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到了营门前。韩炜几人翻身下马,当值的卫士看到马超,即刻行礼:“参见大公子,九曲公子,岱公子。”

    马超看都不看这人,淡淡的“嗯”了一声。马岱说道:“去通报叔父,就说九曲公子来了。”

    少时,马腾满脸堆笑的走到营门,走到韩炜切近说道:“贤侄,你在金城做得好大事啊。”

    “小侄九曲,见过叔父。”韩炜朝马腾躬身施礼。

    马腾爽朗的大笑:“哈哈,贤侄免礼。咱们帐内叙话。”说完,只是瞥了马超一眼,没有说话。便与韩炜携手揽腕进了军中大帐。

第16章 寻谋主武威访贾诩() 
韩炜跟马腾会晤之后,得知了这些天与张温的战况。他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朝廷如今已经把韩遂定性成了反贼。也就意味着,韩遂等人要与汉廷不死不休了。

    马腾对韩炜说道:“贤侄,如今击败张温所部才是重中之重。从正面交锋来看,张温所部也就董卓所部尚有一战力。咱们西凉铁骑,长枪大马,占尽了优势。此次张温所部皆是西园兵,统统不堪大用。而贤侄所部湟中义从更是骁勇善战的悍卒,恐怕董卓也不是对手。”

    韩炜点点头,自信说道:“叔父所言极是,为今之计唯有力战方能安然无恙。不光要战,还要逢战必胜。小侄不才,倒有把握每战必胜。可若是败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马腾也不傻,也明白战败之后必然是落得个诛九族的下场。

    韩炜很清楚,只有越战越勇,抵御住每一次汉廷的兵锋,才能长久。只要坚持到汉灵帝驾崩,到时天下大乱,何进专权,十常侍乱政,到时群雄并起,才能站稳脚跟。而在韩炜的记忆中,不管是张温,还是皇甫嵩多次讨伐西凉,都未能取胜。与其说韩炜相信自己,倒不如说他相信历史。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赵云、马超等猛将皆在,韩炜自己也是身负绝学,又有十三部湟中义从。这要是打不赢,韩炜也确实可以自尽了。

    拜访过马腾以后,韩炜跟马超等人往回走。一路上韩炜总觉得缺点什么,可就是想不出来。

    这时,马岱对韩炜说道:“此次叔父在榆中休整,过些时日便可再次出兵。加之有兄长出谋划策,张温不足为虑。”

    韩炜谦虚一笑:“岱弟说笑了,我可没有什么谋略。”

    说完,韩炜眼前一亮,心中说道:对呀!就是少个军师。若是能有个谋士,那击败张温岂不是易如反掌?我怎么把他忘了呢?思量间,韩炜对马超说道:“超弟,你愿意跟我去一趟武威吗?”

    “既然兄长都说了,弟敢不从命。愿与兄长同往。”马超答应了下来。武威可是比金城更加繁荣,他也没有去过武威,早就想去一趟了。

    “嗯,回府准备准备,咱们明日启程。”韩炜说道。

    此去武威,正是为了寻找谋主一事。而这个谋主,正是武威贾诩。贾诩,字文和,武威人氏,有乱国毒士之称。韩炜记忆中极力搜索贾诩此时在干嘛。可怎么也想不起来,模模糊糊记得永汉元年贾诩的官职是太尉掾。韩炜暗忖:也就是说,此时贾诩可能已经入朝成为了议郎,也可能刚刚被举为孝廉。时间不多了呀。

    别的不说,此时韩炜确实有些想当然了。让贾诩投靠自己背上谋反之罪,且不说贾诩愿不愿意。就算贾诩真投奔也不会投奔你韩炜吧,你韩炜有什么实力让贾诩倾心相辅?难道像小说写的一般,虎躯一震?还是王霸之气四散?明显,这种想法很不现实。

    可有时候人就是如此,想到一件事,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就韩炜自己的见解,寻找贾诩是目前首当其冲的大事。

    第二天一大早,韩炜叫醒了马超,打算即刻启程。马岱、庞德自然是要相随的。韩炜又去军营给赵云嘱咐再三,让他务必扼守城池,别的不用操心,自有马腾与张温交战。

    当马超看到赵云的时候,二人四目相对,那眼神就像闪电碰撞在一起。正所谓,遇高手岂能交臂而失之。就是这个道理,二人实力旗鼓相当,刚一碰面就都互相察觉到了对方的气场。一时间,针尖对麦芒,两个三国时期顶尖的高手从此便卯上了。当然,不管他们在三国小说还是在当下,都是同一阵营,可说是英雄惜英雄,相见恨晚。

