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循死尸倒地。

    刘循死不瞑目,临死前还瞪着张任,彷佛再质问张任,这是怎么回事?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快到不给张任任何考虑的时间。

    其余诸将也是面面相觑。

    “大……大公子……”

    众人这才围在刘循尸首周围呼唤。

    还是张任最快反应过来,高声喊喝:“速速拿下赵云!”

    张任的觉悟最好,他深深的知道,赵云若想走,谁也奈何不得!

    而这刘循死在了自己这里,赵云也是自己的师弟,他们师兄弟二人的亲热程度,麾下诸将有目共睹,到时刘璋若询问爱子为何丧命?他张任怕是难逃干系。可若拿下赵云交给刘璋发落,那就是另一种结果了。最起码,刘璋不会迁怒于人,刁难张任了。

    一时间,众将围住赵云,虎视眈眈。

    赵云青釭剑出鞘,厉声问道:“师兄执意要拿我不成?”

    “赵子龙,忠臣不仕二主!如今你杀害少主,我张任绝不容你!”张任怒指赵云道。

    话音刚落,刀枪剑戟直奔赵云而去。但见赵云左枪右剑,毫无惧色力敌诸将。青釭剑削铁如泥,所到之处,无有一件囫囵兵刃,诸将都是折戟沉沙。

    别说十余将领,就是把沓中所有兵卒加上,恐怕也困不住赵云赵子龙。

    赵云打了一声悠扬的马哨,赛龙雀奋力挣脱拴马桩,直奔赵云而来。赵云身形灵动,跃上马背,即刻杀出重围。

    张任已然偷鸡不成蚀把米,是说什么也不会让赵云走脱,即刻点兵追赶赵云。

    赵云仪仗马快,一路杀至城门,万幸城门守军丝毫不明白状况,见赵云单人独骑疾驰而来,正欲阻拦询问,不成想招来杀身之祸。

    “挡我者,死!”赵云一枪挑了守卒,径直出了沓中城。

    前脚赵云出了城,后脚张任就到了。再次询问另一人:“赵云何在?”

    “出城去了……呃……啊!”

    “哇呀呀!好大的胆,安敢纵贼?”张任恼羞成怒,一枪将其刺死。

    张任率领兵马紧锣密鼓继续追赶赵云而走。

    追逐多时,张任终于见到了赵云背影,心中顿时欣喜,即刻率兵追赶上去。

    可天不遂张任之愿,马超亦是驰援赶到。

    马超高声对赵云喊道:“子龙,大王料定张任图谋不轨,叫我前来接应,你且速走,张任小儿交给我了!”

    

第592章 谋定而动间张任() 
张任见了马超,不由得心生畏惧。不光因为马超威名远扬,更重要的是寡不敌众。毕竟自己带的人马不多,若真动起手来,必败无疑。

    马超正跃马扬鞭准备冲杀,张任已经下令鸣金收兵了。马超那火爆脾气自然不依不饶,一直追到城下,吃了一阵箭雨,也没有什么伤亡,这才无奈讪讪作罢。

    待马超、赵云都回营之后,韩炜召集军议。

    赵云将沓中会张任之事一五一十的讲了个明白,荀攸与韩炜对视一眼,咧嘴一笑。

    “哈哈,谁说子龙将军无功而返?在下看来,可谓不虚此行啊!张任呐张任,你命中当有此劫!”荀攸欣喜的摇晃着贤字扇说道。

    诚如张任在刘循死后所担心的一样,刘璋若得丧子之讯,这一切的后果将由张任一人承担。荀攸也是正要利用此事,好生算计张任一把。

    韩炜看了看荀攸,问道:“哦?公达胸有成竹,计将安出啊?”

    荀攸缓缓道来:“此事易如反掌,大王可修书一封予张松、法正,让其二人做好准备,待刘循之死的消息传到成都,便大肆宣扬此乃张任与赵云勾结所致。刘璋即使再暗弱无能,这丧子之痛焉能不对张任兴师问罪?只要刘璋将张任罢黜,调回成都,这沓中何愁不定?”

    彭羕想了想,补充道:“若是如此,那刘璋麾下可用之将唯有老将严颜了。不过从目前来看,黄老将军已然成功将其牵制在了巴郡,待大王挥师驰援,巴郡亦是不在话下。”

    韩炜听后,便道:“孤这就下书给张松,让天罗监的董胄亲自去一趟成都,面见与他,陈说情况!”

