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陵秀才-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婚不久的太子殿下,开始真正的涉及帝国最高权力中心。

    “陛下,还是咱们的那位陛下。”

    得知这个消息时,穆老将军正在与葛齐晟辅喝茶谈天,捧着怀里的热茶,穆老将军感慨道:“灭蛮,不出意外,只需三月足以,灭齐,却起码需要三年。。。。。。太子殿下有三年的时间成长,足够了。”

    “我们这几个老骨头,要和陛下一起,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穆老将军呵呵笑道:“待天下大定,我大明铁骑踏遍这片江山后,那便是太子这种年轻人的时代了,咱们呀,也该功成名就,及时退下去喽。”

    民间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了信心,而作为军方和外廷的头号人物,穆老将军与辅大人,自然也无所畏惧。

    在他们看来,此战必胜,毫无疑问。

    年迈的葛齐晟辅不像穆老将军这般,练武练了一辈子,身体早已不复当年,听了老同伴的话后,不禁苦笑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时候。”

    “肯定能。”穆老将军看了眼葛齐晟,眼神里闪过丝遗憾说道,“费海,确实是可惜了。”

    他们这帮老人,当年都是同道中人,外廷有葛齐晟,有李庭儒,军方有穆老将军,但内廷啊,却只有费海。

    葛齐晟靠在柔软的椅背上,看向院子里枯寂的花丛,说道:“当年陛下还是太子时可没现在这般好光景,要不是费海把控住了内廷权利,与咱们里应外合,对抗宰相府和那些阉党,我们这帮人,早就被谢安歌灭了九族喽。”

    看了眼穆老将军,葛齐晟提醒道:“你可别忘了,当年他手里,可也有兵权。”

    “死了几十年的人,提他作甚。”

    穆老将军现十年未回金陵城,这些个以往无比熟悉的老伙伴们,仿佛都变得开始有些暮气沉沉,即便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但作为大明帝国权利阶层里最顶端的权贵,真不该在这等时候,去怀念一个死人。

    刘元尚如此,李庭儒也如此,现在就连当年与宰相谢安歌政见最为冲突的辅葛齐晟,竟然也提起了他。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谢安歌的某些想法,也不是行不通的。”

    葛齐晟看了眼穆老将军,仔细回想后才肯定说道:“就比如分田地,老百姓一辈子为地主耕地,却只能拿到勉强糊口的粮食,这本就是很不对的事情,还有他说的那个什么,关于军队的改革。。。。。。。”

    穆老将军在一旁提醒道:“军衔制,并且还要开办讲武堂,选拔所谓的军官。”

    葛齐晟点了点头,看着穆老将军微笑道:“我知道那时候为什么那些世袭勋贵们要站在咱们这边,如果真是这样,今后大明帝国里啊,不知道会涌入多少平民出身的将军,真这样,那些勋贵们,可真就要完蛋了。”

    “我唯一不认可的,是他的做事方法和态度。”

    葛齐晟摇了摇头,望着庭院墙上的斑驳痕迹,皱眉说道:“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

    “他凭什么就这么认为?”

    辅葛齐晟回想几十年前,他与谢安歌同为穷酸读书人,站在秦淮河畔高谈论阔时的场景,取笑道:“那个妄人,甚至还说。。。。。。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之天下,如要鼎盛,必先让皇室退出什么历史舞台,你说他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穆老将军冷漠说道:“他就是一个疯子。”

    葛齐晟没有认可穆老将军的话,感慨说道:“江南道富庶,海刚峰居功至伟,可雄厚的底子,可是谢安歌打下来的,镇南军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形成战斗力,也是当年谢安歌给定远侯留了许多好苗子,这些,咱们都得承认。”

    穆老将军听后沉默了起来,因为即便是他,也得认可这些话。

    他是军方第一人,怎么会不清楚镇南军是如何创建的?

    葛齐晟忽然想起了什么,笑着对穆老将军说道:“我忽然想起来一个年轻人。”

    “谁?”

    “秦钟。”

    穆老将军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你看你,每次都是这种表情。”葛齐晟取笑了番,摇头说道,“我就是忽然想起来了,觉得那个年轻人,和谢安歌年轻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当年殿试的时候,谢安歌是我们那批进士里最年轻的,从乡试到殿试,他永远都是第一,脸上啊,永远都是自信和骄傲。”

    “那时候,我已经是个快三十的人了,他才十九,你能想象,当年在大殿里的时候,我们这帮人,是用什么眼神看他的么?”

