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真依旧感恩戴德,磕头如捣蒜,连声谢恩:“谢主公不杀之恩……”

    “滚,现在就启程回青州。”曹操呵斥道。

    曹真走后,军议也散了。曹操独留下了程昱,还有话说。

    不等曹操问询,程昱先开口道:“主公可是要问老朽虎豹骑首何人可继之?”

    “嗯,然也。知我者,非仲德莫属。”曹操笑道。

    程昱直截了当的推荐:“老朽以为,曹仁将军可当此重任。曹子孝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又是主公宗族内肱骨者,非他不能为之也。”

    “子孝确实乃上佳之选,可还有人选吗?”曹操又问道。

    程昱想了想,接着说道:“虎豹骑乃主公精锐,甄选严格,非曹氏宗族不可入选。那老朽再举荐一人,不知可与主公所见略同?”

    “嘿,仲德何以卖关子?快快讲来。”曹操笑着问道。

    程昱抚须而笑,言道:“三公子曹彰曹子文,弱冠搏虎,膂力过人,又在军中颇有威信,可令其替曹真虎豹骑军司马一职。”

    曹操一听,连连点头,大笑曰:“哈哈,吾之黄须儿有卫霍之志,足堪此任。善,大善!”

    程昱也是笑着朝曹操躬身施礼,表示感同身受。

    “不过,还有一人,仲德可再荐之。”曹操继续问道。

    程昱思索半晌,摇摇头,不知曹操所言何人。

    曹操老神在在的笑道:“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

    “主公英明,昱,佩服。”程昱连连拱手,表示赞许。

    曹操这句话是说,像曹纯这样的统军之才,是无法再次得到的,谁又能与他相比!难道我不能直接担任虎豹骑的统帅吗?

    这,就是曹操的魄力。

    曹操即刻下令:“即日起,虎豹骑全面扩军,我自为虎豹骑大都督!命曹仁为虎豹骑副都督,曹彰为虎豹骑军司马。”

    程昱拿笔便开始写下任命,即刻颁发与曹仁、曹彰。

    曹操又急调青州兵精锐五万,开往冀州,以扩充虎豹骑各营。虎豹骑扩军,就意味着曹操即将要与韩炜决战了。

    此番大规模调动军队,自然会引起韩炜的重视。

    他急调幽州兵马大都督张辽、副都督高顺前来驰援,以抵抗来势汹汹的青州兵。

    此番青州兵的主将,乃是于禁于文则。

    黄巾军中,属青州黄巾最为彪悍,青州兵的体系正是当年青州渠帅管亥的所组建。

    也只有于禁这样治军严苛的主帅,才能降服一群曾经的黄巾恶贼。

第476章 于禁于文则() 
琐事尚未解决,却又患了筋膜炎,真是祸不单行呀!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老九赔礼了。先奉上一章,表示自己不是太监。

    ~~~~~~~~~~~~

    青州大营。

    曹操命曹昂带青釭剑与虎符前来面见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人氏,与臧霸乃为旧交,后臧霸啸聚山林,投靠吕布,再随韩炜,也曾多次劝于禁前来。

    可于禁怎会答应?

    当年曹操与韩炜战于徐州,战局颓微,军心溃散。青州兵见曹操久战不胜,大部分意欲临阵倒戈,亏得于禁及时站了出来。

    青州兵营啸,于禁自作主张集结本部兵马讨伐,自有好事者禀报到了曹操处,夏侯惇听罢,认为于禁这是投降了韩炜,亲自带兵前去兴师问罪。

    面对夏侯惇的质问,于禁不卑不亢的言道:“青州兵倒戈,我首先抗敌,何罪之有?至于曹公,乃明主也,正是谣言止于智者,某自然不惧?”

    夏侯惇愤然离去,回禀曹操。

    曹操听后,抚须而笑,对于禁此人产生了兴趣,即刻与夏侯惇去见于禁。

    曹操一见于禁当面,果然雄赳赳一副将帅样貌,老怀大慰,暗道:此乃良将也!

