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安放在机头,在螺旋桨身后的么?”
“见鬼,这样射击。出去的子弹会击中螺旋桨的,敌人没打到,只会把自己的飞机折腾完蛋。”
“这就是同步协调器的妙处。它可以利用合理的时间空挡,将机枪子弹发射出去,倘若叶片正好是遮挡住子弹弹道的,那么,这个时候,子弹将因为协调器的缘故,不会发射出去。”
“看在上帝的份上,您能告诉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好处很多,最简单的好处便在于,飞机一旦发现了敌机,就可以撵着对方的屁股开火,而不用因为机枪的位置不对而煞费苦心——对飞行员来说,还有什么比见面就开枪更开得直接呢?”
“但是,我实在还不能理解,贵国为什么要向英法出售武器呢?严守中立这样冠冕堂皇的国际公义我也不想援引,我只想说,这样做,对德国很不公平,在中国原来极端困难的时候,在英法对中国尚且抱有敌视态度的时候,是德国,对,只有我们向贵国抛出了橄榄枝,建立了持久稳固的关系。最近,为了不让贵国为难,我们还同意以友好方式让出了胶州湾——我们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结果等来了什么?等来了一长串即将向德国开火的军火。”
“公使先生,我只问你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我们不出售这批军火,美国人会不会出售?第二,我们提供这批先进技术的目录后,德国与英法的技术差距是缩小还是拉大了?”
“美国人会,第二个问题我无法评价,需要经过军方的鉴定。”
“很好。那么,既然美国人也能出售,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出售?这样的商业机会,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正因为英法迟早要买军火对抗贵国,为什么不能由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呢?——毕竟,我们会对贵国公开英法究竟购买了多少数量、什么种类的军火。至于第二个问题,你将肯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假设贵方所说的都成立,这当中的逻辑关系,我认为并不是非常紧密。”
“公使阁下,事态发展到现在,已经异常清楚了,欧战正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谁能够获得资源的优势,谁能够掌握技术的优势,谁就将最后取得胜利。从资源上说,毫无例外是英法俄占据着主动权,贵国要想突破,除了战略战术需要创新以外,只有夺取技术优势这个渠道了。现在,我们一方面让英法将资源耗尽——通过采取供应每次都比贵国技术差一点的军火来实现,另一方面让贵国不断提升技术优势”
这真是一个魔鬼的平衡,辛慈听了毛骨悚然,但又无法拒绝其中的意义——对方说得太正确不过了,中国哪怕不出售也会有更多的人来代替这个位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交由中方执行,德国还能获得及时、准确的情报。
“那您打算怎么做?“
“简单,您想把这个目录和相关简要技术说明发给柏林,问是否需要,然后再来谈价钱。然后,贵国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将技术情报运输回去——反正英法也要进行船只海运,时间上是不会太吃亏的。事情会沿着这样的逻辑发展,当英法刚刚接受先进装备并开赴战场后,德国便能造出更好的武器加以应付。英法只能白白浪费自己的资源”
送走辛慈之后,葛洪义和何峰对视一笑:“老大这招够狠。英法得了装备,德国得了技术,既加重了他们的消耗,又赚到了银子。”
“对俄国的出售你有何态度?”
