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董旻不敢轻举妄动,心中不由得暗道:同是精锐,这真是天差地别呀!唉,吾命休矣。

    麹义面沉似水,双目似闭非闭,也是手持鸢盾跟钩镰枪,静静的等待董旻突围,这正是敌不动,我不动。

    周身披甲,全身覆盖,共重五十斤。贴身柔美,造型独特,表面抛光的无比的精细,阳光打在铠甲之上,银光夺目。座下战马也是全身覆甲,这马甲也就麹义一人的坐骑有此待遇。

    这全覆式重甲以及鸢盾、塔盾,早在韩炜初建金城装备作坊时,经过自己及一众匠人多次回炉锤炼,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才有此雏形,共计六百零一副,麹义以及先登营全副武装。可这也让阎忠只觉得肉疼,他觉得韩炜太奢侈了,导致了很多天都不太想搭理韩炜。

    为什么只有六百人,也是其中的原因,装备造价太贵了。一面塔盾所用的铁,不知道能做多少其他的兵刃。

    当然,由于头盔过于封闭,制作工艺有限,太限制视野,让麹义以及一众先登健儿极为不适,就弃而不用了。

    两军对峙良久,麹义依旧是沉着冷静,而董旻依然沉不住气了,他决定拼上一拼,反正横竖都死,投降他自然是做不到的,毕竟自己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面对先登营,董旻一咬牙,恶狠狠的喝道:“铁甲,冲阵!”话音刚落,蓄势待发的西凉铁甲就冲向了先登营。

    麹义嘴角浮起一丝轻蔑的笑意,遂肃声高喊:“迎敌,动如雷霆!”

    先登营驱兵接仗,则如霆雷之威,触之者折。

    钩镰枪架在塔盾之上,依然是有序的前进,面对西凉铁甲军,没有丝毫的犹豫。而反观董旻麾下铁甲,面对塔盾的坚韧,长矛齐出也毫无收效。而刺过来的长矛,纷纷被钩镰枪勾住,而后生生被折断。紧接着就是错落有序的钩镰枪,上下齐出,攻上路的一排直逼脖颈,攻下路的一排直逼脚踝。

    两军接洽之时,只听得哀鸿遍野,都是西凉铁甲军痛苦的嘶吼。有的被勾断了脖腔的大动脉,血喷如柱;有的抱着被斩断的脚踝,瘫坐在地。也有死死抓住钩镰枪前端不放的,但也是牵制了短短几吸时间,因为抓住的同时,其他先登悍卒就会用另一杆枪就刺入身体。

    一阵厮杀,由于铁甲军的横冲直撞,毫无畏惧的鲁莽死战,也正中了先登营的下怀,立竿见影的就被歼灭了六七百人。

    麹义见状,急忙有喊道:“戮敌,其疾如风。”

    先登健儿动作神速,有如飚风之疾。

    每横列六十人,纵十人,六百人的方阵渐渐开始往里收缩,将剩下的敌人包围在其中,逐个消灭。

    铁甲军见到同袍战友一个又一个的倒下,恐惧弥漫在包围圈之中,不乏有人丧胆高喊:“降了,我投降了,别再杀了。”

    可先登营的兵士们彷佛耳聋一般,面无表情,麻木的重复着机械的杀戮。又是一阵痛苦的哀嚎,那死亡的呐喊,绝望的挣扎。西凉铁甲军的将士们临死之前,还在回想那些传言:榆中侯体恤士卒,爱兵如子,从不滥杀降卒。

    伴随着血光迸溅,以及尸体倒下激起的阵阵积雪,最后一名铁甲军也被刺死。

    在阵外观战的董旻痴痴的看着一千精锐铁甲慢慢的消亡,他茫然了,不知所措的愣在那里。

    直到听到了麹义一声呐喊:“董旻,你自行了断罢。”

    董旻恍若隔世的清醒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董旻抽出佩剑,自刎而死,从马背上栽倒的一瞬间,他的目光盯着远处迎风招展的大纛旗,看得格外的清晰,上面写着“先登”二字。

    那是麹义麹仲节的先登营,他董旻,败得不冤。

    雪白的大地被染成了红色,王双奉命而来,打探战况。

    王双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不由得对先登营五体投地,心中默默燃起了斗志,作为腾骧卫的统领,这先登无疑是他的榜样。他也不言语,只是默默的跟在麹义身旁,陪伴着他。

    麹义走到董旻尸首处,割下了首级,挂在了战马的得胜钩之上,对王双说道:“子全将军,在下可向君侯复命了。”

