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刚刚诸卿都向寡人表示愿意毁家纾难,寡人想来既然诸卿连为国捐躯都愿意,那一听也不会推辞去游说燕赵两国的。

    所以说,诸卿以为燕赵两国现在是不可能游说成功的了。”

    他们不仅担心游说燕赵两国失败,更担心游说失败后,齐魏两国趁机来伐,而那时,楚王会在急切之间,会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等到那时候,即便他们想要阻止,却也因为自己远在燕赵两国,而无法阻止楚王。

    想着,昭常等重臣不约而同低下头颅。

    见此,熊槐叹道:“寡人也知道现在能说服燕赵两国出兵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寡人所要的也不是让燕赵两国出兵,而是想要让两国制造一些动静来,让齐魏两国不敢轻易将无视燕赵两国,让齐魏两国不能全力来袭。

    难道就是这样的小小要求,诸卿也不能满足寡人吗。”

    说着,熊槐见群臣依旧没有主动请命,接着道:“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件事情只要有一半的机会,那就可以去做,有三成的机会,那就可以全力以赴。

    现在我楚国正面临生死存亡,此时此刻,只要有丁点的希望,难道我们不该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吗?

    即便最后努力了,却没有成功。”

    此时,咸尹范环见楚王话说到这份上了,便主动请命道:“大王,臣愿去燕国。”

    “好,咸尹果然一心为国。”熊槐大喜的称赞了范环一句,然后看向左尹昭常,主动点名道:“左尹,卿曾多次出访赵国,与赵国君臣多有交情,这次游说赵国的重任,寡人希望卿能承担起来,不知贤卿可愿为寡人分忧。”

    昭常本不想去,但被楚王点名后,也只能无奈的应道:“愿为大王分忧。”

    熊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即如此,那诸卿就散了吧。另外,还请左尹咸尹能尽快前往燕赵两国,寡人会在郢都等候两位贤卿的好消息。”

    “唯。”

    不久,熊槐来到侧殿座下,等了一会儿后,屈原陈轸二人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拜见大王。”

    “免礼。”

    待二人在下方坐好后,熊槐先看向陈轸道:“陈卿,寡人这次将卿找来,还是为了朝议的事情。

    刚刚在朝议上,群臣纷纷表示要毁家纾难,寡人深受感动。所以,为了表彰群臣的品行,为了鼓励其他大臣百姓向群臣学习,为了向五国表达我楚国决死一战绝不妥协的决心

    寡人希望贤卿能将刚刚朝议中的事情散布到楚国各地,让国中父老与各国都知道我楚国群臣的爱国之心。”

    陈轸一怔,接着诧异的看着楚王。

    楚王这是要逼着群臣毁家纾难啊!主动毁家纾难与被迫毁家纾难,这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个不好,这可能会导致朝中群臣在心中怨恨大王的。

    毕竟,刚刚群臣在楚王面前表忠心本没什么,就算事后没有行动也没什么,但是,一旦这消息传开,传得人尽皆知,那刚刚只是口上说说的群臣,就必须得付出行动了。否则,无论他们的地位有多高,权势有多重,他们都将无法在楚国立足。

    想着,陈轸看了看对面的屈原,见他一副面无表情毫无所动的模样,皱了皱眉,然后向楚王拱手问道:“大王,难道事情真的到了这一步了吗?”

    熊槐点了点头:“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岂能让他们只是说说而已。”

    说着,熊槐又补充了一句:“不仅要将这事散布出去,同时也要将寡人与朝中诸公拒绝清查人口的决定也散布出去,还有,将寡人决定在危难关头亲赴前线,与国共存亡的消息也散布出去。”

    陈轸一听连楚王都准备亲自上阵了,不禁长长的一叹之后,点头应道:“大王,臣明白了。”

    陈轸离去后,熊槐转头看向屈原,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道:“贤卿,经过十天的发酵,现在国人差不多都已经知道了我楚国所面临的残酷的险境,同时也差不多都知道了我楚国更加真实而残酷的现实。

    而且,不久之后,国人就会知道,在种种困境之下,寡人面对内忧外患,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甚至连寡人与朝中诸公都准备赤膊上阵了。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却依旧不得不向国中贵族妥协,不愿向国中贵族清查人口。

