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代不明白,可是熊槐自己心中清楚,这些封君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之前淮南的封君们出兵攻打齐国,是为了触手可及的利益而战。那么,这次灭亡越国的行动则是符合他们的长久之计,符合他们的利益,这就是淮南封君不愿楚国退出江东的根本原因。

    灭亡越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复越国,以面前的曲阳君为例,在之前的修筑广陵城一战中,楚越两国一直从淮水南岸的淮阴打到江水北岸,这长达数百里的战场,曲阳君很不幸,战死了一个儿子。

    再加上更早以前,楚国偶尔在争夺淮阴的战事中失利,死的人就更多了。而且越国不是攻打齐国就是攻打楚国,与楚国的交流很少,这样,两国间的仇恨就一代一代的积累下来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这次留下越国,等越国实力恢复后,再次与楚国争夺淮南,那对淮南的封君来说就是悲剧。

    越国周围的国家就两个,不是楚国就是齐国,在楚国占领淮南后,越国的出兵方向就只剩下楚国。而楚国所要面对的国家,秦齐三晋。一旦楚国被其他牵制,尤其是被齐国牵制,江淮楚军主力在外,而越国全力来袭,沿邗沟北上,沿淮水西进,那淮南的封君们损失就大了。

    而这最后,则是越国的利益。越国的香料玳瑁美人等物产,在各国一向极受欢迎。若是越国成为楚国的一部分,淮南的这些封君便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而在越国这里获取大量的利益。

    如是种种,对淮南的封君来说,越国的灭亡,有百利而无一害。

    方正倒霉是北面的地区,各国还打不到淮南来。

    想着,熊槐笑了笑,神色异常坚定道:“曲阳君快快请起,卿等的心意寡人已经知道了,卿能如此,寡人岂可相负,必然与各国周旋到底!”

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 
说着,熊槐脸色一正,重新看着苏代道:“苏子,现在你还有什么要对寡人说的吗?”

    苏代张了张口,最后摇了摇头,叹道:“大王,臣无话可说。不过,若是各国伐楚,大王觉得楚国有所为难,大可派人来知会于臣,臣必然愿意在齐楚两国之间全力周旋。”

    熊槐顿时目光一冷。

    苏代竟然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出言乱他心志,其心可诛!

    ······

    数日后。

    一个信使从南门而入,然后一边大喊着“战报”,一边直奔熊槐所在的城守府。

    “报···大王,左司马唐昧来报,我军已于十三日之前,攻克越地全境,全取越国,越王臼已经浮海逃亡,下落不明。另外,左司马留下五万楚军驻守越地后,已经命令将军昭应率领其他楚军北返,一月之内便可赶到淮水驻防。”

    “好!好!好!”熊槐大喜。

    现在,只要楚军守住淮水,各国之军无法抵达淮南江东,那么越国就彻底成为楚国的一部分了。

    此时,闻讯赶来的公孙衍,立即向熊槐祝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闻言大笑不止。

    不久后,熊槐见陈轸匆匆从外面赶来,立即大声笑道:“陈卿何来之迟,方才左司马来报,越国彻底亡了。”

    “恭喜大王!”陈轸祝贺了一句,接着,露出沉重之色,拱手道:“大王,臣方才从淮北淮南各地得到一条谣言。”

    “谣言?”熊槐一怔,差异的问道:“是和谣言,竟然让陈卿也如此慎重的向寡人禀报?”

    陈轸应道:“大王,自从苏代进入楚国后,淮南淮北各地都在传说:

    大禹治水,泽披众生,凡天下众生,皆受大禹恩惠,是以大禹的遗泽延绵至今,依旧尚未断绝。昔日大禹会天下诸侯于会稽,而越国正是在会稽立国,目的就是为了祭祀大禹。

    故而商汤灭夏,越国得以留存,而后周武灭商,越国依旧无事,吴国灭越却遭到越国绝地反击,这全都是因为越国获取了大禹的遗泽。”

    熊槐一怔,想了想,顿时大怒道:“各地谣言是不是在说寡人德行浅薄,没有商汤周武的天命,却敢断绝大禹的祭祀,必然获罪于天,必遭天谴!”