    王双频频点头,也不多言。

    麹义即刻翻身上马,高喊道:“集结,其徐如林。”

    只见先登营猛士,各个舒缓行进,有条不紊的集合,其行列齐肃则如林木之森然有序。一个个把塔盾挂在了背后,再一次竖起了枪林,跟在麹义与王双之后,撤退了。

    自此次一战,麹义扬名。

    朝中得知此战的战果,虽然不是大捷,但天子得知董旻战死,龙颜大悦。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在朝堂之上冒死顶撞董卓,特封麹义为勇武中郎将,品秩比二千石,地位仅次于将军。

    董卓死了亲弟弟,勃然大怒,抽出佩剑斩在了龙书案之上,负气而走。毕竟,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贸然弑君呀。

    太尉杨彪见董卓吃瘪,即刻出列附议。一众扶汉派的老臣纷纷响应,天子见董卓不敢伤害自己,自然是有了信心,吩咐杨彪负责封赏麹义一事。

    勇武中郎将,大汉并无此职,是天子特别设立的,没有实权,只有俸禄。目的是为了嘉奖有功的将领,天子又称之为:勇武郎。赐麹义三尺三寸金牌,上书几个大字:勇武郎仲节麹。

    麹义是第一个授勋勇武郎的人,自然是无上荣光。这先登营自然也成了韩炜麾下第一强兵。

第107章 温侯吕奉先扬威() 
董旻战死,安邑城中人心惶惶,李儒等人推举董璜出来主持大局。

    董璜乃董氏长子,其父为董擢字孟高,乃是董卓一母同胞的大哥,早亡。而董卓为董璜的叔父,自己又无子嗣,所以十分喜爱董璜,每每征战,都要带在身边,有意培养董璜为自己的接班人。

    李儒出列说道:“公子,那成公英所领五十人尸体皆挂于城楼之上,虽然成公英下落不明,但是可以将这五十具尸体碎尸万段,以搓敌军锐气。再不济,也能挑衅韩家小儿。韩炜为人重义气,他若见此情此景,定然恼羞成怒,亲自上阵。倒时由温侯出阵,定能阵斩韩炜。”

    好狠毒的计谋!李儒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此甚好,速去。”董璜咬牙切齿的怒道。

    少时,安邑城前收起了夜狼卫的尸体,尽数肢解以后,分为数块再次悬于城楼之上。

    自有小校报之韩炜。果然,韩炜又是被刺激的火冒三丈,即刻要披挂上阵。

    众人纷纷劝阻,可韩炜一意孤行。

    就在此时,只听帐外传来一声:“君侯,要往何处去呀?!”

    韩炜一愣,他一下子听出了这是贾诩的声音。接着,贾诩贾文和挑帘进账,向众人拱手施礼。

    众人纷纷还礼,贾诩朝众人点点头,当他与韩炜四目相对之时,韩炜冷哼一声,转过身去说道:“先生莫要劝我,此仇非报不可!”

    贾诩眉头紧锁,郑重其事的言道:“公子,此乃李儒之计,意在引蛇出洞。平心而论,君侯可敌飞熊乎?”

    本来贾诩是称呼韩炜为君侯的,可韩炜早就让他私底下叫自己为公子,这也表明了韩炜早已经将贾诩视为心腹,当作自己人了,贾诩自然明白,能称呼公子二字者,皆为韩炜心腹之人。

    “自然不敌。”韩炜答道。

    贾诩点点头,又说道:“如此便是了。诚所谓攻心为上,李儒深知公子恩义情怀,爱兵如子,故而出此计,意在引诱公子出战,出战之时对敌者定然是那温侯吕布,后果可想而知。公子运筹帷幄,果敢决断。此般攻心拙计,为何还要入瓮?”

    韩炜听罢,不由得冷静下来,急忙朝贾诩作了一个大揖,说道:“多谢先生及时点醒,若先生今日不在身旁,怕是我已然杀出。痛失元才以后,确实意气用事,乱了心神。”

    “公子若想与元才报仇雪恨,定要稳住心性,莫要负气冲动。至圣先师仲尼公教诲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公子切不能逞那匹夫之勇。更何况,以元才的手段,不一定就死了。”贾诩一脸正色,抚须说道。像是老师教育自己的学生一般。

