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魏王同样不让人省心,魏王为什么缺钱,还不是为了练兵,一想到昔日曾经攻破邯郸的魏武卒,赵武灵王就有一些头皮发麻。

    “楚王究竟想干什么,为了收购麦米,竟然连祸害天下的魏武卒都不管了。”

    富丁摇头道:“大王,楚王想干什么微臣不得而知,但是魏国的百万麦米加上韩国的五十万石麦米,已经足够楚王的大军舂好几年面粉了,可是楚国向韩国购买麦米,却并不仅仅只是今年,而且还包括接下来每年五十万石麦米。”

    “大王,魏王的试探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我们赵国是时候开始囤积麦米了。”

    王贲摇头道:“大王,我们赵国是应该囤积一批麦米,但是在这之前,还需送给楚王一批麦米才行。”

    赵武灵王眼中先是闪过一丝疑惑,而后变成不甘,随后眼神恢复淡然。

    他知道王贲的意思,送麦米给楚国,除了担忧楚国会在赵国背后扯后腿外,更多的是担忧魏国,毕竟和赵国大范围相连的是魏国。

    虽然三晋的关系一向都很好,但是打得死去活来,攻破对方都城的事情,也发生过一两次。更别提在后面扯后腿了。

    如今魏韩两国全都向楚国靠拢,若是赵国独立于外,楚王难免会心有不爽,若是将来赵国攻打中山的时候,窜梭魏国扯赵国后腿,那么赵国就也别想其他的事情了,光是应对魏国那就需要全力以赴。

    只要稳住楚国不再明面上支援魏国,并且交好韩国,那么魏国再想扯后腿,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若是再给魏国一点好处,魏国就会陷入观望之中。

    “卿之言有理,那就有劳贤卿明日去见一见楚王吧。”

    “微臣领命。”

    第二天,熊槐一大早起来,就得知赵王使者王贲求见。

    自己还没有派人去找赵王,结果赵王主动找上门来了。

    楚赵两国相距有些远,直接交战的可能微乎其微,赵王这是有什么事!

    礼毕。

    熊槐看着王贲问道:“不知贵使求见寡人,有何要事?”

    王贲答道:“寡君听说贵国缺粮,正在向他国购粮,故特意从府库之中调出三十万石麦米,以全楚赵两国之义。”

    三十万石麦米!

    这或许不是赵国国库中所有的麦米,但是绝对是其中的一大半了。

    自己还没有去说,赵王就主动提出,这是在讨好寡人啊!

    在加上之前赵国和秦齐两国的交好行为。

    或许赵国已经准备好了。

    熊槐想到这,微微一笑,感慨万千:“赵王果然仁义,之前为燕国之事多方奔走,现在得知寡人缺粮,竟然主动伸出援手,寡人感激不尽。”

    第三天,四国盟誓的日子。

    在三晋同时承认楚国大哥位置的情况下,熊槐当仁不让的承担起执牛耳者,接下来就是一整套的盟誓程序。

    熊槐割下牛左耳后,又用玉碗盛满一碗牛血,而后用牛血将已经拟定的盟约书写在玉片上,接着对天宣读盟誓,与三晋歃血为盟。

    一套流程走完,已是日中时分。

    就在熊槐与三晋寒暄的时候,公孙衍走过来道:“大王,如今盟誓已成,若是我们四国就此离去,难免会让天下以为我们四国胆怯。”

    “依微臣之见,何不将四国之兵陈列于函谷关之外,一则向天下显示四国团结一心,二则威慑秦国,让秦国从此不敢出兵东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熊槐点点头,这是自己拿到盟誓的时候就发出的感慨。

    韩襄王闻言赞同道:“犀首所言极是,若是我们四国在函谷关外会盟,却没有和秦国对持,不仅会让秦国轻视,而且还会被其他各国耻笑。”

    若是韩国提出各国去向秦国耀武扬威一番,韩国是不敢的,主要是担心进一步惹怒秦国,遭到秦国的报复,而且其他三国的援兵来不了。

    虽然已经歃血为盟,但是其他三国来不来,韩国完全不敢保证。

    现在犀首提出这个建议,韩王立即同意。

    魏襄王迟疑道:“现在函谷关内还有秦国十万精兵,恐怕难以攻克函谷关。”

