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融闻言大喜,他握起刘备的手,道:“患难方知真情义,若是大功告成,我必不负玄德!”
刘玄德心中腹诽,暗道:只要你退位让贤,将北海国‘交’给我便成了。
两人对视一眼过后,开怀畅饮。
翌日一早,孔融麾下校尉便持书信前往边界迎接刘备兵马。
与此同时,一只白‘色’的鸽子扑棱棱飞起,直往西方而去。
几个时辰之后,李贤拿着手中的布绢,道:“刘备的兵马入境了”。
徐庶似笑非笑,道:“利刃已至,都尉速借之!”
李贤微微颌首,借刀杀人之计要想实施的滴水不漏,让人看不出端倪,须得把握好时机,如若不然,一旦被人识破,获利最大的李贤肯定会成为最大的嫌疑对象reads;。
不过,李贤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人小觑。
唯有见血杀人,才可以使人畏惧。
两日之后,刘备的八千兵马顺利抵达都昌城外。
与此同时,一伙‘蒙’面贼人翻墙入院,劫杀了孔融。
按理说,孔融位居高位,身边不乏护卫,可这伙贼人翻墙入院,杀人纵火如入无人之际。
消息传出之后,城中大‘乱’,而刘备脸‘色’铁青。
孔融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关羽率军抵达的时候死去,其中必有‘阴’谋。
这时候,就算刘备有一百张口也难以自辩清楚。
最要命的是,孔融与刘备达成的协议只有他们二人知晓,外人并不知道刘备的兵马所为何来。
如果孔融在世,一切都好解释,可现在偏偏孔融遇刺身亡,这让领军抵达的刘备如坐针毡。
“三弟,城中不宜久留,随我速速出城!”
张飞粗中有细,他颌首应诺:“咱们从后‘门’出城!”
刘备微微颌首,变故发生的太过突然,前一刻他还觉得北海国大权近在咫尺,可现在,他只想逃离此处。
孔融在北海国内有极高的声望,无论是谁,杀死他都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刘备也想过留下来自辩清白,可他却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由他人掌控。
无论如何,返回自家军中才是要紧事!
刘备的选择无可厚非,对他而言,都昌城是一座陌生的城池,谁是敌人,谁是友人,他根本无从分辨
第275章 背黑锅的刘玄德()
c_t;孔融死了?
这消息宛若晴天霹雳一般,国相府内外挤满了愤怒的文臣武将,孔融虽然优柔寡断,可对属下也算宽厚,极少惩处他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宽厚的长者竟然被人杀死了,这让人如何不怒——
“封闭四‘门’,大索全城!”
“对,不可跑了贼人,须得为国相报仇!”
“无论是谁,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
孔融麾下的官员在这时候作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一队队骑卒在街上策马狂奔,都昌有四座城‘门’,他们须得尽快在贼人溜走之前将军令传达。
刘备一行有十三骑人马,他们从驿站出来之后便听到国相府所在的位置人声鼎沸,嘈杂不已。
倘若这时候关羽的八千人马已经进入城中,那又该多好?
都昌的城防力量只有三千多名郡兵,若是没了城墙优势,刘备有把握一击夺城!
不过,刘备明白,此时不同以往,一旦夺了都昌城,那他等于不打自招,坐实了谋杀孔融的罪名reads;。
不成,都昌已经成为是非之地,尽早离开才是正经事!
城‘门’就在眼前,看来,城内的躁‘乱’还没有影响到这里,刘备刚刚松了口气。
正在此时,一名骑士打马越过刘备,直往城‘门’而去,行进间听到他在叫喊:“长史有令,国相遇刺,紧闭四‘门’,闲人退散!”
刘备心头一跳,“不好,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一旦封闭四‘门’,再想出城而却可就难上加难了”。
“快!出城!”想到这里,刘备拍马急赶,他试图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而去。
看守城‘门’的军卒这时候已经得了军令,正摇动杠杆,“吱嘎嘎”城‘门’缓缓关闭。
“且慢!”