    遂对于禁言道:“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于禁单膝跪地说道:“主公谬赞,此乃禁之本分。”

    曹操搀扶于禁起身,接着说道:“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这不光是曹操对于禁的品评,也是他对麾下诸将的要求,或者说是期望。

    曹氏宗族的将领们的确很多恃宠而骄,甚至不乏曹真这种勾心斗角之辈,挖空心思想要上位。

    而曹操也看的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因为他的不问出身,不问品性的揽才方式,注定了麾下诸将各种各样的问题。

    恃宠而骄者,夏侯惇;鲁莽无忌者,夏侯渊;视财如命者,曹洪;狂妄自大者,曹仁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曹操的儿子们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制衡这些元从老将,曹操也有意的培养一些外姓将领,也好日后为曹昂所用。

    于禁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当于禁见到曹昂带着青釭剑而来,他便知道了曹操的心意。一向不离身的佩剑,给了长子。这意味着权利的交接。

    “大公子,主公还有何交待吗?”于禁问曹昂道。

    曹昂摇摇头道:“并未有他,只是说要将军尽快发兵,以免韩贼幽州大军率先抵达。”

    “既如此,我等当即刻出发。”于禁点了点头。

    很明显,于禁发问,就是看看曹操有没有让曹昂接掌青州兵的意思。

    大军出发,要与曹操会师。

    路上,于禁大小事宜都会请示曹昂,曹昂对于禁也是尊重又加,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大公子的身份,而压制于禁。

    这,就让于禁很感激,毕竟青釭剑象征曹操亲临,而曹昂的一举一动都是中规中矩,颇合于禁心思。

    待见了曹操复命,曹操才言道:“文则,犬子顽劣,便留在你的身边多多锤炼一番吧!”

    “末将惶恐,大公子金身玉体,疆场之上,刀剑无眼,若有差池……”

    “哎!文则不必忧虑,我像他这个年岁,已然是骁骑校尉啦!好男儿岂能不上疆场走一遭呢?”曹操急忙说道。

    于禁虽然没有反驳,但脸上依旧有难色。

    曹操见状,又说道:“文则还有何忧虑,尽管道来。”

    于禁拱手施礼道:“主公,大公子身份特殊,在军中出任何职为妥?”

    “充任马弓手即可。”曹操抚须而笑,看着曹昂。

    曹昂一脸嫌弃,把头低了下去。

    于禁一听,频频摇头,说道:“不可不可,岂能让大公子屈尊?末将听闻,那韩贼二子韩治,已然是洪泽水寨的都督,大公子远比韩治小儿出众,焉能屈身小小的马弓手呀?还请主公三思。”

    曹操也知道这件事,可他哪里有那么多兵马与职务给自己的儿子们统管?

    “那依文则之见,当居何职呐?”曹操问于禁道。

    于禁丝毫不避讳的说道:“可拜为校尉,青州营之副将,与末将共掌青州营。”

    于禁很聪明,他知道曹操要将曹昂托付给自己,也就意味着将青州兵给了曹昂。

    曹操听后,喜上眉梢,即刻下令道:“拜于禁为安远将军,统帅青州营。曹昂为折冲校尉,为于禁副之。”

    “谢主公,末将领命。”于禁跟曹昂齐声谢恩。

    曹昂进了青州营,自然有人不高兴。这人不是外人,正是二公子曹丕。

    曹丕行营内,吴质与朱铄已经到了。见曹丕气冲冲的进帐,二人就知道一定又是败给了曹昂。

    “先是四弟为行军主薄,跟随父亲左右。又有三弟才出任了虎豹骑军司马。现在大哥拜为折冲校尉,为青州营副将。连青州营都给他了,我在父亲眼中就如此不堪吗?”曹丕声音越来越大。

    二人吓得连连摆手,吴质先说道:“子桓禁声,此事不可声张。”

    朱铄也附和道:“然也,若传到曹公耳中,子桓将会如何?”

    曹丕听后,顿时冷汗淋漓,急忙压低了声音说道:“多谢二位提醒,却是我失态了。”

    “子桓当知,无论曹公作何打算,你都要忍下去。”吴质言道。

    曹丕点了点头,叹气道:“唉,文不如子建,武不如子文,论长幼之序,又不如大哥。如此一来,岂不是再无出头之日了?”