    魏王这是担心秦国十万精兵出关而攻。

    赵武灵王对魏王的畏首畏尾不以为然。

    “此事无妨,现在我们四国的二十万精兵,具是国中精锐,哪怕面对秦国二十万兵力也可一战,更何迁区区十万秦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 
在其他三国都同意的情况下,魏王只能放下心来,既然楚王赵王韩王都不怕,自己同样也不怕。

    于是四国联军以楚国景翠为主将,合兵移师西向,杀到函谷关下,开始耀武扬威。

    函谷关上。

    “将军,这是城下送来的盟誓,说是送给大王保管。”

    魏章从副将齐昴手中接过玉片,看到上面的极其强硬的誓词,然后又看了看关外明显防御阵型的联军,笑道:“将此物送给大王,让大王高兴高兴。”

    “是将军。”齐昴不明所以的应道,停顿了一下,看着魏章道:“将军,如今关外四国联军不过二十万,我们守关的将士就有十万,我们为何不出关与他们一战。”

    魏章摇头道:“若是在野外,我军可以迂回,倒是可以对这群貌合神离的联军进行偷袭,但是现在,他们摆出防御阵型,明显就是在戒备我们,偷袭不可能成功。”

    说到这,魏章笑道:“而且这次不用我们出兵,四国联军也坚持不了两天,很快就会退兵的。”

    两天后,结束了当天的挑战后,景翠向熊槐汇报道:“大王,末将已经连续挑战两天,但是秦军似乎料定我等不会攻城,关上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回应?

    这是对四国联军不屑一顾吗!

    还是有其他的阴谋?

    熊槐点点头:“有劳贤卿明日继续挑战秦军。”

    “唯。”

    景翠离去后,韩襄王看了看身边的公叔疑惑道:“这次秦军有些不正常啊,会不会是秦军已经打算暗中偷袭我等。”

    赵武灵王摇头道:“秦国的动静虽然可疑,但是我军戒备森严,而且秦军偷袭只有从函谷关出发这一条路,秦军怎么可能会偷袭成功,或许秦国在其他地方有阴谋。”

    其他地方。

    如今联盟已经将秦国封锁住,秦军难以离开关中,所以秦国想搞大事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不是秦国···

    魏襄王身侧的田需突然道:“难道现在秦国已经联合齐国了。”

    这是魏国一直担心的问题,也是魏国积极投靠楚国的原因,担心遭到两面夹击。

    赵武灵王道:“齐国新败,就算秦齐联盟,这个时候齐国不太可能会出兵骚扰我们后方。”

    话音刚落,帐外就有一个赵国的偏将走进来。

    “大王,相国急报。”

    “相国!”赵武灵王一惊,难道赵国出问题了?

    赵武灵王接过肥义送来的帛书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什么。”赵武灵王发出一声惊呼。

    “赵王,发生何事?”韩王问道。

    “不久前,秦国送给燕国的二十万石粮食,在燕赵边境的赵国境内被劫,现场一片狼藉,所有麦米被焚烧殆尽。”

    燕赵边境被劫,所有粮食全都被烧?

    难道是赵国出手,然后毁尸灭迹!

    众人看赵王的眼神不对。

    “什么?”熊槐闻言大惊。

    听到楚王的惊呼,所有人全都看了来。

    貌似天下对麦米有巨大奢求的,好像只有楚王吧。

    难道楚国和燕国搅到一块去了?

    只是这不对吧,若是麦米从秦国运到燕国,再从燕国运到楚国,这可不是三晋到楚国的水运,全都是陆运啊,消耗不是一般的大,最后到达楚国,还剩下多少粮食,还有一半没有?

    赵武灵王没有想楚国的事情,而是在疑问,究竟是谁在离间赵国与秦燕两国的关系?

    楚魏韩三国可能性极少,因为距离远,实力不够,齐国的动机最大,秦国监守自盗的可能性也不小,最坏的情况就是燕国可能起异心了。

    熊槐见赵武灵王脸色变换,立即开始思考谁是真凶对楚国最有利。

    燕国?

    燕赵联盟破裂,燕国很有可能会被齐国削弱,然后再也发展不起来,所以燕国不是凶手。

    秦国齐国?