张飞嗓‘门’奇大,他一嗓子便将关‘门’的军卒吓了一跳。
刘备生怕引起误会,他急忙表明身份,嘴里道:“我乃平原相刘备,受孔国相之邀前来,现因急事急需出城,还请诸位通融一番”。
一名络腮胡子校尉皱起眉头,嘴里道:“刘备刘玄德?”
张飞大怒,正要开口喝斥,却被刘备劝阻了,闻听对方‘露’出思索的模样,刘备以为有戏,急忙颌首道:“不错,正是我”。
“来人呐,拿下,孔国相遇刺身亡,刘备嫌疑极大,不可走脱了此人!”
说罢,校尉‘抽’身退入枪阵之中。'八零电子书'
“快,关闭城‘门’!”
负责城‘门’机关的军卒不敢怠慢,急忙加把劲,试图将城‘门’彻底关闭。
嫌疑最大?
刘备只觉得晴天霹雳一般,他好心前来救援,没曾想转眼间就成了杀害孔融的凶手。
什么狗屁嫌疑,这一定是有人在栽赃陷害!
想到这里,刘备顿时知道自己一定要冲出去,绝不能在城内滞留,如若不然,谁也不知道想出这等毒计的人还会施出什么计策出来。
“三弟,冲出去!”
刘备一声令下,早就蓄势以待的张飞便大吼一声,他纵马冲入军卒之中,长矛上下翻飞,轻易就了结了拦阻的军卒。
摇动城‘门’机关的军卒吓傻了,城‘门’仅仅剩下一尺来宽,可容一人通过,只要他再摇动几下,刘备便绝难出‘门’而去。
“快,关‘门’!”城‘门’尉大声呼喝。
“谁敢!”张飞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喝骂道:“拦路者,死!”
话音未落,又一名军卒被张飞刺死,此番张飞没有‘抽’出矛尖,而是将尸首高高举起,恶狠狠地往城头抛去。
“噗”一百多斤的尸首在张飞手中宛若无物一般,轻易便飞到了几丈高的城头上,‘精’准地砸倒了城‘门’机关处的军卒。
“杀,莫跑了刘备!”
这时候,四下里的北海郡兵已经蜂拥而至。
张飞目眦‘欲’裂,他大吼道:“大哥快快出城!”
刘备知道时间紧迫,他打马如飞,临出城之际,嘴里说道:“三弟多加小心!”
“大哥放心,我随后就到!”张飞咧嘴直笑,只要没了刘备这个累赘,张飞不惧任何人。
“哒哒哒”,电光火石间,刘备便从城‘门’缝中绝尘而去。
“快,快放箭!”
城头的郡兵慌‘乱’间弯弓搭箭,“嗖嗖嗖”,箭矢纷‘乱’而下,可却没有一支‘射’中目标。
此时,张飞完成了断后任务,他重重啐了一口,道:“爷爷早晚要杀进城来reads;!”
说罢,张飞也纵马出城而去。
城中的郡兵不敢拦阻,更不敢追击,只能看着张飞越行越远。
城外三里处,关羽听到城‘门’处喊杀声大作,他不敢怠慢,急忙领兵观望。
这一看之下,关羽顿时目眦‘欲’裂,在前头打马狂奔的人竟然是刘备。
城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这是孔融的诡计?
“快,保护使君!”
关羽打马狂奔,他生怕刘备出了什么纰漏。
城中并没有追兵出城追赶,张飞出城之后,郡兵便将城‘门’关上了。
刘备从城中逃出之后便一直‘阴’沉着脸,直到看到关羽之后他才面‘露’喜‘色’:“云长!”
“大哥、翼德,城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
张飞大大咧咧的,“他‘奶’‘奶’的,孔融死了,他们竟然说大哥有嫌疑,实在是气煞我也!”
简雍这时候拍马赶来,他闻听之后皱起眉头,道:“孔融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一刻钟之前的事情”
“使君出城之前是否与城中官员知会过?”