“一开始价格可以略低点,让毛子形成对我们的依赖,到后来就可以改变相关的交易条款——反正,不把毛子的血榨干净我是不会收工的。”
“咱哥两可是想到一块去了。”
事情果然不出预料,德国方面听到消息都沸腾了,好些个实用专利正好解决研发中遇到的问题,辛慈原本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现在一看国内如此迫切,倒是不敢托大,一方面专门赔礼道歉,动用情报活动经费买了大批的礼品——反正再刺探情报只能是激怒中国人,不如用在别的地方讨点好处,另一方面则要询问技术情报何时起运,德国方面亟待一观。
技术好转,价格难定,何峰开出来的价码吓了辛慈一跳,1915年的马克贷款利息——要知道,德国可是借了数亿马克给中国,5的年利率一直雷打不动,按照这样计算的话,差不多就相当于上千万马克了,技术如此昂贵,让人不免有些难以承受。
“那么,还有一个条件。”何峰笑道,“战时,马克贷款暂停还本付息,推迟到战事结束再一并交换,情报就收取400万马克的咨询费。”
这个条件倒是可以考虑,辛慈心想:随着欧战的扩大,中方的马克贷款已经拖延了一年有余,现在横竖不过是个延期支付的办法,一转眼便能节约上千万的费用,还是有利可图的——起码,做到了最大的效率。
当然,还得和柏林汇报。
“阁下不必着急,技术资料的整理还需要一定时间,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让您想办法弄到德国去。”
柏林的指示很明确,在500万马克的代价内搞定这一切,可以料想,中国人必定还藏了一手,倘若都按照第一个价格支付,德国差不多就要破产了。
于是,从飞机到战车、从发动机到相关配件,整整17项专利划拨给了德方,至于德国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运输,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辛慈不愧为化妆易容术的高手,他将全部资料分成9份,除了最核心的部分由自己带走外,其余全部用打散的办法进行分派,这样,即便有12部分,也能够拼凑得起来。毕竟,这些技术在真实的历史上再过2…3年就能够研发出来,中国扮演的角色无非是缩短这个期限罢了。
搞定了辛慈一头,那头朱尔典也带来了好消息,英国方面完全同意这样的建议,至于俄国,只要付出30的代价就能拿到全部军火,而且还可以用矿产品抵扣,更是乐不可支。原来在大不列颠境内有两个意见,一个认为应该侧重由日本提供物资,因为日本不但是盟国,而且还负有义务,另一个则认为应该侧重由中国提供物资,因为中国货目前证明是可的,而且售价并不高昂。
当然,朱尔典还留了一个尾巴,所有军火,必须俄国方面签收之后才能认可付清尾款——他生怕中国人搞什么猫腻,但何峰等丝毫不见奇怪,笑着便答应了——无他,因为毛子的贪婪是天下少有的,那些军官早就穷得叮当响,验收的当口只要略付小费再加白酒猛灌,还不手到擒来。说起民族秉性,这个方面中国人洞察世情的能耐并不低,再说,卢布汇率体系摇摇欲坠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处。为了确保军官们的收入,俄国对于军官和军需部门是网开一面的,很多商品颁布了限价,这就大大便利了操作——中国方面将从黑市收集上来的、已经大幅度贬值的卢布通过俄官和军需部门套购俄国产品,再倒手后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这些一闻到茅台酒香就乐不可支的人物,哪里会算得清楚其中的奥秘,中俄关系的改善和哈尔滨的繁荣倒是日益提升,这真是战争带来的景气。
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何峰等人才找回了当初在遇罗山发家的感觉,特别是卖给毛子的军火,有一批就是当时劫军火打下来的,用了这么多年,再转手卖给毛子一个好价钱,恐怕做梦都会笑醒。当然,与俄国多年来从中国攫取的权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罢了,何峰等人暗暗下定决心,这帐,早晚都得算,而且要连本带利地拿回来。
就在中国与两大阵营密切来往的当口,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笔生意也终于成交了。英国迫于德国潜艇的威胁,不得不出动大量巡洋舰级别的军舰为商船护航,中国在美国定制的那批军舰,由英国方面按照原来合同的约定,溢价100成交,这样一倒手,中国便获得了近8000万华元的利润。单就这笔利润,已经完全填补上了因为中日冲突所造成的全部军费、抚恤费与战后重建费用。
当然,海军方面还是非常惋惜的,这批军舰原本都已经在海军规划的限度里,虽然英国人强要不给不行,但萨镇冰、程璧光等人肩负海军建设的重托,为军舰配备的水手和军官都在整训中,一下子军舰落了空,倒真是让人惋惜。
但秦时竹迅速给海军吃了一颗定心丸,从1915开始,海军军费每年增加4000万元,用重新建立自己的舰队,这一次,将不再倚重外舰,将主要依国内的造舰力量予以满足。不仅天气级:指雾、雨、雷、电、风、霜、云、雪8舰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全面开始建设,而且还将建造2艘8000吨级别的重巡洋舰(当然,此时还没有重巡洋舰的称呼),另外,根据希望号的改造和使用经验,将全新建造一艘排水量1。4万吨,载机量在48架的航空母舰,各舰艇最突出之处有两点。第一,全部采用烧油锅炉;第二,全部加装30mm口径的高射炮——中国自己发展了海军航空兵,自然也得提防空中威胁,除了主力舰艇以外,还将建造运兵船、补给船、运输舰、训练舰等一系列物资。在所有常规建造计划之外,海军还有一项秘不示人的黑洞计划,即以德国潜艇为蓝本,直接仿制最新的潜艇,至于图纸,那是德国方面投桃报李的产物。
中国只有一句话让日本方面放心,那便是秦时竹宣称的,战列舰是侵略性进攻力量,中国永远不建造战列舰!也不寻求获得建造战列舰的技术和实物!