    一切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开始。

    三日后,成都,张松府邸。

    张松与法正以及不少主降派人士几乎日日密谋,商议他日韩炜兵临城下,要如何里应外合的献城。

    来议事者,文武官员皆在列其中。文官为首便是秦宓与王商,皆为益州治中从事;武将也有校尉狐笃以及刘璋的司马张裔二人。

    这一日,众人进入密室,方才落座,便有张府管事禀报:“主公,府外有自称姓董之人求见。”

    张松的声音透过幽室小窗传来,显得格外嫌弃:“不见不见。”

    此时法正眉头一蹙,言道:“永年兄,可曾听闻凉王麾下有一天罗监吗?”

    “自然知道,那可是臭名昭著的细作窝子。孝直如何提及这天罗监?”张松显然也不喜欢天罗监的做事风格。

    法正接着说道:“天罗监内有一董胄……兄长岂能不知?”

    “哦……难不成果然是他来了?若是他来见我,定是凉王有消息到啦!”张松恍然大悟道。

    言毕,张松与众人施礼道:“诸公稍候,松去去便回。”

    这才离开幽室,去见董胄。

    可到了正堂,管事却说:“主公,那人已经走了,只留下包袱与这书信,说主公看过书信,便明白了。”

    张松先看书信,果然是韩炜亲笔,内中将一切细说分明。接着,张松又打开那不起眼的包袱,内中赫然是金银细软。

    谁都知道张松爱财,韩炜自然是投其所好,有了这些财物,张松做起事来,才更有效率。

    张松吩咐管事将金银收好,急匆匆返回了密谋的幽室。

    “诸公……诸公呐!喜事,喜事啊!”张松喜不能已道。

    秦宓问道:“莫不是凉王有所旨谕?”

    “秦公不愧为高士,正是凉王密信。诸公可传阅之!”张松先把书信递给秦宓。

    秦宓看过之后,连连点头,传阅下去。待众人看过之后,纷纷言道依计行事,此番密谋也就就此结束了。

    果然,又过一日,益州牧刘璋的大公子刘循逝世的消息,传到了州牧府。刘璋悲痛欲绝,当场就哭的昏了过去。

    此时,整个益州政局几乎异口同声的要拿张任问罪。主战派认为是张任勾结同门师弟赵云;主降派多以各种恶毒言辞抨击张任。

    总之,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张任。

    待刘璋反醒过来,以张松一众人上表奏道:“主公,张任此人手握重兵,且居心叵测,今番通敌谋害公子,罪不容诛!”

    “主公,此刻情形不明,若贸然定张任其罪,如此一来,不是逼迫其投敌嘛?他手握益州精锐,若投韩贼,益州危矣!”说话的是益州德高望重的老臣,王累。

    看来,益州还是有明白人的。

    这刘璋丧子,心乱如麻。但毕竟是一州之长,心中多少还有些定论。

    刘璋拿起张任的请罪表奏,虚弱的说道:“若说其通敌,怎地还有请罪奏书啊?这内中是否还有隐情?”

    张松又道:“若有隐情,可限时调张任归成都,若他愿回,也可再行定夺!”

    “张松小儿,安敢胡言?此举乃贻误军机!不可妄言!若调回张任,沓中必失,沓中若失,绵竹等地必失!到时益州失地过半,军心涣散,如何御敌?”老忠臣王累怒骂张松。

    伴随着王累的怒骂,益州府顿时乱成一锅粥,文武不和,战降纷争。

    终于,刘璋发怒了,一脚踹翻了桌案,声色俱厉道:“尔等眼中还有没有我这益州牧?”

    一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纷纷跪伏于地,看刘璋作何打算。

    良久,刘璋还是做出了决定,他缓缓道来:“召张任……返回成都,不得带一兵一卒!”