    “光芒万丈,简直就是光芒万丈。”

    “我其实已经快忘了当年谢安歌在大殿里的那种笑容了,可年前宫中演武时候,我看见了秦钟,就又全部都想了起来。”

    庭院外忽然传来了喜鹊的叫声,葛齐晟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了微笑,有些享受也有些感慨:“春闱又要来了,今年,很重要。”

    今年的春闱,涌现了无数拥有潜力和才气的学子,这是部堂里那些忠心为国的老大人们最想看到的事情。

    大明帝国即将对外用兵,正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到时候这批进士们,有一部分会被派往前线,协助边疆的州府长官们,只要他们能够活下来,并且取得成绩,待大战结束,太子登基,这批人,就会是将来二十年朝堂里,绝对的栋梁之才。

    作为辅,葛齐晟知道自己也需要开始培养接班人。

    “我喜欢一个叫王汲的年轻人。”葛齐晟看向穆老将军,微笑道,“是金陵府尹王屹的侄儿,江南道王家子弟,文章写得极好,想法也好,等春闱结束,我要送他去西北道。”

    “你们这些打仗的倒是舒服,一场仗下来,终归能现几个好苗子。”

    穆老将军摇了摇头,看向皇宫的方向有些心优:“就是不知道,陛下现在到底是作何打算。”

    这几十年以来,费公公名义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实则权柄更是恐怖至极,皇宫里一应的事宜都可定夺,而他对宫里的小太监和宫女们,一向极好,从不克扣他们的月俸,甚至把宫女三十才可出宫的规矩,拉到了二十五岁。

    这些年宫里也用不到太多的太监了,费公公甚至请示了陛下,开始用一些出生不错的良民子弟,开始为宫内服务,但女眷活动的区域里,却依然不可涉及。

    费公公啊,他恨自己是个太监。

    但也不恨。

    如果不是太监,又怎么能够在宫里,守护那个小宫女整整一辈子?

    费公公的葬礼由内庭操办,无数太监宫女们,自来到灵堂前跪拜守孝,那个被费公公亲自留下来的小太监,穿着丧服,哭得眼睛红肿。

    老祖宗死了,这今后的日子到底该怎么办?

    传说,太后娘娘已经卧床不起好几天了,难道也是伤心老祖宗的去世吗。

    小太监看向棺材里穿着鲜红蟒袍的费海,小声抽泣。

    御书房内

    邸朗坐在下面,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不时提笔批阅,然后交给陛下审核,再送到内阁,费海死后,皇帝陛下在短暂的沉默后,便重新回到了这里,变回了那名冷酷无情的帝皇。

    看了眼御书房外灰蒙蒙的天空,邸朗站了起来走到皇帝陛下身边,躬身说道:“父皇,歇会吧。”

    “朕不累。”

    皇帝陛下没有抬头,只是淡淡说道:“你要是觉得乏了,便先回去。”

    邸朗没有离开,而是接着说道:“父皇,费公公今日便要送出宫下葬了,您,您不去看看?”

    皇帝陛下看了眼邸朗,拿起一份刚刚送入宫的折子,自顾自说道:“蛮子啊,已经开始在燕京城附近出没了。”

    邸朗沉默。

    。。。。。

    燕京外,五十里。

    一队三百余人的骑兵,沉默的看着对面那数十名穿着兽皮棉衣,披头散的蛮人,为的骑兵统领毫不犹豫的抽出长刀,高高举起,冰冷的声音从面甲里透了出来:“龙骧铁骑,冲锋!”

    “大明永胜!”

    统领身后的骑兵们怒吼了声,瞬间,这支骑兵部队犹如洪水般冲向那批蛮人。

    对面的蛮人凶悍无比,面对人数数倍于己方的大明奇兵,悍不畏死,嘶吼怪叫,挥舞弯刀冲了上去,两支部队瞬间鏖战在了一起。

    龙骧铁骑纵横北方二十年,未尝一败,这支大明帝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在被皇帝陛下赐名之后,他们身上唯一的使命,便是杀光蛮人。

    如今,等待了二十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只是两个冲锋,三百余人的骑兵部队便把蛮人杀了个精光,统领一声令下,骑兵们割下那些蛮人的脑袋,拴在马腹上,继续巡逻。

    这个场景,在短短几天内已经生了很多次,每一次,都以龙骧铁骑完胜而告终。

    骑兵统领提着个蛮人脑袋,看着他还很稚嫩的面容,心里疑惑无比。

    为什么这帮蛮人的战力会如此孱弱,为何他们要来送死?

