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君覆辙,寡人打算为秋侯派遣一位令尹以及一位司马,来教导和辅佐秋侯,不知两位贤卿认为此事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何人可以胜任。”

    令尹主管政事,司马主管军事,只要秋侯的左右手都是自己派去的人,那么秋地的治权将会收回大部,这样也算将秋地收回了。

    只要能从秋侯这里打开收回封君治权的缺口,那么不收回秋君的领地,还要更好些。

    对于楚王的打算,昭鱼和陈轸心知肚明,楚王这是效仿秦国,打算直接统治地方。

    如今还未即位的秋侯,已经沦为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楚王宰割,而没有反抗的余地,对于楚王的这种要求,昭鱼和陈轸都不会替秋侯说话。

    昭鱼和陈轸齐声道:“大王英明。”

    而后昭鱼不假思索道:“大王,至于教导秋侯的令尹,臣以为昭阳之子昭灵可以。”

    令尹昭阳已经死亡快半年了,而昭灵一直闲置家中,因为昭阳只有封地食邑,而没有封地治权的缘故,导致昭灵一直无所事事,如今得到机会,昭鱼立即推荐昭灵。

    听到昭鱼提起昭灵,熊槐想了一下,的确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昭灵身为前令尹之子,身份比起秋君之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昭灵成为秋侯的令尹,那么面对昭灵,秋侯只能装孙子,沦为被训导的对象,秋地的治权,他根本无法和昭灵争。

    熊槐点头道:“昭灵贤良,必能教导秋侯。”

    见楚王同意昭灵出任秋侯尹后,昭鱼就闭口不言。

    陈轸想了想道:“大王,大将军屈匄身经百战,乃是当世名将,其子屈岩深得大将军真传,臣以为可以胜任秋地司马一职。”

    屈匄在之前与秦国的一战中,已经不治身亡。

    其子屈岩才干如何,熊槐印象较少,但是如果只论身份地位,屈岩依旧不怵秋侯。

    面对昭屈两个公室子弟,加上楚王在后面支持,秋君一脉只能认命。

    熊槐同意道:“此事可行,就用昭灵和屈岩吧。”

    接着,熊槐继续向昭鱼问道:“不知国老以为,秋君之子中,何人能继承爵位。”

    昭鱼答道:“大王,秋君有五子,除去幼子纯良至孝外,其余子嗣全都顽劣不堪,故而请立幼子。”

    熊槐笑问:“秋君幼子年方几何?”

    昭鱼面无表情:“快十岁了。”

    “果然纯良至孝。”熊槐赞了一句,而后对昭鱼道:“传寡人之令,将秋君世子下狱,后日大朝之时,寡人将在朝会对秋君宣判。”

    昭鱼应道:“唯。”

    昭鱼离去后,立即将秋君世子抓捕。

    其后,秋君世子被捕入狱的消息,迅速在郢都传开。

    得知这一消息后,还未离开郢都的封君的第一反应就是:秋君完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熊槐一心扑到面粉的制作上,面食的品种开始源源不断出现在楚宫之中。

    第三天早晨,太阳还没有从东方爬上天空,熊槐就从齐美人温软的丝被中爬了出来。

    按照熊槐的规划,今天这大战后的第一次朝会,将会是楚国转折的开始。

    从今天开始,自己将成为真正的楚王。

    换好衣服后,熊槐精神抖擞的离开宫殿

    来到大殿,在群臣的注视下,走到楚王的位置上坐下。

    礼毕。

    熊槐向群臣道:“去年秋后,因齐国残暴以及秦国不义,我们楚国同时与秦齐两国发生大战,依靠上天庇护以及祖先保佑,寡人打败了秦齐两国。”

    楚王话音落下,群臣齐道:“为大王贺!”

