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道莫非齐王以为楚国被围攻一年多,寡人会以为越王臼是罪魁祸首吗?寡人会与赵襄子一样,会将越王臼的头骨漆起来作为酒器?

    想着,不禁摇了摇头。

    原本以为齐国杀掉越王臼是真心想要与楚国讲和,想在看来,还是想算计楚国。

    越国故地在南方,被楚国所占据,越人的势力大多是在南部,所以,即便齐国杀掉越王臼,占据越淮北,越国也无法对齐国造成威胁。

    相反,若是楚国接受了齐国送来的人头,那么必将楚越两国的血海深仇上再加上一笔,这对楚国统治越人极为不利。

    楚国已经逼死一个越王,另外俘虏一个越王,现在越王臼的人头进入楚国,无疑会让越人以为齐楚两国合谋杀害了越王,齐国远而楚国近,如此,越人岂能不恨楚国!

    即便是厚葬越王臼,对楚国依旧也有许多不利。

    只要那些越人一想起越国最后的越王被厚葬在楚国,必然会心生怜悯,怜悯与仇恨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相通的。

    如此,这越王臼的人头,对楚国来说,无疑有些烫手。

    不过,当熊槐想起那些还未接受楚国好意的越国贵族时,脸上不由露出一阵笑意。

    越王臼的人头,或许来的正是时候,寡人正好还没有理由收拾掉他们,现在,理由来了!

    想着,熊槐露出怜悯之色“唉,寡人与越王也是多年的交情了,当初越王臼从越地出海,楚国并未下令追击,就是为了要给越国留下一脉以祭祀越国先祖。不想,天命无常,越国即便躲过了楚国,也依旧没有改变宗庙断绝,血食不存的命运。

    看来大禹的恩泽传了近两千年后,终究还是断了。”

    说着,熊槐没有打开木盒,直接吩咐道“传诏,以诸侯之礼厚葬越王臼。”

    “诺。”

    殿中,苏代目视木盒离去,心中暗暗叹道无论如何,对齐国来说,只要楚王接受了越王臼的人头,那就足够了。

    想着,苏代再次行礼道“大王,既然贵国接受了三国的和平之意,想来也是希望与三国讲和的。”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殿中三人,问道“不知齐国打算如何与寡人讲和。”

    苏代一听楚王单独提及齐国,将齐国与魏宋两国分离开来,立即拱手道“大王,敝国,以及魏宋两国,齐魏宋三国一致认为眼下不应再生战端,理应以四国目前的控制范围为边界,互不侵犯,以实现四国间的和平。”

    苏代话音一落,楼庳与仇液立即跟着道“不错,齐国的意思,也是我魏宋两国的意思。”

    熊槐闻言脸色顿时一沉。

    齐魏两国还好,齐国在这一战中获取的土地大都是越国的土地,还有楚国以前从齐国身上夺取的土地,这一部分土地对楚国而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楚国并没有放在心上。

    同理,魏国占据的襄城等十余城,楚国同样也损失不大。

    但是宋国则不然,可是占据了楚国四百多里土地。

    若是楚国在这一战中败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这一战楚国并未失败,结果宋国却不愿归还,还伙同齐魏两国前来给楚国施加压力,态度极其强硬。

    。

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 
宋国弱小,楚国强大,若是他这个楚王就这么同意了三国的条件,那他颜面何存?

    想着,熊槐目光转向仇液,声音低沉的问道“宋使,莫非宋王真的打算以目前两国控制范围为边界吗?”

    仇液闻言一滞,接着想起楚韩两国结盟的事情来,楚韩结盟对宋国大为不利,宋国若是不答应齐魏两国,彻底倒向齐魏两国,这才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想着,仇液在苏代楼庳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大王,这也是寡君的意思。”

    熊槐闻言顿时大怒,虽然宋国占据的四百里土地他本来就没有想过要夺回,他楚王可以送,可以给,可以让,但是,弱小的宋国,是不能强取,不能主动要。

    否则,这是对他这个楚王的威望的重大打击。

    接着,熊槐沉吟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

    宋国是他用来牵制齐国的重要棋子,淮北的土地本来就是他抛给宋国的诱饵,却不能让齐国用楚国的土地来收买宋国。

    若是就这么答应齐魏宋三国的讲和,那楚国就亏大了,淮北之地白白损失不说,还无法拉拢宋国。

    想着,熊槐便决定拖延时间,另想办法瓦解三国的同盟,并将宋国拉到楚国的阵营里来。

    “三位使者,此事事关重大,寡人还需与国中大臣商议一番,三日之后在给三位答复。”

    苏代闻言,心中知道楚王这是想拖延时间,但是他也毫不在意。

    别说三天,就是三月时间,只要楚宋两国在淮北的矛盾不解决,那么楚国的拖延,将没有任何意义。

    想着,便立即拱手道“愿听大王吩咐!”

