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第一神仙-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峥见这小和尚年纪也不大,估计比自己都小,但说话一脸老成,而且自始至终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不禁有些好奇:“小师傅,你今年几岁?”

    “十一岁!施主一看便是富贵相,能否为小僧解困一二,结个善缘。”

    赵峥没想到这小和尚打蛇上棍,呵呵一笑:“你这野菜准备卖多少钱?”

    “施主看着办就行了,够小僧一顿饱饭就行了。”

    赵峥见这小和尚已经走进店铺,心里想到这和尚果然不好打交道,古人诚不欺我。但见对方还只是一个孩子,为了一口饱饭,也不忍心责备。

    “都是些什么菜?给我看看。”

    小和尚将篮子解下来递给赵峥,赵峥看了一眼便知道是什么:“景菜,可清热凉血,治疗失眠烦躁。”

    “施主博学广识,果然非同凡响。”小和尚说道这里,便坐在了赵峥的旁边。

    这是清扬站起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虽然面带笑意,但全身已是戒备:“我家三哥不希望与陌生人同桌,还请施主见谅,你随我坐一桌就行了。”

    赵峥皱眉,清扬是高临门从茅山派亲自给自己挑的护卫,身手不差。他如此做派只怕是发现这小和尚有什么不妥,于是暗暗抽出了自己腰间的燧发枪。

    但那小和尚此时却很配合,向赵峥致歉便和清扬坐到了另一座。

    “店家,给这位小师傅上两碗汤圆,算我的。”赵峥说到此时,暗卫已经悄悄的缩拢,只要小和尚有什么异动,就会被瞬间打成筛子,赵峥此次北上没有刻意的隐瞒行踪,所以一些有心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也正常。

    清扬看着狼吞虎咽的小和尚,不紧不慢的问道:“小师傅不知练的是哪家的功夫?”

    小和尚扬起了头,双手合十摇头道:“不知道,是红云寺的一位叫圆慧的师父教给我的!”

    清扬听到这里,明白了大概,但眼中又起了一些疑惑,却也不询问了,等待着小和尚吃完汤圆。

    “不知小师傅法号?”赵峥突然问道。

    小和尚苦涩的笑了笑:“小僧没有法号,圆慧师父说我没有慧根,不肯收我为徒,但授业之恩岂能这样不明不白,所以我自己剃度,一心想拜入圆慧师父门下,想借此打动他。”

    赵峥心想这圆慧有毛病啊,说人家没有慧根,不收徒,又教人家功夫做什么?赵峥身边不少人都是习武之人,不如二郎与高临门,也就知道这练了功之后就不能干苦力,整日累着了,这功夫也就白练了。这穷文富武就有这么一成原因在里面。

    这小和尚一看就是出身不好,不能做力气活,哪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所以赵峥才会在心中暗骂那个圆慧有毛病。

    这些诽谤赵峥自然不能说出口,等着那小和尚吃完离开后,清扬便过来向赵峥耳语:“师父,这红云寺是皇城司的据点之一,这里面有些古怪。您看!如果那圆慧是皇城司的,那他为什么教那小和尚功夫,如果是为了给皇城司赵一个好苗子,直接收徒不就行了?如果……”

    赵峥连忙止住了清扬的喋喋不休,这货打开话匣子来,就是没完没了的节奏。

    皇城司以前归入相府,史弥远的势力虽然从中抽出后,但以前的一些据点便留下了,清扬是负责守卫赵峥的,而皇城司一部分人也听从赵昀吩咐暗中保护赵峥,所以这一来二去也就有了接触,对于皇城司一些事情也就有所了解。

    赵峥听完略略一想:“这么说来也算是自己人,你刚才为何那样提防他?”

    “此人手上有老茧,看起来像是长期练刀所致,并且小小年纪脊骨就有些异常,可能是练箭所致,我在想就教叫功夫也不可能教箭法啊,他年级这么小,就算是爱才心切,也用不着这么小苦苦训练,这么早挖尽他的潜力可不好,师父……”

    赵峥见清扬又来了,急忙叉开话题:“你能打过他吗?”

