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这就是楚王的仁德?或者说,这就是楚王对越人的仁德?

    此时,熊槐见越地勋贵没有半点反应,知道他们还在怀疑。

    于是,接着道“或许你们就要问了,寡人来江东这么长时间,寡人的仁德是什么?现在,寡人就可以当着大禹的面,当着天地神灵的面告诉你们,寡人这次来江东,为了能让江东的父老兄弟也能沐浴在寡人的仁德之下,将会做两件事。”

    说着,熊槐笑了笑,然后加高了声音大声道“其一,为了能将以德治国的风范扩散到越国各地,寡君现在下诏,江东二十六县,每县县尹务必在一月之内推举道德、仁孝各一人,寡人为推荐以德治国,号召百姓行道德,必不吝赏赐。

    其二···”

    顿了顿,熊槐看着越地贵族并没有多大激动,于是,用更大声的道“为了能表达寡人对越地百姓不偏不倚之心,为了能将越地贤人为国效力,为了不让野有遗贤,寡人决定每县必须在两月之内举贤良一人。同时,所有江东的有爵位的贵族,都必须要举荐一人。

    两个月后,寡人将在会稽城中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酌情予以官职。卿、大夫、郡守、县尹,只要才堪配备,寡人必不吝官职。

    就跟上次寡人在郢都所做的一样。”

    。

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 
熊槐话音一落,会稽山上的越人贵族顿时一片哗然,很快人群中的议论声便直接传到了熊槐的耳中。

    “天啊,若是大王真的能让人参加考核任职,这真是仁德。”

    “不错,真是如此,大王算是对越人一视同仁了。”

    “只是,大王真的会放心任用越人吗?”

    “或许会吧!”

    “可能有阴谋。”

    “不错,其中有诈。”

    ···

    熊槐耳中的嗡嗡声响了一阵之后,直到附近的声音落下,这才再次开口道“寡人知道,现在有些人还没有彻底相信寡人,心中依然还有疑虑。但是,寡人明白一个道理,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止于行动。

    两个月后,等会稽城的考核结果出来,大家便会明白寡人的心意。”

    说着,熊槐目光看向唐昧道“司马!”

    “臣在。”唐昧立即从群臣中走出应道。

    “贤卿久在江东,熟知江东之事,且身为我楚国司马,江东诸臣以卿为首,江东各地举贤一事,就交给贤卿了。”

    “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越国先王,以勾践最为贤德,虽有衰败之祸,然能立志复强,终灭强吴,一时得志,仍能结交邻国,交友四方。寡人以为,越国先王,功莫过于越王勾践者,是以,寡人来越,不可不祭拜一翻。

    传诏,明日寡人将前往越王勾践的陵寝拜祭。”

    群臣闻言,尤其是越地的贵族一听,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大禹地位虽高,但是毕竟不是越国的先王,楚王祭祀大禹,虽让越地百姓感到激动,但却也不能说明什么。

    越王勾践则不然,这可是确确实实的越国先王,而且正是在越王勾践手中,越国得以称霸天下。

    现在楚王祭祀越王勾践,的确能说明楚王对越人的亲善之意。

    顿了顿后,群臣齐道“大王英明。”

    次日。

    熊槐率领群臣来到勾践的陵寝,以太牢祭之。

    祭祀结束后,熊槐再次来到群臣之前“寡人听说,上古之时,会稽水患严重,圣贤大禹也不曾解决会稽的水患,但是,两百年前,越王勾践迁都会稽之后,大修堤塘,蓄淡阻咸,前后二十余年,会稽周围水患基本解除,百姓免除水患之苦,此功大焉,足以千古流传,寡人慕之。

    然而寡人还听说,提出这项建议的人,乃是大贤文子。下令修塘,越王之功固然大焉,然文子建议之功,亦是功在千秋。是故,寡人仰慕文子的智慧以及恩德,决定明日前往钱塘江之畔祭祀文子,以表彰文子的功业。”

    越地群臣闻言,纷纷一愣。

    他们本以为楚王祭祀大禹,祭祀越王勾践,都是出于安抚越人的目的,不想,现在连文子也没有遗漏。

    文子并非楚人也非越人,仅仅曾到楚国游历过,跟楚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样,文子虽然在越国游历多年,但是文子也并没有多么亲近越国,甚至对于越王勾践也不是多么亲近,吴国灭亡之后,文子就主动离开了越国。

    但是,现在楚王仰慕文子的德行,竟然要主动进行祭祀。

    这···

    文子对越人有恩德,而楚王视之为对自己的恩德,这不就是楚王将越人当作自己子民吗?

