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熊槐缓过劲来,这才开口道“既然尔等口口声声说要向寡人请罪,那好,今日那就群臣一起商议罪行,以及如何惩罚。”

    说着,熊槐目光看向孙皓,问道“廷理,不知私通敌国,依楚国律法,应该如何处置。”

    身为廷理,主管楚国的刑法之事,孙皓从前日事发起,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为那些贵戚定罪。如何既能让大王满意,又能让群臣满意。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封君们全都有封地的所有大权情况下。

    一个不小心,若是逼反了所有人,那么,他这个廷理,恐怕会成为替罪羊,而会被灭族。

    好在有了两日的空余,他已经有了头绪。

    此刻,楚王话音一落,孙皓立即拱手应道“大王,在国战期间,与敌国私通,形同叛国,这是灭族之罪。但,同时,大臣们召集族中子弟,带领军队守卫都城,这正是忠君报国之功。

    臣以为攻是功,过是过,不能因功忘过,更不能因过忘功。犯事的大臣在效忠的大王的同时,私通伪王子兰,因伪王子兰乃是楚国公子,众人并未直接与敌国私通。

    所以,臣以为众人不忠属实,却没有叛国之意。”

    说着,孙皓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王,见楚王没有丝毫表情,并未因为提及公子子兰而勃然大怒,顿时松了一口气。

    于是,便战战兢兢的接着道“大王,臣以为,众人之罪,乃是死罪,理应处死。但念及他们的功勋,理应从族中贤名子弟中,另选一人继承爵位封号。

    同时,为了以儆效尤,理应降爵,并削去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封地。”

    说完,孙皓立即长长的出了一口,然后拜道在地,等候楚王决断。

    熊槐听到孙皓的话,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此时,犯事的封君,听到廷理所言,顿时松了一口。

    在前日屈原将他们的信件公之于众后,他们就已经有了明悟。

    在楚王有言在先的情况下,他们私通子兰,恐怕有三四成的几率会被处死了。但,楚王下令处死子兰后,他们被楚王处死,给公子子兰陪葬的几率,顿时便提高到了八成。

    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是楚王会在屈原的鼓动下进行削封。

    依照楚国最初的制度,封君的封地只能享有两代人,其后楚王便可收回封地以及爵位。

    但实际上,自从一百七十年前设立封君开始,掌握封地所有权力的封君,早就变成了世袭制。别说两代人,长的已经超过五代甚至七代人了。

    别的不说,楚国名相孙叔敖,这个楚庄王时代的食邑封君,就没有遵守所谓的两代人便收回食邑的限制,孙叔敖的食邑一直传了九代人,都没有断过。

    连孙叔敖这种食邑封君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他们这些有地有人有钱有粮的真正封君。一代人便可以建立统治次序,两代人足以建立稳固的统治。

    到了第三代,哪怕是楚王想收回封地,也难了。

    所以说,封地这才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的性命,这是他们家族赖以发展的根基所在。

    若是仅仅只是削去一部分封地,比起灭族的祸患来,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想到这,众人顿时对屈原恨得咬牙切齿。

    若不是屈原惹事,他们何必走到这个程度。

    并非所有人都能直视死亡。

    只是,就在众人趴在地上愤恨不已之时,等待良久,却没有听到楚王回应。

    难道楚王对这个惩罚依然不满?难道让他们为公子子兰陪葬还不够吗?

    众人顿时大恐。

    就在此时,熊槐长叹一声,然后缓缓开口道“廷理之言,稍有瑕疵。只是写信的人,直接处死,惩处重了些,派出子弟的,这惩处适度,而那些言及要箪食壶浆迎接王师的,则这个处罚轻了些。

    故而,寡人以为在廷理的惩处上,分成三类,以示惩处。”

    说完,熊槐便看着殿中请罪的人群道“不知尔等以为如何,对此可有异议,是否心服。”

    众人听楚王开口后,不少人顿时松了一口气,更有不少人脸色大变。

    接着,众人一观望,见楚王以及其他朝中大臣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脸色俱是一脸冷意。