    “能!我练的茅山外家功夫,那是祖师爷传下来的……”

    “那就好!咱们悄悄跟踪那小和尚一下,看看情况。”赵峥突然起了童心,也想封住清扬的嘴,于是就凑热闹想看看这小和尚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清扬也没有反对,有自己和暗卫保护,再穿上铠甲,装上燧发枪,他不怵任何对手,只是提醒赵峥,注意穿上铠甲。

    ——

    赵峥派人跟踪那小和尚,待得知小和尚跑到一处破寺庙中练武,反正那小和尚也跑不了,便慢悠悠的赶到,没想到这小和尚练起功夫后真是如同疯魔一般,一直练到天黑。

    赵峥已经无聊的打了几个哈气,准备回客栈。

    这时前方的探子报道说一个老和尚来了,于是又打起精神,偷看下去。

    那老和尚走进庙宇,指点了小和尚几下,然后就对着空气喊道:“老衲红云寺弘治,敢问各位施主能否带我去见国师?”

    (年末公司的事情太忙了,对不起了诸位,明天会正常恢复更新的!)

第九十五章 巧遇() 
赵峥听到老和尚的喊话暗暗皱眉,暗想这老和尚竟然知道自己来这里了?但听他语气又不像,这是清扬在旁小声说道:“如果他真是弘治禅师,则应该皇城司的密使。”

    “周围有其他人吗?”赵峥小心的问道,虽然有铠甲燧发枪在身,但也还是小心谨慎。

    “没有,就他一个。”暗卫都是一等一的侦察高手,又有望眼镜辅助,所以清扬毫不犹豫的说道。

    赵峥得到确认后,就大方的站出来:“我就是赵峥,你有何事?”

    那老和尚听闻远处一位少年自称国师,骤然一惊,没想到赵峥竟然亲自到来:“不想在此遇到赵施主,赵施主身系黎民社稷,老衲别无他意,只想在湖州护卫您周测,不让宵小得逞。此处说话有些不方便,赵施主可能移步?”说完眼神瞥了瞥小和尚,意思不方便让小和尚知道内情。

    赵峥让清扬过去确认那老和尚的身份,老和尚交过腰牌给清扬察看,确认是皇城司的人无误后,便放他靠近赵峥说话。

    老和尚交代了小和尚几句后,便来到赵峥身边,双手合十见礼:“都言国师年轻,想不到竟是如此风采,想来必是天上之人。老衲是皇城司湖州主事之人,故而了解国师去向一二。”

    赵峥还礼,这老和尚长得慈眉善目的,只差在脑门上写上高僧二字,没想到却是皇城司的人,想必暗地里见不得人的勾当做的也不少。赵峥对这种善于伪装的人一向提防的紧。

    弘治禅师见赵峥神情异样,也猜测到了七七八八,无奈叹息道:“这世上真正能不沾红尘,不着因果的渺渺无几,可惜老衲不是其中之一,众生皆苦,老衲也身在苦海,身不由己,虽造杀孽,但向佛之心不见,不求超脱,但求心安。我也只得尽量弥补,国师可知道那小和尚是谁?”

    弘治禅师的声音极低,几乎只有赵峥和清扬能够听见。

    “何人?”

    弘治禅师苦笑道,看了看赵峥身旁的清扬:“国师乃是九天之上的人物,可以一听。施主可是要听老衲唠叨?”

    清扬不动如山,这老和尚身上全无练武的痕迹,又老迈异常,况且又是皇城司的人,倒也不怕他暴起伤人,但自己一切行动都得赵峥的吩咐。

    但赵峥没有做任何的暗示,就代表他对眼前此人的不信任。

    弘治禅师见状也未言他,直接说道:“他是潘家后人,今年实际只有七岁。”

    赵峥听到潘家,骤然想起了当年的济王谋反案的主角之一,据说潘家以数十人武力逼迫济王谋反,兵败被杀,被抄家灭族了,不应该还有后人在世。况且弘治禅师是皇城司,往近的说是皇上的人,往远的说是史弥远的人,怎么都不可能保下这个孩子。这可是牵扯皇位的事情,这老和尚拿来的的胆量,窝藏钦犯。

    赵峥听到这惊天秘闻,不解说道:“大师为何要与我说这些?不怕我问罪于你?”

    “我佛慈悲,潘家之罪为何要祸及幼童,当年他只有两岁,问罪于他,老衲不忍,再则他也不是因为我起了恻隐之心才活命,求他性命的另有其人。老衲如此无愧于心。”

    赵峥此时也是心生悲悯,当年济王谋反一案,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潘家不过因为财资丰厚,号称湖州首富,被朝廷当做肥猪顺手宰了吃肉。

    只是此事牵扯皇位,乃是史弥远的罪孽,赵昀的逆鳞,就是赵峥也不得不小心应对:“大师慈悲,天下却未必,正好赵某也是天下人!”

