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回大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宫中已经有火光和杀喊声了,蒙古军定是趁着宫城守军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面宫城之时,与宫内的奸细里应外合,已经杀入皇宫了。

    官家若是有什么不测,那后果

    文天祥不敢往下想,策马奔到宫城之下,高声喊道:“臣文天祥率军前来护驾!”

    “臣文天祥率军前来护驾!”

    宫内情况不明,正是争分夺秒之际,喊上几声让宫中之人听到了,也能安下心来,便可以多拖延片刻的时间。

    “快开宫门!”文天祥大声喝道:”乱匪已经从丽正门杀入皇宫了,再不速速平乱,一切就晚了,快开宫门。“

    此时宫内的太监宫女虽然大多都在四处奔走逃命,但侍卫马军却还算稳定。

    这支御林军的军士皆是武艺高强之人,或将门之后,或是军中精心挑选的好手,艺高人胆大,此时骤临大变,这支军队却也还能维持,只是他们人数不多,又分散在皇宫的城墙四周,正面抵抗蒙古队军队的人数不过一两百人,如何挡得住一千多名如狼似虎的蒙古兵,倾刻间便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其余军队还来不及做出反应,蒙古军便杀入了皇宫。

    守卫宫门的将领名叫张景,也是将门之后,他站在城墙上,回首望了望四处乱起的皇宫,也知道此时情况紧急,迫在眉睫,再迟上片刻,自己也只能带着守卫宫门的兵士们一起逃命了,便也顾不得平日的规矩了,当下便高声喊道:“打开宫门,让文大人的兵马进宫。“

第一百四十章 临安风雨急(十)两合一大章() 
文天祥纵马踏入宫内,一眼便见到宋理宗赵昀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正慌乱万分的向着宫门奔来。

    文天祥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大半。立即翻身下马,迎上前去,单膝跪地道:“臣文天祥率军前来护驾,请陛下勿慌!”

    赵昀毕竟年纪大了,经此一番惊吓,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此刻见到文天祥,顿时有如见到了天救星下凡一般,激动的上前,一把扶住文天祥的双臂:“好,文卿来得正好,朕终于有救了!”

    说完,整个人身子一软,就要倒了下去,亏得身边的小太监伸手将其扶住,才没有摔倒在地。他今夜受的刺激太大,此刻见救兵赶到,提着的一颗心落地,身体便支撑不住了。

    文天祥连忙吩咐道:“快,将陛下扶入城楼之中。“

    说话间,不远处传来的兵刃相击之音隐隐传入耳中,蒙古兵已近在咫尺,连忙一边令士卒上前抵抗,一边保护着赵昀并一干后宫嫔妃,天潢贵胄,撤入和宁门的城楼之中。

    进入城楼之后,赵昀才问道:“文卿带了多少兵马过来?“

    原来赵昀见文天祥带的兵不多,担心他只是带了府中的家丁赶过来,才有此一问。

    “请陛下放心,新军五千兵马,已经悉数进城,臣率领先锋部队,先行赶到,新军的大军随后就到。“

    “好好好,此番幸得文卿及时赶到,朕必有重赏!”赵昀却有问道:“文卿是如何这么快就调兵进城的呢?”

    今夜这场变故似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事前却没有半分征兆,文天祥的新军毕竟在临安城外驻扎,此时城内的驻军还尚未赶到,文天祥的军队却已先行赶来救驾,难免让人疑惑。

    对于这一点,文天祥早已深思熟虑,听到赵昀问起,便说道:“今夜天黑时分,臣听下人们说,日落之时,殿前司有大批兵马出城,却没有军队进城过来接防。臣心中疑惑,并未听闻朝廷有用兵之事,殿前司为何却派兵出城?臣便一面使人前去枢密院询问,一面着人通知新军统领牛富做好应变准备,不想没多久,临安城就突然大乱了起来,牛统领接到我的命令,见到临安城四处火起,便即刻率大军进城了。幸上天怜悯,总算是救得了陛下!”

