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在。”

    “立即派出使者前往燕赵韩三国,请求三国出面牵制齐魏两国。”

    说着,熊槐脸色一正,森然道:“燕赵两国距离楚国太远,这个国家无论是阳奉阴违也罢,还是直接倒戈一击也好,寡人管不着。但是,韩国一定要出兵伐秦,以牵制秦国。”

    景翠一怔,然后立即应道:“大王请放心,臣会派出使者前去游说韩王,给韩王施加压力。”

    “好。”熊槐点了点头,然后有叮嘱道:“还有公叔哪里,给他送去一笔重礼,让他一同游说韩王出兵。”

    “唯。”

    接着,熊槐与群臣再次商议了一下出使各国的细节,然后便让群臣去安排事宜。

    当日,公孙衍便开始大举征召士卒,就在国人迟疑之际,柱国昭雎兵发南郑的消息传开。

    原本,国人才经历了持续一年多的大战,在楚王下诏免税修养后,这才安稳下来。结果,这才过去几个月,楚王就出尔反尔,再次举国征兵而战,国人顿时一片哗然。

    接着,在有心人的解说下,说这一战极有可能会解决楚国的后顾之忧,彻底将江水掌控在楚国手中,楚人从此不必当心他国杀到国中来,这才稍稍安定。

    紧跟着,秦国主力被困巴蜀,此战大胜的可能性极大的消息传出,国人的抵触之心顿时消散了一大半。

    至于剩下的那些厌战情绪,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只是被压在国人的心底,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罢了。

    就在郢都各地关于国人情绪的消息不断传来之时,一个侍者走到熊槐身前禀报道:“大王,公仲侈在殿外求见。”

    “公仲?”熊槐一愣。

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 
公仲侈是不久前以韩国人质的身份来楚的,跟他一同到来的还有赵国王后吴孟姚的弟弟吴豹,不,现在已经是赵国宗室,叫赵豹了。而与赵豹来楚对应的,则是楚国的三公子前往赵国做人质。

    与楚赵两国互换人质不同,熊槐让公仲侈来楚做人质,则完全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这是上次韩国伐楚的代价。

    公仲侈来楚,不仅让韩王断去了一臂,而且也极大的斩断了秦国与韩国的联系,让韩国的亲秦派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也让韩国的亲楚派势力彻底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公仲侈就是亲秦派的核心大臣,而韩国现在的相国公叔,则是亲楚派的核心大臣。

    这,也是之前熊槐丝毫不怀疑,韩王不会拒绝楚国伐秦要求的原因所在。

    这种情况下,韩王与公叔没有拒绝的可能。

    公仲侈来楚后,熊槐虽然依旧给了他大国之卿的待遇,但是他在郢都的这段时日,一直深居简出,安安稳稳的做他的人质。

    同样是人质,公仲侈跟那个四处拜访贵族,到处参加宴会的赵豹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只是,熊槐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闭门不出的公仲,竟然在秦楚准备决战之际,前来求见。

    熊槐心中略一沉吟,实在想不透公仲究竟有何目的。

    “请公仲进来。”

    “唯!”

    礼毕。

    熊槐看着公仲侈笑着问道:“公仲来楚多日,不知感觉如何,我楚国可有怠慢之处?”

    “谢大王垂问。”公仲侈拱手应道:“臣来楚之后,大王待臣甚厚,比之韩国犹有过之,臣感激不尽。”

    熊槐点了点头,再问道:“那么公仲这次求见寡人,可是有什么需要寡人帮助的吗?”

    “无有!”公仲侈拜道:“臣之来楚,大王为臣做的已经够多的了,臣深感肺腑,已别无所求。臣之所以求见大王,乃是为了报答这段时日大王对臣的恩情。”

    “嗯?”熊槐迟疑的看着公仲侈。

    这个一向亲近秦国,跟楚国不怎么对付的家伙,竟然会主动前来跟他说,要向自己这个楚王报恩。

    这怎么看都不太正常。

    他究竟想干什么?

    想着,熊槐面上毫不犹豫的开口道:“不知公仲何以教寡人。”

    “不敢。”公仲侈开口道:“敢问大王,臣听说柱国昭雎已经兵临南郑,故而大王打算在南郑哪里与秦国决战。”

    熊槐点了点头,之前举国动员作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根本瞒不住人,也没想着能瞒住其他人:“不错!”