    也不管王累的长跪不起,亦不管众臣的苦苦相劝,刘璋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议事厅。

    张松、法正等人交换了眼神,表示很满意刘璋的举动,散议之后,众人心照不宣的在张松府邸饮酒作乐,以示庆祝。

    次日,刘璋正式下令,罢黜了张任益州兵马大都督之职务,命其单人独骑返回成都。

    此令一出,绵竹令费诗率众杀了绵竹守将,迎接韩炜大军进城。韩炜大喜过望,进城之后即刻任命费诗为从事郎,随行左右。

    绵竹失守,再一次让成都不得安宁。而此时的刘璋,已经萌生了降意。

    

第593章 益州有忠臣() 
刘璋召回张任之后,张任细说了其子刘循之死的过程,刘璋听了之后,岂能相信?遂命人将张任压入死牢,而后再行发落。

    可过了午后,便传来了韩炜大军已然屯于绵竹的消息,刘璋吓得抖似筛糠,急忙召集群臣商讨投降的事宜。

    这些天主要是张松劝解宽慰刘璋,大肆赞扬韩炜。并告诉刘璋,他投降之后的待遇;并且也说了眼下的情况不容乐观,硬碰硬的刚正面显然不可能获胜。

    刘璋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打仗他是绝对不会考虑的,所以唯有投降一辄。

    依旧是张松挑头来说投降之事:“主公,凉王宽仁,若降之,自是不亏待。”

    此时,从事郑度献计道:“今韩炜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炜可擒也。”

    不得不说,郑度此计端得厉害!

    可刘璋一心要投降,哪里还有心听什么战略计谋?自是无心再战,面带不悦道:“退下……退下。”

    而后刘璋告诉麾下众文武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

    郑度无奈,愤恨的摇了摇头,不再言语,退至一旁。

    历史上对郑度的记载并不多可以看出郑度其人却有真才实学,所以官至一州从事,但性格刚直,又秉性淡雅,所以人缘一般,官位不显。

    但从郑度所出计谋竟然可以绝处逢生,可见其实力不俗。有些类似于戏志才,也是一名筹画士,足智多谋,兼通军略,只是因为所遇非人,所以一身才华不得施展。郑度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与张任一样“忠臣不仕二主”。

    接着,刘璋亲信董和,官拜中郎将,进言刘璋。

    刘璋见是董和,态度也没那么强硬了。

    董和见刘璋,问道:“主公,城中还有三万多军兵,钱帛粮草也足够支撑一年,为何轻易言降?”

    毕竟是投降,刘璋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自然想倾诉倾诉自己的无奈。

    刘璋长吁短叹之后,言道:“幼宰呐!我父子在蜀地二十多年,试想也没有什么恩德给百姓。如今烽烟又起,血肉捐于草野,皆我之罪过。我心中如何得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众人听后全都落泪。而班中有一人上前说道:“主公此言,正合天意呐!”

    众文武举目而望,说话的是巴西西充人,姓谯名周,字允南,这人向来知晓天文,今日里夜观天象之后,得知刘璋气数已尽。

    黄权听完后都想要斩杀谯周,刘璋急忙挡道:“放肆!尔等安敢害人?”

    二人皆退,侧立一旁。

    此时,再现苦谏,非是别人,正是老臣王累,官拜益州从事。他义愤填膺的说道:“主公不可!万万不可啊!”

    刘璋一看,说话的又是这令人生厌的王累,打心底里就烦。

    王累叩拜道:“主公若从张松之言,实乃自取其祸。”

    刘璋皱眉道:“先生此言差矣!凉王韩炜虽然霸道,但不失为一位仁君呐!”

    王累却说的:“韩贼入川乃是心腹之患。主公难道忘了青州曹氏后嗣吗?韩贼心术一向阴损,主公如何可知他不会加害?现在若降,西万劫不复啊!”

    刘璋压根就听不进去王累的话,是铁了心要投降,声色俱厉的喝斥道:“你莫要胡言乱语!韩炜若想加害,此时应大军兵临城下,何苦还亲自修书献礼呢?”

    说着,刘璋指了指面前韩炜送来的礼物。

    而后冷哼一声,便让左右架出王累,命令法正立即动身,安排与韩炜的会晤。

    刘璋的主簿黄权亦是苦谏道:“主公若降,必被韩炜之害,某食禄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

    张松曰:“黄权此言,疏间主公与凉王之义,实无益于主公。”

    刘璋降心已定,呵斥黄权道:“吾意已决,汝何逆吾!”

    黄权磕破脑门,鲜血淋漓,跪行近前,口衔刘璋衣襟,继续苦谏。

    刘璋璋大怒,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