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原来是他。”

    赵云跟马超齐声问道:“谁?!”

    “董卓!”韩炜笃定的说道。

    马超对董卓也颇为了解,董卓少年任侠,侠名远播诸羌部落,西凉几乎无人不知其名。遂说道:“董仲颖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能左右开弓。后领兵征讨匈奴,斩首千计,大胜而归。当年,时任匈奴中郎将的张奂,见其勇武,便征为军司马,后入雒都为羽林郎。”

    韩炜点点头,说道:“事不宜迟,騄儿受惊过度,还要好生休养。咱们先回府再说。”

    赵云又说道:“这些人绝不能放走,否则韦康闻讯,必然与我等结下仇怨。如今羌患未平,还是莫要在四面树敌了。”

    韩炜深以为然,便跟马超兄妹启程返回榆中城去。

    董卓如今拜破虏中郎将领河东太守,手里五万多西凉精锐,其中三万都是骁勇的铁骑,美其名曰:飞熊军。手下更有李傕、郭汜、华雄、牛辅等悍将;还有他的谋主,号称魔士的李儒,毒计百出。故而董卓的实力堪称强横,绝对不容小觑。

    那李儒更是堪称是董卓麾下的第一谋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智囊,他在董卓这里的地位,不亚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董卓可以横行一时,可以说关键就是出于李儒的谋划。

    第二天一大清早,韩炜就醒了,他一夜都没睡好,辗转反侧的再想韦康为什么要讨好董卓,可是最终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韩炜一想到李儒,就觉得压力山大。自己手下阎忠、成公英跟李儒相比,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谋士。他不自觉的自言自语道:“唉,贾文和何时才能归附呐?”

    如今能跟李儒分庭抗礼的谋士,也就只有贾诩了。他们二人风格倒是异曲同工,都是筹划阴谋诡计的祖宗。

    正在惆怅之时,王双与郝勇前来递交护羌校尉部的募兵名册,刚要跟庞德打招呼。庞德示意二人禁声,拉着二人来到院中,轻声说道:“公子心情不太好,坐在那里两个时辰没动弹过了,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王双点点头,说道:“也好,我等就不去进去请安了。这是名册,一共招募两万余人,已经是极限了。”

    庞德一皱眉头,问道:“两万?太少了,公子的意思,最少也要五万之众。袁将军已经上呈了文书,调拨了足够的军饷。日后还要报送五万人的名册,更要接受司空府来人的核查。”

    郝勇又说道:“令明有所不知,现如今羌人对公子多有不满。这两万人之中有八九CD是汉人,只要是个羌人,都不愿意应募。”

    庞德点点头,他也明白这个情况。毕竟光是护羌校尉四个字,就让羌人从内心中排斥。

    由于郝勇嗓门较大,韩炜一抬头就见三人在院中站着,即刻说道:“都进来坐吧。”

    庞德三人这才恭声应命,进了正堂入座。韩炜问道:“方才我都听到了,募兵之事不太顺利?”

    三人纷纷点头,也不说话。韩炜又说道:“是啊,谁会愿意把刀枪架在同族的脖子上呢?朝廷治羌多年,皆无收效。历任护羌校尉也是良莠不齐,其中功绩卓越者,乃为‘二明’。就连皇甫规、段颎都捉襟见肘,更何况我韩炜呢?”

    羌族之中,最强大的三支分别为:烧当羌,滇零羌与钟羌。如今都归附了北宫伯玉,北宫伯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羌王。如今离榆中得最近的先零羌,生活在大小榆谷,北宫伯玉退守居延泽之中的王城,算是抛弃了他们。如今募兵到了瓶颈了,韩炜率先想到了大小榆谷,可以从这里着手。毕竟,他们是被抛弃的人,对北宫伯玉抱有深深的恨意。

    韩炜想到这里,说道:“明日你们三人与我回允吾,看来咱们要去一趟大小榆谷了。”

    三人插手应命,下去准备了。韩炜又命人去唤马超前来,不成想马超却行色匆匆而来,见面之后,二话不说把一封信递给韩炜:“兄长看看吧,父亲的书信。”

    只见韩炜把信扔在了桌案之上,苦笑一声说道:“不看了,是不是为了騄儿?”