    公仲侈见楚王毫不犹豫的承认了,立即拱手道:“大王,臣请就此事向大王略说一二。”

    “公仲请讲。”

    “大王,臣听说柱国兵少,虽然南郑实力弱小,但是也不是柱国手中的那点兵力可以攻下的。故而大王才在国中大举征兵,以驰援柱国。”

    “不错,寡人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臣大略的算了算时间,楚国各地的兵力聚集起来,然后驰援南郑,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同理,秦国关中的援军,同样也需要近两月时间。不过,巴蜀司马错所部的秦军,从蜀地赶到南郑,大约需要一月左右。

    当然,为了防止楚国再次攻打蜀国,司马错必然会在蜀地留下重兵防守。所以,也就说一个月之内,就会有十万秦军驰援南郑。”

    熊槐点了点头,没有否认这一点,同样,楚国的大军也不会傻等到全局集结后,才会一起杀向南郑。

    事实上,郢都剩下的那五万大军,在得到昭雎的消息后,就已经开始准备,不日就会前往南郑。

    之前景翠想要率军驰援昭雎,说的就是郢都外的五万楚军。

    而郢都的楚军一路走水路前往郇邑,然后上岸南郑,大约需要半月左右。

    也就是说,楚军只有半月或许十天的时间。只要这段时间内没有攻下南郑,那么迎接楚军的,将是一场持久战。

    公仲见楚王楚王沉默不语,也没有意外之色,接着道:“大王,秦国那边,除了防备各国的兵力,关中依然可以征召十万到十五万大军前往南郑。而楚国江汉之地,兵力大概也在二十万左右。

    也就说,不久的将来,南郑将会陆陆续续聚集近五十万大军。”

    熊槐点了点头,若不是南郑地方太小,而且秦楚两国运粮全都极为困难,这大军的数量还得往上涨一涨。

    “大王,数十万大军聚集南郑,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秦国为了保住南郑与蜀国,必然会向各国求援。虽然各国的援军无法抵达南郑,但是齐魏两国必然会大军压境,攻打楚国淮水。

    而臣此来的目的,正是为大王献上韩国。”

    “韩国?”熊槐不以为然的道:“公仲说笑了,如今韩国已是楚国的盟友,公叔乃是寡人的好友,寡人开口求援,韩王与公叔必定不会拒绝。”

    说着,熊槐注视着公仲侈,摇头笑道:“而公仲你现在身在郢都。仅仅只是楚国一个的客人,如何能向寡人献上韩国。”

    见楚王注视自己,公仲侈笑道:“如此说来,大王一定已经派出使者前去韩国了。但是,依臣之见,大王此举一定会失败。”

    “为何?”熊槐迟疑的问道。

    公仲侈自信的道:“大王,那公叔是臣的敌人,他虽然亲近楚国,但是臣知道,他一定会忠于韩国。尤其是现在,公叔在韩国已经没有政敌,他要想保住相国之位,就需要向韩王尽忠。

    而眼下的局势,对韩国来说,无论是秦楚两国那个胜了,都是对韩国的不利。所以,依臣之见,公叔一定会明面上答应大王的请求,但是实际上却按兵不动。

    不仅如此,公叔还会暗中通知秦国,韩国只是被楚国所迫,才不得不出兵。并且向秦国保证,以秦韩两国的交情,韩国一定不会向秦国发起进攻,以便让秦国全力抗楚,然后秦楚两国两败俱伤。”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又摇头道:“公仲说的没错,公叔有极大的可能会这样做,但是,寡人手中有公叔不得不伐秦的理由。”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 
公仲侈闻言默然,他知道楚王说的就是他自己。

    之前他还在韩国与公叔明争暗斗的时候,他亲近秦国,公叔亲近楚国,二人在韩国斗的不可开交,为了压倒对方,大肆出卖韩国,而且两人还唯恐自己卖的比对方少了。

    直到公叔借楚国之力,将他卖到楚国来,这才打破了局面。

    从此,公叔在韩国一家独大,韩国之内已经没有能威胁他的人了。

    至于楚王为什么点名要他做人质,一则担心他会亲近秦国,让秦国与韩国勾勾搭搭。二则也是为了威胁公叔,只要他公仲侈一日不死,那么他就可能随时东山再起,公叔还得担心他借楚国之力重返韩国。

