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飞将之子-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龙之计虽然有些风险,但袁尚急功近利,或许可以一试!”曹操仅仅犹豫片刻便下了决定,交代道:“我立即修书伯仁,令他带兵攻打曲阳,再传令子丹、文烈前往徐州驰援毛玠,即便袁尚不动手,我也可腾出至少两万卒对阵吕布!”

    “主公英明!”陈登等曹操封闭书信,带着密信拱手退下,命五百里加急传到高阳和平原!

    冀州和青州立即调整部署,消息随即传入幽州,袁尚赶紧找来逢纪,事到如今,逢纪还在为他出谋划策,这让袁尚够感动的!袁尚与逢纪、袁熙商议许久,最终也没商量出个定论,袁尚主张趁机进兵青州,袁熙觉得事有蹊跷,以曹操的谨慎怎会漏出这么大地破绽?逢纪难得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对于当前局势而言,曹操的举动都很正常,但是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反倒让人不住怀疑!

    商讨最终不欢而散,袁尚态度强硬,带着三万士卒离开范阳,袁熙苦劝无果,只能随他折腾!幽州没什么大问题,逢纪跟着袁尚一同前往青州,虽然他的内心是不愿意去的,万一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他的下场绝对不太好!但袁尚已经打定主意,他也不能留在幽州躲清闲!

    正赶上大年初二,袁熙在范阳城外送别袁尚,再次苦劝道:“二哥还是希望你莫要冲动,万一是曹操奸计,可就没有回头之路了!”

    “二哥放心,我既然带兵前去,势必风雨无阻!只要二哥坚守幽州,莫让曹操趁虚而入即可,待我拿下青州,我兄弟二人联手,定能击败曹操!”袁尚胸有成竹,也当是为自己打气,随即轻叹道:“自父帅亡故之后,大哥叛乱,曹操夺地,使得袁氏基业寸寸龟裂,如今我兄弟二人偏居一禺,忍辱偷生!但是二哥,我心中时时念着夺回冀州,一雪前耻,让父帅安息!哪怕明知有险,这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若不趁势夺下青州,我兄弟永无出头之日!”

    “三弟!”袁尚一番话,将袁熙说的热泪盈眶,激动道:“从不知三弟如此忠孝,请受二哥一拜!三弟放心,只要二哥活着一日,幽州定然无恙!”

    “谢二哥成全!”袁尚拱手叩拜,转身上马,带着三万卒离开,满载期望和雄心!

    好在袁熙只期望了两个月便等到青州传来的情报,但他听完之后,却立即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徐州危急是真,曹真曹休驰援却是假,平原两万卒离开是真,赶往徐州是假!袁尚与逢纪刚渡河不久,便遇上曹真的五千骑,曹真诈败,袁尚乘胜追击至齐国都临淄,身后忽然窜出两万精兵,竟然是夏侯惇率领的两万青州兵!袁尚立即慌了神,当初击败大哥八万精兵的便是这批青州兵,而且夏侯惇身经百战,勇武过人,眼下他手中兵不过三万,如何能击溃夏侯惇?

    硬着头皮打了一场没有悬念的仗,袁尚被当场俘获,逢纪自杀身亡,三万士卒损伤大半,逃亡八千,投降五千!袁熙消化了许久才缓过神,听闻夏侯恩与夏侯尚再次兵临城下,长叹一声道:“三弟呀,二哥无能,不能为你报仇呀!”

    正在袁熙发愁之时,忽有亲卫来报,城内有人送来一封密信,要袁熙自己查阅!袁熙接过信封,立即傻了眼,因为信封上“袁熙亲启”四个大字是出自甄宓之手,虽然他与甄宓做了三年多有名无实地夫妻,但甄宓的笔迹却让她非常熟悉!袁熙急忙撕开信封,里面有两张纸,其中一张是甄宓笔迹:袁公子显奕在下,妾幸蒙公子照顾,并恢复自由之身,公子恩德,妾没齿难忘!今妾已经回到京都,令堂与家小皆被卫尉大人安置于京中,公子保重,不必担忧!

    看着这封书信,袁熙不知不觉落下泪水,这是三年以来,甄宓给他的书信之中,字最多的,也是语气最好的宓儿呀原来你心仪之人,是那个吕霖,他真的能对你很好么?

    收敛情绪,袁熙打开第二封信,字迹陌生,但目光落在信中,袁熙便知道,这封信是出自吕霖之手!信中曰:吾本欲杀汝,念汝对宓儿之恩义,特赦汝一命,若肯归降,吾自上表天子,准你承袭令尊爵位,领幽州牧!

