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笑道:“国老愿意就任,寡人其无忧矣。”

    接着对已齿道:“上大夫已齿,精通工事,其令上大夫已齿为左工,为司空之辅。”

    已齿应道:“臣领命。”

    群臣闻言顿时松了一口,看来楚王真的只是要大力发展工事。

    熊槐接着道:“至于我楚国的兵力不多,寡人以为这是我楚国人口不足的缘故。因此寡人决定再次号召民间生育,为此寡人打算以身做则,放归宫中年过二十的侍女,令其自由婚嫁。”

    “另,令各地重新组织仲春之会,不可懈怠。”

    “为此,寡人决定将乐尹升为刺史令,每年仲春之际,从郢都派出刺史前往楚国各地,不仅收集各地的歌谣民风,还要巡视各地仲春之会的组织情况,如有组织不力者,郡县斥责县令郡守,封地斥责封君,屡教不改者,寡人将会诸卿对各地郡县之长以及封地封君进行处罚。”

    乐尹源自上古时期的乐正,是王室的宫廷乐官,周代以礼乐治国,乐尹其中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不定期采风,前往地方采集歌谣民风,以此为国君提供意见。

    在场的封君对于楚王改乐府为刺史一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乐尹变为刺史令,然后采风之时增加一个巡视仲春之会的任务,而且还固定在每年的仲春之际,似乎也没有什么。

    熊槐说完,见群臣没有出声反对,顿时松了一口气。

    变乐尹为刺史令,是他思考很久,才想到的一个加强中央集权的突破口。

    虽然现在的刺史还是权利较少,但只要有了中央背书,加上巡视和斥责的名义,未来刺史的权重就会逐步增加,有了自己这个楚王的支持,难道还怕刺史的战斗力不够。

    想到这,熊槐对群臣道:“既然卿等并无异议,那么此时就这么决定了。”

    接着对陈轸道:“客卿,以卿为首任刺史令,从今年开始,派往各地采风的人员,增加巡视仲春之会的任务。”

    陈轸应道:“臣领命。”

    大事说完,熊槐问道:“诸卿可有其他事情要奏?”

    已齿等了一会儿,见无人上奏,出来道:“臣冒死进谏。”

    群臣见墨家的首领第一次上朝,没有暂时蛰伏,而是一幅视死如归的样子要向楚王进谏,顿时惊疑不定。

    许多人瞬间就在心中下了一个决定,无论他说什么,都要进行反对,要让他看看,楚国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熊槐看着已齿道:“贤卿有事尽管道来。”

    已齿拜倒道:“大王,微臣要弹劾三闾大夫,屈原进献面粉,谄媚君王,劳民伤财,大王在宫中日以继夜舂制面粉,却依旧不够大王一日所耗,面粉奢靡,臣冒死进言,请大王暂停舂米,驱逐屈原。”

    “这···”熊槐面露难色:“此事以后再议。”

    面粉一事经过三天的酝酿,楚王这两日每日都在厨房中厮混,已经在郢都闹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在传说面粉是难得的山珍海味。

    只是传说面粉是由麦子舂制而成,令大多数贵族心中略带迟疑,没有轻易尝试。

    舂制面粉的部分贵族,因为找不到窍门,于是从楚宫重金收购的独门配方,也只是仅仅而将朝食换成了面条。

    面粉山珍海味一说,贵族还没有看到成果。

    但是面粉劳民伤财的事情,倒是已经初见端倪。

    自己和娇妻美妾加上子女,全都在这寒冷春季吃上滚烫的面条,非得要数十个壮丁昼夜舂米不可。

    伤财一说勉强,劳民一说绝对没有冤枉屈原和面粉。

    许多人在内心悔恨,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率先弹劾屈原呢?

    结果让已齿这个新人大出风头。

    失策啊失策。

    大部分朝臣立即放弃诘难已齿的打算,全都将矛头指向屈原,行礼道:“大王,左工所言极是,臣等附议,请大王驱逐屈原。”

    “这···”熊槐面露难色,道:“众卿之意寡人知之,司宫?”

