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炜的观点就是如此,还管天子刘协愿不愿意?

    这一次还真不是贾诩逼迫刘协的,是刘协得知曹操的虎豹骑在冀州大败,心灰意冷,这才安排了旨意。

    而天子的使者,由董昭亲自出任,带了凉武成王的绶印,以及冀州三军的犒赏。

    虽然已经是无所谓了,但是正规的程序还是要履行的,否则这武成王也太不正式了。

    众将听了吴修诉说以后,纷纷大喜过望。唯有赵云若有所思的看着天空,暗道:九曲,这一天终于来了!看来,这个乱世也要结束了。正如你说的那样,天下太平,继往开来。

    忽然一声,打断了赵云的思绪:“凉武成王驾到。”

    赵云举目望去,那车辇的奢华程度远比天子刘协的龙辇还要气派,而马匹的数量是六。

    赵云不知道可以不知道庑殿顶,但“天子驾六”这个礼制他可一清二楚。正是: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最前面的由甘宁率领锦帆健儿单骑开道,其后面是董昭以及羽林郎,队伍最后一阕才是韩炜的车驾。车驾前是王仪卤簿,后面是期门武士,持戟相随。

    蔡邕《独断》中记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汉官仪》中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

    这里的卤与橹字通假,是甲盾的别称;簿,也写作薄,是簿籍、记录在案的意思;仪,指的是礼仪,“行礼如仪”;仗,指的是刀、戈、枪、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韩炜现在整体的状态已经是皇帝出行的姿态了,相比之下庑殿顶而言,就不值一提了。

    冀州文武齐声下拜山呼:“参见见殿下,千岁,千岁,岁!”

    韩炜站在辇上,频频抬手,言道:“诸公免礼,平身。”

    再看孙尚香着盛服在韩炜辇后,盛服是用珍珠串起来做成的襦装,高贵典雅华丽,在正式场合穿着这种服装,以显示至尊。端坐着的孙尚香威风凛凛,一脸肃容,而这样的盛装显然是后妃衣着。

    由于赵雨不在,只能让孙尚香出席了。

    赵云与沮授近前,迎接韩炜下辇。

    “子龙,公与,这些年镇守冀州,辛苦你们啦!孤愧对你们呀!”韩炜满面微笑,携手揽腕,一手拉一个。

    二人急忙施礼,齐声道:“殿下言重了,臣等惶恐。”

    韩炜扶住二人,接着说道:“不必了,快起。随性一些的好,别拘礼。”

    沮授一脸严肃的说道:“殿下却是真性情,但礼不可废,不可废!”

    韩炜一脸嫌弃,心说:你废的还少吗?真是……

    思量间,收拾心情说道:“好好好,都依沮公之言。”

    沮授这才舒缓了表情,言道:“请殿下入宫吧!”

第478章 众文武游凉王宫() 
沮授与吴修头前带路,为韩炜做向导。韩炜遂与众文武齐入凉王宫。

    整个一圈下来,路程可真心不短。别说一帮文官脚脖子酸痛,就连韩炜也受不了。

    按规制,凉王宫应该建在凉州,这邺城只能算是行宫。

    可区区一个行宫,也太大啦!

    天子之城十二里,公之九里,伯侯七里,子男五里。

    这十二里就是六平方公里,徒步走下来,确实不好受。不过这是韩炜提出的,也算自作自受。原话是:孤与诸公共游之!

    不说韩炜懂不懂庑殿顶,也不说他明不明白天子之城十二里,就这行宫的装潢就比长安未央宫要气派、奢华。

    韩炜心里明白,这是沮授有意为之,从而表现自己。

    即刻言道:“公与修筑行宫,可有一比啊!”

    “哦,比从何来?请殿下明示。”沮授施礼问道。

    韩炜看了看恢宏的凉王行宫,笑道:“汉之萧何也!”