    袁熙立即从悲伤中缓和过来,这份诱惑实在不错,且不说什么幽州牧和彰乡侯爵,但是得到吕布认同世袭罔替,并且可以安居一隅,受吕布庇护,便有说不尽的好处!袁熙与袁尚、袁谭相比,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他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吕霖也是看重他这一点,才劝谏父亲允诺此事!且如今袁尚被曹操捉拿,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他袁熙,虽然有乌丸与公孙康为后盾,袁熙依然不能确保自己是安全的!

    将吕霖的密信放在烛火上焚烧干净,袁熙将甄宓的书信认认真真收起来,长叹一声!吕霖呀,你是让我谢你,还是恨你?

    建安八年三月末,正是幽并初春时节,本该人人脸上挂着笑容,袁熙脸上却愁眉不展,不仅因为城外有夏侯尚与夏侯恩的两万大军,还因为吕布的受降书迟迟未来!自收到吕布回信已经半月,却未见任何援兵和正式公文,若吕布再不做出表示,他就只能退守易京投靠公孙康!

    正午时分,春光明媚暖日和风,伴随着微风吹过,一阵马蹄声传到范阳城上下所有人耳中!袁熙满怀期待,眺望西方,这个时候能够赶来范阳的骑兵,必然是吕布麾下无疑!夏侯叔侄也有些惊讶,袁熙怎会有援兵从西方来,莫非是鲜卑蛮夷再度南下?

    浩浩荡荡五千骑出现在城门外,夏侯叔侄有些发懵,连城楼上的袁熙都有些惊讶,因为五千骑前方之人银袍金甲,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长戟一挥,身后五千并州狼骑齐声大喝,声振寰宇!除了虎豹骑之外,夏侯叔侄哪里见过这等气势?但虎豹骑只有八百,而面前的并州狼骑却有五千之众,尽管他们有两万大军,但看到吕布的身影和五千骑的阵势,完全没有一战的勇气!

    夏侯尚反应很快,立即传令全军结防御阵型,徐徐后撤,丝毫不觉得不战而逃会很丢脸!

    吕布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名年轻小将组织撤退,待两万大军行迹消失,才抬头看着城楼上的袁熙。“为了受降这个废物,兴泽与公台竟然让本将亲自跑一趟,真不知他们如何想的!”

第235章 黄河为界() 
“幽州牧袁熙,志虑忠纯,贤能明达,安幽州之民,辅九州之政,威加以博,德合于政!朕深感卿之才德,加封卿承袭彰乡侯爵,造化幽州百姓!值此国难之际,愿卿与大将军同舟共济,平定天下!”吕布下马上前,将诏书递给袁熙,微笑道:“恭喜显奕加官进爵,从今以后,还望显奕多多指教,你我一同辅佐陛下!”

    “谢大将军!”连陛下都没有谢,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投降吕布才有的恩德,袁熙这一跪一行礼,已经表达清楚他的态度,只是内心对于投降情敌的做法,还有很大的芥蒂!

    袁熙开城投降,与吕布合军三万,对曹操形成半包围之势!这几天时间曹操也没有闲着,由巨鹿和荡阴两路同时出发,攻下上党、常山十余城,夏侯惇也成功夺下青州,与毛玠、吕虔成三角唇齿之势!

    三月初,吕霖率一万骑兵一万步卒抵达寿春,郭嘉也以下邳为据,与萧关呈掎角之势进兵徐州!加上宋宪、张辽、张郃在梁、鲁、东海的守军,徐州与豫州几乎全部落入吕布的手中!徐州守军不过三万,寿春也成了一万守卒坚守的孤城,然而最让荀彧担心的是,陈珪年纪大了贪生怕死!倘若失了徐州,不仅损失三万精兵,曹仁将军要想回撤,难度也增加了太多!

    半个月后,荀彧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面对郭嘉与六万精兵,陈珪毫不犹豫地弃城逃跑!等到副将曹豹开城现降之时,陈珪已经绕道青州逃回濮阳!作为一州长官,逃跑逃的这么干脆,想想也挺无耻的!

    早就料到荀彧震惊地神情,陈珪也想好了说辞,为了保护徐州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才背着骂名离开徐州。一旦曹公平定河北兵戈南指,以他陈珪的威望,夺回徐州也并非难事!

    荀彧气的不轻,也只能承认他说的没错,凭陈珪这个老头子,要想坚守徐州对抗郭嘉、甘宁、马超、宋宪等将围攻无异于以卵击石!实在受不了陈珪厚颜无耻不以为意地样子,荀彧实在受不了吐槽了句:“愿陈老先生保重身体,主公收复徐州之日再发挥大用!”

    两句不情不愿的冷言语,活了多年地陈珪丝毫不以为意,反正出逃之前他已经密信儿子让他从容应对,只要曹公不生气,荀彧发什么火都不重要!