    “唉,可不是嘛。清晨,我去给母亲请安,被她骂的狗血淋头。然后让我给你带信,我还是说服了她,騄儿可以暂时躲在校尉府。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知道騄儿遇险的?”马超说道。

    韩炜看着马超,又无奈的拿起书信,边看,边对马超说道:“出动了湟中义从,闹出的动静不小,姨娘岂能不知?”

    马超见韩炜阅览书信,接着说道:“父亲恐怕要向你要人了。”

    “唉,我看见了。”韩炜看完书信,把信拍在了桌案上,接着说道:“也罢,为今之计只能带上騄儿离开榆中了。”

    马超瞪着眼问道:“带去哪里?”

    韩炜把去大小榆谷之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听后,也想跟着去。韩炜劝阻到:“超弟留在校尉府为好。其一,这里需要你坐镇,两万新兵还要检阅。其二,叔父若来,你可以告诉他,騄儿跟我去了大小榆谷,想必他也不会再来追我吧?时间长了,延误了婚期,自然万事皆休。”当然,还有其三,韩炜没提。那自然是让赵云跟着,也好让他跟马云禄培养感情。

    马超听后,赞成的点了点头。而后又将马云禄叫来,交待了一切。

    马云禄听后,很开心。又说道:“九曲哥哥要去大小榆谷征兵吗?”

    “正是,现在金城的羌人对我颇有怨言,不愿应募。所以,我便要从先零羌这里入手了。”韩炜说道。

    马超又说道:“兄长,我舅父乃为白马羌王,当年在大小榆谷的名声颇响。你可以去请求母亲与你一同前往,如此征兵之事水到渠成。”

    这个消息让韩炜赶到惊喜,即刻说道:“如此,咱们这就去见姨娘。”

    马云禄却说到:“我就不要去见母亲了吧,免得惹她不开心。”

    韩炜说道:“走吧,姨娘已经知道你的事了,此次去见她,由我出面说项,让她原谅你。”

    马云禄听后,这才放心的跟他们前往。

    韩府后花园,滕丽正在跟明月闲逛,只听得侍女报到,说韩炜跟马超来了。二人听后,即刻去往正堂。

    而滕丽见到马云禄,一脸的阴云,狠狠训斥了马云禄一顿,待她气消了。韩炜又好生劝慰一番,滕丽这才不再责怪马云禄,对她说道:“若不是你九曲兄长为你求情,定叫你尝尝家法的厉害。”

    马云禄低着头,也不敢看滕丽。韩炜马上给明月使了个眼色,明月心领神会,笑着把马云禄拉出屋外,二人往后花园去了。

    韩炜把大小榆谷征兵一事,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滕丽点了点头,微笑答应下来。

    韩炜又对滕丽说道:“姨娘,此行说服先零羌王之事,便有劳您了。”

    “贤侄放心,那先零羌王零爱剑与家兄交情深厚,如今北宫伯玉竟然如此作为,他应该愿意与贤侄交好。”滕丽胸有成竹的说道。

    韩炜再次躬身施礼,谢过了滕丽。

第36章 走榆谷公子募兵() 
大小榆谷是大榆谷、小榆谷的合称,一作二榆。在金城郡河曲东部一带。土地肥美,北阻大河为固,近得西海鱼盐之利,宣畜牧,先零羌族居此,借以强大。而最强大便是滇零羌,是先零羌的分支别种。此次西凉大乱,滇零羌王雕零混,率众出了大小榆谷,投靠了北宫伯玉。他这一走,几乎带走了大小榆谷之中最精锐的一批羌兵。

    先零羌王零爱剑,对北宫伯玉恨之入骨,也对雕零混的这个举动颇为不齿,骂他是吃里爬外的小人。不过好的是从此大小榆谷便成了零爱剑一王专政的天下,零爱剑积蓄实力,操练兵士,心心念念要干出一番成绩,想要在诸强之中拔得头筹,建立威望从而取代北宫伯玉的地位。

    不过,他并不想造反,而是想与大汉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在凉州能安安稳稳的生存下去。韩炜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他热情的招待了韩炜一行人,举行了热烈的献红仪式。

    “献红”,俗称挂红,是羌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数为庄重的礼仪形式。羌红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族人年年祈福,岁岁挂红,用红红细细的布条,悬挂在庙宇前的树枝上,称之为羌红。献红也用来表示羌族欢迎贵客的真诚之心。

