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第一神仙-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峥弄明白了其中道道叹道这蒙古的如意算盘打的真好,但赵峥本就没打算吃下那些州县。这东西能够坑蒙古价值几百万贯的牛马羊,他也知足了,更何况宋国以后出兵海州,楚州与泗州时,蒙古就没有理由出兵了。

    赵峥要的就是这个,一旦宋国开始开疆扩土,那这战争的机器可就停不下来了。

    ;

第六十五章 叛乱() 
拍卖会上铁木真圣像以一亿五千万贯的价格成交,震惊了世人,朝野上下被蒙古巨大的筹码砸的晕头转向。

    然而在拍卖会结束后,一手策划这次拍卖会的总导演赵峥深避道观,似乎全然不关其事,关于盟约一事,他自然不能替朝廷做主张,兀鲁赤单独与两府商议盟约了一事,而且此次请的演员代价不菲,要让一国皇帝与宰相配合演戏赵峥付出了此次总收益的六成的代价,然后再往自己所得的四成里拿出一半给史弥远,史弥远才答应赵峥出演奸角。

    蒙古和金国划出的空头支票的收益自然全数归朝廷,自己要了一千匹马,五千头牛,其余尽数归朝廷,但蒙古与金国给出钱粮赵峥可要拿大头,五百贯入了赵峥腰包,然后又分了史弥远二百五十万贯,史弥远自己再从二百五万贯里面拿出一部分分配给参演又知道内情的官员。

    上上下下都喂饱了,朝廷自然满意至极,赵峥新的封号也就顺理成章下来了,金门羽客,护国天师,三天显圣弘德智慧真人。所以赵峥现在是是朝廷认证的活神仙了,广收门徒就显得光明正大了。

    阿骨打的圣象被完颜守纯带回金国了,而铁木真的圣像则留在了金国,宋国将盟约公布天下,蒙古何时交接山东东路,宋国就何时将圣像送还蒙古,并且规定牛马羊与钱粮的交割时间最迟就到今年入冬之前,否则宋国有权将圣像的所有权回收。

    金国与蒙古的盟约公布天下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如此开疆扩土的大事,自南渡以后就再没发生过了,虽然仅仅是名义上的,但史书上怎么写,还不是他们这帮文人动动笔杆子的事。

    然而就在赵昀大宴群臣之时,李全起兵造反一事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临安。原本历史上李全是今年冬天起兵但在得知宋国与蒙古金国盟约后,李全知道蒙古将他给卖了,而且听杨妙真所言,宋朝国师似乎已经知道自己谋反的计划了,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发制人,反了宋国。

    不过数日之间,李全大军就攻占宋国的盐城。

    李全谋反的消息让史弥远急的跳起来了,他于朝廷争斗那是一等一的高手,但涉及军国之事,水平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李全此时提出要求,要宋国给他裂土封王,增给钱粮,而史弥远为了稳住李全,让他从盐城退兵,竟然给李全加官进爵,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京东镇抚史,并加派一万五千人的钱粮给李全。李全不肯答应,在盐城囤积兵马,打造船只,准备从海路直逼临安,而此时史弥远又开始思考新一轮的安抚对策了。

    蒙古,金国的盟约才刚刚传出,国师在宝应城外打破贼军之后朝廷竟表现的如此窝囊,让临安的百姓纷纷在私底下叫骂史弥远,纷纷感叹:“朝廷唯恐贼不饱,我曹何力杀贼!”

    临安百姓的种种非议,皇城司的密报自然呈报到了赵昀御书房,自从上次赵峥教训了李知孝后,史弥远就开始与皇城司割裂,将自己势力慢慢从里面清退。

    赵昀也知道事情重大,但自从赵峥上次在宝应城用了火药大破李全后,赵昀在心里已经将李全当成一个不成气候的小毛贼,对史弥远的安抚的对策也心生不满。于是招赵峥入宫商讨对策。

    历史上,南宋单凭几个知州就搞定李全了,所以赵峥也没将这次叛乱太当回事,史弥远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宋国的精锐虽然都在京湖一带,但两淮地区的兵力也不弱,赵峥也搞不明白史弥远为何对李全百般顺从,想来主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他脊髓了,明明拥有这么大的优势,还是下意识想要求和。

    “官家,此事无碍,我举荐三人保证让李全有来无回,困死盐城。”

    赵昀看到赵峥胸有成竹顿时放心了不少,想到宋国还有改良火药这杀手锏,自己又何惧李全那贼子。

    “何人?”