    韩炜自然知道他们二人倘若见面,定会暗中较劲。即刻介绍二人认识,笑道:“子龙,这是我的世交兄弟,人称:西凉锦公子的马超。超弟,此乃义从营主将,也是我的师侄,当世勇将,赵云赵子龙。”

    二人一起拱手施礼,并且齐声说道:“久仰大名。”

    韩炜见状,立即说道:“超弟,咱们要走了,不要误了行程。”

    赵云毕竟是赵云,翩翩有礼说道:“既然小师叔与锦公子有要事在身,那云就不再赘言了。”

    马超看着赵云,竟然也微微一笑,拱手傲然说道:“子龙将军,告辞。”

    赵云依旧是微笑说道:“云军务缠身,恕不远送。愿一路顺遂。”

    韩炜朝赵云尴尬一笑,带着马超离开义从营,准备出发前往武威。

    韩炜明白他们二人为何会针锋相对,都是凝气巅峰之人,自然是罕有敌手,真正是那种巅峰寂寞的感觉。若不是现在赵云跟马超都是韩炜亲近之人,碍于韩炜的面子,谁也不想率先捅破窗户纸,恐怕早就要比武切磋了。

    金城榆中到武威姑臧路途不算近,快马加鞭也要三五的时间。韩炜一行四人可谓马不停蹄,风餐露宿。不光因为韩炜寻找贾诩心切,还有就是,此时节大战尚未平息,万一被张温所部斥候察觉,恐怕不妙。

    简段捷说,四人风尘仆仆,可算到了武威。无巧不成书,当值的老门卒正是韩遂的亲兵,因为上了年岁才被韩遂安置了一个看门的闲差,不用再疆场厮杀,性命无忧。而且,手下领着五十人,整日里盘查羌人出入索要些钱财,可谓悠哉悠哉。

    这老卒正好来巡视城门,就见大老远来了四匹高头大马,马上端坐四人,下意识这老儿就觉得,此四人身份自然不会低了。别人不认识韩炜,这老儿可认识。待韩炜来至切近,老卒单膝跪地:“老朽恭迎九曲公子。”

    韩炜点了点头,翻身下马问道:“去通知我父亲,就说我来看望他老人家了。”

    “公子有所不知,昨日主公言道,战事吃紧,便前往榆中去了。”老卒挠挠花白的头发,有些无奈的说道。

    韩炜听罢,心凉了半截。急忙问道:“那如今姑臧何人主事?”

    “梁鹄梁长史。”老卒禀报道。

    要知道,韩炜寻找贾诩的第一步,自然是查询户籍。虽然这户籍文书不是什么机密要文,但没有韩遂的示意,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武威郡这么大,要找一个人户籍,实非易事。可梁鹄此人,韩炜跟他素未谋面,不知道会不会买自己的帐。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去郡衙一趟再说。韩炜在心中暗暗决定。遂对老卒说道:“你头前引路,带我等去郡衙一趟。”

    带着马超三人进城,直奔署衙。马岱抖抖衣襟上的土,有些不满的对韩炜说道:“兄长,你这风尘仆仆的,就不能明日再办公事?”

    只因韩炜没有给他们讲明此来的意图,就连马超也不清楚此行的目的。在马超看来这就是一次旅行,并没有别的感受。

    马超不悦道:“怎么跟兄长说话呢?我说不让你来,你非闹着要来,现在抱怨个甚?”

    “我就是说一句而已。”“还敢顶嘴?是不是皮痒了?”

    兄弟二人就杠上了。韩炜也不去管他们兄弟拌嘴,只是催马前进。

    又走了一会儿,老卒一抬手,说道:“公子,这就到了。老朽进去通报一声。”

    韩炜点了点,那老卒便往郡衙内而去。少时,只见一个男子身着官服而来,想必这就是梁鹄了。

    “在下梁鹄见过公子。”梁鹄拱手说道。

    韩炜翻身下马,也是恭敬一礼:“梁长史不必多礼。”

    “公子,请入内叙话。”梁鹄说道。说完,叫郡兵安置了马匹,带着韩炜四人进了郡衙。

    花厅待茶,韩炜四人落座之后,梁鹄才询问马超三人来历。

    韩炜逐一介绍以后,梁鹄对此三人,也有所耳闻,皆问候一遍。梁鹄说道:“不知公子此来所为何事?主公昨日方去榆中,不想公子今日却来了姑臧,这可真是不凑巧。我那兄弟也不支会一声,让我好生失礼。”

    “敢问令弟是?”韩炜疑惑道。

    梁鹄抚须一笑,说道:“公子竟然不知,犬弟便是梁兴梁仲皇。”