    韩炜等人脖子上都挂着大红的丝绸,被羌族的姑娘小伙簇拥着上了邛笼的台阶,零爱剑也是热情的迎接出来,与韩炜携手揽腕进了邛笼之内。这邛笼二字,是羌语。汉话里面叫做碉楼,是羌族特色的建筑,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就像零爱剑的碉楼,就是八角碉楼,也是大小榆谷之内最高的,是身份的象征。碉楼的角越多,就意味的身份越尊贵。

    韩炜观这碉楼的建造材料,以黄泥与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一边走,零爱剑一边给他介绍:“邛笼修建之时不绘图,也没有柱架支撑,全凭族中工匠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稳固牢靠,经久不衰。公子面前的这座,就是大汉光武皇帝在位之时所建造。”他的汉话讲的很标准。

    韩炜赞叹道:“嗯,堪称巧夺天工。”

    最兴奋的还是马云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石楼,蹦来跳去的,险些摔倒。还好有赵云相扶,不然一定摔的很惨。

    马云禄被赵云抱在怀里,小脸通红,腼腆的说了一句:“多谢子龙哥哥。”

    “马姑娘要当心呀,若是摔伤了,如何是好?”赵云翩翩君子,自知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所以他丝毫没有占马云禄的便宜,赶紧松开了双臂。

    马云禄离开赵云的臂弯,心中小鹿乱撞,怯生生的说道:“子龙哥哥还是叫我騄儿吧。”声音小的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可赵云还是听见了,也是微笑着点了点头。马云禄追上前面的滕丽,挽住她的胳膊,乖巧的继续上台阶。

    而滕丽看着赵云仪表堂堂,不但武艺超群,还能把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心中也暗暗看好赵云。

    进了碉楼,众人分宾主落座,桌案上排放着羌族美食。多以干肉跟腌菜为主,酒水是青稞酿制酒,汉人称其为:羌酒。

    这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净,而且还不上头。但汉家酒肆里都会加入些水,因为凉州战乱的原因,货源很匮乏。

    羌族人并没有太多礼仪,所以这场韩炜的洗尘宴乱哄哄的。零爱剑刚入席,便又起身,先跟滕丽敬了一碗:“妹子,多日未见,依旧是风韵……哦,风韵犹存!哈哈,尔玛也是前些年才看了汉家的书籍,让妹子见笑了。”尔玛是羌语,翻译成汉话为:本地人。零爱剑这里表达的是吾、某家等等这些自称的意思。

    “零大哥过奖了!前些年小妹跟家兄前来大榆谷时,大哥还是英俊的少年郎,不想一转眼,都十年了。岁月不饶人呐!哦,对了。小妹又生下一女,大哥还不知道吧。騄儿,过来敬你零叔父一杯。”滕丽呼唤马云禄。

    马云禄围在韩炜跟赵云身边,吵嚷着要喝酒。刚喝了一口酒,果然被呛到了,阵阵咳嗽。忽听母亲呼唤,狼狈的逃走了。韩炜看着她直乐,然后问赵云:“子龙,騄儿如何?”

    “嗯,是个好姑娘。”赵云喝了一口酒,说道。

    韩炜把手搭在赵云肩上,认真的说道:“我是说她为人妻如何?”

    赵云听后,正中下怀,心中悸动了一阵,竟然被韩炜看穿了。旋即一紧张,“噗”的把酒吐在了韩炜脸上,而后憋不住笑,赶紧用袖子给韩炜擦脸。

    韩炜撇着嘴,骂道:“我草,干什么呢?”

    “无心之失,公子见谅,见谅则个。”赵云连连道歉,继续给韩擦脸。

    “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快说,你想不想娶了騄儿?”韩炜一把挡开赵云的给自己擦脸手,不难烦的说道。韩炜清楚,赵云不傻,只是过于拘谨罢了。

    赵云见躲不过去,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就等你点头呢,不过也不能太心急,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早晚让你抱得美人归。”韩炜自信的说道。

    此时的赵云对韩炜很感激,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谢意。看着韩炜支支吾吾的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韩炜不耐烦的端着酒碗,跟赵云一碰,说道:“行了,行了。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怎么跟疆场厮杀的赵子龙完全两个模样?干了,都在酒里了。”

    赵云依旧是腼腆的“嗯”了一声,也干了这碗酒。

    过了一会儿,零爱剑带着两个羌人来到韩炜面前,给韩炜介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