    “三赵,赵善湘,赵范,赵葵。官家只要重用吃三人,许他们便宜行事,李全之乱须臾可平!”历史上正是这三人平定了李全之乱,现在又有火药在手,李全又是仓促起事,赵峥完全不用担心这场叛乱,宋国也可趁机占领李全在山东的地盘,反正山东现在名义上已经是宋国的地盘了,蒙古与金国说不出个一二三,没有理由出兵干扰。

    三赵都在两淮任职,赵善湘任江东转运副使,赵范任池州知州,赵葵任滁州知州,正是在李全叛乱之地,所以这调遣也方便。

    “不过,官家,家师昨日偷窥天机,虽然我军胜利已有九成九的把握,但没想到那李全还有一丝反败为胜的契机,所以我想亲自随军征讨,以防万一。陛下放心,小道绝对不会干涉几位将军的平乱事宜。”赵峥害怕三赵胜利后,碍于朝堂命令,不敢趁势攻占李全的地盘,所以赵峥前去就是为三赵壮胆的,当今朝堂能顶回史弥远的军令的只有自己了。

    赵昀听后微微皱眉:“可是我给你召集那些农官,农夫已经聚集到了白云道观,学习你那增产之法,如此一来,这春耕一事不是就要耽搁了吗?”

    赵峥听后也是一阵头疼,事情都撞到一起了,他分身乏术,最近他不是在准备拍卖会一事,就是在白云道观为那些农官讲解杂交技术,这已经是三月了,错过了那就要等明年了。

    但此次平乱也牵扯颇深,不能有什么闪失。赵峥无奈道:“官家,不如让那些农官随我出征,反正我也只是去以防万一,不干涉军事。在军中有的是时间,正好可以为他们讲解这杂交增产之术了。并且一月前我也令游雄从余杭回来了,在加上道观里平日里得我传授的道士,今年的杂交增产一事可以在临安如期试行,不会耽搁的。”

    赵昀也知道两件事同样重要,见赵峥如此不辞辛苦的安排,也只好准了,原本准备提及的望眼镜改进一事也咽到肚子里去了,国师为国师如此操劳,自己也不忍心为了一己私欲让赵峥劳累了。

    “赵峥,回来后,朕为你接风洗尘!”

    赵峥愕然赵昀对自己的称呼不再是国师二字,如果以这个时代的习俗看来,直接叫人名字是相当冒犯的事情,但赵峥又无表字,所以这个名字里面包含却是敬重,期许之意。

    “赵大哥,好勒!”赵峥也犯了天大的忌讳,直接称呼赵昀为赵大哥,这半年来的相处,让他知道赵昀的为人,知道他不会因此生气,反而还会很高兴。

    “正巧你也姓赵,你打胜仗回来后,我准你叫大哥。”赵昀已经将武道巅峰完本了,自己也受里面侠义思想的影响,对江湖拜把子那套为之神往。

    ——

    次日,朝会之上,赵昀第一次就国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近乎武断的推行,进封赵善湘为焕文图学士、江淮制置使,乃命招讨,两淮兵马尽听其调遣,同时也准许他便宜行事,同时加封赵范、赵葵让其协助赵善湘平乱。

    同时让赵峥随行,但并未加以封赏。

    出临安那日,史弥远却意外邀赵峥前往相府,为其送行。

    赵峥在私人关系上,从来都不打算与史弥远闹僵,所以便欣然前去。

    相府内,客厅里只有史弥远赵峥二人在,显然史弥远想对赵峥说些推心置腹的话。

    “国师,我命不久耶,何苦这样?”史弥远对于皇上在朝会上的表现,已经认定是赵峥在背后唆使赵昀亲政的行为。

    如今若论谁对皇上的影响最深的不是他这个一朝宰相,而是眼前这位少年国师,短短半年尽得皇帝宠幸,其程度之深,历朝历代罕见。

    赵峥叹气道:“相公,握了二十多年的权柄难道还没厌倦吗?是该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史家已经显贵至极了,不会因为您去了相位就衰减分毫,别忘了,史参议已经能挑起史家的大梁了。”

    史嵩之因为在仙豆仙瓜发现推广一事上有功,已经升任京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也算是一方大臣了。

    史弥远眯起眼睛,有些感叹道,要是子申是自己的孩子那该多好,虽然是自己的侄子,但关系毕竟疏远了那么一层。也对,还有子申在,且与赵峥关系非常,他们二人现在还有书信往来。这两年自己加把劲将他扶上位,史家可以无忧耶,史弥远想到这里心里好受了些。

    “你给我的那二百五十万贯,除去打点分赏的,还剩下一百万贯,将来这些财物到账后,你将这些钱悄悄投入官家的慈幼局。世人都言我史弥远贪财,国师你也相信吗?”