    群臣贺毕。

    熊槐叹气道:“此战虽胜,但是我楚国同样损失惨重。大将军屈匄战死、上大夫苦获战死、还有襄成君等八位封君,爵位在执圭的重臣战死近六十多位,将士死伤惨重···”

    群臣拜道:“请大王节哀。”

    停顿许久,熊槐向群臣道:“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寡人决定,凡是此战中战死的士卒,全家免税三年,此战中受伤的士卒免税两年,参与此战的士卒免税一年,还有,参与此战的封君···”

    斗由一听楚王免税,顿时胸膛急剧起伏,心跳加速,如同打鼓一般在胸膛中急骤跳动。

    待到楚王说完士卒,再提及封君时,再也扛不住了,眼前一黑,就晕死过去。

    “砰”的一声响动,打断了楚王的话。

    熊槐一看,只见跪坐在前列的太府尹斗由双眼泛白,口吐白沫,倒在地上生死不明。

    这···

    太府尹这是被寡人吓晕过去了么···

    寡人是不是应该先和太府尹通通气?

    不过太府尹晕过的正是时候啊!

    现在购粮计划更加完美了。

    “太府尹···”

    “传太医···”

    太府尹昏死过去,顿时令朝堂次序大乱。

    有叫人传太医的,有询问发生什么事的,有议论纷纷的···

    声音此起彼伏,乱乱糟糟,如同一个菜市场。

    熊槐见状,眼睛一眯,拿起案上的一个香炉,直接砸在地上。

    “哐啷”一声巨响,顿时令大殿一静。

    见大殿安静下来,熊槐怒道:“朝议大乱,尔等眼中可有寡人,如此失礼,成何体统。”

    群臣立即伏地请罪道:“臣等死罪。”

    熊槐没有理会他人,向李秋吩咐道:“将太府尹送入偏殿,传令太医救治。”

    “唯。”

    太府尹还没有送走,熊槐问道:“廷理何在?”

    廷理庄严立即起身出列道:“臣在。”

    “接下来由你监察群臣,再有扰乱朝政者,直接下廷理严处。”熊槐冷声道。

    “唯。”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 
朝政次序恢复后,熊槐接着之前的赏赐继续道:“此战参战的封君,无论是与秦国大战的,还是与齐国大战的,全都免除今年的供奉。”

    “赐宜县之地为大将军食邑,赐房县为襄成君食邑,赐鄂君免税五十车十年···”

    因为封君队国家危害极大缘故,这次对功臣的封赏,全部采用食邑制,都是阉割版的食邑,只能收税,没有治权。

    一应赏赐公布后。

    昭鱼出列道:“大王,老臣要弹劾秋君世子以及哪陵君。”

    此言一出,群臣暗叹来了。

    熊槐问道:“不知所为何事?”

    昭鱼道:“秋君接到大王征召时已然病重,秋君世子上不知为国解难,下不知为父解忧,以至于陷秋君与不忠,秋君征召不至,虽情有可原,但国法难容,老臣请大王收回秋地,诛杀秋君世子,废秋君封号。”

    熊槐向群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秋君世子被抓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群臣哪能不知楚王是什么意思。

    若是此战楚王战败,群臣还可以替秋君求情,但是此战楚王大获全胜,那么自然是按楚国之法处理了。

    群臣全都赞同道:“臣等附议。”

    熊槐思考了一下,摇头道:“秋君心忧国事而死,秋君世子的错误,并不能归结到秋君身上,这种刑罚太重,寡人以为不可取。”

    “但是寡人征召而秋君不至也是事实,此事不可不罚,传寡人之命,赐死秋君世子,以庶人之礼葬,贬秋君为秋侯,以侯礼安葬,另从秋君之子中挑选贤良,继承秋侯之位。”

    “这···”

    群臣心中一喜。

    楚王废肉刑在先,现在有从轻处理秋君,果然仁慈啊。

    摊上这样的楚王,果然是臣子之福。

    群臣皆道:“大王仁德。”

    语毕,昭鱼继续道:“大王,哪陵君面对大王征召,以盗贼为由,欺骗大王逃避兵事,而后担心事情败露,又擅自出兵攻打蛮人增强自己的实力,其后面对大王召见,又拒不回郢都。”

    “嘶。”

    群臣倒吸一口冷气,按照昭鱼的说法,哪陵君这是居心不良意图谋反啊。

    果然,昭鱼接着道:“老臣请大王依法处置,废哪陵君封号,夷灭哪陵君全宗,收回哪陵君封地。”

    “什么,哪陵君竟敢如此欺君罔上?”熊槐大怒道:“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伏地而请道:“臣等附议,请大王夷灭哪陵君全宗。”

    熊槐再次思考了许久。

    群臣纳闷,难道大王连谋反罪都要轻饶?

