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李秋顿了顿,问道:“大王,可有要嘱咐太子的吗?”

    熊槐摇了摇头。

    送一个这么明显的静字给太子,应该也足够了,希望太子能安安静静本本分分,不要在楚国静极思动乱插手吧。

    南后正在梳妆时,从楚王身边得到消息。

    今日楚王与令尹为太子寻找了一位老师,而且还赐给太子一个静字。

    “一个静字!”一脸容光焕发的南后,一对细眉紧促,思索楚王的字中的深意。

    跟随楚王二十年,南后发现楚王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之前楚王喜怒流露于外,容易冲动,但在这段日子来,楚王越发深沉,他的心思也越来越难猜了。

    尤其是这一次,竟然什么话也没有,仅仅只是赐下一个字,这究竟是何意?

    南后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双眼一片茫然,这是勉励太子还是劝诫太子亦或者是告诫太子。

    一时间想不透楚王的意思,南后叹了一口气,道:“请太子和上官大夫入宫。”

    不久后,精神奕奕神清气爽的太子横来到宫中一处花园,此时南后和上官大夫已经在花园中。

    “拜见母后。”太子横行礼道。

    “免礼。”南后笑道。

    太子横起身后,上官大夫行礼道:“臣拜见太子。”

    太子横点了点头,道:“上大夫免礼。”

    礼毕。

    南后问道:“太子,本宫听说今日大王赏赐你一个字。”

    太子横应道:“会母后,今日父王赏给儿臣一个静字。”

    “太子可知大王之意。”南后看着太子问道。

    太子横一愣,静字还不好理解吗!

    于是自信满满的道:“儿臣知之,父王这是劝诫儿臣,不能再到处游猎了,要静下心来,开始辅佐父王处理国政了。”

    南后看着上官大夫道:“不知上大夫以为如何?”

    上官大夫拱手一礼道:“太子所言极是,我楚国崇尚道家学说,道家以老子为尊,老子曾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大王这是在劝诫太子,虚心少欲,凝神静气,以观天地大道,而治国之道,唯顺天应人而已,大王这是在传授太子为君之道在于清静无为啊。”

    见南后与太子露出欣喜之色,上官大夫继续道:“太子者国之本也,清静者天地之正也,以国之本守天下之正,楚国其无忧矣,恭喜王后,恭喜太子,大王这是对太子给予厚望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 
太子横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南后闻言大为欣喜:“上大夫不愧是大贤,赐上大夫黄金百金。”

    上官大夫喜道:“谢王后。”

    “······”熊槐闻言:“原来寡人的静字有这么深远的含义,有上官大夫的解说,寡人也放心不少。”

    只是后宫和外臣结交的事情,让熊槐生出一股警惕之心。

    南后与上官大夫结交,之前还有郑袖和靳尚结交,双方相互引以为援,这让熊槐很不爽。

    虽然现在还没有后宫干政这一说,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不预防。

    可若是责罚王后与与太子,这会引起群臣反弹。

    但是无故贬斥上官大夫,不仅会让南后和太子惊疑不定,而且自己赏罚不明,也会有损楚王的声誉。

    想到这,熊槐对李秋吩咐道:“传令给令尹,去齐宋两国求贤之事,乃是我楚国的大事,太子乃是一国之本,不可不慎重。因此我楚国需派出一位重臣,才能显示我楚国的诚意,上官大夫德才兼备,依寡人之见,那就上官大夫吧。”

    为国选贤,这是一件十分荣誉的事情,并且还是为太子聘请老师,这既是大王的信任又是对太子的示好,还能卖人情给太子之师。

    加上楚王确认额两位人选,都是名动天下的大贤,尤其是庄子,这可是先王威王就准备托付国政的大贤,于是上官大夫高兴中夹着忧虑的同意了。

    搞定太子的事情后,熊槐召见了屈原。

    屈原到来后,熊槐郑重将手中的一枚金印直接放入屈原手上,而后盯着屈原的眼睛道:“贤卿,这枚金印乃是寡人特意定制的襄阳城守印,有了这块令牌,襄阳城内所有的内政事务,卿都可自行决定,除非寡人亲自下令,否则,哪怕是令尹下令,卿都可无需听令。”

    “襄阳城的筑城的壮丁,寡人已经为卿准备好,一共五万壮丁,三万国人,两万庶人。另,寡人已经在北津戍哪里准备了三十万石粮食,卿可直接调用。接下来的事情,寡人就全托付于贤卿了,不知贤卿是否准备好?”

