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露出一丝笑意,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口问道:“太卜,战事款日持久,寡人欲问,不知我楚国何时才能战胜各国?”

    此言一出,立即勾住了群臣的好奇心。

    对许多人而言,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结束,这看不到尽头的煎熬,才是最可怕的。

    故,群臣一听楚王开口,便再次目不转睛的盯着太卜。

    他们也想从太卜口中得知,这场大战究竟会什么时候。

    只要太卜一开口,那么便大局一定。

    要么楚国真的在这段时间中真的大胜六国,要么希望转为失望,楚军为六国所败。

    此时,太卜露出迟疑之色,摇了摇头,应道:“大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如今,神灵已经有所提示,此战必胜。故,请大王勉力为之,沉着应对,积极作战,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楚国,请大王勿疑。”

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 
群臣听得此言,顿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以前卜筮的时候,得到的卦辞都是模糊不清的,即便是卜问战果,在胜与不胜这二者之间,也有不准的时候,哪能算到战事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呢!

    想着,不少大臣露出自责之色,方才一听楚王询问,心就乱了,竟然会与大王一样期待神灵会做出这种提示。

    在一些大臣摇头的时候,熊槐笑了笑,开口道:“太卜何不一试,早在数十年前,天下就有谶语,说能结束这乱世的,不是秦国便是楚国。如今我楚国已经强盛三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劫难,若是天命落在楚国,上天神灵岂会吝啬提示。”

    “这···”太卜面露为难之色。

    此时,群臣前列的景鲤开口道:“太卜,对于战事何事才能结束,不仅大王心中有疑虑,在下心中,乃至百姓心中,都有所疑虑。故请太卜一试,以解父老兄弟心中之忧。”

    景鲤开口后,心中同样忧心忡忡的大臣纷纷开口道:“请太卜一试。”

    “这···”太卜为难的点了点头。

    不久后,在肃然的殿中,在一片沉长的呼吸声中,太卜再次从火堆中拿出龟甲,观看了一下后,向楚王拱手道:“大王,神灵示意,战事或有波折,但是未来四到八月内,就将出现转机,那就是我楚国战胜六国联军之时。”

    “而且!”太卜带着一丝振奋道:“大王,上天示警,不久的将来,上天将派出大神助大王一臂之力。”

    “···”群臣还未从八月的期限中反应过来,接着又听到大神的消息,顿时陷入惊咦错愕中。

    此时,熊槐欣喜若狂地问道:“当真?”

    太卜点头道:“上天示警,臣不敢虚言。”

    熊槐闻言立即回过头,唯恐群臣没有听见,大喜着高声宣布道:“诸卿听到了吗?不久后,将有大神降临楚国···”

    熊槐在前面激动不已的说着,下方的群臣则是一脸懵逼。

    神迹的事情大家早有耳闻,但是大神下凡,这还是亘古未有之事,大家全都闻所未闻(九天玄女的事迹还未编出来)。

    只是将信将疑的群臣看着前方激动难耐的楚王,只能拱手拜道:“天佑大楚,大王乃天命所归···”

    离开宗庙后,在回楚宫的路上,熊槐将陈轸召入马车中,开口问道:

    “陈卿,此刻大臣们的情绪如何?”

    陈轸应道:“大王,群臣的心情已经不似前来宗庙祭祀之时的那么沉重,对我楚国在八月之内战胜六国已经有了一些信心。只是···对于大神降临之说,只有一小部分大臣对此期待不已,另有一部分没有相信,剩下的大臣则是将信将疑。”

    “无妨,等寡人拿出五色石,就由不得他们不相信。”熊槐信心爆满。

    陈轸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当他第一次见到楚王珍藏起来的那一块美轮美奂的五色石时,原本还在对楚国广为流传的女娲不怎么相信,但,其后,哪怕他知道那块五色石是楚国的工匠制作的,他也成为了女娲信众的一员。

    想到这,陈轸立即应道:“大王,经过数年的宣传,女娲大神的传说,已经从楚国各地传遍天下各国,女娲补天的传说更是人尽皆知。只要我们拿出补天用的五色石,天下各国都会相信大王乃是天命所归的。”

    “好!”熊槐笑了笑,然后问道:“陈卿,昨日寡人让你们散步谣言的探子是否已经准备好?”