    韩炜听罢,恍然大悟。

    这梁鹄字孟皇,是梁家庶长子。当年羌人肆虐,家中惨遭涂炭,梁鹄与梁兴就此落魄出逃。亏得韩遂救起二人,要不然梁家兄弟恐怕惨遭羌人毒手。也为此梁氏兄弟从此跟随韩遂左右,韩遂也得一文一武辅佐,可谓相得益彰。梁鹄的书法造诣在凉州也是享誉盛名,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闻名天下。后举孝廉为郎,再拜为凉州从事。梁鹄跟韩遂的关系,知道的人不多。他暗中可谓是韩遂的谋主,也是在韩遂掌权之后,才把梁鹄再次推到了台面之上。

    韩炜得知了梁鹄的身份,即刻躬身一礼说道:“叔父,受小侄一拜。”

    “公子不可,折煞在下了。”梁鹄急忙搀起韩炜。

    韩炜起身后,说道:“不瞒叔父,此来姑臧正是为了寻一人的下落。”

    “公子但讲无妨,只要在下能帮上忙,一定尽力而为。”梁鹄说道。

    韩炜脱口而出:“这人姓贾名诩,字文和。正是这姑臧人氏。”

    “原来是他呀!”梁鹄笑了。

    韩炜心中一阵窃喜,这就好办了,就怕贾诩如今名不见经传,不为人知。

    “叔父认识此人?”韩炜压制住自己的兴奋,只要梁鹄认识,这就成功一半了。

    “当然,文和曾向我求教书法。而且他的孝廉之名,还是在下保举的。去年又为议郎,年初便入雒都面圣去了。不知公子找他做甚?”梁鹄问道。

    韩炜的笑脸僵住了,心中暗骂:就知道没这么顺利,娘的,这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吗?

    “公子,公子?”梁鹄看韩炜僵在原处,不由得呼唤他。

第17章 西凉名士阎忠() 
贾诩去了洛阳面圣,并不在姑臧。这让韩炜大失所望,本来绷着一根心弦,兴致勃勃的他,现在身心俱疲。再加上车马劳顿,韩炜此时觉得浑身酸疼,就像被玉乙惩罚围着栖云山跑了几圈一般。

    可也不能过于失态,对于梁鹄的呼唤,还得笑脸相迎:“叔父,既然贾诩不在,那就罢了。”

    梁鹄也看出个所以然来,问韩炜道:“公子此来可是要寻一军师?”

    “叔父慧眼如炬,正是如此。可这贾文和……唉,不提也罢。”韩炜谈了一口,答道。

    马超兄弟跟庞德这才恍然大悟,这才是来武威的真正目的。不过让马超不解的是,这贾诩有什么本事让韩炜这么看重呢?

    梁鹄见韩炜整个人都蔫儿,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旋即说道:“公子不必郁郁寡欢,文和之才虽高,但此时去了雒都,于事无补。在下为公子举荐一人,可好?”在梁鹄看来,贾诩之才虚虚实实,未曾亲眼得见,倒不如找别人。

    韩炜听罢,心情并没有好转。可也不能打了人家梁鹄的脸,旋即说道:“那就多谢叔父了。”

    韩炜觉得,谋士,也要选适合自己的。因为贾诩极为擅长乱世存身之道,所以更适合现在韩炜的处境。换句话说,就算现在诸葛亮站在面前,韩炜恐怕也不想要。盖因诸葛亮不擅诡计,也不懂韬光养晦。虽然神机妙算,奇计百出,但那太过于张扬,不适合韩炜。况且他心系汉室,断然也不可能与韩炜这样的乱臣贼子为伍。

    “此人乃西凉名士,名叫阎忠,字德孝。曾跟家师求教过书法,说起来也算在下师兄。他胸中也是满腹经纶,兵法韬略无一不通。德孝善于察人,贾文和年少之时,名声不显,碌碌无为。只有德孝异之,说文和有张良、陈平之英奇。他与文和亦师亦友,相交莫逆。而如今,他正在寒舍下榻,公子意下如何?”梁鹄笑着看着韩炜。

    韩炜听完,脑中也浮现出了阎忠这个名字。他有些不喜此人,即刻回忆起阎忠的平生事迹。本来史书对阎忠的记载就不详细,但由于阎忠妙识贾诩,对其极为推崇。韩炜在读书时还是特地留意了阎忠此人。

    中平元年,阎忠乃为皇甫嵩的谋士,皇甫嵩平定豫州黄巾,阎忠竟然劝其趁机兵变,割据一方。皇甫嵩言辞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