    “只要子桓恪守本分,曹公绝不会冷落你的。至少,曹公还未发现你的任何缺点。”朱铄讲出了关键。

    吴质也是补充道:“大公子冲动,三公子暴虐,四公子放荡。这些曹公可是了如指掌,而子桓一直以来都安分守己,虽然曹公从未喜爱,但也不曾厌恶。这便是子桓的优势!待时日长了,曹公自然会对子桓青睐有加的。”

    朱铄也说道:“其他三位公子虽得了差事,但他们的脾性却是天生的,焉能改之?一旦犯了过错,曹公必恶之。那时,便是子桓的机会。”

    曹丕深以为然,舒展了眉头,连连点头。

第477章 邺城凉王宫() 
回来了,回来了,各位安心,老九没有入宫。

    ~~~~~~~~~~~

    韩炜坐镇邺城,幽州张辽、高顺又率军抵达,一时间整个冀州军心、民心大定。

    曹操见局势不利,果断下令撤兵,夏侯惇、曹仁苦劝无果,最后曹军全线退出冀州,固守济南国。

    战况焦灼,曹操免战高悬,避而不战,韩炜也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去管他。

    然而,邺城内早就建成的凉王宫一直在等待他的主人。

    宫殿的修筑,由沮授一手负责。他作为韩炜的拥护者,自然会尽心尽力。

    至于韩炜的凉王之位,那是绝对不符合礼法规制的。可丞相贾诩已然将天子册封韩炜的诏书发布四海八荒,大汉一十三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对于韩炜而言,这都无所谓了,他已经认为自己加冕为王了。

    这一天,是个好日子,韩炜要入住邺城凉王宫了。赵云、沮授两个文武首脑,带着冀州所有文官武将在凉王宫门前等待韩炜的到来。

    修建宫殿的正是卸任的将作大匠,吴修。老头儿一大把年纪,被沮授请来负责整个工程。

    主薄杨修率先前来,要看看迎接仪仗准备的如何了?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凉王宫的殿顶,不禁连连点头,赞道:“沮公用心良苦,妙哉。”

    沮授先看看殿顶,又看看杨修,言道:“凉王殿下常言,智者无疆,行者无涯,勇者无畏,仁者无敌。杨主簿便是这智者呐,一眼就看出了内中奥妙。”

    “沮公才是智者,小子不敢在公面前卖弄。”杨修深施一礼,显得很谦卑。

    赵云跟其他人根本不懂沮授与杨修再说什么。

    颜良看了看张郃,张郃摇了摇头,表示也听不懂,这才又问赵云。

    “大都督,这都说的什么啊?”颜良低声问道。

    赵云也摇了摇头,不过却说道:“虽然我等不知,但可问一人。”

    说完,赵云指了指老吴修。

    颜良点点头,来到吴修身边说道:“老大人,都督有请。”

    吴修放慢步伐,等赵云几人追上。

    “老大人,沮公与杨主薄所言……”赵云指了指殿顶,欲言又止。

    吴修抚须而笑,低声细语道:“也怨不得大都督与诸位将军不懂,这个殿顶,已然僭越了规制呐!”

    “哦?何出此言啊?”赵云又问道。

    吴修详细的说了这个殿顶的含义。

    凉王宫,说破大天也是王爷的居所。但这个殿顶却是皇帝才能用,它也有个建筑术语,叫做:庑殿顶。而凉王宫这个庑殿顶,是其中规格最高的,叫重檐庑殿顶,正是皇帝的规制。

    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这样复杂的构筑,也就天子才可以配备。

    以韩炜凉王的身份,用个次于庑殿顶的歇山顶就了不得啦!用这庑殿顶,说白了就是明打明的造反。

    沮授与杨修的对话,现在也能明白了。用了庑殿顶,那预示着沮授是支持韩炜取天子刘协而代之的。杨修,自然也不在话下,按照韩炜对他的青睐,登基称帝之后,少不了他的好处。

    可不懂建筑规制的人,就无法看出其中的奥妙了。至于说造反不造反的,还是老生常谈的三个字:无所谓。

    韩炜的观点就是如此,还管天子刘协愿不愿意?

    这一次还真不是贾诩逼迫刘协的,是刘协得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