    见此,即便这个处罚并非令所有人满意,即便有许多人自以为罪不至死,不应该受到这么重的处罚。

    但是,一看到其他人面露侥幸之色,又想起郢都城外的十万大军,顿时一脸死灰。

    认命之后,众人只得拜道“谢大王开恩!”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另外,所有投靠伪王的人,全部斩首示众。”

    孙皓闻言立即应道“唯。”

    投靠子兰与写信谄媚子兰的事情解决之后,殿中紧张的气氛顿时一松。

    虽然接下来不少人会被赐死,但是,对楚国而言,对群臣而言,这事便过去了。

    此时,熊槐看着殿中群臣变得轻松的脸,心中暗道这事过去了,不,现在才刚刚开始。

    想着,熊槐便长叹一声,然后满怀忧虑的看着群臣,难过道“诸卿,寡人这两日来,日夜忧思,寝食难安,心中所思所想,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为何在国家面对王国的危机的时候,竟然会出现如此多私通敌国,乃至投靠敌国的事情。

    昔日吴国灭亡楚国之时,昭王亲政未久,德行威严全都未立,因平王与其母之事,国中多有怨言,甚至连昭王自己都萌生了让位于其他兄长的想法。

    适时,吴国攻破都城,但是国中群臣,却无人背叛,全都死战到底。”

    说着,熊槐情不自禁的怅然泪下“如今寡人即位二十多年矣,伐齐弱秦削魏灭越,论功勋,自以为九泉之下可以无愧先祖了。

    只是,楚国一时受难,竟出现如此多的叛国之人,有盛君等人直接在战场倒戈的,也有应君等人被俘投降的,还有坐等王师的。

    如是种种,简直触目惊心。

    为何会有如此情况,不知众卿何以教我!”

    。

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 
群臣闻言,自然不能说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与现在完全不同。

    上次是复仇,针对的是整个楚国。

    吴楚两国的仇恨,可谓仇深似海,吴王阖闾的亲父被楚人所杀,他篡位后的堂兄弟叛逃楚国,在楚国的支持下意图复国,伍子胥更是与楚王有灭族之仇。

    更何况,除了仇恨,吴国本身的国力也比不上楚国。

    而这一次,各国一开始就是以楚王为目标的。

    所以说,这两者的情况截然不同。

    只是,群臣虽然都知道,当时他们是出于什么,才会做出那种事情。但是,无论哪种理由,全都说不出口。

    于是,群臣只得长拜请罪道“臣等死罪!”

    殿中稍稍轻松的气氛,随着楚王的声泪俱下,再次凝固起来。

    熊槐见状,自顾自道“这两日来,寡人时刻都在反思,楚国出现这种情况,莫非是寡人德行不够,故而群臣这才弃寡人而去。莫非寡人真是如同各国所说,是残暴不仁的暴君,故而群臣这才不愿与寡人共患难。

    不知诸卿以为寡人哪里做的不对,竟以至于出现这种情况。”

    群臣闻言顿时一滞。

    此时,上官大夫拱手拜道“大王英明神武,所做的决定自然是对的。而且,大王多次免除各地税负,并且推广麦米,增加百姓财富。对国人来说,可谓仁矣,孰能说大王不仁呢!

    故,臣以为,残暴不仁之事,纯属他国污蔑,请大王不必在意。国中群臣百姓皆知大王之仁,愿为大王死战到底,故而才能在坚守一年有余的情况下,愤而反击,一举击退六国。

    这就说明,大王不仅不是暴君,而且还是商汤周武一般的仁义之君,故而才能万众一心。”

    熊槐闻言脸色稍稍缓和,悲伤之意稍解。

    左成见上官大夫已经说动楚王,立即附和道“大王,上古大贤制定肉刑以惩戒百姓,自上古以降,三千年有余矣。

    这三千年来,纵使出现了商汤周武这样的仁义之君,也不曾改变这一刑罚。现在,大王推己及人,一举废除了这种暴行,以给百姓改过之机。

    依臣之见,即便商汤周武比之大王也稍有不如,大王之仁,足以与上古的羲皇地皇比肩,当今千年以降,无有与大王并论者。”

    说着,左成感动的泪流满面“臣能做大王的臣民,臣深感幸焉!死而无憾矣!”

