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根用沙子制作的绳子,然后将两个国家捆绑在一起,难以持久。”

    “我们和齐国结盟,不过才短短两年,然后我们就背叛了齐国。我们和秦国的结盟,两个月不到,秦国就背叛了我们。盟约一事,寡人信不过。而且越王贪利好名,寡人同样信不过越王。”

    “所以对于越国,寡人一定要灭了他,两位贤卿以为如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 
昭雎陈轸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

    楚王竟然愿意为了越国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这值得吗?

    如果真的能灭亡越国,一口将整个越国吞下,那么这些代价还是完全可以付出的。

    怕就怕和齐国一眼,心虽大,但是胃口不够,被各国逼着将燕国吐了出来,那就是一场灾难。

    但是现在楚王并不急着实行灭越之战,提前做好准备,积蓄实力,却是可行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楚王的意思,灭越一事,楚王志在必得。

    身为臣子,根本无法违背楚王的意志。

    只要楚王不是心血来潮,贸然灭越,精心策划一番,此事绝对可以一试。

    楚国虽然和许多国家接壤,但是越国却被楚齐包围,能救援越国的,只有齐国,但是齐国之鉴不远,一旦楚越交战,那么齐国能想到楚国要灭亡越国吗?

    就算齐国想到了,齐国能攻破淮水吗?

    想到这,昭雎和陈轸行礼道:“愿听大王吩咐。”

    熊槐见两人同意自己的战略目标,点了点,目光炽热道:“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越国大国也,国力虽然不及楚国,但是楚国要想灭亡越国,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寡人打算从现在开始,楚国的战略目标就全面转向越国,对其他各国采取交好策略,避免我楚国的实力遭到损伤,争取一战而灭越。”

    昭雎进言道:“大王,若是我楚国的战略重心从秦国转向越国,那么我们封锁秦国的事情就要另作打算。”

    熊槐一愣,之前封锁秦国的计划,就是为了防止强大的秦国在楚国后方搅风搅雨,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熊槐问道:“为何?”

    昭雎答道:“大王,秦国现在可以出兵的方向有四个国家,分别是我楚国和三晋。”

    “秦国若是攻打我楚国,有四条路,分别是巴蜀南郑武关以及越过韩国。前三条路困难重重,我楚国只需留下精兵防守,秦国就难以突破。秦国攻打楚国较为方便的,就是最后一条,如同这次一般,主力越过韩国,攻打我楚国。”

    “所以我们楚国只要拉拢韩国,就可以避免再次和秦国发生大战。”

    熊槐点点了头,经武关的商洛古道,曲折难行,实在不是一条好的进攻路线。

    如果楚国和韩国结盟,那么秦国就不能越过韩国,出兵伐楚,这对楚国积蓄实力是十分有利的。

    见楚王点头,昭雎接着道:

    “秦国攻打韩国,只需要兵出函谷关,就可以直面韩国重镇宜阳,秦强韩弱,所以韩国屡屡率先向秦国投诚。”

    “秦国攻打赵国,目前可行的路线就是渡过河水,经蔺地,攻打赵国西侧。”

    “而秦国攻打魏国,除了出兵函谷关外,还可以渡河水。一旦秦国被彻底赶回河西,那么秦国就只能兵出函谷关。”

    “如此一来,我们楚国要想保住韩国,那就只有一种选择,出兵救援韩国。可是,若是秦国每年都打一次韩国,那么我们楚国就得每年救援一次韩国,这就是白白损耗我楚国的力量。”

    “可是,如果不救韩国,那么韩国就有可能受不了秦国的压迫,而再次投靠秦国。这样一来,秦韩连为一体,一旦出兵我楚国,那么楚国将不得不战。可是即便是打赢秦韩联军,这也是两败俱伤的事情。”

    熊槐眼睛一眯,道:“贤卿的意思,我们这次出兵不出力,让赵魏两国功败垂成。然后给秦国留下其他其他地方的出兵路线,迫使秦国和赵魏两国交战,三国相互消耗。”

    昭雎拱手道:“大王正是如此,只要一个国家成功既可,依臣之见,先成功的会是赵国,待赵国成功后,我们楚国就暂缓攻秦,让魏国拿不下汾阴。”