    卿以为当各地的贵族封君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会怎样应对。”

    屈原闻言冷冷一笑:“回大王,臣以为各地的贵族封君听到这个消息,肯定都会以为这只是大王逼他们继续从家中调兵,逼他们也效仿朝中诸公毁家纾难。而万万不会想到,大王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竟然已经开始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变革,会进行一场会导致楚国内乱的变革。

    所以,臣以为各地封君与贵族在轻心大意之下,必然只会以为大王只是想逼迫他们,面对这种逼迫,他们无非是三种反应:破口大骂诽谤大王;装作不知道毫无反应;或许也有人见国家危难,会跟随大王的脚步,效仿朝中诸公毁家纾难。”

    说着,屈原神色一正,拱手道:“大王,这一次行动,不仅仅只是为变法提前布局,孤立国中贵族封君,争取国中的舆论支持,尽可能的为变化获取有识之士的支持,甚至只是让许多贵族认清事实之后,对我们接下来的变法不进行评击与反对,而让他们进行观望,让他们既便不支持,也不会反对,以尽可能的削减变法的阻力。

    而且,除此以外,这次的行动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进一步对各地封君贵族进行分化。

    前两种反应的贵族与封君,都是冷漠而麻木不仁的,在国家的生死存亡关头,都不思为国尽忠,这样的人,就是国家的蛀虫,地位越高,权势越大,就是越大的蛀虫,这些人就是要警惕的,要予以打击的。

    而后一种反应的贵族与封君,无论他们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都是需要加以笼络的目标。”

    “对于贵族封君的态度,寡人接下来将会拭目以待。”说着,熊槐面色沉重的看向屈原道:“寡人现在更关心的是,贤卿你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屈原闻言,立即庄重的应道:“回大王,臣已经跟楚国的道墨儒农四大学派沟通好了,接下来的大半年里,楚国的各大学派都会讨论楚国现在该不该变法的问题,并在辩论大半年后,会将所有反对变法的贵族,全都贬斥成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如此,等到开始变法之时,想来各地的封君以及贵族,即便想要反对变法,面对汹涌而至的悠悠众口,也无法明目张胆的开口反对。”

    “好。”熊槐点了点头,笑道:“贤卿可以告诉各大学派的人,寡人亲口许诺,只要变法开始后,今后我楚国各地的县丞县尉,甚至是个别县尹,都将从考核中选出,而不是由贵族任命。

    就跟数年前寡人在郢都做的一样。”

    屈原笑着应道:“大王,他们会很期待的。”

    熊槐微微颔首,接着面色沉重道:“还有,为了能保证令尹在淮北大破齐魏宋三国联军,我们必须阻止齐魏两国可能的援军前往淮北支援,而需要将两国援军引到其他地方。

    淮南那边寡人并不担心,就算淮南失守,齐国从淮南获得一两个据点,寡人也能在事后全力夺回。

    寡人最担心的地方还是叶郡以及汉北郡,尤其是汉北郡,一旦失守,再想从秦韩两国尤其是秦国手中夺回,那就难了。”

    屈原闻言,当即表态道:“请大王放心,汉北郡守接子以及襄阳郡守陈相全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必要之时,两郡百姓都可以为大王死战。”

    熊槐微微点头,正欲开口说话,此时,殿外传来一道声音:

    “大王,刺史令求见。”

    刺史令?

    熊槐一怔,陈轸这才离去没多久,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难道又出了什么大变故?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 
不久,陈轸走进殿中,见楚王还在跟屈原商谈,立即露出一丝笑容,快步向前,拱手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一怔,他本以为陈轸去而复返,是因为出了什么大事,结果,不想陈轸一进来就是立即向他道喜。

    “贤卿,出了何事,喜从何来?”

    陈轸应道:“大王,刚刚臣奉命在郢都中散布消息,但,臣刚刚回到刺史府,还未来得及下达散布群臣准备毁家纾难的谣言,结果这个消息已经开始在郢都中散播了。”

    熊槐愣了愣,跟一侧的屈原对视了一眼,露出震惊之色,难以置信问道:“这个消息是谁散播出去的?”

