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回大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婧儿哪有乱跑啊,是爹爹许了我,我才出去的。”

    “那些侍卫是笨,跟不上我。他们将人跟丢了,为什么怪婧儿啊?“

    临安城中,一幢极不显眼的宅子里面。

    屋里与屋外却是两般景象,屋外是如此的普通,毫不起眼。屋里的一切却是极尽奢华,画梁雕栋,纷华靡丽。

    “唐小姐,文天祥冒昧来访,唐突了小姐,还望小姐莫怪。“文天祥走进这屋子,向着站在一旁的唐安安说道。

    “恩公何必如此客气呢?恩公是安安的救命恩人。安安本来早就该登门道谢的。只是安安乃是一介弱女子,又是风尘中人出身,恩公乃是名动天下的状元郎,安安不敢打扰,所以才一直没有登门道谢,还望恩公莫怪。”

    唐安安的声音如莺声燕语,洋洋盈耳,好听极了。

    至于神情外貌,好吧,此刻文天祥已经眼观鼻,鼻观心,不敢看上一眼。

    即使如此,仍然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妩媚和诱惑。

    当文天祥站在唐安安房中的时候,哪怕是闭上眼睛,关闭感知,也似乎自然而然的在心中知道,自已身边有一个美人儿,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诱惑力的美人儿,即使不看,不念,不想,也能清淅的感受到。

    “唐小姐太客气了,唐小姐名动临安城,能得唐小姐垂青,是我文天祥的福气。”

    文天祥本来对唐安安极为不喜,那日将其救上来之后,只恨不得将她再丢下船去。

    但后来文天祥转念一想,却又想通了许多,自已这一世,不是来做清流圣贤的,而是来救大宋于危急之间,又何必再被前世那些道德,念想所约束呢?

    想到这一层,文天祥的脑子又活络了起来,自已毕竟救了唐安安,那么,通过她讨好宋理宗赵昀也未必不可以。

    若是前一世,这种念头绝不可能在文天祥的脑海中滋生,他痛恶这一切,痛恶到了极点。但这一世,融合了现代人的思想记忆,又想到大宋迫在眉捷的灭国危机,自然是什么都不顾了。

    只要能迅速取得宋理宗的信任和重视,着手开始整顿朝纲,整顿财政,兵制,挽救大宋于大厦将倾之时,那么,付出所有一切皆在所不惜,无论是生命,名声,还是其他的。

    “安安虽出身风尘,但现在已决意退出了,若蒙恩公不弃,不知可否以名字相称,安安不胜感激。”

    这是在责怪文天祥对她以小姐相称了,文天祥连忙站了起来,施了一礼,道:“是文某人孟浪,不望安安姑娘见谅。”

    唐安安突然笑了,笑得灿烂如云霞,烂漫若山花,美艳似皎月。

    无论是谁见到她此刻的笑容,大约都会莫名的高兴,莫名的喜欢吧。

    只是,文天祥不敢看,只敢眼观鼻,鼻观心。然则,心中真的清净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拜访() 
宋理宗与宋徽宗大不相同。

    宋徽宗与李师师之事,汴京城几乎是路人皆知,而宋理宗与唐安安之事,临安城中所知之人却是不多。

    李师师在与宋徽宗好上之后,便不再见客,而唐安安为了掩人耳目,仍然会偶尔见几个客人。

    “今日文某冒昧来访,实是有些事情,还得问一问安安姑娘。“

    两人分宾客坐下之后,文天祥端起婢女送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开口说道。

    唐安安已经有二十五岁有余,但她生来便是极其美艳之人,生就一张妩媚诱惑又无比精致的脸蛋儿,看起来仍是如十八、九岁一般。既充满了成熟女人的魁力,也无法掩饰身上的青春洋溢之处。

    成熟与青春交织在一起,更给她增添几分光彩。

    她的成熟,是一份恰到好处的熟,是一种嫩若初春新叶新花的熟,似乎再熟一分便会显得老了,再青涩一分便会显得嫩了。

    初春新花灿放,这鲜花熟透了,又嫩极了。

    唐安安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嫣然一笑,恰于刹那花开,微微启齿道:“我猜得恩公必是要过来的,想是为了那日西湖沉船之事吧?”