    李秋应道:“小臣在。”

    熊槐吩咐道:“暂停宫中的舂米的行动。”

    “唯。”

    见楚王对驱逐屈原的事情只字不提,已齿再拜道:“大王,屈原献面粉之事亦不可轻饶,请大王驱逐屈原。”

    群臣皆道:“大王,屈原祸国殃民,请驱逐屈原。”

    熊槐大怒道:“好,依众卿之言,罢免三闾大夫所有职务,但依然准其参加议事,就这样吧,退朝。”

    见楚王大怒而去,许多大臣顿时看已齿顺眼了不少。

    下朝后,群臣出宫的半道上,一位侍从快步追上鄂君,道:“见过鄂君,大王有请。”

    鄂君一怔,对身旁的数位封君道:“大王有召,本君失礼了。”

    随后,鄂君跟随侍从来到楚王所在的宫殿。

    见楚王正襟危坐,面色如常,迅速行礼道:“臣鄂君启拜见大王。”

    熊槐看着拜倒的鄂君,并没有说话。

    鄂君伏在地上,没有听到免礼的声音传来,只能保持拜倒的姿势,一动不动。

    心中却在惊疑不定。

    难道我有什么地方惹怒了楚王?

    还是说有人告密,让那一件事情暴露了,大王觉得我令王室蒙羞,打算警告于我···

    可是也不对啊,鄂君一脉百多年历史,已经算王室远支,我再怎么乱搞,也扯不到王室身上啊?

    听说太府空虚,难道楚王在打我的注意?

    想着想着,冷汗就渐渐冒了出来,然后迅速打湿了衣衫。

    不多时,熊槐见鄂君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打湿,顿时纳闷起来。

    这不应该啊!

    鄂君一向忠心,除了有些贪财,自己富可敌国外,其他的光是不贪图领土,就算是封君典范,怎么会如此如此害怕寡人。

    难道是寡人越发威严了?

    还是担心寡人对他的财富有想法?

    熊槐收拢心神道:“免礼。”

    “谢大王。”

    熊槐等鄂君直起身体后,看着鄂君满是汗水的脸,目光直射鄂君的眼睛,一字一顿道:“鄂启,寡人可以信任你吗?”

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 
鄂君闻言立即拜了数拜,指天发誓道:“大王,臣一向对大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天地可证啊。”

    熊槐见鄂君眼睛毫无躲闪,点了点头道:“寡人听说你生意做得很大,不仅在楚国到处有生意,连最北边的燕国也有不少买卖。”

    鄂君一惊,难道大王真的看上了自己的财富?

    于是立即表忠心道:“大王,微臣愿意奉上五千金···”

    熊槐一听,立即笑骂道:“混账东西,寡人拥有楚国之富,怎么会看的上你那点小钱?”

    原来楚王不是看上了我的财富,鄂君松了口气,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直言道:“寡人想借用你在各国的生意,同各国做一场大买卖,只是这次买卖之后,你在各国的生意恐怕会遭到打击,寡人想问问你,是否愿意为楚国做出牺牲。”

    鄂君心脏快速跳动了数下,只要楚王不是看上了自己的家产,区区一些生意,损失就损失吧,大不了重新再组建。

    于是,大气道:“愿为大王效命,哪怕毁家纾难,也在所不辞。”

    顿了顿,鄂君小心翼翼问道:“不知大王要做什么生意?”

    熊槐意味深长道:“麦米。”

    “麦米?”鄂君突然想起刚刚被免职的屈原。

    “正是。”熊槐对李秋道:“为鄂君拿几个包子。”

    “唯。”

    很快,侍从就捧着一个竹制的圆形物体,里面摆放着五个冒着热气的包子走到鄂君面前。

    鄂君所见,这楚王口中的包子并不大,也就是鸡蛋大小,成一个圆形。包子的最上方,是楚宫大厨精心雕刻的花纹,花纹之下,是一层极薄的白色不知名物体,晶莹剔透,好似吹弹可破,透过白色物体,在侍从的走动间,可以看见一些汤汁在里面轻轻晃动。

    “大王,这就是包子?”鄂君问道。

    熊槐点点头:“贤卿可以尝尝看,这可是寡人令人研究了两天,花费了无数面粉,才研制成功,除寡人之外,卿可是第二个品尝到包子的人。”

