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常离去后,熊槐看着昭雎道:“柱国,燕国对我楚国而言至关重要,若是这次燕国被齐国打残,遭到极大的削弱,恐怕未来难以牵制齐国。没有燕国的牵制,寡人担心齐国会毫无顾忌的全力攻打我楚国。

    如此,寡人甚忧之,不知柱国可有救燕之策。”

    “这···”昭雎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若是没有各国的牵制,楚国尽起东部大军,全力讨伐齐国,却也能齐军回援。

    但现在,魏国做为齐国的盟友,而且翟强刚刚才在齐国的支持下担任魏相,所以魏国随时都有可能伐楚。

    而宋国这个墙头草,一向唯强是从,也有极大的可能倒戈,所以陈地寿县两地都不得不派出兵力驻守,这就牵制了楚国大部分的兵力。

    而淮阴这边,匡章率领七万大军驻守淮北,以匡章的能耐,沿河防守,最起码要二十万大军才能击败匡章,并给齐国强大的压力,促使声子回援。

    而想要在淮阴筹齐二十万大军,除非将江东十几万大军调来,否则就不可能。

    但···

    昭雎余光瞄了一眼楚王,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江东可比燕国重要的多,三个燕国的价值都比不上一个属于楚国的江东,想要让楚王从江东调兵,这根本不可能。

    想着,昭雎缓缓摇了摇头,拱手道:“大王,眼下我楚国不宜大动干戈,而且齐国有了上次灭燕的教训,想来是不会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亡燕国的。

    是故,臣以为我楚国只需在淮阴虚张声势,然后派出使者前去调停,接着让燕国割地求和,想来齐国也不会太过分的。”

    “不行!”熊槐一听昭雎的消极对策,顿时摇了摇头:“燕国之事,寡人可不会将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柱国可有其他对策?”

    昭雎一听,迟疑了一下道:“若是大王一定要全力伐齐的话,臣请从江东调来十万楚军,如此,臣必能击退匡章,逼迫齐军回援。”

    熊槐一怔,依然摇头道:“不行,江东初定,百姓还未归附,江东的楚军不能调走。”

    “这···”昭雎拱手拜道:“大王,臣无能。”

    昭雎请罪后,厅中的其他将领见楚王看过来,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直视楚王。

    熊槐的目光扫视一遍后,见群臣全都沉默不语,顿时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既想攻打齐国,又想不派出大量的军队,这几乎不可能办到。

    而后,厅中沉默了一阵,就在众人苦思良策之际,左成从人群走了出来,拱手道:“大王,臣有一策,可促使声子伐燕大军回援。”

    熊槐一怔,然后大喜道:“卿有何良策,快快到来。”

    左成露出一丝笑容,然后走到地图一侧,右手手指指着淮北匡章所在的清河城道:“大王,匡章率七万齐军死守清河,如此,我楚军非二十万不可。但是!”

    说着,左成手指移到齐国腹地琅琊即墨一带,开口道:“但是,现在齐国大军不是调去攻打齐国,就是在南部防备我楚国,或者在边境防备他国,腹地极为空虚。故,臣的意思就是柱国率主力牵制清河的匡章,然后派出一支偏师直扑齐国腹地,吸引声子回援。”

    熊槐一怔,迟疑的看着左成:“贤卿,寡人愚钝,这琅琊即墨距离淮阴千里,不仅有匡章这只拦路虎,而且一路上全都是齐国的地盘,我楚军如何能直扑齐国腹地。”

    左成拱手道:“大王,走陆路当然不行,但是,如果走海路,则一路畅通无阻,就跟两百年的吴国水师一样,直扑齐国心腹之地。”

    “可是当年吴国水师失败了!”昭雎反驳了一句,然后见楚王有所意动,立即拱手劝阻道:“大王,大海浩瀚无际,汹涌澎湃,大海中行船与湖泊河流中行船完全不同。而且,齐国的海域还是我楚国完全陌生的水域,海水深浅,是否有暗礁,我楚国全都一无所知。

    更重要的是,齐国那边哪里有河水入海,哪里有岛屿,我楚国也不知道。若是,万一齐军在岛上或者河中埋伏,对我水师进行伏击,那我楚国水师肯定会像吴国一样,有全军覆没之忧。”