    “正是,官家下旨令我审理此案,我还有一事不明白,正要请教一下安安姑娘。“文天祥说道。

    唐安安一双美目望着文天祥,神情似乎隐约带着几分无法言语的欢喜,唇齿轻启,道:“恩公但请问就是了,安安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文天祥在脑海中默背着孔圣之言,心绪惭趋平静。

    “文某听说安安姑娘这几年已经不大见客人了,却不知为何那日却随谢枋得去了西湖呢?“

    文天祥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才说出了上面一番话。

    不知为何,自那日将唐安安救上湖以后,他再面对唐安安之时,便始终有种心猿意马的感觉,刚才好不容易将心绪平静下来,这一开口说话,却又生了几分波澜。

    想不到在经历两世人生之后,再回到前世二十岁之时,心情却也仍然如同二十岁时一般浮燥。

    终究还是修养功夫不到家啊,文天祥暗暗自嘲道。

    “恩公想必还记得那日,我在太平惠民局拉一名姑娘回家吧。正是那名姑娘出去久了一些,惹她爹爹不满,她爹爹便冲我发火气。我心中烦闷,便应了谢枋得的邀请,随他游西湖去了。却不想竟出那等事情,差点就葬身湖底了,还亏得恩公搭救,才保得一命。”

    唐安安的声音似清溪流水涓涓,娓娓动听。

    文天祥恍然大悟,原来还是因为自已的出现,才使得历史的轨道出现了改变。

    若是自已那日不出来买药,便不会碰到那个小姑娘。自已不碰到小姑娘,小姑娘也不会随他去太平惠民局,也许早就回家了。

    如此,小姑娘的爹爹便不会生气,唐安安姑娘也不会负气答应谢枋得之邀去游西湖。

    原来历史变得有所不同的源头还是因为自已的行为变化啊。

    文天祥这一番思索,却是有些出神,这一出神,看起来便有点呆。

    但这份呆,落在唐安安眼中,却是尽显英俊之意。

    “我素日里心中早已平淡于井水,却不知为何面对他时,总有几分波澜。”唐安安暗自在心中怪道。

    蓦然想起那日被他救上船去,在船中他却不曾正视自已一眼。

    多少男子为一窥自已的绝世容颜而费尽无数心思,又有多少男子自见了自已以后便神魂颠倒,魂不守舍,他却这般无视自已。

    唐安安有些生气,也有些不服气。

    这世间男子,不是都应该拜倒在自已的石榴裙下,对自已唯唯诺诺,千方百计来讨好自已,以求一亲芳泽的吗?

    虽然唐安安对那些男子极为讨厌,但一旦出现了一个异数,却又是那般令人失望,那般令人生气。

    “原来如此,却是文某多虑了,文某是担心有人特意设计陷害姑娘呢。”

    担心我吗?唐安安突然觉得心头一甜,一阵欢喜之意涌了上来。

    “既是如此,文某就不打扰安安姑娘的清净了,先行告辞了。”文天祥站起身来。

    “恩公这便要走了吗?安安还以为恩公既然来此,便会听安安弹上一曲再走呢?”

    不知为何,她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从来都是别人来求自已弹的,什么时候轮到自已主动说了?

    “安安姑娘的琴艺,文某那夜在西湖之上,听得了两三声,那自是极好的。只是今日文天祥公务在身,却是没有闲睱听安安姑娘弹琴了,改日有空,再来拜访。”

    “那我送恩公一程。”唐安安的声音略微有些失望。

    文天祥走到门口,突然又想了什么,开口问道:“那日被安安姑娘拉回家的小姑娘,不知在哪里?若是可以,文某还想见上一见。”

    “你要见她做甚?”

    话一出口,唐安安便有了三分后悔,我今日却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容易便失态了。

    那名自称姓宋的小姑娘,淘气,调皮,可爱。不知为何,文天祥这几日总是会想起来,本来只是想着怎么阻止她和官家见面,但想着想着,便开始想歪了。

    那位小姑娘既是在青楼中被养大,我能否将她赎出来呢?我若将她赎出来了,又该如何安排她呢?

    文天祥不敢接着往下想了。

    “我只是觉得那小姑娘甚合我眼缘的,便想再见上一见。”

    “她自然是在她家了,你既觉得她合你的眼缘,你便自已去她家找她去吧。”

    唐安安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道:“我身子有些不适,恩公慢走。”

    说毕,她转身回头。

    “为何心会隐隐作疼呢?”唐安安暗暗道:“我这是怎么了?”