    楼庳仇液见苏代应承下来,跟着道“愿听大王吩咐。”

    不久后,熊槐将在郢都的重臣全都召集过来,然后将刚刚召见三国使者的一说,接着问道“诸位贤卿,齐魏两国打算将我楚国的淮北地卖给宋国,以此让楚宋两国决裂,并收买宋国。对此,寡人深为忧虑,不知诸卿何以教寡人。”

    昭常闻言立即开口道“大王,当初六国围攻楚国,我楚国力有不逮,这才让宋国一口气夺走淮北五百里地。现在各国已经退兵,赵国正与中山国厮杀,我楚国已经与韩国结盟,而且还有秦国三万人质在手,此时此刻,就凭齐魏宋三国,我楚国何惧只有。

    故,依臣之见,不如拒绝三国的和谈,待我楚国休整数月,然后大举对宋国用兵。到时!”

    昭常冷笑道“大王,到时我们不仅可以将失去的土地全部夺回,而且还可以从宋国身上夺取土地。”

    说完,昭常立即伏地一拜“请大王详加考虑!”

    此时,咸尹范环立即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时伐宋万万不可。齐魏宋三国主动与我楚国讲和,并非是我楚国击败了三国,而是因为秦韩两国败退,三国这才主动退兵。是以,三国元气未损,实力犹存,依然有一战之力。

    若是此时主动伐宋,无疑是放弃淮水之地利,然后前往宋国与齐魏宋三国决战。”

    说到这,范环立即拱手道“大王,臣不担心楚国会在齐魏宋三国大战中失利,却担心秦国见此机会联合尚在摇摆中的韩国出兵伐楚,或者伐韩以逼韩倒戈。如此,楚国我楚国则将再次陷入孤立。

    故,臣以为三国之事理应搁置,待赵国大败中山,待燕国回师国中,待我楚国彻底稳住秦韩两国。那时,才可从容与宋国交涉。此时,理应以修养为主,不宜动兵。”

    “大王!”昭常立即反驳道“秦韩两国之所以主动与我楚国讲和,那是因为我楚国还有一战之力,若是我楚国面对三国的威胁而无动于衷,这不是向各国显示我楚国的虚弱吗?各国见此,必然会轻视楚国,轻视大王,到时,我楚国又如何威压各国,又如何稳住秦韩两国?更别说远在北方的赵燕两国!”

    ······

    一个时辰,伐宋之事再次在群臣的争议中无疾而终。

    驱散群臣离去后,熊槐独自留下陈轸,然后开口问道“贤卿,不知现在宋国的情况如何,难道宋王真的打算做齐魏两国诱饵,引诱我楚国大举进攻吗?这对宋国有什么好处?”

    此时熊槐心中充满着疑惑,以他对宋王的了解,宋王应该不是这种舍己为人的人才是。

    听到楚王的询问,陈轸立即应道“大王,方才察看过宋国的消息。据宋国内应来报,宋国内部因我楚国未曾战败的缘故,再度陷入严重的分歧之中。最近,宋国之中支持太子的大臣越来越多,并纷纷指责宋王贸然大举伐楚,使宋国陷入孤立无援之中。

    所以,宋王为了震住国内群臣,这才强顶着不退兵。”

    熊槐一怔,迟疑的看着陈轸问道“消息属实吗?”