    说着,昭雎脸色沉重的拜道:“大王,水师远征齐国,成则一无所得,败则全军覆没,此策太过凶险,臣以为不可。”

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 
“不然。”左成见楚王脸色变化,立即开口道“大王,当年吴国伐齐海战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齐国正在全力应付吴国北伐,是以吴国水师一动,齐国便立即发现,并将举国水师调出以应吴军。是故,疲惫不堪的吴国水师遭到以逸待劳的齐军埋伏,这才大败而归。

    但是,眼下的情况则与当年的情况截然不同。之前齐国为了攻打我楚国,不仅让匡章坐镇清河城,更是派出了两万水师以窥淮阴。其后,齐国为了击败燕国,派出田甲策应,田甲能快速赶到中山,必然是得了齐军水师支助。”

    说着,左成再次拱手道“大王,臣方才说齐国腹地空虚,不仅是因为齐国各城兵力被调走,更是因为齐国水师也不在。若是此时我楚国水师北上,齐国朝野必定震恐。而只要柱国能将匡章拖在清河,那齐国上下见我军逼近,必定会调声子回国。”

    熊槐闻言陷入迟疑之中。

    左成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其风险也很大,大海之上,孤军深入,万一打输了,水师就危险了。

    大海之上可不比陆地,陆地上作战失败,大军还可以四处溃逃。但大海之上,溃军还能跑到哪去,翻船、迷路、缺少淡水、大风、暴雨等等,这些都是要命的。

    接着,熊槐想起被楚国压制在水寨中的齐国水师,不由摇头道“贤卿,田甲前往中山,是否走的水路现在还没有确切消息,万一是赵国直接借陆路呢!

    还有,现在北面的齐国水寨中,就有两万齐国水师驻扎。若是我军长途奔袭齐国失利,而后清河的齐国水师出海截断我军归路,如此,我楚国水师岂不是就会全军覆没。”

    “这···”左成一怔。

    刚刚他只是突发奇想,想起齐国腹地空虚,这才提议水师突袭齐国。

    但是,这是建立在齐国空虚的前提之下,万一齐国水师没有送田甲去中山,而是一直呆在齐国本土,那齐楚两国水师可能就将在大海之上爆发一场决战。

    再加上清河城的齐国水师,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楚军后方,截断水师退路。

    这的确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

    对于楚国水师能否击败齐国水师,继而趁势攻击齐国腹地···

    这事左成心中没底,毕竟刚刚柱国也说了,地利全在齐国那边。

    就在左成迟疑间,水师主将沈宜甫来到左成身侧,行礼道“大王,臣愿率军前往突袭齐国。”

    熊槐一怔,见水师主将主动请战,依旧摇头的道“将军愿为寡人分忧,我心甚慰。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将军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我楚国水师千里奔袭齐国腹地,能否达成目标,并让水师成功返回楚国。

    兵战凶危,寡人不可不慎。若是为了救援燕国,而让将军率领父老兄弟赔上身家性命,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寡人却是不愿的。”

    沈宜甫闻言,深受感动的拜道“大王爱护之意,臣感激不尽。但是,奔袭齐国腹地一事,臣以为是可以一搏的。”

    熊槐一听,面色不变道“愿闻其详。”

    沈宜甫应道“大王,若是齐国水师合兵一处,臣也未必敢北上伐齐。但是现在齐国为了窥视淮南,而将水师分出一部分放在淮水之上,那现在臣就有一些胜算了。”

    说着,沈宜甫笑着拱手道“大王如今齐军腹地空虚,且齐王地新立,一旦齐国上下见我大军直扑齐国腹地,齐王必定会调集大军阻拦,以免我军真的杀到齐国腹地。甚至···”

    说着,沈宜甫停顿了一下,笑道“大王,如果田甲去中山国,真的是由齐国水师运送的,那么眼下齐国水师主力必定还在河水之上。而臣所攻打的目标,却是琅琊即墨。从河水到琅琊,路途极远。

    所以,齐国了滞延我军行动,极有可能会让清河的齐军水师拖住我军。就算清河齐军不愿沿路骚扰我军,但是我军前往齐国腹地,其也会被齐王调走,以截断我军退路。

    故,臣之对策,那就是等清河水师出海,我军先回头破齐军偏师。”

