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在飞马雕塑后面,手持铁戟,铠甲鲜明,墨色的披风垂于背后。

    听闻中常侍到了,急忙往里通传。不多时,韩炜匆匆而来,见来者是毕岚,就知道天子的旨意到了。

    毕岚恭声念诵:“天子诏:韩炜孟炎,龙骧虎翼,实为大汉柱国。特赐金匾一枚,望爱卿能自勉自励。钦此!”

    韩炜跪地接旨,得了圣旨以后,便吩咐人将天子亲笔题写的门匾:“大汉龙骧”悬于门上。又吩咐下去,将腾骧卫分为两营,一曰:龙骧;二曰:虎翼。以此表示对天子的恭敬,由典韦、王双分别统领。

    韩炜又对毕岚说道:“改此两营,只为感恩陛下之垂念。见到两营将士,就可以时刻记起陛下之恩典!”

    “将军,如今陛下可是对将军另眼相待呀!”毕岚掐着兰花指,满脸堆笑,尖声说道。而且,把另眼相待四个字说的语气加重。

    韩炜朝他一拱手,笑道:“有劳常侍大人了,还请回禀陛下,臣感激涕零。”

    韩炜对于毕岚并不像对其他宦官一样讨厌,因为毕岚天天沉迷于发明创造之中,对汉室可谓无毒无害。

    而且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对于农业的发展,毕岚功不可没。

    毕岚点点头,发自肺腑的说道:“哎呀,也只有卫将军拿杂家当个人看,其他人依然是骂我等宦官为阉狗,真真的瞧不起我等。得了,不再赘言,走了,杂家还要向陛下复命呢!”

    韩炜急忙恭送毕岚。毕岚走后,韩炜来到花厅,刚坐下,就见又有龙骧卫报道:“将军,袁滂老大人求见。”

    “哦?快快有请。”韩炜起身跟着出了门外。

    依旧是韩炜亲自搀扶,待袁滂坐下,热茶奉上之后。韩炜才说道:“老大人,莫不是为了蔡大家下狱之事而来?!”

    蔡邕,时人又称作:“蔡大家”。大家之意是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如:名人名家,名家名作等等。

    袁滂抚须而笑,点点头,说道:“孟炎果然聪明,想必你也知道他也是我的甥儿。此事若扮成了,受益匪浅呐!”

    “小子省的,只是天子那里恐怕不好说项……”

    不等韩炜说完,袁滂一摆手,说道:“呵呵,你莫要诓老朽。如今朝堂之上,天子对王允一党颇有不满,否则那金匾绝不会悬于你府门之上!你是怕王允再对你使手段吧!啧啧,不是老朽多嘴数落你,你看看你,如今不似当年咯,做事忒不爽利!王允者,疥癣之疾耳,有何惧哉?你若不救老朽的甥儿,老朽绝不依你!”

    说完,他便高声喊喝:“子全何在?”

    王双匆匆而来,施礼道:“老大人有何吩咐?”

    “把老朽绑了,送到大理寺!”袁滂把双手并拢,递给王双,脸色严肃且认真,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样子。

    王双连连赔笑,挠头道:“这……这,老大人可莫要戏虐末将呀!公子,公子,你看……”

    “老大人呐,去大理寺尚可。只是,以什么罪名押送你呢?”韩炜面带笑容,问道。

    “哼,老朽唆使卫将军韩炜谋反!”袁滂吹胡子瞪眼睛的说道。

    韩炜挥手示意王双退下,搀扶着袁滂再次入座,赔笑道:“得了,我的老大人,我的老伯父。答应你了,答应你了。我这就进宫,不过,还请您一同前往。”

    “嗯,如此甚好。”袁滂这才满意。

第129章 朝堂辩论() 
早朝之上,依旧是围绕蔡邕入狱一事展开的。

    一时间朝会上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辩论,武将以杨彪为首,自然都是支持韩炜的。文臣半数支持王允,另一半为刘艾马首是瞻,刘艾若不吭声的话,谁都是三缄其口。

    可韩炜临上朝之前,袁滂又找了一个老将出马,以求万无一失。

    这人便是在家养病的老太傅马日磾。

    马日磾字叔翁,为经学大儒马融的族子,深得马融真传。像郑玄、蔡邕、卢植这些大儒都要叫一声大师兄。可见马氏经学深远的影响。

    后又与蔡邕、卢植等人东观典校《五经》记传,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所以,跟蔡邕的关系那也是不一般。