    熊槐向群臣看了一圈,眼神落在群臣后面,问道:“哪陵君有负寡人,其罪大焉,那位贤卿愿意替寡人到走一遭,宣布寡人的决定,将哪陵君全宗缉拿回都,以正国法?”

    话音落下,大殿之中顿时冷场。

    楚王摆明要诛杀哪陵君全宗,这个时候以楚王使者去哪陵,宣布要缉拿哪陵君全宗,难道不怕哪陵君杀人逃亡吗?

    熊槐再次问道:“怎么难道无人愿意作为寡人使者去哪陵走一趟吗?”

    再次冷场。

    又过了数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从殿外走到殿中道:“臣谒者庄辛愿往。”

    熊槐摇了摇头,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人靠谱。

    这个庄辛熊槐见过数次,是不久前才被举荐为自己的侍从的,在众多侍从中也没有表现特长来。

    没想到这次豁出去了。

    用谒者传令,这也倒正合适。

    熊槐想了一下道:“好,准。如若哪陵君不远束手就擒,卿自可归来。传来,以昭应为将军,领兵一万,准备移兵哪陵之外,一旦哪陵君不从,立即挥兵强攻哪陵。另封锁哪陵与外界的通道,绝不可让哪陵君跑了。”

    群臣听得冷汗直冒,楚王这一次要赶尽杀绝啊。

    以前还没有封锁道路的说法。

    所以一旦有事,贵族见事不可为,就会直接跑路。

    昔日阳城君是这样,庄子他家的祖上也是如此,全都是放弃楚国的一切,然后跑路了。

    这种封锁道路表示严惩的态度,还是首次。

    楚王这次是真的大怒了。

    安排昭应讨伐哪陵后。

    熊槐接着道:“大将军已故,司马一职空缺,工尹何在?”

    昭雎应道:“臣在。”

    “工尹昭雎文武兼备,深通兵法,升司马,主持全国兵事,负责郢都周围防务。”

    昭雎眼中闪过一道异彩,拜谢道:“臣领命!”

    熊槐停顿了一下,问道:“秦国地方千里号为万乘之国,齐国地方千里号称万乘之国,然则寡人之国,地方五千里,亦号称万乘之国。”

    “寡人之国五倍于秦齐,然而实力却与秦齐两国相差无几,寡人不知何故,不知卿等何以教寡人?”

    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轻易之间很难说清。

    群臣听到楚王的提问,第一反应不是如何答复楚王,不是思考楚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心中大惊,楚王这是打算变法图强了吗!

    熊槐也没有打算让群臣回答,自己答道:“寡人以为我楚国之所以和秦齐并称,只是因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我楚国的兵力并没有比秦齐两国多多少,其二是我们楚国士卒的武器也并不比秦齐两国精良,所以才让秦齐两国与我楚国并列。”

    群臣听到楚王的两个答案,顿时一懵。

    如此深奥的问题,如此肤浅的答案。

    感觉前后都不是一个楚王!

    如果人多就有用,魏国当年那个小国,如何能打败秦楚齐三国。如果人多就有用,五国攻秦早就把秦国给灭了。

    这个答案虽然不靠谱,但是只要楚王没有得出昔日吴起的那个答案,将这个黑锅甩在贵族身上,那就万事大吉。

    于是,大臣们纷纷赞同道:“大王英明。”

    熊槐见此,笑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寡人的意见,那就再好不过了。”

    “寡人常闻孔子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则事半功倍,不可不察。故,寡人欲将废工尹而置司空,主管楚国所有水利营建以及百工之事。”

    工尹之职位列九卿之一,司空一职在各国职位各有不同,高则位于三公之一,低则介于三公与九卿之间,依旧比卿位高半阶。

    无论如何,废工尹置司空,都是提升工事的地位。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 
熊槐顿了顿,道:“司空之职,乃是寡人之辅,非重臣不可就任,国老,寡人以为司空之职,非公不可,不知公以为如何。”

    昭鱼行礼道:“老臣虽老,但依然愿意为大王分忧。”

    熊槐笑道:“国老愿意就任,寡人其无忧矣。”

    接着对已齿道:“上大夫已齿,精通工事,其令上大夫已齿为左工,为司空之辅。”

    已齿应道:“臣领命。”

    群臣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