    陈轸闻言点了点头:“谣言还说,上天给了大王数次机会,假借各国的使者之口,前来劝诫大王,而大王却不听从。不久后,上天假借各国之军前来讨伐楚国,复立越国,并让楚国百姓遭到战乱,皆是大王之故。”

    熊槐怒级反笑道:“各国见劝说威胁无用,竟然想要借上天来让寡人屈服,这怎么可能。宋王连射天鞭地的事情都做了,也不见有任何天谴,难道寡人的胆量就不如宋王吗?会屈服于虚无缥缈的天命吗?如果上天真有天意,何不见宋王遭遇横祸,何不见宋王遭遇天谴?何不见宋国灭亡?”

    此时,公孙衍拱手道:“大王,虽然天命之说···”

    说到这,公孙衍迟疑了一下,然后接着道:“虽然天命之说虚无缥缈,大王不信,臣··也不信,但是天下之间,上到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相信天命。故而,臣以为,楚国乃至天下出现这等谣言,目的不仅是恐吓大王,也是为了打击我楚国的民心士气战心,而提升各国士卒的士气。

    大王,一旦战事僵持,或者我楚国稍有不利,臣担心···”

    熊槐一怔,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若是各国将战争的根源全部栽在他这个楚王头上,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却迟迟不见战争结束。

    如此,厌战的情绪一旦在楚国蔓延开来,这天命一说,就将成为楚国责备的根源,而他这个楚王,也将成为百姓痛恨的目标。

    联想起之前苏代来楚所说的话,这两件事分明就是一明一暗,相辅相成。

    打击范围囊括整个楚国,从他这个楚王往下,一直延续到普通百姓身上,都是剑指人心,弱智乱心。

    想到这,熊槐不由大骂道:“好你个苏代,寡人不以齐楚两国的矛盾而迁怒于你,还以重礼礼遇于你,结果,你竟敢暗中施展这么狠毒的计策,真是岂有此理。”

    顿了顿,熊槐有暗暗纳闷:齐国苏代储子两人,一个计略不足,一个没有这么阴险,那么这是哪个混蛋想出的这么阴损的计策,乱国乱心,其他人只想削弱楚国,而这个家伙则是不仅想要他的命,还想将他打入桀纣之列,永世不得超生。

    原本以为各国在用天命恐吓他,却不想,竟还有这么阴险的目的夹杂其中。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战争打到一半,楚军突然崩溃,他这个楚王连怎么失败的都不知道。

    这种可能极高。

    方才听公孙衍这语气,貌似他也对天命之说深信不疑啊!

    还有···

    熊槐想起之前秦王诅咒他的时候,陈轸昭雎的反应,似乎这两人也对此也很相信。

    想着,熊槐不由看了看陈轸。

    现在,大家都信这个,仅仅只是自己不信,仅仅只是宋王不信,没用。

    陈轸见楚王看了过来,立即开口道:“大王,犀首所言不错,天命之说,信者甚众,不可不防。”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么寡人应该如何反击,禁止百姓传播这个谣言是否有用。”

    陈轸摇头道:“大王,这个谣言经过数日传播,已经快传遍淮南淮北,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而且,百姓就喜欢听到并传播这些虚无缥缈的邪论,难以禁止。”

    “那怎么办?”熊槐问道。

    陈轸迟疑了一下,拱手道:“大王,请立公子慵为越君,以继承大禹的祭祀。”

    公孙衍接着道:“大王,我们应该也要向百姓宣传,告诉百姓,大禹的恩泽已经在一千多年前就断绝了,越国留存至今,绝不是因为大禹的遗泽。”

    熊槐闻言顿时一黯,这两个建议对即将蔓延整个楚国的谣言作用不大,但是一时间,熊槐自己也没有好办法。

    好在齐国的计策短时间内还无法起到作用,楚国还有足够的时间想出对策。

    想到这,熊槐轻轻一叹:道“好,陈卿,散布谣言的事情,就交给贤卿了。”

    “唯!”

