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藏在这些新兴事物后面的,是电子工业,机械加工业的进步。等这些技术经过三年的积累,差不多就可以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这些火花足以推动军事技术的进步,催生出精确制导导弹,高精度雷达等划时代的武器系统来。

    可不要忘了,冥河反舰导弹,可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十几年,就诞生出来,并且成为让人谈之色变的海上杀手的。

652无法统计的财富() 
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的,过去无数年的积累,才促成了如今科技大爆炸的时代。

    我国用了三十年才并网完成了基础电力建设,随后只用了十年就完成了网络普及建设。

    而支付宝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差不多完成了普及是应用,共享单车项目前前后后在一年的时间里就火遍全国。

    如果没有之前那接近五十年时间的储备,别说今天的无线支付业务,就是早就濒临淘汰的有线电话,可能都无法使用。

    这就是鸡肋的作用,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哪怕知道未来有全面屏的iPhoneX手机,又从哪找一块Oled屏幕呢?

    一支看上去简单的枪管,没有炼钢技术的支持,没有机床的加工,就无法生产出来……

    那些幻想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着一本百科全书去改变旧社会的人,是不知道现代化工业有多么庞大多么复杂的。

    值得庆幸的是,德国在这个时代,技术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它已经完成了过往数十年的积累,走完了需要铺垫的道路。

    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李乐这个外来人,才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技术指引的优势来。

    他不用做一个百科全书,从炼铁炼钢做钻床来开始自己的工业积累。

    开局的时候,他就有至少500万从事生产的工人,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工人。

    这些工人操纵的机械,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设备,生产出来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

    没有人可以和德国制造比肩,这在二十一世纪都是德国引以为傲的强项。

    所以李乐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对他的工业部长说一句我要某种东西,他就可以生产出某种东西来。

    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德国高层们头痛的事情,竟然是荒谬的“我们的工人太多了,开工不足怎么办?”……

    希特勒的上台,让这些工人开足了马力生产,让他们有了就业的机会,让他们有了工作,所以他们就支持希特勒打一场毁灭世界的战争。

    李乐比希特勒多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清晰的判断。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发挥出德国的优势,来为自己和这个国家,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对于李乐来说,要生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怎么可能有开工不足这样荒谬的问题?

    如果知道未来的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电脑、汽车究竟有多么巨大的产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德国现在的工业产能,只不过是在小打小闹。

    后世一个中等城市内的汽车,就差不多有300万辆。2016年的时候,中国和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总和,就有3。4亿辆之多。

    就算现在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企业疯狂的生产,也不可能占有世界全部汽车的生产份额。

    而此时此刻,德国工人正在生产的,是这样庞大总量的几百分之一,所以根本就不担心消化的问题。

    在击败英国的同时,德国就在平民之中,消化了整整10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

    其中有简单的桶车,也有豪华版的奔驰汽车。向市场投放这么多汽车,让平民一下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很多城市都开始安装红绿灯这种从前并不多见的新式设备,高速公路还有铁路在国内蓬勃发展。

    任何项目都有数不清的投资,就好像是发现了一块接着一块的处女地一样,到处都是发财的好办法。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第三帝国,除了处于战争状态让人感到不安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一副欣欣向荣恢复底蕴的模样。

    美国潜伏在德国的间谍现在根本就没有精力去顾及德国的军事情报了,他们现在每天向国内传送最多的,反而是德国的一系列经济举措。

    兴建楼房,扩大城市,鼓励房地产,发展金融业。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以及地铁——德国的首都,建设的速度比和平时期的过去十年还要迅速。

    以战争拉动内需,以取得的战争利益来反哺国内经济。德国用最蛮横的办法,实现了最短时间内的复兴。

    这也是美国在二十一世纪频繁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和平发展再如何迅速,哪有抢钱来的快呢?

    现在德国用更野蛮更露骨的手段,在占领区实现了美国人羡慕却又不敢使用的方法。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德国陆军打下了一个偌大的利比亚油田,现在还有无数的占领区利益等着被瓜分。

    为了拿到这些利益,早就已经富可敌国的容克贵族还有其他垄断阶级,都愿意拿出自己的棺材本来,为更辉煌的未来搏一个前程。

    莱维?冯?伯莱恩,就是这样一个贵族。他很有钱,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股份。

    就是这样一个财阀头目,终于在一次豪赌胜利之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元首的忠实信徒。

    他拿出了40亿马克这样的巨额资金,入股了一个新的石油公司。这个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盆地建设了另外一个油田,产能竟然不输已经建设好的国有利比亚油田。

    这个巨大的油田现在差不多是私有的,出产的石油完全可以用作商业用途。

    而支撑这个巨型油田的,是元首的亲信们,还有莱维以及海军空军陆军里的不少高级军官。

    这些被拉入了新圈子里的人,多数名字里都有一个冯字,这代表了他们的荣誉,也代表了他们的血统。

    可是现在,这些人已经多了更多的想法。现在他们可不仅仅代表贵族,同时也代表着新兴的第三帝国贵族。

    第三帝国贵族这个词,是元首在一次会议上,赋予这些新贵族们的。脱离了旧有的观念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助力也多了许多敌人,可他们得到了一个“与帝国同在”的身份。

