得当,而迟迟不能打开局面。

    至于宋军,强攻魏国两月,先后夺取四县十余城的情况下,大军已经疲惫,无力继续攻打魏国了。

    所以说,若是这种情况下,越国与齐国讲和,有不少的可能,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倒戈相向。

    一旦齐越两国联合,那么,对楚国而言,这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情况。

    以平城这里的楚军,打败越王率领的越军并不困难,但是齐越两国联合来袭,那么就只能自保。

    而且,再加上楚王也在这里,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还得退回楚国境内,才能确保安全。

    熊槐说完没有听到公孙衍回应,便问道:“犀首,若是发生了寡人所说的这种情况,那么寡人应该如何是好。”

    公孙衍应道:“大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若是真的有此不幸,那么自然是应该先自保了。毕竟,兵法有云,以我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大战,必先立于不败之地。”

    说话间,公孙衍见楚王面无表情,没有说话,似乎对这个答案,或者对这种情况很不满,于是,顿了顿,公孙衍又道:“不过,大王,臣有疑问,那就是我楚国为何一定要等吴城的消息?”

    说着,公孙衍拱手道:“大王,如今我楚军已经准备就绪,而吴城之变,无论公子玉是否成功,肯定已经发生,就算公子玉悬崖勒马,但我们楚国已经接到了公子玉的求援,楚军已经出发,此时,越国内部大乱,已经可以确定。

    故,臣以为,现在,我们就可以将公子玉谋反的消息传给越王,让越王自己疑神疑鬼,继而退兵回国,只要越王一退,那就入我瓮中矣。

    另外,就算越王不信,那么心有顾虑之下,越王也不会与齐国合兵一处了。”

    熊槐一振,反应过来。

    的确,现在的情况,楚国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吴城那边的情况,已经不重要了。

    于是,熊槐笑了笑,恍然大悟道:“犀首,常言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若非犀首,寡人就将被现实所蒙蔽矣。用兵之道,果然虚虚实实,变幻莫测。”

    此时,另一侧的景阳开口道:“大王,若是我楚国传出公子玉自立的宵小,越王或许不会相信,但是,臣料想,那跟在越王左右的公子蹄,肯定会相信的。只要公子蹄深信不疑,那么越王自然也就不得不信了。”

    熊槐笑了笑:“不错,正是此理。”

    接着,对景阳道:“速去请刺史令来见寡人。”

    景阳拱手应道:“唯。”

    而后,景阳一转身,就见陈轸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不由开口道:“大王,刺史令自己过来了,似乎有事禀报。”

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 
    熊槐闻言回头一看,果然,陈轸似乎有急事,正趋步而来。

    待陈轸来到近前,不等其行礼,熊槐就笑着问道:“贤卿,如此急促的来找寡人,可是有什么重要消息,可是吴城那边的消息传来了。”

    陈轸摇了摇头,应道:“大王,不是吴城,而是胡人那边。”

    “胡人?”

    熊槐一怔,不知道陈轸怎么突然禀报起胡人的消息来。

    见楚王投来探寻的目光,陈轸应道:“赵王为报复代地的仇恨,不顾中山国的压力,亲自率军征伐楼烦王林胡王。七天前,三方进行决战决战,结果,激战半日,因楼烦王与林胡王的一些部族倒戈,赵军大胜。而后,赵王乘胜追击,继而攻入楼烦王的本部。

    五天前,楼烦王受不了赵军的压力,正式向赵王求和。最后,楼烦王与林胡王答应了赵国通商要求,割让南部牧场给赵国,赔偿了赵国大量的战马,准许赵国在他们的部落中招募骑卒,并且还答应从本部调出一部骑卒供赵王调遣之后,赵王才答应了他们的求和。”

    熊槐一怔,诧异的道:“通商,割地,赔款,附庸,这么苛刻的条件都答应了,这说明楼烦王他们败得很惨啊。”

    陈轸点了点头道:“的确很惨,楼烦本部被赵王攻破,损失了全部的牛羊以及妇孺,差点被赵王追杀到匈奴人的地盘,实在坚持不住,这才向赵王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