    也许,有阴谋。

    骑兵统领想到这,不禁大笑了起来,如果将来会遇上真正的蛮人精锐,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龙骧铁骑,会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就和二十年前一样。

第三章 天下间() 
燕京城乃北疆重镇,东接宋齐诸国,北面草原,早些年间,一直都是蛮子每年过冬时候必会掠夺的目标,而在这二十年间,这座雄城已经被陇国公打造得铁桶一般,蛮子消失的这些年里,这里宁静祥和。

    而让世间诸国都不得不保持绝对沉默的龙骧铁骑,世代守护在此。

    北蛮一日不除,龙骧铁骑就绝对不会离开燕京城。

    近日,燕京城内的百姓都得知了北蛮重新回来的消息,宋国境内的惨案他们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但燕京城依然没有丝毫的动乱,再如何血腥的惨痛回忆,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年轻人们没见过蛮子长什么样,而有着记忆的老人们,每每看见城头和城外巡防的龙骧铁骑,心里都很放心。

    那帮菇毛饮血的畜生,怎么可能会是大明王师的对手?

    而当陇国公回到这座大城后,燕京城便再也没有了一丝的担忧。

    “怪不得锦衣卫当年会上书陛下,要提防陇国公拥兵自重,把燕京城变成国中之国。”

    看着街道边自出来迎接陇国公的无数百姓,秦钟想起了个传闻,对身边的沈青说道:“当年,燕京城里的人真的自出城,帮陇国公打仗?”

    “是的,大人。”

    沈青点头,感慨道:“听指挥使大人提起过,当初十多万城内百姓,就扛着锄头拿着菜刀出城与蛮子战斗,死了很多人。”

    那会是何等悲壮的场景秦钟现自己根本无法想象,人群里的老人们纷纷跪下,年轻一些的正好奇打量着骏马上那位战无不胜的大明军神,高喊国公神勇,沈青掀起面甲,跟上秦钟小声说道:“当初庸国公为了拿回燕京城,曾经用这个抨击了陇国公许久,陛下当时也表现出过不满,如果不是涪陵阁的事情之后,庸国公被屠了满门,其实朝堂里都以为,陛下要收回陇国公的兵权。”

    那件事,秦钟是亲身参与者,后来自然明白过来,那不过是陛下与陇国公一起给庸国公下得套。

    “有时候细想下,这帮打过仗的老头儿,确实都厉害。”

    秦钟摇了摇头,领着锦衣卫大军出城驻扎,城外的北大营是三万龙骧铁骑营地,锦衣卫今后,也将驻扎在此。

    十多天的奔袭,让过惯了舒坦日子的秦钟消瘦了不少,可还未来得及歇息一阵,便被传令前往大将军府听候调遣。

    就在这十多天里,已经有数名传令兵从燕京城北下,在途中遇见陇国公,把燕京城外的事情禀报呈上。

    燕京城守备,龙骧铁骑十余名统领,现在又要加上一名锦衣卫千户。

    在座的除了秦钟以外,都是城内老人。

    “北镇抚司,秦钟。”陇国公摘下头盔,横刀立马坐下后,向众人介绍道,“陛下特命的督战营统领,今后。。。。。。会与吾等并肩作战。”

    “见过各位将军。”

    秦钟立刻堆起和煦的笑容,这人生地不熟的,还在别人的地盘,他可不想因为礼数方面的破规矩,而让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对自己心生不满。

    跟着陇国公从金陵城回来的几名统领,秦钟这一路上倒也有机会熟悉活络,这帮大老粗看起来只会上马杀敌,可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哪个不是聪明人?

    自家大小姐都在城外唱起情歌了,难不成这国公府女婿的身份还能跑了不成?

    而那些驻守金陵城的统领们,消息也灵通的很,陇国公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