    “而后,只要秦国出兵韩国,我们就大张旗鼓的出兵救援韩国,逼迫秦国退兵,如是再三,韩国知道我们楚国会出兵救援,秦国对韩国不再是威胁,那么韩国必然彻底倒向我楚国。楚韩结为一体,秦国见韩国暂不可图,目光不是义渠就是魏国。”

    “只要韩国同我们楚国结盟,那么秦国就不能大规模出兵攻打我楚国,而且就算三晋结为一体,魏国的出兵方向也不可能是我们楚国,如此我楚国无忧矣。”

    熊槐心里有些不舒服。

    韩国是一个小国,这次伙同秦国偷袭楚国,造成极大的损失,熊槐本打算要好好的教训韩国的,可按照昭雎的战略规划,那么这次就不能重罚韩国,相反还有交好与韩国。

    看来,心中的这股怒火,只能压下去了。

    “好,那么就如此吧,让秦国在河水东侧留下一个渡口,让秦国和赵魏两国相争。”

    “大王英明。”昭雎行礼。

    陈轸思考许久,进言道:“大王,若是我们楚国的战略转向越国,那么除了拉拢韩国以外,还需要拉拢赵燕两国继续削弱齐国,而且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天下休战后,我们楚国再次结盟越国,怂恿越国继续攻打齐国,只要齐越两败俱伤同时被削弱,那么未来我们攻打越国之时,就会事半功倍。”

    熊槐想起昭滑信中的内容,道:“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将齐国的淮北地区大部分让给越国。”

    淮北地区在接下来的规划中,本来就是准备放弃的地方,如果让给越国,让齐越继续交战,自然不无不可。

    陈轸肯定道:“大王,正是如此。越国进攻的方向不是齐国就是我们楚国,如果将齐国淮北大部让给越国,那么越国就有了继续进攻齐国的基地,可以避免越王在北上无路的情况下,再次想起我们楚国。”

    熊槐笑道:“好,那就按这个意思办,将齐国淮北地区大部让给越国。”

    说完,熊槐在案前来回走了几圈。

    有些疑惑。

    不知道现在自己打败齐国和秦国,楚王的权威是否已经足够?

    现在昭滑建议出兵攻打越国的事情,正是一个契机,一个改变楚国的契机。

    而后熊槐迟疑的看着昭雎和陈轸,问道:“两位贤卿,寡人有一个疑问,请两位贤卿为寡人解惑。”

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 
两人闻言立即拜倒,道:“不敢,请大王训示。”

    熊槐挥手示意两人起身,目光深邃道:“寡人有一件事情苦思许久,却没有答案,故想询问两位贤卿。这件事情就是我们苦苦争霸天下是为了什么?”

    两人闻言一愣。

    争霸天下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号令天下的权势和地位。

    以前能够号令天下的只有周天子,后来平王东迁周天子衰弱,无法号令诸侯。

    其后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将天下许多诸侯团结在自己身边,率领诸侯接连大战,压服楚国之后,才称霸天下,以诸侯之长的身份号令其他诸侯。

    其后楚国称霸,楚庄王问鼎之轻重,结果却碰了一个软钉子,当时王孙满回复:“周德虽衰,其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

    在当时,周天子依然有大义在,天子只有周王,楚国虽然称王,但是被其他国家无视,敌对的时候还是以楚子相称。

    所以既然不能称王,那就称霸。

    而且称霸一事在当时来看,天下诸侯众多,自己身边的小诸侯国还没有灭完,其他地方的诸侯国,当然只需要听令就可以了。

    但是时间推移到现在这个时候,情况就有所不同。

    天下的小国基本已经全灭,周边只剩下大国,要想称霸天下,就必须压服其他几个大国,如同魏国一般,将天下不服的国家全都打一遍,然后自己衰弱了。

    而且现在这情况,天下大国的国君,全都自称王号,和周天子的周王平起平坐,周天子就是特殊的王,连韩国这样的小国都可以欺负周国,更别提其他国家了。

    见两人愣在那里。

    熊槐接着问道:“昔日魏文侯攻打秦国河西地甚急,秦国向我楚齐两国求救,我楚齐两国合力救秦,攻击魏国后方,两位贤卿知道魏文侯是如何应对的吗?”