    而韩炜也是虚心受教,郑重的点了点头,平复心情,恭敬的朝贾诩施礼一拜,遂与贾诩讨论如何对付吕布的计划去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韩炜就是这样的典型,只要你说的对,我绝对听你的。而贾诩对于韩炜这样谦逊有礼,言听计从的态度也是很赞赏,贾诩的智慧自然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这一次韩炜的表现,让贾诩打内心深处决定,要毫无保留的辅佐韩炜了,他知道,韩炜绝对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这也是贾诩匆匆而来的原因,董旻战死的当天,他就决定要出山了。

    韩炜心里也是明如镜,诚如贾诩这样的毒士,一旦归心就绝不会背叛。

    若说历史上的贾诩,曾经易主多人,可也并不是反复无常之人,盖因自己低调深沉,明哲保身。归附多人的意愿在于存身乱世,让自己过得更舒坦一些,只能说是他这个人自私。归根结底,还是应了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翌日,两军摆开阵仗,董璜令温侯吕布出战,意在震慑韩炜诸将。

    安邑城前但见吕布出阵,头戴唐猊盔,头盔之上雕琢的乃是狻猊,张开血盆大口,其中正是吕布英武的面容。体挂大红色蜀绣战袍,身披唐猊吞兽连环铠,腰系勒甲镶金蛮兽带,足蹬乌金虎头靴;肩上扛着方天画戟,座下战马犹如一团火焰,熊熊燃烧,此马正是董卓的爱马,史上名震三国的赤兔,又叫嘶风胭脂兽。

    正应了那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本阵之中,贾诩举目眺望,看见吕布风姿,不禁倒抽一口凉气,赞道:“人言吕布勇猛,乃虓虎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张杨对韩炜说道:“君侯,在下与吕布交好,愿出阵游说。”

    “哦?稚叔兄(张杨表字)有几成把握?”不等韩炜开口,贾诩问道。

    张杨苦笑一声,说道:“先生,实不相瞒,无甚把握。在下也是病急乱投医,权且一试。”

    韩炜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便试一试吧。”

    张杨带着本部兵马出阵,要说降吕布。这岂不是痴人说梦?!

    果然,吕布听了张杨的废话,根本不买账。他执戟点指,骂道:“狗贼,你我今日恩断义绝。太师对你不薄,你竟然公然反叛,该杀!”

    张杨被骂,一时间哑火。只见他麾下一员将,跃马挺枪杀出阵去,喝到:“吕布,安敢辱骂我主?!”

    这人乃眭固原为黑山贼,与于毒、白绕齐名。后来投奔张杨,张杨见其颇为勇武,便视为心腹爱将。

    言罢,眭固出阵,双方战鼓齐鸣,鼓劲助威。只见两马相交,不出一个回合,眭固被吕布一戟扫落马下,眭固尸身被抬回本阵。吕布阵中传出阵阵喝彩之声,吕布再次来至阵前搦战。

    张杨大惊失色,不等他反应的时间。身边又有杨丑主动杀出,要为眭固报仇。谁料不消一合,又被吕布一戟毙命。

    这一下子,韩炜营中兵士皆惊,纷纷忧虑,却不得已赞叹吕布英武,无人能敌。这随随便便就秒杀两人是何等的震撼?!

    真可谓:千军万马一将在,探囊取物有何难?良驹赤兔添虎翼,方天画戟丧敌胆。

    韩炜看看贾诩,笑了笑说道:“这吕布如何?!”

    贾诩点点头,说道:“却是天下无双。不过,他恐怕是忘了掣肘之顾啊。”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而韩炜麾下诸将皆是蠢蠢欲动,特别是赵云跟马超。马超听说了吕布略胜赵云一筹,早就卯足了劲儿准备跟吕布大干一场。

    “兄长,弟,请战!”马超出列,拱手言道。

    韩炜看了看他,说道:“超弟,若擒吕布还需从长计议。你再等等吧。”

    马超听出了弦外之音,韩炜说的是“擒”而不是“战”。他暗道:擒吕布?难不成兄长已经有了对策?!

第108章 擒吕布(一)() 
却说安邑城前温侯吕布力斩两员大将,众兵士无一不胆寒,再不敢鼓噪出阵。

    当天夜里云势重,风色紧,天降一场大雪。翌日,冷锋交汇,天惨地裂,虽说雪势渐弱,但冷风过时依旧刺骨。

    大帐之中,铁甲如冰,营中诸将们的心也如是。且看韩炜面带从容,问了身边贾诩一句话,贾诩耳语片刻,只见韩炜点了点头,起身出列,朝众将拱手说道:“本侯亲自迎战吕布。”

    赵云面色一阵紧张,遂问道:“君侯不可轻动,你岂是那吕敌手?若有差池,士气必然一蹶不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