    “先对付清河水师?”熊槐低声囔囔了一句。

    “正是!”沈宜甫拱手道“大王,大海不比陆上,人欲在大海上行动,非得借助船只不可。否则,就是百万大军,也只能望洋兴叹。

    臣知大王所虑者,不过是担心大军后路断绝,一旦失败,则楚国水师将会全军覆没。

    可是,只要臣先将清河的齐军水师解决掉,那么一旦战事不利,自可原路返回。

    昔日吴齐海战,吴国水师即便遭遇埋伏,连主将坐舰都被齐国俘虏,但大海广大,只要是真心退后,后路未断,便可随时退走。

    况且,我楚国水师无敌天下,齐国也未必是对手。”

    熊槐闻言沉默了下去。

    虽然沈宜甫说的轻松,但是事情却未必全如他预料的那样。

    且不说齐军清河水师是否真的会死缠上去,就是齐国的水师,也不是那么好对付。

    对于水师北上,熊槐最担心的问题,不是后路,而是楚国水师在海上打不过齐军。

    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那是因为以前楚国水师只是在大江上纵横,从未涉足大海。而齐国则不然,齐国自古有鱼盐之利,常常与大海打交道,而且齐国的航海技术更是各国之最。

    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这不可是说说而已。

    早在齐桓公之前,就已经有商队通过海路往来齐国与朝鲜,朝鲜的文皮更是被管仲列为天下七珍之一。

    甚至,熊槐还怀疑,现在这个时候,齐国的那些冒险家,是不是已经找到东瀛群岛了。

    毕竟,几十年后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徐福,后世之人可是言之凿凿的说他到东瀛做土皇帝去了。

    想着,熊槐不由摇了摇头。

    “大王!”沈宜甫还想再劝,却见楚王抬手制止了他。

    见此,他只能无奈退下。

    接着,熊槐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诸卿,除了水师奔袭齐国腹地以外,可有其他办法。”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苦思之中,良久,却迟迟没有人开口。

    片刻之后,昭雎突然起身行礼道“大王,臣已经有了攻破清河城,击退匡章的办法了。”

    熊槐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柱国何以教我?”

    昭雎应道“大王,那就是攻敌之所必救,水师奔袭齐国腹地。”

    。

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 
熊槐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虽然同样都是出兵齐国腹地,但昭雎的说法与左成沈宜甫二人不同。

    左成二人是让昭雎牵制匡章,而昭雎的意思则是他自己做主力,让水师做佯攻。

    想明白之后,熊槐好奇的问道:“柱国,不知计将安出?”

    昭雎立即拱手道:“大王,水师远征齐国腹地,没有补给,没有后援,没有地利,太过危险,故臣以为其不可取。

    但是,正如左大夫所说,如今齐国腹地空虚,只要我大军能威胁出现在齐国腹地,齐国上下惊恐中,必然会调兵回援,尤其是水师,必定会全部调回。否则,一旦齐国水师战败,那齐国即便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在漫长的海岸上布防。

    届时,我军借助船只,便可随时随地攻打任意海边城池,甚至还可摧毁齐国的盐场渔场,让齐国元气大伤。”

    熊槐点了点头。

    一旦齐楚两国在海上大战,那就必然将是一场决战,清河的齐国水师必然不会缺席。

    此时,昭雎见楚王点头,便继续道:“大王,如今匡章所在清河城与泗水之上的齐国水师城犄角之势,相互援助。而我军因数量不够,难以对清河展开攻城。

    但是,只要齐军水师一走,那匡章就会坐守孤城,然后我大军北上,将清河小城团团围住,然后大军在城外挖沟建渠,摆出水攻清河城的架势。到时,匡章兵少,见无力阻止我军行动,必然不战自退。

    而我军攻取清河之后,便可趁胜追击。匡章一败,齐国必定震动,齐王为了安抚人心,肯定会一面向我国求和,一面从燕国调兵。”

    说着,昭雎拱手一拜道:“故,臣以为,为了调走泗水水师,我们可派出水师佯攻齐国腹地,只要齐国水师一走,无论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