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元首,这只是针对一个不足3000人驻防的小岛。以此来判断登陆英国,依旧还是有些武断啊。”

    武断不武断谁也不知道,陆军依旧担忧自己的部队无法对英国登陆,这才是勃劳希契说这句话的重点。

    听到陆军又在打退堂鼓,李乐有些不耐烦的开口呵斥道:“小心翼翼是对的,可过于小心是畏首畏尾了还记得莱茵兰吗?还记得法国吗?陆军总是在摇头说不可能,结果一切都是可能的。”

    面对勃劳希契,元首在许多事情有天然的心理优势。元首玩弄政治,在几个国家的夹缝之披荆斩棘,为德国带来了复兴的现在。

    而在复兴的过程,又是元首的坚持,让陆军取得了波兰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我们在登陆泽西岛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全力……对么?”看着有些尴尬的勃劳希契,突然间强势起来的元首质问道。

    事情有的时候是这样,早先希特勒还活着的时候,对陆军高层的积威已久,现在陡然发力,勃劳希契当然只能选择顺从。

    几个月以来,元首给大家的印象是和蔼了许多,他不再和陆军高层针锋相对,而是更愿意用道理还有事实来说服驱使。

    这给陆军留下了许多体面,也缓和了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

    所以,元首几个月的时间里放低自己的身段,让这一次坚持提前积累了太多太多的威望。

    勃劳希契屈服了,点了点头同意道:“是的,我的元首……我们只动用了112师的两个团,还没有重炮部队,大约只有4000人。”

    因为要登陆英国,所以112师,还有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都进行了强化——两个师差不多都超过了两万人,规模普通师要大许多。

    “另外我们只出动了有限的空军,这都是按照登陆英国能够动用的力量缩减之后出动的”李乐指了指地图标注的一些东西,开口补充道。

    勃劳希契知道,元首说的是对的——这一次德军没有出动装甲部队参与登陆,也没有让出动压制数量的空军,登陆部队的规模也缩小好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军这一次没有动用伞兵部队,这让提前攻击破坏敌人设施等行动无法展开。

    换句话说,这一次登陆行动,完全是一次自我阉割版的作战行动,真正的行动规模要这大十倍以,而且会有更多的兵种参加到战斗来。

    至少,德国伞兵这样一张王牌,可是实实在在捏在最高统帅部手里的。有了德国伞兵的袭,针对海岸防御的攻击将至少还能顺利一个等级。

    “如果我们在下个月将手里所有的伞兵,还有机降部队都送到英国本土去,那么优势会在短时间内属于我们。”戈林作为伞兵的最高指挥官,此时此刻炫耀自己的下属道。

    “而且我还可以从东线抽调200架飞机,再进一步加强对英国海滩的压制……只要条件允许,一天的时间内我们甚至可以打到阿什福德。”他甚至觉得,让伞兵独自攻占一个城市,都没有多大问题。

    显然,这个估计太过乐观了,阿什福德可是要卡昂距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盟军历史在诺曼底登陆之后一个月,才打下德国坚守的卡昂。

    不过起陆军过于保守妄自菲薄的判断来,戈林这个时候的大胆狂妄,恰好成了元首有力的支持。

    至少在登陆问题,今天的谈论得到了一个积极的结论:德军提前展开《海狮行动》,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如果1月的天气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在圣诞节结束之后开始铺垫,在1月初突然发起攻击,应该会有不错的开始。”李乐虽然依旧担心天气的情况,还有当时的水温影响,可在泽西岛的战斗,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勇气。

    很快,泽西岛的报告又一次传来,还是刚才那名军官,脸依旧挂着自豪的神色:“元首万岁刚刚传来的消息,泽西岛守军已经向我军投降了”