    这不就是说明楚王推崇德治,大行以德治国吗?

    还有,人人都说楚国排外,现在大王此举,似乎没有多少排外迹象啊。

    接着,越地群臣相互看了看,不少人露出激动之色,然后齐声拜道“大王仁德。”

    在下拜的瞬间,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决定真正依附楚国,回去之后,就将族中的优秀子弟举荐给楚王。

    当日,熊槐带着群臣返回会稽之后,随着楚王明日将会祭祀文子的消息传出,会稽外还没有离去的百姓顿时一片哗然。

    无论是主持修塘的越王勾践,还是提出修塘的文子,百姓至今未忘。

    与贵族们能获得更多利益不同,文子的筑塘之策,不仅解决了会稽周围百姓的饮水问题,让百姓免除了病痛之苦。而且还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不仅改善了水土,还让百姓的收获激增,这样天大的恩情,百姓一直感激在心。

    现在百姓一听楚王祭祀完越王勾践之后,接下来就会祭祀文子,不由奔走相告,感动不已。

    ···

    次日,熊槐带着群臣,在大军的护卫下,一路西行来到钱塘江岸边。与此同时,大量百姓自发随行。

    待熊槐以一羊一猪祭祀完文子之后,熊槐站在祭台之上,看了看周围的士卒,又看了看远处密密麻麻好像并不比楚军数量少的百姓,然后转头看着二十几米外,浩浩荡荡向东海流淌的江水,沉吟了一下然后对身侧的安抚祭祀活动的屈署道“贤卿,让人去江边取一碗水来,寡人要尝尝钱塘江的水,究竟有多咸苦,竟能祸害会稽之地数千年。”

    “唯。”屈署应了一声,然后立即亲自下台取水。

    很快,屈署就献上一碗江水。

    熊槐接过江水,微微舔了一小口,一怔,然后脱口而出道“这是淡的。”

    屈署闻言,顿时一僵,急忙拱手道“大王,这真是臣刚刚从江里取来的水!”

    熊槐点了点头,刚刚他亲眼看到了屈署从江里取来的。

    此时,台下的唐昧走上来,行了一礼,轻声道“大王初来会稽,故而还熟悉钱塘江水文。这钱塘江水,每日都会两变,涨潮时就是海水,退潮之时就是江水。如今江水东涌,海浪未至,故而现在还是江水。”

    熊槐恍然大悟,他从书上看到,钱塘江的海浪昼夜不停,还以为每时每刻都是咸的,只有涨大洪水时才是淡水,却不想,竟是一天两变,一咸一淡。

    想着,熊槐向唐昧问道“那贤卿知道江水什么时候变咸吗?”

    唐昧想了想,拱手应道“大王,根据以往的经验,应该在午时左右开始起浪。”

    “原来如此!”熊槐点了点头,接着想起后世闻名遐迩自己却从未一观的大潮,不由向往道“好,寡人在这等着海浪过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海浪,竟能祸害一地数千年。”

    。

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汹涌() 
等了一个多时辰后,海浪渐至,从分不清海浪还是江浪,到一波又一波丈高的大浪冲上河岸,不多时,浪花便从二十几米外的河道涌到熊槐脚下祭祀的高台。

    此时,唐昧近前道“大王,如今海水上涌,还请大王移步。”

    熊槐看着源源不断冲击祭台的浪花,不由点了点头。

    下了祭台,熊槐没有立即后退,而是乘着水浪袭来,从水面接了一碗水,然后迅速后退。

    后退了百余步,停下来后,熊槐在向自己手中碗里看去,之见此时碗的底部已经趁机一些细沙,也不知道是水里的沙子,还是被浪花冲击的案上的泥沙。

    接着,熊槐微微尝了一小口,果然又苦又涩。

    于是,熊槐立即又吐了出来,接着用清水漱了几次口,才冲淡口中的苦味。

    而后,熊槐又向潮水看去,一见之下,熊怀不禁皱了皱眉。

    刚刚他已经从祭台处退了百步,现在海浪却距离他现在所在七十余步,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海浪竟前进了这么长的距离。