    也不知道陈登到底说了什么,曹操竟然真的修书荀彧,让他不要罪责陈珪。数日之后,郭嘉与马超北上进攻琅琊,宋宪撤回豫州,下邳暂时由甘宁驻守,郭嘉临行前还书信太史慈,让他一旦攻下寿春,立即前往徐州驻守!有他们两人驻守,徐州必然没什么问题!

    三月中旬,张郃带一万五千卒进攻济北,其中包括他新建的八千大戟士!张辽带五千骑赶赴寿春,做出攻下寿春的最后一击!郭嘉的想法不仅仅如此,若能将曹仁落在寿春一年半载,兖州的战事也该结束,那时就算曹仁不愿降,城内的百姓也该归顺了!

    却说寿春战事热闹,江夏这边却闲下来了,当寿春城外集结五万士兵时,孙策已经意识到不妙,与周瑜商议之后一同撤兵!如此一来,反倒便宜了刘备,不仅帮刘表守住了荆州,还在江夏之地落下美名!尽管孙策撤兵以后,刘表依然召刘备回南郡留在身边,但那时候刘备的身份地位已经不一样!

    撤兵之后,孙策留两万卒于合肥,黄盖、程普、韩当三将各自带兵驻守庐江、豫章和柴桑。寿春距离合肥并不远,但孙策并未想过要去寿春占便宜,在江夏与刘备、文聘周旋几个月,已经损失了近五千卒,如今回合肥以后,将士疲惫,无心迎战,若去寿春捡便宜,必然讨不了好!

    自出征交州以来,孙策一直东征西讨,虽然他不觉得累,但将士们需要休养,粮食也非常不足,既然该得的好处没有少,又何必在出力不讨好?寿春守将曹仁已经不是好惹的主,城外太史慈更不用说,无论曹仁守不守得住寿春,太史慈都不会让他沾手,不如安心等待寿春的结果!

    程普、韩当、黄盖三将离开以后,军帐之内总有些清静,尤其这些日子孙翊也回到吴地,孙策身边只有宋谦、贾华二将,常常会觉得过于清冷不太习惯!少时周瑜走进帅帐,孙策立即起身迎道:“公瑾果然玉树临风,相比于那身铠甲,还是这幅羽扇纶巾地模样更加适合!”

    “伯符切莫笑话我,若论雄姿英发,当是伯符你更甚一筹!”

    “哈哈你我兄弟就不必互相夸赞了,只要你我兄弟一心,何惧什么吕布、曹操?公瑾能在三年前料定袁绍之败,这世间有几人能够做到?又有几人能如我兄弟这般亲密无间”

    “伯符越说越离谱了,人无完人,我虽然洞察天下大事,却不如荀彧统筹兼顾,更不如郭嘉算无遗策”

    “非也!吕布有勇无谋,郭嘉才智不能尽用,曹操生性多疑,日久必然离心背德!”孙策拍着周瑜肩膀,认真道:“吾与公瑾相知,交情莫逆,志趣相投,亲如兄弟!只要我们同舟共济,终有一日可以平定天下!”

    “哈哈,伯符所言甚是,我兄弟同心协力,还怕什么吕布、曹操!”周瑜脸上露出笑容,轻声道:“郭嘉计划周密,终究百密一疏,他带兵北征青州,必然需要太史慈坚守徐州!一旦太史慈离开寿春,便是伯符的机会!”

    “寿春乃四战之地,太史慈离开之后,吕布必然会派大将镇守,要想夺取,亦并非轻而易举!”若他拿下寿春,也会让程普或者黄盖将军镇守,甚至让公瑾亲自去,更何况吕布?孙策轻轻摇头,随即诧异道:“吕布麾下大将都在兖、并、徐三州,目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之中,只有大将张辽赶往寿春,公瑾的意思是,向张辽下手?”

    “非也!张辽乃吕布手下大将,威震天下,勇武并不逊于太史慈,然而如今围攻寿春诸将,并非太史慈或者张辽为主帅!”

    “吕霖!公瑾是说,吕布的儿子,是个废物?”

    “以官渡之战的情况来看,吕布确实后继无人,但未见其人亦不知其详细!伯符所要拿下寿春,却只能在吕霖主事之际!汝南守卫不足,吕霖攻下寿春之后,必然会派兵驻守汝南,此乃我军难得良机,主公可以试探试探吕霖。”

    “未雨绸缪,哈哈既然公瑾也有兴趣,我们一同去一趟”

    徐州攻克的消息传入寿春,吕霖与太史慈立即不淡定了,人家郭嘉长途跋涉,徐州还有五万敌军都已经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