    “泽西岛之战,结束了。”看了看手里赫尔曼发回来的报告,勃劳希契松了一口感叹道。

    刚才他还在担忧,觉得元首有些被胜利冲昏头脑了,可是现在,似乎一切都说明,元首的决策是理智的,而且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损失大么?”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李乐反而轻松了下来。他开口问起了损失情况,不再给陆军施加多余的压力。

    一张一弛才是御下之道,李乐不知道是因为穿越的福利,还是天生有这样的天赋,现学现卖理解的非常快。

    “阵亡了大概400名士兵,伤员大概有100人。”正看着手里报告的凯特尔有些心疼的回答道。

    小小的一个泽西岛,干掉了德军500名士兵——这要是登陆英国本土,当天会不会有十倍的损失?把这个问题压在了心里,凯特尔没有说出口,反而安慰元首道:“这样的损失,已经在我们的预料之了”

    :

462无法预料的细节() 
“登陆打响了”一名美国军官急匆匆的跑进了马歇尔的办公室,开口对这位罗斯福的智囊报丧道。

    马歇尔一愣,然后站起身来,皱着眉头质问道:“德国人登陆英国了?”

    “没没有德国人登陆泽西岛,并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占领了那里。”那名来报信的军官赶紧解释了一句,这才让马歇尔安心了下来。

    还好,德国人没有立即登陆英国,这还有办法解救。马歇尔稍稍放下心来,看了看那副挂在墙壁的欧洲局势地图,没有说话。

    军官识趣的赶紧退出了房间,马歇尔这个时候心里盘算的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德国人登陆缺乏经验的最后一块短板,似乎已经被补齐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德国在冬季冒险登陆英国的话,英国和美国都没有准备好应付这餐战争。

    虽然德国也没有准备好,可在彼此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似乎德国人的胜算更大一些。

    考虑到海军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马歇尔又摇了摇头,他觉得德国军队无法在冬季登陆,这已经差不多成为事实了。

    如果敌人冒险,那么英国海军只要不计损失拼掉德国的登陆艇部队,那也彻底解决掉登陆的德军了。

    只要没有了后来的运输船,仅仅依靠空军运输,是无法满足德军在英国本土内的作战需要的。失去了运输船,也意味着德国登陆失败。

    经过简单的换算,英国可以用两到三艘战列舰,加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代价,在第一天把德国登陆部队全歼在海。

    但是看着地图,马歇尔又有些不太确定了……如果德国人真的决心登陆,一天的时间也许足够打到一些重要的位置了。

    “如果我是德国指挥官,这样的风险是可以利用各种办法减小的。”马歇尔不停的在脑海计算得失,把自己带入到德国高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在一些地方空投伞兵,德国伞兵的战斗力值得信赖。”他口念念有词,充分肯定了德国伞兵的骁勇善战。

    毕竟这支部队在利时还有荷兰,在马耳他还有克里特,都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战绩。这种情况下依旧轻视这支力量,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

    马歇尔号称是美国智囊,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指挥过部队却晋升成五星将的天才指挥官,懂得运营是他最强大的特点。

    所以,在一场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可以依靠自己的筹划和分析,差不多推算出战争的胜负和大概过程。

    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才在把自己带入到德国高层之后,发现德国人手里的牌实际看去要多一些。

    “利用伞兵,占领一些交通节点,这基本是没有办法防御的。”马歇尔思考了一下对策,发现这个战术似乎是无解的。

    因为守备英国海岸线的部队既无法在所有的要点都布置足够的兵力,也无法保证部署的兵力真的可以抵挡德国伞兵。

    要知道,真实的战例清楚的摆在眼前。利时的要塞都被德国伞兵出其不意的砸开,更何况英国腹地可没有那个级别的防御工事。

    另外,实际即便是马歇尔,也无法推测出德国人会在那个方向进攻——这更没有办法针对性的布置防御兵力了。

    如果放在半年前,英国海军还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登陆地点也相对来说较好推测。可现在德国人可以选择的登陆地区扩大了不少,这导致了英国防御面积的进一步增加,兵力也进一步分散。