    文天祥一愣,不明白自已是哪里惹她生气了?为何一提到了那位小姑娘,她便这般生气?

    哦,是了,那小姑娘也是养来要进献给宋理宗的,唐安安自然不高兴了,自已却还在她面前提起,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文天祥以为自已找到了原因,暗暗自嘲了一声,回府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辞相() 
从仁明殿回来之后,赵昀觉得自已的心情舒畅多了。

    “要是我还能再生一个儿子,那就好了”赵昀心中暗叹道。

    “为何上天只给朕一个女儿,不再多给朕几个子女呢?自已在位多年,虽算不上一代明君,也算勤勤恳恳,日日为国事操劳,不敢有负真龙天子之职啊,老天却又为何如此待我赵昀呢?”

    恍惚间,他又想起唐安安的样子,想起那风情万种的外貌神情,那一举一动间流露出的魅惑之力。

    自己身体也大不如前了,有时想要去播种亦是有心无力,不知道此生还能否再得一儿半女?

    “陛下,这是丁大全丁御史刚呈上来的奏本,陛下要看一看吗?”董宋臣轻轻的迈着小步,走了进来,弯着腰,呈上一个奏本。

    赵昀随手将奏本拿入手中,翻看了起来。

    “什么东西?连他丁大全都要上奏来保董槐吗?”看着看着,赵昀神情大变,突然,他将奏本往地下一扔,大声咆哮着。

    董宋臣慌忙跪了下来,道:“陛下息怒啊,陛下息怒啊,陛下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啊。丁御史平日里向来是忠心体国的,陛下也是知道的啊。”

    董宋臣暗暗将丁大全骂了几遍,明明自已让他上奏章弹劾董槐,他却又为何还要上奏本保那董槐啊?他这是演的哪出戏啊?

    不会是那个小内待没有将信送到吧?看来还得仔细问问,让他们见识一下自已的厉害。

    董宋臣跪在地上,爬着奏本捡了起来,心中翻过无数个念头,

    赵昀仍是满腔怒气。

    “朕记得那个谢枋得不是在殿试对策中大骂董槐吗?怎么,他被人害了一次,差点死了,同窗好友也死了好几个,他也变得胆小怕死起来了,不敢再来朕这里告御状了?”

    董宋臣心头一紧,实际上,谢枋得早就上书了,只不过,谢枋得可不仅仅是参了董槐这个宰相,还参了他董宋臣。

    这奏本嘛,董宋臣虽然不敢隐匿不报,但是,却是可以将它放在最底下的。

    宋理宗批阅奏章在大多数时候都批不完,这压在下面,许就看不到了,没想到如今却问起来了。

    “启禀陛下,奴才听说谢枋得也是上了书的。只不过,他不过是一名新中的进士,位在满朝臣子之下,所以,这奏章,许是放在下面了。”

    董宋臣不敢再隐瞒,他为内侍多年,长期陪伴在宋理宗的身边,这中间的轻急缓重,还是能拿捏得住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

    奏章是阁臣整理的,按照重要顺序依次排列,呈给皇帝御览。但实际上,政事堂原来是将谢枋得的奏章放在上面的,但董宋臣在转手呈给皇上途中,顺手便将谢枋得的奏章放到最底下去了。

    赵昀翻了一翻,果然在最底下看到了谢枋得的奏章。

    “好,说得好,说得好!这个谢枋得,现在看来挺不错的嘛。当初真应该给他一个一甲,这番痛骂,骂得真痛快!”赵昀看完奏本,显得很是高兴。

    “我看这谢枋得才是国家栋梁之才。”

    董宋臣不敢发言,只是心中有些微微发寒,这个奏本里面,可不仅弹劾了董槐,还弹劾他董宋臣。

    赵昀却是浑然未觉,终于有人上书参董槐,他心情大好,至于参董宋臣的部份,被他直接无视了。

    董宋臣不过自已身边一个奴才而已,虽然是讨自已喜欢的奴才,但也只是奴才,奴才被臣下骂几句,有什么要紧的呢?

    不过,若要让他真按照谢枋得的奏本中所言,严惩董宋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