    文天祥当然没有派人去枢密院询问,也并非今夜才通知牛富,但这种事情,也就是一个托辞而已,真要认真追究起来,大可以推说派去的人还没有赶到枢密院,临安城就已经乱起了。

    反正,文天祥究竟是什么时候得到殿前司兵马出城的消息,这全凭他的一面之辞。

    赵昀听说殿前司兵马无故出城,顿时脸色一阵惨白,心中就明白了过来,今夜这场祸事,必是有朝廷重臣在背后操纵。

    怪不得殿前司和侍卫步军的人马迟迟不至。

    殿前司的兵马被人调出了临安城,那侍卫步军呢?皇宫都已落入了乱匪之手,驻扎在临安城内的侍卫步军为何仍不见踪影呢?

    赵昀并不知道此时杀入皇宫的,乃是蒙古人的军队,只道犯上作乱的乱匪。倘若他知道是蒙古兵杀入了皇宫,恐怕受的惊吓会更甚。

    但此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赵昀的心已凉了一大半,如今的临安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宫也被攻下,只剩下这一个城楼可以躲避,若政事堂和枢密院再出一些乱子,那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此时,外面的蒙古兵已经杀到了城楼之下,金石相击的厮杀声绵绵不绝,惨叫声不断传来,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文天祥抬起头来,一眼便见到了侍立一旁的赵婧,此刻殿中众人皆吓得瑟瑟发抖,只有赵婧镇定自若,全无半分担忧害怕之色,一双美目盯着文天祥,脸上尽是笑意。

    见到文天祥向自己望来,赵婧慌忙避开他的眼神,一颗心跳得比刚才听到乱军杀入宫中时还要快上三分,一边想着自己的谎言到底被揭穿了,一边又猜测着文天祥会做何反应?至于外面不断传来的厮杀声,都被她自动过滤了。

    见到赵婧在此,文天祥对她的公主身份再无半分疑惑,心中苦笑了一声,转身出殿。

    “小心!”赵婧见文天祥出殿,才想起外面的战乱,连忙嘱咐了一声。

    文天祥回头笑了笑,没有说话,大踏步走出了城楼。

    通往城墙的过道中,牛富的银枪如游龙飞舞,时而若天龙吐信,破空一点,时而如神龙摆尾,狂风骤起,枪尖银光如闪电,不时地划破夜空,所过之处,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不断有蒙古兵倒在枪下,鲜血四溅。

    他一人当关,守住通道,下方蒙古兵虽多,却是无论如何也冲杀不过来。只是蒙古兵人数众多,倒下一个,便又补上一个,绵绵不绝。

    另一边的过道上,林时中手持双刀,刀光如雪花满天,在四周纷纷飘落。夜色中,他一袭白衣胜似雪,刀光环绕四周,似落花缤纷,说不尽的飘逸潇洒,只是那白衣上,不断浸染的鲜血,给他的身姿增添了不一样的风味。蒙古兵虽人数众多,却也无一人能近得了身。

    还未来得及细看,下面已有箭矢射上来,周围兵士连忙挡住,将文天祥拉入城垛下躲好。

    “这些乱匪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如此骠悍?装备又这般精良,似是大宋军队的装扮,是哪位犯上作乱的将领发动兵变了吗?“

    文天祥扭头一看,却是刚才开宫门放自己进宫的侍卫马军首领张景。

    此时禁宫皆已落入蒙古军队手中,但守卫禁宫的侍卫马军分散在禁宫的城墙四周,受到的损失反而不大,只是来不及聚拢兵马。

    幸亏当初城中乱匪攻的便是和宁门,因此,侍卫马军倒有三分之一聚集在此,五百兵马,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兵力了。若不是宋理宗赵昀在乱起之时,胡乱瞎决策,派了近一半的兵马出宫救火平乱,他们的力量还要强得多。

    这支御林军,士兵的武艺倒是个个皆不弱,却没有什么行军作战的经验,骤然乱起,组织上顿时一塌糊涂,空有一身武艺,在乱军中却也发挥不出来。

    除非是林时中或者牛富那样的高手,否则,在战场之上,一般的好手根本架不住几名兵士的配合攻击,更不要说,他们面对的还是身经百战的蒙古精锐之兵了。

    此时蒙古兵的箭矢不断袭来,这边的御林军却全然不知道如何组织还击,全靠个人自由发挥,与从来没有受过训练的农民军也没有什么区别。

    御林军守卫宫禁,练的本来就是对付江湖盗寇的本领,虽然挂着一个侍卫马军的头衔,却又哪里懂得如何在战场上作战,若非文天祥的九十名骑兵加入,林时中和牛富带头奋勇杀敌,单靠这些御林军,只怕蒙古兵已经冲上城楼了。