    弘治禅师笑道:“国师仁厚心善,天下皆知,又是世外之人,世俗一切都已无法加罪于你。”说完弘治禅师又看了看清扬,说道:“施主,可还想听下去。”

    清扬此刻也被吓的魂飞魄散,乖乖!这可是牵扯身上和史相公,稍有不慎小命就不知丢在哪里了。

    赵峥在此时也不想再沾染此事,想一走了之:“此事就当我没听过,清扬我们走!”

    清扬得令恨不得背着赵峥马上飞离这个老秃驴。

    但弘治的一句话却令赵峥不得不面对此事:“国师,救他之人与您有关。世间纷扰,缘起缘落,这段因果,国师只怕逃不掉了。”

    赵峥听后,只当弘治禅师是在放屁,加速逃离。

    弘治禅师看着赵峥离去的身影,心生无限悲悯,最后竟然倏然泪下、

    ——

    赵峥回到客栈,懊恼不已,好奇害死猫啊。自己虽然已经不畏惧任何人,但不希望与赵昀心生间隙。

    那小和尚命运虽然凄惨,但赵峥却有无能为力之感,自己能帮助他的就只有远遁海外了。但弘治禅师说此事与自己的人有关,赵峥将信将疑,黄道长一辈子都是呆在枣阳,哪有可能去湖州做这件事,大郎二郎更不可能了,至于赵葵当年的事情可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又在别处任官,鞭长莫及。

    而眼下自己的举动皇城司都盯在眼中,怎样巧遇黄妙妙并收她的孩子为徒,着实伤人脑筋。

    所以第二天,赵峥去了一趟慈幼局,准备先收几个孤儿混淆视听。

    湖州的慈幼局开设不到两月,一部分资金来自临安的慈幼局,另一部分来自官府的给的二十亩官田,还有一本分来自湖州一位出手阔绰的姨娘私自捐赠的十亩土地。

    由于湖州是江湖汇集之地,孤儿不少,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孤儿收容,所有湖州的慈幼局只招收身体健全的孩童,只有两百余人。

    白云道观在所有的慈幼局内都会派人去教孩童识字,湖州也不列外,白云道观派了三名道士过来,一个主管后勤,一个负责教习还有一个负责传授赵峥的道学。

    赵峥过来的时候,已经派人事先通知,但吩咐他们事先不要声张,就当赵峥是普通的善人去慈幼局行善,事后再向其他人解释。

    慈幼局门口的守卫长得颇为俊俏,可惜只有一边的帅脸,另一边虽然用刘海遮住了,但难掩其狰狞,而且一只腿已经残废,需要拄拐行走,双手也不灵活,颇为僵硬的握着东西。

    清扬见赵峥对那人颇为注目,悄悄对赵峥说道:“师父,此人是个练家子,只是看不清深浅,湖州的江湖势力多,这比武决斗在所难免,只怕这人也是这样与人比武才落下的残疾……”

    “哦!”赵峥急忙止住了清扬的废话,往大殿走去,在功德箱内卷了两锭碎银子,怕有四五两,慈幼局的主管是湖州府退休的老衙役,在湖州典史中颇得人望,所以知州就让他主管慈幼局,安度晚年。

    老衙役见赵峥如此豪爽眼睛笑的不见缝了:“衙内心善,可是要领养孩子?咱慈幼局的孩子都是受过仙观来的道长授课,聪明识礼,踏实务事,定然不会养成那些白眼狼。”

    慈幼局不禁其他人家收养孩子,但要严格考核其家庭情况,看是否有资格收养,并且每三个月回遣人看望一下被收养的孩子,如果有什么虐待,就要接回慈幼局继续收容。大宋无子缺丁的人多,但多喜欢领养不记事的婴儿,但慈幼局收容的又多是两岁以上的孩童,所以这一来二去来慈幼局领养的人并不多。

    所以这主管才如此热心想让赵峥收养,以减轻慈幼局的负担。

    “还请管事将这里的教习先生请出来?我有事询问。”赵峥直接询问,先从自己人那里了解这里的情况再说。

    那老衙役听了可不怎么高兴,找教习先生来就是打听那个孩子聪明,读书有悟性,挑挑拣拣的收养。慈幼局的孩子如果在道学上悟性颇高,是有资格去白云宫学习,成为仙人弟子的,每一个老衙役都宝贝的紧,可不打算给其他人领养,正想找个借口搪塞过去,然而此时教习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