    这件事情距离现在差不多刚刚一百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昭雎和陈轸自然知道。

    昭雎答道:“回大王,当时魏文侯对我齐楚联军不闻不问,下令魏军全力攻打秦国,让楚齐联军接连得手,攻取了魏国大量土地。直到数年后,吴子彻底打败秦国,全取秦国河西地,才回师与我齐楚交战。”

    后面事情昭雎没说,熊槐也没有继续问,这是楚齐两国被虐打的黑历史。

    熊槐问起另一件事:“寡人在想,若是当年魏武侯即位后,继续攻打秦国,直到将秦国彻底灭国,那么现在是怎样的一幅情形。”

    昭雎陈轸再次一惊。

    如果楚王的设想成为现实,那么对于天下来说,形势似乎已经明朗。

    以当时魏国的实力,如果不和楚齐两国交战,试图称霸天下,而是全力攻打秦国,以当时秦国灭国边缘的情况,灭亡秦国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魏国就占据关中之利,然后灭掉赵韩两国,那么就算齐楚联盟,都要被魏国横推。

    现在回想当时情况,果真就是一念之差,如果不是当时没有灭大国的先例,如果不是当时各国都想着争霸,好像现在都没有其他国家什么事了。

    昭雎陈轸连忙再拜请罪:“大王,臣等死罪。”

    尤其是陈轸,脸色苍白,冷汗瞬间冒出来,汗水顺着额头直往下掉。

    楚国的争霸战略,就是他和公孙衍两人一首策划的,现在楚王竟然要舍弃争霸的事业,认为争霸不可取,那就是他和公孙衍在误导楚王。

    罪莫大焉。

    熊槐将两人扶起,摇头道:“两位贤卿何罪之有。寡人听说昔日商君向秦孝公献策,第一次大论帝道,结果秦孝公睡着了,事后通过景监训斥商君是一个狂妄之徒。商君第二次向秦孝公说王道,结果秦孝公再次通过景监训斥商君。结果第三次商君说霸道,秦孝公才重用商君,可见当今天下的主题依然还是霸业。”

    “只是霸业之路,到了现在,已经无路可走。如同魏国,打败秦国,我楚齐两国就会冒头,打败楚齐,秦国的实力又恢复了,费时费力,却只得一时之效,寡人以为其不可取。”

    景监是楚国景氏族人,商鞅入秦的事情,楚国知道得很清楚。

    看到两人若有所思,熊槐继续道:“之前寡人虽然疑惑,但是却也不知道除了霸业,我楚国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接着,熊槐将目光看着齐国的方向,道:“直到这一次,齐国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举将燕国灭国,才让寡人如梦方醒。”

    前任就算是在做梦吧。

    远交近攻,舍弃霸业,走统一的道路,这是熊槐老早就想提的事情,但是之前初来驾到,而后出现一些失误,才拖延道现在。

    熊槐顿了顿,继续道:“昔日孟子见魏王,当时还是太子的魏王曾向孟子询问:天下恶乎定?两位贤卿可知孟子是如何答的?”

    孟子见魏襄王的事情,孟子一从魏襄王那里离开,就对外面的人说魏太子怎么怎么的,所以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陈轸答道:“回大王,昔日孟子曾对:定于一。”

    魏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统一。

    这就是与当前争霸主流截然不同的方案。

    虽然没有被各国高层认可,但是在思想界已经明确提出了。

    熊槐心中推测,或许魏国争霸衰弱后,魏国的思想界已经对争霸事业有过反思。

    其中的证据就是从魏国入秦的商鞅,先提出的就是帝道,然后才是王道,最后才是霸道。

    可惜的是,儒家在现在并不流行,而且儒家那一套听上去很美好,但是实行起来却很困难,孟子的话大家一笑而过,然后各国接着为称霸而努力。

    昭雎听到楚王和陈轸的一问一答,心中瞬间出现一缕疑惑,难道楚王打算在楚国重用儒学?

    这件事并不是不可能,儒家自孔子周游入楚后,一直都有在楚国流传。

    吴起在楚国虽然以变革和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