    群臣看着左成,顿时目瞪口呆,心中暗骂阿谀谄媚的无耻小人。

    愣了愣,这才异口同声的道“能做大王之臣,臣等荣幸之至!”

    熊槐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又摇了摇头“群臣不必安慰寡人,寡人自知比之羲皇地皇还要有所不如。但是,寡人自以为治理楚国二十多年,可谓尽心尽力矣。

    可是,如果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寡人身上,那么众多大臣私通敌国的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群臣闻言,顿时一滞,然后眼睛余光若有若无的瞥向竟陵君他们。

    这个问题还得问他们!

    竟陵君等人见状顿时大恐。

    不对啊!

    刚刚不是已经对他们进行处罚了吗?

    怎么大王又提起这件事?

    难道方才的惩罚还不够,难道楚王还要进行在同一件罪行上,进行第二次惩处。

    难道这还没完没了了吗?

    想着,竟陵君等人立即再拜道“臣等死罪!”

    熊槐见状,面无表情的道“尔等自然有罪,但是刑不再罚,既然方才已经对你们进行惩处,那么寡人就不会在进行第二次治罪。”

    说完,熊槐眼中露出疑惑“寡人想要知道的是,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楚国面对危机的时候,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为之一静,一时间,无人敢贸然答话。

    因为楚王的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地方太多太大。

    不仅关乎地方的权力核心,同时也关乎人心。

    封君,县尹,这些掌握地方所有军政财权的一地之长,他们控制不了。而人心上,他们更加控制不了。

    熊槐见无人应答,并没有意外,这种事情,他本来也没有之望封君乃至朝中的那些大臣能回答。

    这个答案,他知道会有人回答。

    果然,大殿中沉默了一阵后,屈原从群臣中出列,拱手应道

    “大王,臣以为之所以会出现外敌入侵,各地见大势不妙,便纷纷左右摇摆,首鼠两端。全是因为封君以及县尹掌握着使所有的地方权力,权势太重。

    各县的大小官吏,全都是由县尹任命,由县尹的宾客门人充当,这些人本来就全都以县尹马首是瞻,无法违背县尹的意志。而各地封君更是如此,地方官吏全都由门客子弟充当。

    故而,一旦县尹与封君有不当之处,导致无人能对他们进行劝谏。”

    说着,屈原顿了顿,一字一顿的道“大王,要想防止再次发生上次的事情,那就要限制地方封君与县尹的权力,派出大臣辅佐他们,在关键时候,能劝谏他们,能阻止他们步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屈原一说完,群臣顿时全都为之色变。

    这屈原怎么敢说,怎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说。

    若是楚王真的被屈原所蛊惑,那楚国必然陷入大乱之中。

    封君本来势力就很大,地方所有的权力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而县尹则是一个缩小版的封君,除了没有继承权,并且是被楚王任命的以外,他们的权力也不比封君小。尤其是那些边疆的大县尹或者郡守,一旦立下大功,还可以直接升任司马乃至令尹。

    封君、县尹,这两股力量混在一起,一个不好,足以颠覆整个楚国。

    此时,上官大夫看着殿中一副视死如归模样的屈原,心中浮现出一抹冷笑。

    收回地方权力,是那么好收的吗?

    各县的权力也就罢了,虽然困难,但是多换几任县尹,权力就收回来了。

    而封君哪里···

    屈原如此大胆,连县尹都不放过,这次更是与全国勋贵为敌,他绝对死定了。

    。

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 
想着,上官大夫立即走到屈原身侧,脸上露出一股焦虑,急道“大王,请不要听屈原的祸国殃民之言。

    昔我武王设县之后,我楚国正是依靠申息之师,这种各县县尹训练出来的强兵,这才与各国争锋,庄王更是借此称霸天下。

    直到今日,我楚国应对各国,都是依靠各地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