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阳谋,只要楚国依旧还在与秦齐魏三国对持,那么这个局就无法解开。

    民众厌战,将士疲惫,举国都有一股怨气。

    只要战事不止,那么楚国之内的怨气就会越积越重,直到怨气爆发。

    熊槐已经可以预见,若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转变,那么江淮一带的怨气就会蔓延到江汉,从封君哪里扩散到各县。

    然后,在这段时间的铺垫下,所有的怨气就会全在屈原身上爆发,那时,屈原为了楚国,为了他这个楚王,恐怕也就只能以死谢罪了。

    想着,熊槐心中一寒,立即问道:“陈卿,江汉这边的封君还有各县那边情况如何?”

    “回大王,虽然江淮那边的人频频与江汉的封君联系,但是,江汉的封君全都没有反应,并没有向自己治下的百姓征税。并且,在江淮封君征税的消息传来之际,在百姓人人自危之际,江汉的封君与令尹一同向治下百姓再次许诺,今年不会征税。”

    熊槐闻言松了一口气。

    还好江汉的那些封君没有跟进,还好江汉的封君都是不正常即位,百姓本来就对他们充满着疑虑,导致他们也不敢在刚刚即位之时,就对本来就不怎么信任他们的百姓出尔反尔,以致百姓更加不信任他们。

    至于各县哪里,虽然陈轸没说,但是熊槐知道,各县的百姓心中肯定是有怨言的。

    只是,他们现在还在观望,还在等他这个楚王的后续动作。

    诚然现在楚国还有一战之力,诚然现在楚国的百姓还是信任他这个楚王的,但是,若因为那个还不知道能不能攻下南郑,而陪上楚国的民心,那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

    想着,熊槐面色沉重道:“战事进行到现在,是时候跟秦国讲和了。”

    陈轸松了一口气,郑重的点头道:“大王英明。”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韩国那边如何了?”

    陈轸立即应道:“因为韩王邀请赵王伐秦失败,再加上我楚国与各国还没有开战,是以函谷关外的韩军虽然已经做好攻打函谷关的准备,但是依然还在函谷关外观望。”

    熊槐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让人请韩王出面调停吧。”

    “唯!”

    就在此时,一个侍者走了进来:“大王,左徒来报,燕国使者公子安来访。”

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 
“公子安?”熊槐一怔,对陈轸对视一眼,二人都露出一缕喜色。

    这个公子安也是楚国的熟客了,多次代表燕国出使楚国,而且每次都携带重礼而来。

    在齐魏楚对持之间,在燕国正在攻伐中山之际,公子安的到来,无疑又是一件好事。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快,请公子安来见寡人。”

    “唯。”

    不多时,公子安便在屈原的陪同下来到大殿。

    礼毕。

    熊槐看着公子安道:“不知公子所来有什么指教吗?”

    “不敢!”公子安拱手道:“大王,寡君让臣来楚有三件事,其一是寡君听说齐国再次与楚国发生冲突,寡君虽然对齐国的盛气凌人不喜,但是燕国国小力弱,无法与齐国对抗。故而,寡君只能出兵中山以策应贵国。

    同时,在燕地的鄂君听说楚国大战方歇之际又爆发大战,担心楚**资有所不足,故而向寡君请求购买粮食与军械。寡君闻之,特让臣从海路运来粟米五十万石,箭矢三百万支,铁剑五万柄,长矛十万支,以为楚国之用。”

    熊槐闻言一怔,不禁皱了皱眉头。

    燕王送来的东西,的确是楚国急需之物。

    虽然现在楚国还没有出现缺粮,但是,大战多年,太府的仓库所余已经不多了,而且,今年免税的情况下,粮食收入基本没有,全靠之前的储备支撑。若是无事也罢,一旦有事,楚国将难以再次支持一场长年累月的大战。

    常言道有备无患,燕国送来的东西,确实能让楚国能多坚持不少的时间。

    熊槐之所以没有露出喜色,反而皱了皱眉头,那是因为燕国送来的东西是想让楚国继续拖住秦齐魏三国,好让燕国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收拾中山国,能从中山国哪里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是,此刻熊槐已经决定与秦国讲和了。