    既然无法针对德国的伞兵强化防御,那么敌人有可能出其不意的拿到先手——这是马歇尔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在地图随便划了两下,马歇尔越过了伞兵这一块。在他的简单推演过程,德国伞兵实际已经取得了优势。

    而在这个优势的加持下,德国登陆部队出现在某一段登陆地点的时候,实际英国守军已经陷入到相当的被动之了。

    “不好打啊……身后有敌人的伞兵,增援不畅通……岸防部队只能靠自己了,这不是一个好开始,不是,绝对不是……”把手按在地图,马歇尔发现似乎英国人的岸防被突破,差不多是一定的事情了。

    岸防如果被德国人突破掉,而且是较快速的突破掉,那么一个白天的时间里,德国部队究竟能够推进多远,不太好分析了。

    “变量太多,这种情况下,我也无法看透这场战争的胜负了。”闭了眼睛,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马歇尔放弃了继续想下去的打算。

    后面的事情,涉及到具体的技术进步还有创新工艺,甚至是某些天才的方法了。

    如说,情报现实,德国人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加强苏尔特港,把那里变成了堪的黎波里的大型港口。

    如果德国人真的有这么逆天的技术,那么在登陆点迅速建造一个港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设推测成立,那么德国登陆点将更加随意,并且登陆部队的补给也会更加的充裕。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德国部队会在第一天的时候,运输多少辆坦克岸。这是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马歇尔无从推测。

    往日里大家都习惯性的认为德国没有登陆经验,也缺乏登陆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天运输岸的坦克数量并不会太多。

    所以,在推演的时候,德军往往手里只有20到30辆坦克,这个数量少于摆在二线等待反击的英军坦克数量,所以推演多数情况下都会是英国守备部队胜利。

    可如果德军可以送50辆甚至60辆坦克岸,从北非的坦克质量来看,英国装甲部队不太够用了。

    德军只要在局部打出装甲优势,然后突破英军的防线疯狂的向前突进,法国战役的悲剧将重演,那时候一切似乎都晚了。

    “德国人究竟有多少登陆的技术?又有多少该死的登陆船在建造呢?”头疼的自己问了自己一句之后,马歇尔摇了摇头,拎起了自己的件包,准备去面见罗斯福总统。

    ……

    “这种坦克运输舰的设计还真是巧妙啊……”基尔军港内的民用船坞内,一名船工看着自己的杰作,发出了感叹道。

    他眼前的这艘船只的排水量并不大,实际体积也并不夸张。这种船只是为英吉利海峡量身定做的,能够一口气运输3辆坦克到达近海的地方。

    这种船只的吃水很浅,可以吧坦克运输到距离岸边非常接近的地方。而装卸这些坦克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有意思到让人意想不到。

    三辆坦克如同旗杆一样,被吊装在简易吊车。只要这艘船停靠到码头,然后放下简易吊车的吊臂,坦克会从船身侧面缓落到码头。

    而在运输坦克的同时,这艘船还可以运输20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放置坦克的同时,士兵们可以从船头绳梯卸载到码头。

    换句话说,只要有一个可以承载战舰的简易码头被搭建起来,这种“半成的坦克登陆舰”可以快速卸载大量的部队。

    这样的船只非常好建造——因为体积不大,而且设备要求很低的原因,德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几十艘这样的船只。

    所以,只要在德国登陆部队搭建好浮动码头之后,这些几十艘阉割版的坦克登陆舰,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把百辆坦克送到岸。

    即便已经无法知道不一样的战争未来的走向,可李乐作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眼光还是要超越这个时代的。

    如说,他借鉴集装箱货轮的装卸原理,搞出了一个简化版的坦克登陆舰。这种快速卸载坦克的办法,和后世卸载集装箱是一模一样的。

    另外,简易的小型浮动码头,和浮桥一样,搭配浮力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