    这个身份可不一般,因为这代表着,元首在未来开发出来的无数利益,都由他们来支配……那,可是一笔根本无法统计的财富。1

653元首的代言人() 
莱维?冯?伯莱恩推开了自己面前的房门,看着已经就坐的好几个穿着体面西装的绅士,点头致意了一下。

    然后他就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笑着从自己的管家手里接过了酒杯,等到管家离开房间并且闭合了房门,才开口说道:“欢迎各位来到这里。”

    “我不得不祝贺各位,能够站在这里,也就意味着,你们已经发财了。”他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尽管名贵的法国红酒在德国依旧是相当奢侈的东西,可在第三帝国的高层,它们还不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些在未来价值连城的高年份红酒,现在每一个德国高层的家中酒窖里,都绝对是堆放得满满当当的存在。

    法国为了偿还巨额的战争赔款,出口德国大量的奢侈品,供需关系非常连贯,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质疑这些好东西的流通了。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了酒杯,他们可知道,这位叫做莱维?冯?伯莱恩的男人,可是元首在贵族圈子里的代言人。

    所谓的代言人,差不多就是元首的分身了。他左右着大量的资金,身价庞大而且势力惊人。

    党卫军的一群军官在他的面前都只能唯唯诺诺,甚至连莱恩哈特那头金发的野兽,也是莱维先生的座上宾。

    “大家都认购了元首发行的私人债券,这完全是以元首的信用和他的胜利为基础,构筑起来的新金融体系。”莱维放下了酒杯,看着面前的众人,开口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靠在了沙发的靠背上,选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愿意认购这种债券的人,都是有钱而且支持元首的,这一点儿是毋庸置疑的。”

    每一份元首的私人债券至少都要1亿金马克,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拿得出这样大笔流动资金的人,无论如何,在德国都算是有钱人了。

    更何况,这里可不都是德国人,有人是丹麦的贵族财主,有的是法国的资本巨鳄,甚至还有意大利的财阀……

    所有人之所以站在这里,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钱,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愿意冒险。

    冒险去赌博,赌一个元首的胜利。在这场胜利之后,他们的1亿金马克,就会变成10亿金马克,甚至是100亿金马克。

    当然了,一旦元首失败,他们也将付出巨大而且惨重的代价。所以他们愿意拼命的支持元首去取得胜利,去为他们取得胜利。

    所以,这是一个冒险的选择,而冒险的选择,往往都意味着有惊人的回报。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着被绞死的危险。

    现在,有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的利润摆在这些商人们面前,他们连绞死自己的绳子都愿意卖,更何况是支持一个百战百胜的元首?

    “现在,元首正在用这笔资金,铺设一条横穿沙漠的公路,并且修建一条伴随着公路的输油管线。”他开口说起了帝国最机密的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是涉及到沙特阿拉伯的,在波斯湾沿海,那里有整个中东最巨大的油田储备。

    后世一半的海湾国家,都依靠这些沿海的油田,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存在。他们多有钱呢?有钱到可以开纯金的汽车,买世界上最昂贵的军火。

    当这些石油大亨们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甚至都懒得讲价。而海湾地区蕴藏着的石油,足够全世界挥霍到2030年甚至更久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块只能出产小油井的区域,大片的地区没有经过开发,大片的区域都还很原始。

    英国人没有精力经营这里,他们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已经出产石油的伊拉克还有伊朗地区。

    然而,只隔着一条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地区,却被忽略了,甚至是被彻底的遗忘了。

    没有关系,被所有人都遗忘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一个亲眼看到了沙特等国家因为石油致富的人,现在正在德国元首的位置上坐着。

    所以,沙特阿拉伯出售了海湾地区的所有权利,包括驻军权和石油开采权——而他们得到的,是这片区域内石油经济的百分之十的利好。

    这简直就是白送的,只要能在这片区域内找到石油,德国就将迎来一轮新的财富热潮。

    只要看一看,大半个利比亚油田给德国带来了什么,就可以预测德国会变成何等的富饶。

    依靠大半个利比亚油田,或者说依靠大半个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利比亚油田,德国就把自己的军事实力扩充了一倍!

    是的,毫不夸张的一倍!虽然来不及生产,可是国防军的汽车装甲车坦克飞机战舰潜艇等等武器的订单,总数量已经是真实历史上德国军力的一倍了。

    巅峰时期德国的坦克数量有多少统计数字并不太准确,东线的坦克长期维持在2500辆左右倒是真的。

    可是现在,德国已经服役,和正在工厂里建造,加上已经下了订单的坦克,已经有12500辆了……

    这还是李乐不愿意一口气下订单,准备在生产的同时研发新的武器装备,压着订单数量,不然早就突破15000这个数字了。

    “一旦那里的石油开发出来,我们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人。”莱维对这个结果非常的向往,提起的时候脸上满是憧憬。

    元首为他们规划出的未来实在是太美好了,他们将在这个世界的幕后数钱,左右着人类的发展。

    “那么,白俄罗斯还有波兰的集中营,就让那群蠢货去经营吧,民怨沸腾之刻,就是他们葬身之时!”另一个贵族端着红酒的酒杯,得意洋洋的开口说道。

    “对!到时候他们那堆烂摊子,也会是我们的!”另一个贵族举起了酒杯,同样满脸欢喜的说道。

654王牌改行() 
后方,元首的骑士团俨然成立,无论是财阀还是贵族,都有无数人愿意投效到元首的麾下。

    铁板一块的容克贵族,现在早就被分化瓦解;陆军的贵族军官团,现在也已经各为其主。

    比如说代表贵族的勃劳希契,现在的立场就变得非常暧昧。不少元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