    陈轸闻言感叹道:“回大王,是咸尹主动散布出去的。不久前咸尹回到自己府邸后,以自己即将北行燕国,难以顾及国中之事,且因战事千变万化,他也不能预料齐魏两国何时出兵增援,唯恐因为自己不在国中而耽误了战事。

    是以,为了以防万一,咸尹刚刚一回到府中,就立即下令,将族中所有十二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的族人,无论男女,全都进行整编,随时准备举族奔赴前线。”

    说着,陈轸见楚王满脸震惊,稍稍停顿了一下,便继续道:“咸尹整编府中族人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让周围的人全都震惊莫名,然后群臣在议事中阻止大王清查贵族的附庸,并请求毁家纾难的消息,顿时在周围传播开来。

    接着,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赵国的左尹,听说了咸尹了事情后,惊叹了一声,也跟着整编家中的族人了。”

    说着,陈轸见楚王与屈原还未反应过来,便在他们的震惊中接着道:“左尹与咸尹整编族人的消息,几乎就在瞬间便在郢都中引起了轰动,所有的国人都在奔走相告。结果,等臣回到刺史府之时,刚刚朝中参与议事的群臣全都决定毁家纾难的消息,已经在郢都中人尽皆知,并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周围地区扩散。”

    良久,屈原率先反应过来,然后立即向楚王拱手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臣毁家纾难,国有如此贤臣,此战必胜。”

    熊槐亦反应过来,依然露出满脸震惊之色。

    之前在大殿议事的时候,他本以为群臣说要带着自己全家老少上阵,只是形式所为,一时热血上涌,过后冷静下来,就会食言而肥。

    所以,他才准备让人将大臣的誓言散布出去,准备将群臣逼向死地。

    但不想,他还没有动手,那边咸尹范环就自己干了。

    说真的,直到此时此刻,熊槐依然被范环的举动震撼到了,他这是真的要举族共赴国难啊。

    虽然咸尹范环在朝议中,屡屡与他意见相左,屡屡开口反对。但,毫无疑问,这也一个忠臣。

    想着,熊槐感叹道:“是啊,国中有如此忠良之臣,岂会衰亡。原本寡人对于此战还只有七成胜算,但现在,寡人已经十成胜算,此战必胜。”

    说着,熊槐向陈轸吩咐道:“陈卿,立即将咸尹范环以及左尹的事迹向各地以及各国传播,寡人要所有的人都知道,楚国虽然遭到五国围攻,但群臣百姓依然还紧密的团结在寡人身边,只要有咸尹左尹的这样的大臣,只要国中百姓还愿为寡人死战,寡人将毫不畏惧任何挑战。”

    “唯。”

    陈轸离去后,熊槐又向屈原吩咐道:“贤卿,让各大学派的人对咸尹他们的事迹进行讨论,寡人要通过朝中大臣毁家纾难的事情,进一步孤立各地封君。同时,让各大学派的人掌握好评击的焦点,寡人要让所有的封君贵族,都以为国中的舆论,都是在逼他们效仿朝中诸公,在逼他们拿出更多的实力来抵抗五国。”

    “请大王放心,臣立即就去拜访各大学派的领袖。”

    屈原陈轸二人离去后不久,熊槐就收到了昭常范环两人的上书,书中尽数二人家中族人,全部听候他这个楚王的调遣。

    熊槐收到上书后,看着名单上的人名,只看到他们十四岁以上的子嗣全在这份名单上,顿时便觉这两份上书全都重若千钧。

    接着,熊槐沉默了许久,然后下诏道:“传诏,让左尹与咸尹从族中各挑一名十岁左右的男丁前来宫中做为公子子鼠与公子子牛的伴读。”

    另一边。

    郢都中,自从咸尹范环与左尹昭常将族人编制起来,并将名录送进宫中后,整个郢都的楚人都沸腾起来了。

    原本今日楚王召集朝中重臣议事,商议是否在国中进行清查人口的事。

    结果,这事被群臣所阻后,许多中下层的官员以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评击朝中诸公因为自己家中隐匿了人口,而至楚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