    秦楚两国一讲和,齐魏两国必然退兵,如此,此时再收下燕国的重礼,无疑是刚刚收下燕王的好处,然后立即就将燕国坑下去。

    原本燕国是被赵国请去攻打中山的,楚国坑一坑燕赵两国,让两国劳而无功,两国也没话说。

    毕竟赵国不义在先,而燕国则纯粹是捡便宜的。

    而现在,燕国明确表示攻打中山市支援楚国的,这也不算什么,关键是东西烫手。

    要吧,接下来秦楚两国讲和就会影响楚燕两国关系,不要吧,燕国就会疑神疑鬼。

    此时,公子安见楚王沉默不语,而且面色还没有喜色,不由开口问道:“大王,难道敝国送来的东西有何不妥之处吗?”

    熊槐一听,立即露出笑容道:“当然不是。”

    说着,熊槐向一旁陪同的陈轸看了看。

    陈轸点头,然后立即走出来道:“公子不远千里送来如此重礼,寡君一向仁义,自然不愿看到燕国吃亏,故而,敝国一定要向燕王有所表示才行。”

    说着,陈轸露出一丝迟疑道:“只是这次燕王送来的全是军资,也都是我楚国急缺之物,用其他军资交换,敝国经历多年大战,此时却是力有不足。”

    接着,陈轸看着公子安问道:“不知公子可知燕王有何喜好,无论珍宝美人,还是其他物件,还请公子开口,敝国必然不会让燕王失望。”

    公子安笑了笑,心中并没有意外,他这些年每次来楚国送礼,楚王都没有让燕国吃过亏,这也是燕王愿意频频向楚国的原因。

    否则,以之前贫弱的燕国,不会如此大气。

    也正是因为他从楚国带回了大量矿石,也让复国不久,有接连遭遇算计的燕国能够迅速恢复实力。

    同样,这一批武器,大都也是用楚国的矿石打造。正是因为有了大量楚国矿石的支持,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楚国工匠,而且也让燕国工匠的打造水平有了一些提高。

    想着,公子安笑着拱手道:“寡君在燕国勤勤勉勉,珍宝美人全都非寡君所欲。当然,贵国的难处寡君也能理解,故而,若是可以,大王可以回报寡君以矿石。”

    熊槐看了公子安一眼,笑着应道:“好,那这次的交易就用矿石来结算吧。”

    说完,熊槐又问道:“不知燕王所说的第二件事是何事?”

    公子安笑道:“寡君知道楚国之中多有种植麦米,而最近敝国新得两件神器,其名一为石磨一为石碾,用这两件神器制作面粉,比起舂制来,其利百倍。寡君得此神器,不胜欣喜,同样也不敢擅自据为己有,故而特命臣将这两物送来楚国,助大王一臂之力。”

    熊槐闻言一愣,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念头,石磨的事情泄露了。

    接着,又想起这几个月来,各国麦米价格猛涨,已经与上等粟米等同。

    原本熊槐还以为大战经年,各国都缺粮了。

    但现在看来,恐怕是石磨的事情早就泄露了,故而各国才提高麦米的价格。

    而且,恐怕现在各国都已经反应过来了,几年那一次粮食危机,齐楚两国大打出手,恐怕就是为了麦米。并且,那一战结束后,各国的麦米价格再次大为回落,以致各国的麦米全都流向齐楚两国。

    现在真相大白,想必各国都知道齐楚两国那一战之后,立即达成了默契,然后联手坑了各国几年。

    想来各国知道石磨还有石碾后,应该全都对齐楚两国恨得咬牙切齿吧。

    至于燕国明知道楚国早就有石磨了,还将石磨送到楚国来

    熊槐略一沉吟,便反应过来了。

    燕王这是想要向天下显示自己的博大胸襟,麦米便宜而面粉极贵,普通百姓空有麦米却不常吃,想吃面粉却又吃不上。燕王手握如此神器,却没有藏着掖着,反而公之于众。

    尤其是在各国大战,急需用麦米制作面粉以获取资金,用于国事的时候,燕王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那就更显得难为可贵了。

    如此作为,必然能极大获取民心。若是天下百姓都在传唱燕王的恩德,这必然会震撼天下人。从此,天下有识之士,恐怕也不会像现在,以燕国国小,燕王才能不足,而不愿前往燕国。

    燕王才虽不足,然德行足矣。

    想着,熊槐心中一叹,之前那个上蹿下跳的燕王,跟他心目中的燕昭王相差太远。直到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到了今日,现在的这个燕王,才是那个真正的燕昭王啊!