    “臣,诚惶诚恐,断不敢与先贤比肩。”沮授赶紧低头,跪伏于地,不敢言语了。

    萧何自污以取信刘邦,沮授认为韩炜在试探自己。可韩炜真没别的意思,他只是想起了萧何修筑未央宫而已。

    韩炜见状,笑了一下,言道:“哈,有何不敢呢?免礼,平身。”

    沮授也是明白人,他知道凉州才是真正要修筑凉王宫的所在,自己也不敢以萧何的身份自居。

    韩炜的“萧何”可不是他,凉王宫的修筑者,非阎忠莫属。而阎忠为韩炜做的贡献不可磨灭,长期在凉州为韩炜提供钱粮,输送战马兵源,这才是韩炜的“后勤部长”。

    沮授这才开口:“谢殿下。”起身后,继续为韩炜做向导。不多时,终于游览完了整个行宫,再次来到正殿。

    韩炜看了一眼正殿,暗自感慨:这可比刘协的未央宫还气派。

    而后说道:“诸公,进殿议事。”

    韩炜首当其冲率先迈步进殿,这气势俨然一个帝王,睥睨天下。登上陛阶,一甩袍袖,正襟危坐于大殿之上。

    “臣等参见殿下,千岁,千千岁!”

    众文武又是一阵山呼,齐齐跪拜。

    “免礼,平身。”韩炜声音比刚才可要威严许多,毕竟受了殿内气氛的烘托,他不自觉的便彰显了帝王威仪。

    再次环视殿内情况,这布置的跟龙骧殿如出一辙,除了王座更加具备帝王气息之外,其他部分几乎原封不动。

    这让韩炜很舒服,他毕竟是个念旧的人。

    沮授率先出班,进言道:“启禀殿下,这正殿尚未取名,还请殿下赐名。”

    说到取名,这可是韩炜的强项,也是一个趣味。

    韩炜点点头,若有所思。

    少时,韩炜开口道:“曹贼未灭,冀州未平。皆为孤文不治、武不建之故也!孤以为,此殿当为:建武殿。”

    这也是韩炜表现自己决心的一种方式,意在早日建立功勋,战败曹操,平定冀州。

    众文武听后,齐声道:“愿殿下早日伐曹凯旋!”

    “嗯,诸公以为,曹孟德何以免战高悬,避而不战呀?”韩炜顺势而为,径直讨论伐曹之战。

    若论战,赵云自然首当其冲出班,言道:“末将以为,虎豹骑为曹军精锐所在,今番大败,挫伤锐气,又有曹纯战死,曹休被擒,此二人乃虎豹骑正副都督,如今的虎豹骑已然形同散沙,不能战也。若强行接战,死战不退,怕是力有不逮,更甚者可能全军覆没。曹操虽善战,但也不敢肆意妄为。”

    韩炜点点头,说道:“子龙所言非虚,正是如此。据孤所知,于禁已经率青州兵驰援曹操,对于禁此人哪位将军素有所知呐?”

    幽州大都督张辽出班言道:“启禀殿下,辽略知一二。”

    “哦?文远且道来。”韩炜一看是张辽,便决定让他为主将正面对抗于禁。

    张辽恭敬言道:“末将当年在温侯麾下曾与宣高(臧霸表字)一同见过于禁。那时节,温侯令宣高与我去泰山郡招揽于禁,不料他唾弃董贼,不肯相从;再者他已经是鲍信部将,不愿背主,故而不得其人。”

    韩炜点点头,大抵跟自己了解历史上的于禁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他与臧霸还有交情。

    遂言道:“于文则肃穆好杀,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有勇有谋,也算不可多得之良将。”

    沮授闻言,出班道:“殿下莫不是又起了爱才之心?”

    韩炜毫不遮掩的说道:“然也!于禁勇武虽不出众,但其治军之才,世间罕有,可与徐公明比肩。”

    这个评价不低,徐晃在韩炜麾下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将,更有周亚夫之称,帐下棘门军亦是一支悍勇无比的劲旅。

    可韩炜不单单是为了治军考虑,若说如今韩炜的武将阵容那可是当真是天下无双。更重要的是,他要凑齐五子良将!