    此时情况紧急,蒙古兵已经杀到了眼前,想要教会他们如何作战却是不可能之事,便是将他们临时组织一番,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文天祥皱了皱眉,眼下这支侍卫马军军心涣散,全无半分斗志,再这样下去,恐怕很快就要崩溃了。

    必须做出决断了,一念及此,文天祥猛然从城垛下站起身来,高声呼道:“弟兄们,今夜杀入皇宫的,乃是蒙古鞑子。他们一边挑起我大宋内乱,一边乔装从宋兵,从钱塘江登陆,杀入了宫禁之中,欲图重演靖康之变的旧事,劫走官家。今夜,若被他们得逞,则我大宋必亡,我们也都要当亡国奴了。弟兄们,面对蒙古鞑子的屠刀,我们绝不可再后退一步了。”

    文天祥此言一出,城墙上的侍卫马军官兵,顿时个个都呆住了。

    今夜这场变故,来得如此迅速,全然没有半分考虑的时间,便身不由己的投入了一场看起来似是完全莫名其妙的战乱之中。

    外头有乱匪骚乱,禁宫突然被一支“宋军”攻入,究竟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懵懂了。

    朝中政变,赵家内斗,这样的念头很快就浮上每一个人心头,虽然没有四散逃命,但大多也没有拼死抵抗之心。

    上面的大人物争权夺位,关我们这些大头兵什么事?管他是谁得了天下,我们还不是照样当兵吃皇粮吗?

    这样的念头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此时侍卫亲军的将士,十之八九都有这样的想法。

    若不是下头进攻的“宋军”一言不发,让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变乱。再加上侍卫亲军的兵士,多少还有几分忠君的念头,恐怕已经将赵昀交给下面的“宋军”,再去拥立新君了。

    此时听到文天祥说下面进攻的军队是蒙古人,顿时面面相觑,惊得目瞪口呆。

    “文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他们真是蒙古鞑子?”夜火照耀下,张景满脸皆是不可置信之色。

    文天祥点了点头,道:“如今这般情况,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他们都是蒙古鞑子假扮的宋军,我们可一定要保护好官家,绝不能让靖康之耻再次重演。蒙古兵孤军深入,只要我们再坚持片刻,待我大宋的大军一到,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话间,有几名新军士兵听到文天祥的话,冒死上前,拖出了一具蒙古人的尸体,剥开他外面的服装,里面果然露出了兽皮服饰,宋人士兵是不可能有这种东西的,便立即高声喊道:“他们果然都是蒙古鞑子,你们看,这是他们穿的兽皮服饰。”

    说着,用长枪将其挑了过来。

    张景拿入手中一看,心中悬疑顿去,也不再有半分犹豫之心,站起来高声喝道:“弟兄们,他们真的是蒙古鞑子,我们跟他们拼了。”

    刹那间,原来犹豫不前的侍卫亲军顿时士气大振。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与热兵器时代在壕沟和城市巷道中拼狙击不一样,壕沟或者城市中的枪战,靠的是智慧与冷静,没有足够的冷静,不能很好的潜伏自身,往往还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便被一枪毙了。

    真实的战争毕竟不同如玩穿越火线的游戏,生命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不像游戏一样可以重来,便是随便受点伤,也承受不起。鲜血淋漓的场景往往比死亡更让人恐惧。

    然而,尽管枪炮的杀伤力百倍于大刀弓箭,但最让人心生畏惧的,永远是拼刺刀的白刃战。

    在壕沟中,或者城市的巷道,被飞机大炮轰炸或者挨了枪子,死了也就死了,心中害怕也好,惊恐也好,无畏也罢,种种情绪,皆毫无意义。

    无论士兵心中想什么,手上做什么,会不会被飞机炮弹炸死,或者不知从哪里来的流弹给击毙,这在很多时候,完全是听天由命的事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在现代杀戮机器面前,个人的勇气与意志虽不能说毫无作用,但多少显得有些幼稚与可笑。

    否则,最有勇气,最不怕死的恐怖分子,在面对美军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的不堪一击了。

    但这个时代的战争,没有飞机大炮,也没有马克沁机关枪和榴弹,仍是纯粹的白刃战,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的刀枪砍杀,拼的就是哪一方更有勇气,哪一方更悍不畏死。

    侍卫马军的士兵原来并无拼命之心,若只是宋廷内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