    一旦赵国攻打中山,齐国肯定得参合进去,不必多此一举。

    想到这,熊槐出言道:“依寡人看,这是秦国的计策,能在赵国边境抢劫秦国和燕国的,而且焚烧粮食的,只有他国才会干这种事情。而在赵国境内,能发动这么多人力的,其他人或许会说是赵国。但寡人不以为然,赵王仁义天下皆知,只有背信弃义的秦国,才会干这种时事情。”

    在楚王身旁作陪的公孙衍符合道:“大王所言极是,这肯定是秦国的阴谋,目的是离间赵燕关系,并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赵国,然后秦燕两国正式结盟。这两天秦国函谷关上的秦军之所以无视我们联军,肯定是因为秦军的主要目标不是我们,而是在其他地方。为赵国计,需要警惕秦国出兵蔺地。”

    赵武灵王心中有些迟疑。

    公孙衍这么一说,联系秦军这两天的态度,难道真的是秦国!

    田需见赵王迟迟没有表态,想了想开口道:“或许这是齐国在削弱燕国,同时也在离间赵燕两国关系,这事可能就是齐国干的。”

    燕国的粮食被烧,燕国损失最大,齐赵两国获益最大。

    但是现在是团结赵国的时候,当然要将赵国撇开,即便真是赵国干的,联盟也肯定不会承认的。

    想到这,田需心中惊疑不定,难道真是赵国干的?

    赵武灵王摇了摇脑袋,心中将秦齐两国确定为重大嫌疑对象。

    只是楚魏两国说这是秦齐两国干的,肯定是希望赵国跟秦齐两国干上,这样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是这样就不符合赵国的利益。

    符合赵国利益的凶手,现在还无法确认,需要再等等,等待风暴中心的另一个人表态。

    这关系到赵国的战略布局是否胎死腹中。

    想到这赵武灵王一拱手道:“楚王以及田相说的极有道理,这件事目前来看秦齐两国的嫌疑最大,很可能秦齐两国现在就在谋算赵国,所以寡人决定明日启程返回邯郸。”

    “什么?”

    众人大惊,如果赵王离去,那么赵国的军队肯定也会离去。

    也就是说这次耀武扬威的行动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劝说的话,在场的人全都无法开口。

    就在赵武灵王准备返回赵国的时候,远在蓟城的燕昭王已经启程前往燕赵边境。

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 
散会后。

    楚王营帐,熊槐见陈轸到来之后,问道:“赵国发生事情,可有消息传来。”

    陈轸摇了摇头。

    熊槐见状叹了口气,虽然略有失望,但是也在情理之中,知北涯的创建时间还是太短了。

    不仅没有把真凶查清楚,连消息的的传播都比赵国慢许多。

    熊槐想了想,向公孙衍和陈轸问道:“两位贤卿,赵国所发生的事情,明显是冲着赵燕两国而去,而且如今我们四国会盟,二十万大军陈兵函谷关下,如此好的机会,只需赵王开口,那么劫毁粮食的凶手,我们就可以直接栽在秦国头上,但是赵王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回去了。”

    “很显然,赵国并不打算攻击秦国。”

    公孙衍叹气道:“这么好的机会,实在是可惜了,赵国这一离去,秦国就不可能是凶手。”

    陈轸点头道:“大王,对于赵国来说,此事的关键,不在于真凶是谁,而是燕国的态度。”

    “若是燕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那就会把凶手栽在齐国身上,那么赵国只能认定齐国是凶手,若是燕国自认实力不足,打算暂时休养生息,那么,依微臣之见,恐怕赵燕两国会以此为借口,出兵中山国。”

    听到陈轸的话,熊槐在这一瞬间生出一个念头,这件事该不会是赵燕两国自导自演的大戏吧。

    现在赵国攻打中山正缺一个借口,现在借口就送上门,实在是太巧了一些。

    只是,这种情况对楚国来说很不利。

    熊槐摇头道:“现在我们楚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此时赵国伙同燕国攻打中山,若是赵燕两国一不小心灭亡了中山,这对楚国很不利。”

    陈轸点点头,这种情况正是他所担忧的,如今楚国还没有做好攻打越国的准备,还需要中山在背后牵制赵国。

    “大王,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提醒中山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