    屈原接过金印,拜道:“臣万死不辞!”

    熊槐点点头,道:“屈原献面粉有功,寡人甚是欢喜,特擢屈原为襄阳守,全权负责襄阳筑城一事。”

    “臣领命。”屈原拜了三拜,而后拿着金印,径直出宫而去。

    屈原此去襄阳,筑城只是次要目的,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变相废除国野之别,另一个就是广开阡陌,进行分田,承认土地私有,最终的目的,就是对封君贵族的私有土地进行征税,以及吸引那些逃亡的人从新融入楚国的大家庭。

    如果不这么做,一直让楚国那些贵族封君的私人土地游离在楚王势力之外,占据大量的人力,楚国的整体实力,十亭只能发挥出七亭,也或许只有五亭,熊槐可不知道那些贵族究竟有多少私属。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事情,那就楚国土地太大,天知道有多少人往山里河谷一躲,从此就过上了隐士生活,隐士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都不会交税以及服徭役。

    对于这两种情况,简直不能忍。

    熊槐叹了口气,楚国封君贵族的实力还是太过于强大,否则变法之事哪里需要先将屈原贬斥,然后再行擢升这么麻烦。

    不过,如果不这么做,直接让屈原以三闾大夫的身份,改为襄阳守,以楚国群臣的实力,不要说变法,恐怕就连襄阳城都筑不起来。

    楚王擢升屈原为襄阳守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郢都。

    当天夜里。

    州侯府上。

    州侯拿着手中的包子,对潘君安陵君道:“潘君,安陵君,不知本侯府上的包子比之大王宫中的包子如何。”

    州侯乃是楚宣王时的重臣,封侯,无封地,一直居住在郢都。

    潘君细细的品尝一口,笑道:“州侯府上厨子丝毫不逊色与大王宫中的厨子,这包子和昨日宫中相比,不逊分毫。”

    潘君和襄成君一样,祖上曾有封地,但是后来楚国势力南退,封地被三晋攻取,同样居住在郢都。

    安陵君点头道:“潘君所言正是。”

    安陵君同样是楚宣王时期的封君,但是因为初代安陵君,乃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以色侍奉宣王,故只有封号而没有封地。

    州侯闻言长叹一口气。

    安陵君疑惑问道:“州侯何故叹气,吃着这样的美味,难道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潘君同样看着州侯。

    州侯道:“本侯吃着天下少有的美味,怀抱天下少有的美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只是,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本侯之所以叹气,是因为担心我的儿子将来不仅吃不上包子,恐怕连烤肉都吃不上。”

    “这···”安陵君和潘君面面相觑,快快乐乐的,怎么突然说起这么沉重的话题。

    州侯自顾自道:“今日大王重新任命屈原担任襄阳守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想到屈原,安陵君和潘君面色沉重的点点头。

    屈原搞出来的二世而绝禄,令许多贵族都很被动和激动。

    州侯和安陵君到现在正好是第二世,而潘君祖上濮水的封地,已经被魏国占领快百年,沦落郢都都快有五世了。

    州侯道:“自从上次群臣因为面粉的事情驱逐屈原,到今天,时间不足两个月,屈原就被重新起复,可见大王甚是喜爱屈原啊!”

    安陵君叹道:“州侯是在担心大王还不死心,依旧想着变法,想要拒绝给我们发放俸禄!”

    潘君迟疑道:“如今大王丝毫没有变法的倾向,州侯是否多虑了!”