    赵峥沉声道:“相公苦心、身不由己,晚辈自然看在眼里。”赵峥也没说破,这自污之事牵扯皇权,谁也不敢说破,到了史弥远这个地步,如果还两袖清风,爱民如子,那就可怕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王莽第二了。

    已经权柄在握,如果还贪图清誉,养望自重,莫非是想做圣人,将皇帝取而代之?

    所以史弥远贪财也有无奈之举,但要说他全是形势所逼,那可就是骗鬼了,这相府考究异常,里面房间的字画那一副不是名家之手?所用器具哪一件是寻常之物?

    史弥远现在做个苦肉计给自己看,无非是希望他死后,赵昀亲政,赵峥能替史家说两句好话。

    这慈幼局是赵昀民间声望所在,将钱投入这里面,不仅不会犯忌讳,还替皇上大大露脸了,赵昀又是恩怨分明之人,肯定会念及旧情,好好照拂史家。

    赵峥拱手道:“相公有心了。”无论史弥远目的如何,这一百万贯能让宋国许多孤儿免于饿死街头。

    史弥远送赵峥出了客厅,看着赵峥意气风发的背影,叹息道,自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只是不知道少了自己这个掌舵人,大宋这艘巨轮会驶向何处?

    ;

第六十六章 进城() 
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赵峥就又一次的前往淮东,这次随行的队伍庞大,赵峥不仅将自己百多人的护卫队全部带走,还有二郎,高临门,颜倾武等。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多位农官以及三十位经验丰富的老农。

    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农官与老农对于赵峥让他们随军同行毫无怨言,大概是对于赵峥的信任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了,认为有国师在,李全之乱掀不起什么风浪。

    高临门一路上嚷嚷又被赵峥拉了壮丁,他这茅山派一代宗师现在都快变成了赵峥的私人护卫了,怎一个凄惨了得。

    面对高临门的满口怨言,赵峥也只得唆使二郎整天缠着高临门教他武功,否则他实在是受不了高临门的碎碎叨叨。

    颜倾武最近一头扎进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话很少,基本上不与外界交流,只是偶尔与赵峥探讨相关的问题,但的神情越来焕发出光彩,赵峥知道她在里面找了自己的答案。

    赵峥这次的目的地是扬州,如果不出意外,李全这次依然会选择围困扬州,以打通南下的门户。

    军器监在得知改良火药的威力后,这一个多月加班加点,制作了上千公斤的火药,也随赵峥一起拉进了扬州城。

    这次是急行军,昼夜兼程,不过三日便到了扬州。

    到达扬州的时候,前方已经传来李全攻破泰州的消息,收缴了泰州城一大批军需物资,正磨刀霍霍的向着扬州赶来。

    ——

    进入扬州城,赵峥先拜会了三赵,对于能打仗、保家卫国的人赵峥一向都很佩服,没有拿捏姿态,而是率先去扬州府衙拜会了赵善湘。

    赵峥从门卫那里得知赵范与赵葵也在,与一干军将正在大堂开会,于是吩咐不要进去禀报自己来了,自己就一个人在外堂守候就行。

    赵峥的表态惊得门问连忙告罪,暗想是不是自己或者赵学士有什么地方得罪国师了?这样屈尊在外守候,那是觐见地位远在自己之上的人才会如此做派。

    赵峥安抚了一番,门卫见赵峥神色无恙,这才放心离去。

    没有资格开会的那些小吏可就没那么淡定,为首的一个孔目官,就是管理州府档案文件典史殷勤的过来攀谈。

    赵峥与他随意的说了两句,见此人太过油滑,马屁拍的太露骨,有些不喜。这些典史都是察言观色之辈,那能不知道赵峥心中的厌恶,只好起身告辞了。

    高临门坐在赵峥的旁边,见那典史出去后,大口吃着桌上的水果,似乎对赵峥的礼贤下士有些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