    陈轸应道:“大王,臣早就准备好了!”

    熊槐点了点头,郑重的道:“陈卿,除了今日的卜筮,寡人还想让卿散步一条谣言。”

    “请大王示下!”

    “就说楚国之所以战事不顺,那是因为有人霍乱国家、私通敌国、出卖楚国,只要我楚国除掉这些人,那么就可以扭转颓势!”

    “这···”陈轸露出迟疑之色。

    这一句谣言不仅针对各地的封君,同样也将即位为王的公子子兰纳入打击范围,这一条谣言散布出去以后,公子子兰就再也回不来了。

    虽然子兰即位那一刻起,就已经回不来了。这一条消息由他陈轸传播出去,离间父子君臣这种事情,终究不妥。

    想着,陈轸便劝道:“大王,公子子兰只是被各国所挟持···”

    “陈卿!”熊槐脸色一冷,声音冰冷的打断了陈轸的话,似乎是对公子子兰十分不满。

    顿了顿,熊槐又语气稍稍平缓,但是声音依旧冰冷的道:“从他打算借六国之力即位为王,意图削弱楚国,分裂楚国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再是寡人的儿子,更不是我楚国的公子,而仅仅只是一个贼子。”

    ···

    十月初一,楚国新年。整个郢都乃是楚国都陷入喜庆之中,加上数日前楚王卜筮传来的好消息,一直压抑在楚国上空的沉重气氛,似乎也被一扫而空。

    但这喜庆之下,股股暗流正不断涌现。

    清晨。

    熊槐接受群臣朝拜,听取了各地传来的好消息后,便下令退朝。接着,便返回后宫,与妃嫔子女共庆新年。

    不久后,正轮到奶气未脱的公子彘向熊槐与南后行礼祝贺时,李秋在熊槐耳边轻声道:“大王,令尹景鲤有要事求见。”

    熊槐点了点头,面上脸色不变,没有任何回应。

    待公子彘行礼完毕后,一个侍者快步走到李秋身侧,然后对着李秋耳语一番,接着李秋再次在熊槐耳边轻声道:“大王,左尹以及其他重臣全都在大殿中求见大王,似有急事求见。”

    熊槐皱着眉,微微颔首,接着,歉意地对南后一笑,然后在众人失落的目光中,消失在殿外。

    大殿中。

    景鲤一见楚王到来,立即迎上去,开口道:“大王,今日城中各处都在谣传:大王灭越,天怒人怨,公子子兰,众望所归,已经在周天子的册封下,即位为王的消息。”

    熊槐闻言点了点,一面向大殿中走去,一面轻声喃喃道:“恶心,这几个家伙在新年的第一天就闹这一出,这是诚心不想让寡人过一个好年呐!”

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 
熊槐在王位上坐下后,向殿中的群臣开口问道:“诸卿都是为寡人那逆子来的吧!”

    群臣听楚王一开口就直呼公子子兰为逆子,心下便知,郢都中谣传的消息,不是谣言而是真的,不然不会如此。

    只是一想到楚国突然冒出一个楚王,群臣全都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等了一会儿。

    昭常见景鲤呆在原地沉默不语,便出列道:“大王,臣等方才刚从宫中离去,就得知郢都中到处都在谣传公子子兰在洛邑即位为王的消息,故才紧急入宫求见大王。”

    众人闻言,皆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熊槐见大家全是为此事而来,点了点头,向陈轸问道:“陈卿,说说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唯!”陈轸一拱手,接着开口道:“大王,洛邑那边传来的消息,数日前公子子兰在周天子的册封下,在六国之君的见证下,已经宣布正式即楚王位。接着,六国之君打着护送楚王回国的旗号,从两周调出两万周军护送公子子兰前往陈地。”

    “陈地?”熊槐一怔,心中大感惊讶,不由再次问道:“陈卿,消息可曾确认,那逆子真的是去了陈地吗?”