    五虎上将得其四,唯缺云长,这可是莫大的遗憾。如今五子良将亦是得其四,独少于禁。现在面临于禁,韩炜一定会挖空心思将其生擒活拿,而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令其归心。

    当然,韩炜也不是凭空臆想可以收降于禁,毕竟于禁在三国中可是有“前科”的。

    水淹七军之后投降关羽,关羽不耻其背叛曹操,将其收监。后又有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致使关羽败走麦城,在荆州大狱之内发现了于禁,于禁再次降吴。

    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随某三十载,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后来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孙权对其器重有加。有次和孙权二马并辔同行。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

    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魏国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指于禁是装可怜。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

    曹丕即位,孙权称臣。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归魏后,却遭受其他文武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此羞愧病故,谥为厉侯。

    历史的节点改变,于禁遇上韩炜,就不会像三国里一样悲剧了。

第479章 东郡太守辛毗() 
建武殿上,韩炜决议要主动出击了,这一战韩炜依旧要亲自随军,留赵云、沮授守住邺城,他自领诸将开往济南。

    出发前,沮授又建议道:“殿下,东郡虽被曹操迁了百姓,但百姓留恋故土,致使流民依然众多,需尽快任命太守一职,安置民生,此举也可保住人心所向。”

    韩炜点点头,接着说的:“德祖,你去安置吧!除了军粮之外,再多准备些粮食,以安东郡民心。”

    杨修插手应命道:“喏。”

    韩炜接着说道:“至于东郡太守一职嘛”说着,韩炜环视群臣,把目光落在了辛毗身上。

    遂开口道:“佐治,你可愿往?东郡毕竟是进军青州、兖州的扼要,若不派重臣前往,孤心难安。”

    辛毗出班拱手施礼:“臣愿为殿下分忧。”

    也不是辛毗发自内心愿意去东郡,毕竟东郡太守跟冀州从事差的太多了,按现在话说这是从省里去市里,再加上东郡残破不堪,着实没什么意义。

    打动他的是韩炜所言“重臣”二字,有意无意的能听到韩炜嘴里说出来,这就够了。只要将东郡治理好,日后辛毗的仕途可是一片光明。

    现在谁都知道,新任丞相贾诩正在肃清扶汉派在朝中的势力,一旦结束的话,那各州的大员都会被提拔进入朝廷。

    试问文官武将谁不想去长安做个天子近臣呢?更何况很有可能扶保新君,成为开国功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何况为官者?士农工商,当官之人更是首当其冲,因为奔波起来收益最大。

    这个节骨眼儿,韩炜点名辛毗出任东郡太守,更是要全力以赴。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韩炜再次起兵出发,他写了手书给辛毗,让他带给马超、韩凉,辛毗接令之后直奔东郡。

    几日后,辛毗抵达东郡,见过韩凉等人,带来了韩炜的命令,还有特别给马超的锦盒。

    辛毗恭敬的朝韩凉施礼,而后对韩凉言道:“大公子,此乃殿下手书,请过目!”

    韩凉阅览文字的速度自然很快,一目十行看过之后,又交给诸葛亮,说道:“辛使君不辞辛劳带来粮食,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凉待东郡百姓,谢过使君啦!”

    辛毗急忙扶住韩凉,连连说道:“大公子请起,请起。这都是毗分内之事,何谈辛劳呢?”

    韩凉又将治理东郡的案牍移交给辛毗,也做了详细的解说。

    辛毗仔细端详韩凉的一举一动,心中暗暗赞叹:像,像极了。

    辛毗这里说的“像”是一语双关,一来说相貌像韩炜,二来说韩凉优雅的言行举止像荀彧。

    初次见面,辛毗就对韩凉充满了好印象,他觉得世子之位非韩凉莫属了。

    首先,韩凉为嫡长子,不是韩治一半贵霜血统可比的,从正统性来讲,韩治可不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其次,韩凉治政的本事可谓尽得荀彧真传,身边还有诸葛亮辅助,这也是韩治不能比的。

    交接手续完毕,韩凉才说道:“父王有令,让豫州部许定大都督进军兖州配合我军,务必牵制兖州兵力,让其不能驰援青州曹操所部。孔明,你有何见解?”

    诸葛亮将书信收好,笑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便好。曹操新任曹仁为兖州牧,曹仁倨傲,向来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