刘备明白简雍的意思,不告而别,这嫌疑可就更大了,他依旧眯缝着眼,考虑究竟是谁在栽赃陷害。
张飞翻着白眼,道:“事发突然,闻听消息之后我们便急忙出城了,谁来得及找人告辞?再者,若是耽搁一时片刻,说不定我们连城都出不去”。
简雍知道张飞说的不错,在那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出城脱身,而不是滞留在城中。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刘备若想洗脱罪名,只怕难上加难了reads;。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咱们回乐安国吧”,好处没赚到,反而惹了一身‘骚’,刘备心情极差。
“大哥,咱们不留下来自辩清白?”张飞觉得背着罪名离去实在是有些憋屈。
“是呀,咱们应邀而来,怎能灰溜溜离去?”连关羽都为刘备感到不忿。
刘备摇了摇头,道:“定下这等毒计之人心思缜密,从我入城开始,到云长大军抵达,再到孔融之死,环环相扣,时间拿捏的滴水不漏,为的就是坐实我杀害孔融的罪名,即便我留下来,也很难改变什么”。
“那也不能就这么走了呀?”张飞‘性’子直爽,哪能忍受背黑锅,替人受过的事情。
“再不走,只怕想走都走不了”,刘备遇挫之后,心情低落的很。
如果不是意图染指北海国,老老实实待在乐安,又哪里会招惹这事情?
“谁敢留我们?”
张飞瞪着大眼,大声咆哮。
刘备想走,关羽、张飞想留,这时候简雍的意见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宪和,你意下如何?”
迟疑一番过后,简雍说道:“使君,无论如何,咱们是受孔北海邀请而来,就算被人栽赃陷害,却也要留下来自辩一番,至于信与不信,那是他们的事情,起码我们要磊落些!“
刘备毕竟异于常人,简雍这么一分析,他当即打起‘精’神,嘴里道:“宪和说的没错,我估‘摸’着城内很快会派出人来,到时候我会与他们‘交’涉一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那咱们不走了?”
“不走了!”
都昌城中,刘备不告而别,闯‘门’而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都尉府。
一干文武官吏闻听之后群情‘激’昂。
“一定是刘备做的好事!”
“国相待刘备宽厚之至,谁能想到他竟然作出这等狼心狗肺之事”
“速速传告四方,通知各地军将急速来援,万一刘备意在夺城,都昌危矣!”
这么一说,众人顿时想到了城外的刘备八千兵马。
有的人惊惶失措,“刘备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怕个鸟,让李贤、太史慈出兵来援便是了”
众人一阵犹豫,之前刚刚断绝了东莱军的粮秣,这时候用到人家了再去恳求,实在是有些抹不开颜面。
况且,李贤身兼都尉之职,他若是来了,便是都昌城内官位最高的人。
请神容易送神难,真要是把李贤请来了,只怕想赶都赶不走!
有脑子活络的想的更为久远,孔融死后,朝廷的任命一时半会儿下不来,那岂不是说,李贤便成了北海国的话事人?
与李贤暗中‘交’好的官吏心中窃喜,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开始盘算,究竟怎样才可以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此时,有了刘备顶缸,众人争论的话题不再是如何找出凶手,而是如何惩处刘备,如何处理郡国大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孔融死后,北海国肯定需要一个总揽大权之人。
按照常理,李贤兵强马壮,暂领大权当之无愧,可郡府内的一些官员害怕李贤秋后算账,计较之前断绝军粮之事。
于是,郡府内的官员争吵不休。
从日出一直吵到日落。
最终,由郡府长史联名写下官方文书,他们希望太史慈领兵前来
第276章 李贤遇刺()
c_t;与李贤相比,太史慈的官职低了一个档次,不可能影响到城中的权力瓜分——
问题是,太史慈会来吗?
一日之后,从都昌来的信使抵达朱虚。
“什么?孔国相死了?刘备是凶手?让我举兵回援?”
太史慈看罢文书之后并没有草草做决定,他冷静地问道:“李贤李都尉呢?”
信使目光游移,道:“小的官小位卑,不知道李都尉有何安排”。
太史慈冷哼了一声,道:“知道什么说什么便是,倘若你真的不知道,我也不会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