    州侯摇头道:“主持变法的屈原,一直都受到大王的宠信,支持变法的唐昧,一直手握广陵的军权,反对变法的令尹景鲤,一直被大王冷遇,而大王这一年来,先后提拔了陈轸公孙衍和已齿三人。”

    “这三人在楚国可是毫无根基,只能效忠于大王。而今日令尹提出为太子建立羽翼,结果大王却要从国外聘请大贤,每一个外来者的到来,都会增强大王的实力,而削弱我们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本侯怎能够不但心呢!”

    “更何况,现在大王缺钱缺的厉害。”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 
州侯的话一说,顿时引发安陵君与潘君的同感。

    对在场的三人来说,屈原是祸害,而且是一个大祸害,这次屈原去筑城,潘君等人都认为,这仅仅只是楚王让屈原暂时外出避避风头罢了,只要筑好城池,或者城池也不需要修建完成,屈原就会被楚王调回,重新担任朝中重臣。

    至于州侯所说陈轸三人的情况,也是现实,虽然现在他们还没有真正占据实权,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受到楚王的信任。

    如今楚王一直在提拔外来的臣子,这些人的利益和楚国的贵族的利益并不一致。

    尤其是州侯后面那一句话,更让两人警惕,如果之前的事情还是以后的事情,那么楚王缺钱,这就是直接关系到众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昔日吴起削弱贵族,不就是因为楚王缺钱,养不起军队吗!

    安陵君恐惧道:“如果真如州侯所说,大王打算控制朝政后再进行变法,那么除非令尹等朝中重臣抵制大王任用宾客,否则我们这些在大王面前说不上话的臣子,根本无法阻止大王。”

    潘君心悸道:“如果朝中重臣无法阻止大王,那么我们只能联络那些在各地的封君贵族,否则难以让大王妥协。但是要想让他们一同反对楚王,恐怕很难,除非大王准备削封,否则那些有封地还需向大王进献的封君,只会在一旁看我们笑话。”

    “但是这次秋君和哪陵君的事情,按照楚国的制度,大王本可以将秋君一并灭族,但是却仅仅只是将秋君贬谪为侯,以向群臣表示大王的并无削封之意。”

    安陵君点头道:“所以这次哪陵君的事情,众多封君全都没有暗中出手相助,不然,仅凭庄辛区区十余人,哪能说服哪陵君的司马倒戈,一举将哪陵君缉拿。”

    州侯冷声道:“潘君此言不妥,若是联合地方的贵族封君,必然造成楚国大乱,燕国之祸不远,我楚国怎能如此行事!”

    如果真的按潘君的说法,朝中大臣联合地方大臣,那么别说阻止楚王了,就算是另立楚王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想要出现这一种情况,除非朝中大臣被楚王逼到极点,否则根本不可能发生。

    因为朝中掌权的大臣,大都是楚国的公室,他们和楚王的关系,跟与地方的封君的关系相比,无疑楚王要亲近许多。

    楚王的权威受损,相应的就是朝中的大臣权利受损,这种伤人伤己的事情,朝臣是不会做的。

    哪怕就是做掉楚王,朝臣也只会自己动手,而不会让地方的封君插手。

    安陵君问道:“州侯这次请我们来,肯定是想出来对策了吧。”

    州侯点点头,意味深长道:“阻止大王重用宾客的事情,自有朝中诸公出力。”

    “想必今日令尹要为太子寻找老师的事情,两位都已经听说过了吧。”

    安陵君和潘君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听说这件事情。

    州侯道:“今日大王本想去国外寻求大贤,但是幸得令尹贤明,向大王推荐了庄子和环子,这才满足了楚王的求贤的念头。”

    安陵君潘君赞叹道:“令尹果真贤明。”

    州侯叹气道:“但是,大王毕竟是君,令尹终究是臣,这种事情可以阻止一次两三四次,但是只要大王求贤念头一日不消,最终还是难以阻止大王的。”

    楚国的当家人终究还是楚王,若是现任楚王突然和楚悼王一样,越过群臣,直接对某某大贤说,寡人很仰慕你,希望你能到楚国来帮助寡人等等。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群臣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完全插不上手。

    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祈祷这个大贤和庄子一般,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否则,以楚国强大实力的吸引力,只要大贤想要出世,那么十有八九会成功的,就好比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