    这可是东汉的老学究,士林子弟哪一个不崇拜?如今也是天子的老师,说话的分量举足轻重。

    马日磾出列站班,晃晃悠悠准备向天子施礼。

    刘协急忙劝阻道:“哎呀,老太傅病体沉疴,何故临朝?快,赐座。”

    “老臣,谢陛下隆恩!”马日磾依旧是恭敬的深鞠一躬,这才坐下。当然,只是给了一个垫子,依旧是跪坐。

    刘协又说道:“太傅,对于蔡邕一案,有何高论?朕,洗耳恭听。”

    马日磾咳嗽之后,说道:“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马日磾的出现,让诸多年轻的议郎很是兴奋,犹如看见了自己崇拜的偶像。特别是刚刚晋升为五经博士的孔融,他可是马日磾的得意门生,又是这些议郎的榜样。有孔融出班,他们自然纷纷响应,表示支持老太傅。

    王允听闻,急忙反驳:“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陛下左右。这既不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又令我等公卿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不依不饶,冷笑一声:“哼哼,司徒恐不能长久于世了!有德之人,国家之纲纪也;撰写之作,国家典籍也。司徒此举,若废纲典,焉能长久于世!?”

    王允听罢,心中无名火起,暗骂这老儿逞口舌之利,倚老卖老。遂对刘协言道:“陛下,太傅此言不妥。绝不可轻易纵容蔡邕,若纵之,天颜何存焉?”

    刘协在韩炜启奏之时,就已经决定要放了蔡邕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契机,马日磾的出现,恰如其分,刚想开口,却被王允挡了回来。

    旋即又问韩炜:“卫将军,你意如何?!”

    之所以韩炜一直没怎么开口,是因为以他的口才还是别掺乎了,平时忽悠些目不识丁的兵卒还成。到了这朝堂之上,可不是看似那么简单的了,这里可是真正的唇枪舌剑!

    万一哪一句纰漏,就会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而后被揪死。倒不如慎言慎行,见机行事。

    更何况,马、袁这两块儿老姜,那可是辣的很!

    见天子发问,韩炜恭恭敬敬的出班言道:“臣,附议太傅之谏。陛下,还有一人殿外候旨。”

    “何人?!”

    “老司徒,袁滂袁公熙。”

    “哦?!老司徒来也?快快宣老大人进殿来!”

    毕岚朗声高喝:“陛下有旨,宣袁滂觐见。”

    袁滂拄着鹿头拐杖,稳健的走入殿来,叩拜行礼道:“草民袁滂,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起身,恭声说道:“老大人德高望重,乃士人领袖,快快请起。”

    “谢陛下!”袁滂不卑不亢,站了起来。

    刘协颇为激动的说道:“陈郡袁氏,世代公卿,为汉室呕心沥血,乃汉之架海金梁。老大人呐,朕自还朝以来,时常惦念。只恨当年,董贼把持朝政,朕不能为老大人赐爵授官。今日,朕封老大人为陈侯,拜为光禄勋,聊表寸心。”

    袁滂人老成精,急忙跪地谢恩:“谢陛下垂怜,老臣自当肝脑涂地!”

    此时,韩炜眼光看向王允,脸上奸猾的一笑。只见王允面色有些异常,脸都绿了,仿佛吃了只死苍蝇一般。

    王允岂能善罢甘休,即刻反击。

    他再次出列,启奏道:“陛下,蔡邕绝留他不得。蔡邕长女蔡琰,已与河东卫氏定下婚约。这河东卫氏,当年依附国贼董卓,为其提供数以万计的粮饷,此举叛国资敌,罪不可恕。还望陛下明鉴!”

    王允的党羽,纷纷启奏,齐声道:“望陛下明察!”

    刘协无奈,又问道:“诸卿,有谁知晓此事?”

    袁滂就料到王允会拿出此事,即刻说道:“陛下,老臣之儿孙,老臣自知。蔡昭姬与河东卫家的婚约已退,况已再许别家。司徒之言恐怕不实呐。或许是司徒消息过于闭塞!”