    接着,熊槐摇了摇头,目光看向北方,缓缓开口道:“寡人本以为距离各国伐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想,战争来的如此之快,现在就已经开始了。”

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 
察觉到各国对楚国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后,熊槐立即下令道:“传寡人诏令,以柱国景翠为主将,统帅淮南所有楚军,防御淮水。

    传令给将军昭应,让他率领楚国水师继续前往淮水驻防,另,调五万从江汉之间征召的士卒回郢都。

    传令给左司马唐昧,让他继续留守越地,抚慰越人,另调将军司马翦返回巫郡驻守。

    传令给将军昭滑,以及左司马唐昧,让他们从吴越之地挑选出心向楚国的贵族以及贤者,让他们前往郢都接受寡人的册封。”

    顿了顿,熊槐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道:“传寡人诏令,请各地封君立即前往郢都共商大事。

    传令太府尹,让他做好准备,寡人欲三日后启程返回郢都,让他随行。”

    “唯”

    ······

    郢都。

    这一次熊槐返回郢都后,没有选择先休息几日,而是立即召见朝中重臣议事。

    不过在看到群臣之首的位置,现在只剩下景鲤一人之后,熊槐不由轻轻一叹。随后立即收拾心情,对陈轸道:“自从寡人拒绝了各国的劝和之后,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了,陈卿,给诸位大臣说说各国的动向吧。”

    “大王!”陈轸立即应道:“北面传来的消息,赵魏齐三国之君会盟之后,并没有返回各国,而是一同去了洛邑。

    另外,从其他国家传来的消息,秦韩宋三国之君也已经动身前往洛邑。不久后,六国之君就会在洛邑会盟,共同商讨伐楚一事。”

    熊槐面无表情的问道:“那么燕国呢?燕国有什么动静?”

    陈轸摇头道:“回大王,虽然赵王曾以盟友的身份邀请燕王前去洛邑议事,但是却被燕王拒绝了。目前,燕国内部一片平静,什么动静也没有。”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笑道:“这是一个好消息,燕国没有动静就是最大的动静,燕国不动,齐国就会有所迟疑,如此,齐国在被寡人多次削弱的情况下,能出动的大军就没有多少了。

    若是等各国伐我之时,燕国再动一动,那就更好了。”

    说着,熊槐摇了摇头,然后看向景鲤问道:“令尹,不知国中之事如何?各地百姓对寡人灭亡越国之事有什么看法。”

    景鲤笑着应道:“大王灭越的消息传回国中,各地百姓全都大为振奋,自我楚国立国以来,虽然灭国数十,但是灭亡另一个万乘之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故而,举国一片欢腾,尤其以淮南百姓为最。”

    熊槐微微颔首,对此毫无意外。

    灭亡越国,对淮南有利,从此淮南的百姓再也不用一边防着越国,一面窥视齐宋,避免陷入两面作战,或者刚打了北方,有得前往南面作战的尴尬境地,淮南百姓自然绝对支持。

    况且,淮南还有淮水之利,各国很难进入淮南。

    至于江汉的百姓,熊槐调他们去攻打江东,就是为了收买他们,而且会稽城的钱财,已经足以封住他们的嘴。

    熊槐笑了笑,然后问道:“令尹,各地封君可曾都赶到郢都?”

    景鲤摇头道:“回大王,大部分的封君已经赶到郢都,而一些偏远的封君,得到消息的时间较晚,故而还需数日才能抵达郢都。”

    熊槐闻言沉吟道:“好,既如此,那么就将下一次的大朝议定在五日之后,届时让所有的封君都参加朝议。”

    “唯。”

    接着,熊槐看向跟着他一起返回郢都的斗由道:“太府尹,不知寡人之前吩咐的十万金,可曾运到郢都?”

    斗由拱手应道:“回大王,那十万金在数日之前已经运到郢都。”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接着便吩咐道:“太府尹,淮水防线的粮食,全都由寿县提供,再加上淮南封君捐献的百万石粮食,以及我楚军正在淮水南侧种植的军粮,暂时可保无虞。至于方城丹淅之地,山林众多,粮食难以种植。故,接下来就需要贤卿全力运转军粮,以为战士们提供足够的军粮。”

    斗由立即应着:“请大王放心,臣已经将众多粮草囤积在宛城,以支援方城丹淅,绝对不会让前方的楚军有缺粮之忧。”

    “好,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而后,熊槐的目光从众臣身上掠过,然后落在暂代工尹一职的已齿身上,开口问道:“贤卿,请接手工尹职责已经有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