    陈轸用力的点了点头“除了宋国内应,之前在宋国游说的上大夫左成也传回了同样的消息。宋国内部大乱,宋太子在群臣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对抗宋王的资本,现在他们父子俩正驱使效忠自己的大臣,在国中明争暗斗,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就差父子公开翻脸了。”

    “不对!”熊槐摇头道“既然宋国内部大乱,那么宋王更不应该得罪我楚国才是,难道宋王就真的如此相信齐魏两国。”

    “大王。”陈轸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左大夫传回的最新消息,数天前宋王任命齐国宗室田不礼为卿,似乎宋国已经全面倒向齐国了。”

    熊槐不由皱了皱眉。

    齐国宗室田文在魏国任相,田不礼在宋国为卿,如此形势,齐魏宋三国已然结为一体。

    这三个国家搅在一块,对他接下来的行动很不利。

    楚国一旦发生内忧,齐魏宋三国联军必然会联合来犯,如此一来,整个淮水流域都在三国的打击范围之中。若是内忧与外患相勾结,到时,楚国的局势必然会糜烂。

    难道真要对宋用兵,以战促和,逼迫宋国与楚国结盟,然后以韩宋两国为屏障,给楚国一个稳定的外部条件?

    这···

    熊槐陷入迟疑之中。

    。

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 
熊槐沉吟许久,缓缓摇了摇头,之前击退秦韩两国的战争,已经向各国展示了实力,现在继续出兵,不仅是穷兵黩武,而且频频用兵还会引起各国恐慌,这不可取。

    而后,熊槐看着一直在下方沉默的陈轸问道:“不知贤卿可有办法为寡人拉拢宋国?”

    陈轸皱着眉道:“大王,宋国与齐魏两国矛盾重重,此时宋国之所以与两国结盟,无非是因为害怕我楚国。所以,拉拢宋国是可行的,但是眼下的局势,在淮北的矛盾下,仅凭我们楚国之力拉拢宋国很困难。而且,即便是成功拉拢宋国,也未必能让齐宋两国绝交。”

    熊槐一听陈轸有办法,顿时精神一振,立即开口道:“无妨,寡人还可以等等,也无需齐宋两国绝交,只要宋国能在齐楚两国之间保持中立便可。不知贤卿有何妙计?”

    陈轸拱手道:“大王,田不礼成为宋王的卿,这无疑是表明齐宋两国已经交好。齐宋联盟不仅对我楚国不利,同样也对另一个人极为不利。”

    说着,陈轸露出一丝笑容:“大王,而这人正是来访楚国的宋相仇液。”

    “宋相仇液?”熊槐脑中灵光一闪,然后看着陈轸笑道:“贤卿的意思是?”

    陈轸笑着解释道:“大王,田不礼乃是齐国宗室,而仇液出生胡人,身份地位仇液远不如田不礼,而齐国的实力依然还在赵国之上,齐宋两国紧密联合,不仅让仇液的宋相地位不保,同样也是对赵宋两国的关系进行极大的冲击。

    尤其是赵国正在与中山国大战的情况下,齐魏宋三国结盟,这对赵国也是大大的不利。是以,齐宋两国联合,除了我楚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外,赵国甚至燕国都不愿意看到。”

    熊槐立即明悟过来,笑道:“贤卿的意思联合赵国共同对抗齐魏宋三国,并以楚赵两国之力,以仇液为突破口,争取让宋国在齐楚两国间保持中立。”

    “大王英明!”陈轸拱手道:“不过,因眼下赵国与中山国的战事尚未有结果,故,拉拢宋国,并让宋国保持中立的时机并未成熟。若是赵国被中山国击败,则此事胎死腹中,若是赵国大胜中山国,则我楚国便可借赵国的威势,推动赵宋结盟,然后让宋国在齐楚两国中保持中立。”

    “只是!”接着,陈轸有迟疑道:“大王,这个计策的不利之处,便是北方的战事结果难以预料,赵国虽强,但是中山国也不弱。”

    “无妨!”熊槐笑道:“这次赵国倾国之力,赵王与赵太子章各率一部主力,两面夹击中山国,大破中山国乃是十有八九之事,寡人以为赵国必胜。即便赵国不胜,楚赵两国结盟,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说着,熊槐在心中将楚赵两国结盟的事情反复思索一遍,确认此事对楚国利远大于弊,于是,心中便不再迟疑。

    想着,熊槐便吩咐道:“陈卿,将方才殿中大臣关于伐宋的争论透露出去,寡人想借此对宋国施加压力。另外,还是试试宋国的态度是否真的如此坚定,真的无惧我楚国的战争威胁。”

    陈轸一怔,随后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过来,楚王为何明知昭常范环等大臣对宋国的态度迥异,还将他们同时召过来商议宋国之事,原来目的在此。

    想着,陈轸立即笑着应道:“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