    刘协接着问:“许配何人?!”

    “此人便是卫将军!”袁滂说完,看向了韩炜。

    韩炜此时,瞬间就懵逼了。暗道:昨天,这老家伙可没跟我说这个事儿呀!难道……

    突然,韩炜想起袁滂昨日说的“此事若成,受益良多啊!”加上袁滂的表情,韩炜顿悟了。

    接着心说:怪不得当时这老儿表情有些猥琐,原来是直接把蔡文姬送给我了呀!

    蔡琰,本字昭姬。后世,因晋朝为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

    韩炜此时急忙出列,说道:“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刘协笑了笑,问刘艾道:“令君,你意如何?”

    刘艾之所以一直不插嘴,为的就是跟韩炜撇清关系。见刘协问了,便说道:“既然是卫将军未娶之妻,那蔡邕便是卫将军之岳父。若如此,卫将军的家眷便不可轻动。陛下当知,此时节战火未平,正是三军效命之际,若卫将军家眷陷于危难中,怕是军心不稳呀!”

    刘协真真点头,深以为然。

    袁滂此时又呈上一份奏表,毕岚递给天子。

    那奏表正是蔡邕在狱中所书,上写道:罪臣蔡邕,愧对天子………………今愿,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望陛下能法外开恩,以继罪臣之夙愿!

    其中内容就不一一细表了,唯一让刘协动容的是,蔡邕愿意接受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东观校书。

    天子刘协此时不再犹豫,即刻说道:“蔡邕一事,朕思量再三。朕意,赦蔡邕之罪,迁光禄大夫,拜为东观博士。继续撰写纲典。散朝!”

    刘协此举,这可丝毫没有给王允任何面子。

    毕岚察言观色,急忙高喊道:“散朝!!”

    “臣等恭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允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暗骂道:好你个小贼,竟然用如此大的阵势。这袁滂回来,我还怎么施展手脚?还有那刘艾,原来也是心向韩炜。可恼呀!

    他的怒火,被淹没在了文武百官齐声恭送天子的喊声之中。

    ………………………………………………………………………………………………

    蔡文姬人气很高,不得不收呀!希望喜欢大才女的看官满意。求推荐!求收藏!

    另外,大家觉得现在的后宫数量如何?要不要再继续收下去?

    欢迎在书评区留言。

第130章 风波不断() 
蔡邕事件平息以后,韩炜又再一次跟天子站在了一起。

    这也是王允利欲熏心导致的,若是他能稍微收敛一些,别把天子逼到动用韩炜的地步,事情就不会如此了。

    战事依旧没有平复,刘协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徐荣、胡轸、牛辅依旧肆虐着。

    直到赵云、庞德、马岱三将败了徐荣、胡轸,刘协才算长舒一口气。与此同时,韩炜又令马超讨伐牛辅,为的就是让刘协安心。

    次日朝会,刘协论功行赏,迁赵云为虎贲校尉,秩比二千石;庞德为校尉丞,马岱为校尉司马,秩比八百石。

    三将跪拜谢恩之后,但韩炜心中却充满了怨气。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虎贲校尉部早在多年前已经并入了射声校尉部,这不是名存实亡的一个虚职吗?!就算刘协重新设立虎贲营,可这也于事无补。虎贲校尉,掌战车。也就是说,虎贲营是战车兵。可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战车兵啊!

    虎贲二字,是形容猛虎奔跑时的样子。可虎贲校尉跟虎贲中郎将有着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禁兵,主宿卫,秩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这可是实权职务。而虎贲校尉不过是一个废黜的官职罢了,明显的这是天子有意针对韩炜。

    韩炜心中为赵云鸣不平,正欲出班,却见袁滂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而后,袁滂又指了指他自己。很明显,那意思是一切都有我呢。

    此时,刘协再次开口说道:“还有哪位卿家要奏事?”

    大理寺卿有本奏道:“陛下,请治臣之罪。”说完,便跪倒在地。

    韩炜一看,此人他认识。这不是盖勋吗?!原来的河南尹,如今升官了呀。不过此人刚烈,也可当得这明正典刑之事。

    盖勋陈述罪责:“昨夜,贼人闯入大理寺意欲劫走董贼家眷,老臣率众拼死抵御,还是……还是未能稳住局面。还望陛下治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