    子兰从何处回国的消息,对楚国来说,非常重要。

    熊槐最担心的就是各国让秦韩联军护送子兰回国,因为此刻正与秦韩联军对持的封君们,厌战之心已经很强烈。

    若是子兰在丹淅之间与那些封君联络,熊槐猜测,恐怕不出半月,丹淅防线就将被秦韩联军突破。

    可若是子兰在陈地,面对昭雎率领的江淮封君,要想让他们出卖陈城,引联军入楚,恐怕只能徒费口舌,劳而无功。

    熊槐不仅对昭雎的忠诚有信心,更对江淮封君的抵抗之心毫不迟疑。

    所以,对楚国来说,子兰去丹淅防线是最危险的,稍微好一点的便是去淮北,最好的情况便是去陈地。

    而在熊槐开口的同时,殿中的群臣也全都难以置信的向陈轸看了过去。

    陈轸在众人的环视中应道:“回大王,臣已经再三确认,公子子兰的确正在前往陈地的路上。虽然秦国力主让秦韩联军护送公子回国,但是却被齐赵魏三国拒绝,在三国的力主下,公子子兰才前往陈地。”

    群臣闻言,顿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只要公子子兰不出现在丹淅,那么他对楚国的威胁则将微乎其微。

    熊槐先是一怔,随后便反应过来,各国让子兰去陈地,显然不是因为各国太蠢,而是因为各国太精明。想着,便“哈哈”大笑道:“寡人早就知道他们六国乃是一盘散沙,矛盾重重,如今看来,果不其然,一步上好的棋,竟然放置在最坏的地方,看来寡人其无忧矣。”

    熊槐话音一落,景鲤立即出言道:“这正是说明大王天命所归,自有神灵庇护,故而六国才会让公子子兰去陈地。”

    熊槐闻言哈哈大笑。

    群臣见此,立即跟着道:“大王天命所归···”

    顿了顿,群臣的恭维声落下后,熊槐脸上笑意隐去,露出一丝冷意:“传寡人诏令,公子子兰不思为父解忧,不思为国尽忠,反而在我楚国危难关头,投靠各国。此等不忠不孝之举,寡人深恨之。

    故,寡人决定剥夺公子子兰的公子之位,勾去宗族名号,贬为庶人,以儆效尤。”

    群臣闻言俱是一惊。

    贬为庶人,这不仅是仅次于直接赐死的惩罚,而且还表明楚王与公子子兰正式断绝关系。

    一些大臣本想劝劝楚王,毕竟公子子兰一直都在各国控制中,除了自杀,并没有反抗的于地。

    只是一见楚王冷若冰霜的臭脸,顿时无人敢触楚王的霉头。

    熊槐说完,见群臣脸色一变,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继续道:“此时此刻,子兰已是我楚国叛逆,若是还有人私通子兰,那就以叛国罪论处。”

    说着,熊槐一字一顿的吐出两个字:“灭族!”

    群臣离去安抚各地封君后,熊槐独自一人坐在大殿上,看向丹淅防线所在,露出一脸杀气,恶狠狠低声骂道:“希望有了子兰这个榜样,你们能暂时消停一会儿,否则,寡人连儿子都认了,还会在乎你们!”

    接着,又沉默良久,脸上的杀意才渐渐退去。

    不多时,李秋进来禀报道:“大王,王后与韩美人在外求见?”

    “王后,韩美人!”熊槐一怔,随后便知她们为何而来。

    想着,熊槐便吩咐道:“让王后回去吧,就说寡人心情烦乱,想要独自一人静静。另外,让韩美人也回去,告诉她,子兰的事情与公子虮虱无关,寡人不会迁怒到她的弟弟,寡人依旧还会为给予公子虮虱楚国公子的待遇,让韩美人勿忧。”

    “唯!”

    另一边。

    原本已经在景翠的劝说,已经打消推动出兵伐宋念头的太子横,在景翠的劝说下,以新年将至为由,开始代替楚王巡视淮水防线,以避免返回郢都哪一个大漩涡,更是为了避免他突然反口,对丹淅防线的封君不好交代。

    太子横从寿县开始,沿着淮水,一面巡视南岸各地,一面以楚王的名义进行劳军。

    太子横每到一地,全都受到了楚国将士的热烈欢迎。

    而与此同时,江淮的封君们为了讨好太子,更是为了让太子出面反对出兵宋国,纷纷献上大量礼物。

    当然,太子横为了拉拢江淮的封君,自然也来者不拒,将所有的礼物全都收下,以宽众人之心,表示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