    鄂君看了看这美轮美奂的包子,犹如艺术品一般,都有些不忍下手了。

    迟疑了数息,在楚王期待的目光下,鄂君一狠心,快速拿起一个包子,然后闭上眼睛,将整个包子全部塞入口中。

    还没有用力去咬开包子,仅仅是稍稍挤压,就有一股浓郁鲜汤涌入口中,有鱼的鲜味,还有羊肉味道。

    汤汁咽下,一股热流瞬间从嘴里流入肚中,而后这股热气瞬间向四肢散开,在这寒春之际,全身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熊槐见鄂君咽下一个包子后,迅速睁开眼睛,紧盯着包子,一只手再次拿起一个包子,快速塞入嘴中,而后嘴里的包子还没有咽下,右手情不自禁的又伸向包子。

    如是再三,直到五个包子全部吃完,才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巴。

    这时,鄂君才注意到楚王一直盯着自己看,急忙行礼道:“大王,微臣失礼了。”

    熊槐对鄂君的表现很满意,鄂君就代表广大的富贵群体,只要他们认可,那么面粉的推广,就不用自己多说了。

    “贤卿,味道如何?”熊槐笑道。

    鄂君叹道:“传言不虚,面粉果然是难得的山珍海味,让人欲罢不能。”

    说着,鄂君小心的看了看楚王,道:“只是面粉获取不易,不然倒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

    说到这,鄂君已经决定,回到鄂地后,一定要雇人日夜舂制面粉。吃过这个包子后,顿时觉得以前所吃的肉汤和烤肉,全都索然无味,实在是难以下口。

    熊槐哈哈大笑道:“走,贤卿跟寡人去一个地方。”

    鄂君本以为楚王会带自己去楚宫的某个秘密角落,却不想被直接带上马车。

    随着马车的驱动,很快就离开楚宫,接着出南门离开郢都,迅速向南面而去。过了一个接近一个时辰,马车才在一座军营外停住。

    下车后,鄂君就见昭鱼昭雎以及屈原已齿陈轸五人,已经在营外等候。

    礼毕。

    昭鱼问道:“不知道大王召见,所谓何事?”

    熊槐卖了一个关子道:“卿等随后便知。”

    接着对昭雎已齿道:“石磨已经是否已经准备好?”

    已齿答道:“回大王,经过三天研究,已经成功制成两座石磨。”

    “好,带寡人前去一观。”

    已齿应道:“唯。”

    然后已齿带头,先经过一道木制营墙,进入军营之内,军营守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不少队伍在来回巡逻。

    向内走了没多久,一拐弯,见到一个山口,一群人在路口修筑石墙。

    越过石墙,又是一个军营,外侧依旧是正在修建的石墙。

    石墙之内,有许多帐篷,还有一些人正在修建房屋。

    帐篷之内,源源不断传来敲击石块的声音。

    第一次到这里的昭鱼鄂君陈轸三人,全都露出疑惑之色。

    这个军营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守卫如此森严,恐怕连楚宫都略有不及。

    不久,已齿就带着众人进入一个营帐之中。

    帐中的中心位置,最醒目的是一个主体全是石制的东西,共分为三层,上层是一个圆饼形石块,石块一侧伸出一根木杆,正有两个带着脚链的奴隶用力的推着,使石块慢慢的转动。

    石块之下,是另一块一样大小的石块,两石块之间,正有一些白色粉末源源不断的溢出,最后落在最下面的石台上,被一个奴隶扫入一个布袋中。

    石磨之外,还有四个士卒守卫。

    已齿指着旁边数个封好的布袋道:“大王,这些袋中,就是今天磨制的面粉,只要有一座石磨,多个奴隶进行轮换,一天时间,就可以磨制出接近两石面粉。”

    “面粉?”昭鱼鄂君同时大惊失色。

    昭鱼震惊问道:“左工,你是说这些粉末都是面粉?麦米舂制的面粉?”

    已齿点头回应道:“回司空话,这些粉末正是面粉。”

    鄂君闻言确认道:“左工,你确定数个壮丁一天时间能获取两石面粉?”

    已齿道:“正是如此。”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 
“这···”鄂君看了看楚王,然后看了看屈原。

    到了现在,哪能不知道今天朝会之时,群臣都被楚王给耍了。

    看这个军营的状态,明显不是今天才设立的,而这个已经成型的石磨,肯定也不是一日之功。

    也就是说,面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