    不仅如此,刚刚他所站立的祭台,不久前才建好的祭台,竟然在海浪的冲击下,一块又一块土块不断的从祭台上掉下,好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倒塌一样。

    又等了一会儿,当海水蔓延到身前三十余步外,祭台开始倒塌之后,熊槐不禁皱起眉头。

    之前他虽然知道钱塘江大潮很壮观,但是依然还有观潮的地方。但现在,海水不断推进,人却只能不断后退,几乎没有容身之地。

    现在还是六月上旬,潮水并没有达到极致,这要是等到八月大潮,那还了得。

    想着,熊槐向跟在身侧的唐昧问道“司马,这海浪每次都像这样推进吗?还有,每年八月之际,这海水会涌到何处?”

    唐昧拱手道“回大王,现在的海浪还算比较温和,臣去年八月时曾前来一观水患究竟,却发现海浪高达数丈,其声如雷,震天动地,一浪袭来,铺天盖地,整个河岸数里内都被海水肆虐。会稽周围又多沼泽,海水顺着沼泽散布会稽各处,故而才形成了水患。

    而且,臣还听当地的官员说,若是运气不好,海浪乘风而来,浪高十丈,那时,即便是会稽城也要受到影响。”

    “浪高十丈!”熊槐心中想了想那场景,顿时打了一个冷颤,然后怔怔地看着唐昧道“贤卿见过十丈高的海浪吗?”

    唐昧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不曾见过,只是听说过。”

    说话间,海浪再次靠近十步之内,熊槐见此,一面继续向后退去,一面暗暗摇头。

    原本来江边祭祀,除了祭祀以外,还想看看能否沿河筑堤,将海浪阻拦在钱塘江之中,就跟后世一样,一劳永逸的会稽水患,以青史留名,万世传颂。

    但见识到这阵阵海浪以及河岸地形之后,不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则钱塘江的大水跟其他地方一样,每天都要来,而且还很准时,都被周围的人摸清了规律,数里之内了无人烟,人见人怕,在这种情况下筑堤···

    以这里之浪大水急,每天都要遭受海浪的考验,熊槐立即摇了摇头,以现在的筑墙技术,别说是四版筑墙法,就是八版乃至是十版,恐怕都坚持不了多久。

    二则,这里地形不好,太过平坦,河道难以蓄水。这种情况下,河堤究竟需要修筑多高?

    还有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钱塘江还跟后世不同,不,应该说现在的海域跟后世不同,海域比后世大很多。

    虽然熊槐南下会稽的时候经过了余杭县,但是余杭不远处就是大海,虽然熊槐不知道现在的余杭县城跟后世的杭州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熊槐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还没有后世那个闻名天下的西湖,有的全都是水,甚至熊槐都搞不清是江水还是海水,反正浩浩荡荡的全是水。

    不仅是会稽这边,还有吴城那边,海域都比后世大,没有西湖也就罢了,连长江的崇明岛也还没有半点踪迹,除了水,还是水。

    所以说,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把不愿呆在这里的百姓迁到其他地方去。

    楚国有的是地盘,只要有人愿意迁,那就免费提供地盘,何必跟大海纠结呢!

    想着,筑堤留名的事,熊槐提也没提,直接让这个想法胎死腹中。

    再次观望了一阵海浪后,熊槐确定没法解决后,便不再停留,直接开口道“传诏,寡人决定前往各处长塘一观。”

    “唯。”

    大半个时辰后,熊槐率众来到会稽城西面的吴塘。

    来到吴塘后,熊槐看了看周围,心中很是失望。

    这吴塘东西向,长约两三里,核心区域是一个小湖,周围散步着片片农田。

    初略一观,就是一个极小的小型水库。

    此时,熊槐走在塘上,将文雀招来后,指着湖水道“贤卿,这就是越王勾践修建的吴塘?”

    文雀点了点头“回大王,正是吴塘,乃是越国从会稽迁都之前所修建的最后一个大塘,因为这次修建动用了大量吴人战俘,故而后人称之为吴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