    比如说公叔在韩国不听话,又比如说现在这局面

    公仲侈对于自己被公叔卖到楚国来,自然是极为不满的,不过之前没有机会,只好闭门不出。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他完全可以自己主动卖给楚国,自己将韩国卖给楚国,而不是假借公叔之手。

    更何况,自己卖,还可以离间公叔与楚国的关系。

    想着,公仲侈立即拱手拜道:“大王,所以臣特来求见大王,并为大王献上韩国。”

    熊槐闻言一怔,然后看着公仲沉默许久。

    这公仲本来就是他控制公叔的一张王牌,本来他还担心公仲厌恶楚国,为了韩国不会心甘情愿的当一颗棋子。

    现在

    既然公仲主动送上门来,他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至于韩国的公叔,他可没有跟楚国讲条件的底气,公叔只需要多多为楚国考虑便是。

    想着,熊槐突然哈哈大笑:“公仲言之有理。”

    顿了顿,熊槐看着公仲侈道:“公仲,寡人早就听说过卿的贤名,这次让卿不远千里而来,正是为了能随时听到先生的教会。如今先生来楚,寡人不胜欣喜,愿拜先生为卿,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助寡人一臂之力。”

    公仲侈大喜道:“臣领命。”

    接着,等公仲侈起身,熊槐与公仲侈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一时间,竟有君臣相得之象。

    公仲离去后,熊槐继续查看起周围百姓的议论。

    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全都汇聚在他的王案上,熊槐冷冷一笑:“南郑!”

    两日后,郢都的四万楚军准备就绪,然后便在大臣景邵的率领下,往南郑而去。

    与此同时。

    远在秦国的咸阳,樗里疾正率领一群大臣向甘茂围攻,意图将这场战事的不利,全都推给甘茂。

    而甘茂那边,则是面对所有大臣的指责,全都沉默以对。

    既没有说上庸守宋墨短短几天内就丢了除上庸城以外的所有地方,也没有提公孙郝当断不断一败涂地,完全是一副认罪的模样。

    樗里疾见甘茂不做任何反驳,好像认罪一般,不禁皱了皱眉,如同一拳打空,浑身感到不舒服。

    只是,既然甘茂不反驳,那么为打击甘茂,为了获取救援南郑的功劳,为了更大的权势,那就别怪他了。

    想着,樗里疾心意一定,立即拱手道:“大王,上庸南郑之败,全都是因为左丞相一意孤行,不顾群臣反对,强行调走南郑汉中两地的秦军南下,以致于汉中楚人叛秦归楚,导致公孙郝的援军未能及时抵达上庸,结果,我军在上庸汉中连败两阵。

    而且,现在昭雎轻易杀到南郑,局势瞬间对我秦国大为不利。臣以为,眼下的局势左丞相要付全责。

    故,臣请大王罢黜甘茂左丞相之职,以示惩戒。”

    甘茂闻言,脸色不变,依旧沉默不语。

    “罢黜左丞相!”秦王荡闻言心中一乱:“这”

    上庸汉中之败,表面上是甘茂调走了南郑汉中的秦军。但是,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更是跟樗里疾还有跟他这个秦王有直接关系。

    公孙郝身为宗室中人,不仅跟樗里疾交好,而且还是自己这个秦王的近臣,让他去救援上庸,不仅是自己的意思,更是樗里疾极力举荐的结果。

    结果,万万没想到,公孙郝如此无能,面对楚军一战即溃。

    还有那个宋墨,他出任上庸守,也是在樗里疾的举荐下上任的。

    结果宋墨跟公孙郝半斤八两,坐拥险关地利的情况下,短短数天之内就丢掉上庸。

    若非宋墨在汉水之上还打赢了楚国的水师,勉强保住了一点颜面,秦王荡早就将宋墨灭族了。

    如是种种,秦王荡心中很清楚,眼下的局面虽然甘茂有错,但是却并非全是甘茂的责任。

    不过,现在甘茂面对樗里疾的指责,完全认罪不予反驳的模样,却令秦王荡很为难。

    想着,秦王荡看了看一脸坚定,不罢黜甘茂誓不罢休的樗里疾。接着,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甘茂,好像樗里疾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