    熊槐有一丝明悟,等燕王首先公布石磨石碾的消息传遍天下,恐怕就有真正的大贤留意燕王了吧。

    

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 
就在熊槐暗暗猜测燕王用意的时候,屈原走到公子安身侧,一脸沉重的道:“大王,燕王不暗藏石磨,反而千里迢迢的送来楚国,解了我楚国的燃眉之急,这等情谊,非重礼无以酬谢。”

    熊槐闻言一怔,诧异的看向屈原。石磨本就是楚国最先发现的东西,燕王送给楚国本来已经有的东西,来成就自己的德行。

    面对这种事情,楚国不暗骂燕王也算心胸宽广了,怎么还要重礼酬谢燕王呢?

    这不是已经被燕王踩了一脚,然后又伸出头,再让燕王打一巴掌么?

    只是,熊槐见屈原一脸沉重,不像是在说笑,更不像是在说反话。

    见此,熊槐心中一沉。

    接着,陈轸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变,急忙走到屈原一旁,亦开口道:“大王,左徒言之有理,燕王大恩,我楚国必重谢之。”

    熊槐见状,皱了皱眉,接着思绪一转,然后脸色一变。

    石磨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即将公之于众,那么之前齐楚两国的所作所为,就瞒不过其他人,其他人必然会知道他们所享用的面粉,肯定被齐楚两国狠狠的坑了一笔。

    其他国家奈何不了齐楚两国,其他国家贵族更加奈何不了齐楚两国。

    他们从来都没有被齐楚两国放在心上。

    但是,楚国之内的人呢?

    熊槐此时已经想起来,当初卖面粉的时候,不仅卖到三晋宋齐等国去了,而且还在国中卖出了许多。

    要是等国中权贵富人得知,他们所享用的面粉,本是寻常之物,却被楚王坑走了一大笔钱财。

    这···

    若是其他时候,他们肯定还得大赞一声楚王贤明。

    但是,在百姓迟疑,贵族离心的时候,让他们知道这事,这肯定会让他们更加痛恨他这个楚王。

    所以,燕王送来的不是石磨,而是一个台阶,更是一个可以提前公布于众,安抚那些勋贵,趁机收拢民心的机会。

    想着,熊槐脸色一变,然后一脸肃然道:“燕王有心了,此等情义非重礼难谢。”

    说着,沉吟了一下,正色道:“敝国有珍兽犀牛,其皮制成皮甲,坚固非常刀箭难伤。寡人愿意以五百副犀牛甲相赠。另,楚国东部河水入海口处有一地名为堂邑,寡人愿为以此地为燕王汤沐地,以答谢燕王。”

    公子安见此,不由笑了笑,这次送出石磨与石碾的目的全部达成了。

    其实他这一次来楚国,不仅仅只是送礼,也不是为了踩着楚王的身躯成就燕王的德行,实则乃是为了试探楚国。

    不久前楚王在国中大肆杀戮群臣的消息传到燕国,不仅让已经准备回国的鄂君停住了脚步,同样也让燕国上下对楚国充满着迟疑。

    楚王是不是已经老迈,已经老糊涂了,才做出这种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因为齐楚两国的敌对关系,让燕国不由自主的将外交重心放在楚国,若是楚国衰弱,这对燕国极为不利。

    一旦齐国没有了楚国的牵制,再次将重心放在燕国身上,以燕国那瘦弱的小身板,根本扛不住。

    故而,为了试探楚王是不是已经老迈昏庸,为了决定燕国接下来的外交重心在哪里,才有了这次的行动。

    现在看来,楚王虽然杀戮大臣,却并非毫无顾忌,依然顾及名声。

    而且···

    公子安看了看一旁作陪的屈原与陈轸,心中不由称赞,楚国之中依然有诸多大贤,而且还被楚王所信任。

    这样的楚国,肯定不会轻易衰弱,还能成为齐国未来十几二十年内的力敌。只有一个强大的楚国,才值得燕国继续下注。

    如此···

    公子安心中有了决断,于是,对楚王送出的礼物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