。。。
【第234章】大局走势(6)()
德国的东线战略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在法金汉的统一部署下,力量得到极大增强的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终于能够发挥出全部力量来,大量的俄国部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甚至于,在德国方面的帮助下,连素来对俄国居于下风的奥地利和土耳其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各自在前线推进了不少距离。
现在,德国人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盟友的实力,因此,不仅派出教官和联络员深入这些部队,而且还直接把军士和中下级军官直接编入这些同盟者的部队。
在奥地利,自然是受到欢迎的,因为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是德意志人,除了口音上略微有点区别,在其他方面都无差别,而匈牙利、斯拉夫的部队就颇有微词,但是,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他们的感受了。德国人吧军权抓到了基层,迫使这些三心二意的军队发挥出功效来。
当然,也有热忱欢迎德国人深入基层的——比如土耳其人。现在在土耳其掌权的是亲德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他们是土耳其国内所谓的“进步和新兴”力量,德国人吧军权抓得越牢固,则他们在政治上的安全感越强。当然,德国人手伸得这么长也是有回报的,起码,德国援助的军火全部掌握在有德官的部队里,其他部队就是垂涎三尺也拿不到那些先进武器。迫击炮、头盔、崭新的98k步枪,在装备上,除了圣经和十字架,这些土耳其的样板部队和德国人是几乎一致的,在战斗力方面,这些原本的精锐部队徒增了血气之勇,面对俄国人也能取得或多或少的胜迹。并且,随着德国人大踏步的推进,土耳其人利用俄国人的崩溃,多少也收复了历年失去的土地,这更是刺激了民族基因中的好战分子——奥斯曼帝国可从来不是省油的灯。
原来,英法满心欢喜在西线和德国人形成了战壕战的局面,那就意味着德国人再也不能像开战初期那样,肆无忌惮地发动进攻。但等到德国战略重心东移后,战壕战反过来又变成了德国人的利器——哪怕德国将当面的兵力抽走一半,英法依然无法突破德国的连续防线。在装备了从中国进口的军火之后,英国远征军曾经以17个师作为兵力发动进攻,结果战线不过就是推进了20多公里,而英军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整整6万人的伤亡,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进攻兵力报废了。这还是借助于战车、重炮的突击作用,若是没有这些装备,后果如何,更加不堪设想。
对此,英法无疑是极为担心。的。东线固然由俄国与德国周旋,可以让英法从容地调集后备兵力,准备战争潜力,但反过来说,在整个同盟国力量都压在东线时,俄国的力量是支撑不住的。第一个崩溃的便是塞尔维亚,然后,原本要加入协约国阵营的罗马尼亚开始动摇了,保加利亚则直接加入了中欧阵营,在漫长的东线上,德奥土保总路线对准俄国发动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
法金汉仅仅转向3个月,俄国便丢。掉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20万军队,留给圣彼得堡的,除了震惊还有颤抖,这才7月份啊,距离救命的严冬,还有整整3个月的时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