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太史慈由东往西而来,曹操便面对三路大军!
这是什么概念?
北方的田楷、韩遂、赵云,有兵马三万,东侧的太史慈、高顺、胡庸有兵马四万,南侧的张绣、徐盛有兵马三万,这可是十万大军呀。
前所未有的压力令人窒息,怪不得曹操大受打击。
这可是曹操起兵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一个不好,曹操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便要烟消云散。
“奉孝,何以教我?”
郭嘉知道,事情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使君,益州、汉中可以引为奥援,但是,却不可以寄予厚望,若想李贤后院失火,还得靠江东孙氏呀!”
曹操眼前一亮,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的孙氏早已经今非昔比,吞并士燮的地盘之后,孙权已经成为仅次于李贤的第二大军阀。
如果能够说服孙权,倒是一招妙棋。
只是,孙权会轻易就范吗?
之前,一直是贾诩负责曹操对江东的联络事宜,如今贾诩已反,曹操一败再败,江东会改变策略吗?
“江东人才济济,武有周瑜、韩当、黄盖、程普,文有张昭、鲁肃,诸葛瑾,孙仲谋会与李贤反目成仇吗?”
郭嘉微微一笑:“会的”。
“嗯?”
“因为孙仲谋也有野心,除了江东之外,放眼天下,我们是唯一一个可以拖住李贤的势力,只要孙仲谋不是傻子,他一定不会坐山观虎斗”
孙权与李贤可是姻亲呀,还有什么比姻亲内斗更吸引人?
曹操来了兴致,“我们该如何行事?”
郭嘉摇了摇头,道:“使君,这一次,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想必孙仲谋已经找到了足够的理由,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伺机以待”。
曹操大喜:“好一个伺机以待,张绣、太史慈不足为惧,关中之险绝非戏言,只要击败田楷、赵子龙,关中便稳如磐石!”
眼瞅着曹操重新恢复了信心,郭嘉终于放下心来。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败的没了信心。
如果连曹操都没了信心,这关中如何守得住?
郭嘉归营,曹军上下完全变了副模样。
原本赵云的骑军可以深入关中腹地刺探消息,可是,郭嘉回来之后,曹军多次设下陷阱,成功击杀青州游骑。
多次折损之后,赵云只得收敛兵马,缩小了探马的活动范围。
不得不说,这是青州军大胜之后,第一次落入下风。
曹操闻讯,更是大喜过望。
没了贾文和,还有郭奉孝!
有时候,曹操甚至迫不及待地希望青州军追来,只要他们贪功冒进,设下陷阱的曹操便可以将其重创,只可惜,青州军一直在函谷关,停驻不前,这让曹操很是惋惜。
前进,还是留守?
田楷、赵云意见一致,在援军抵达之前,守住函谷关才是第一要务,他们知道,曹操在关中依旧有强大的军力,倘若紧追不舍,反倒有可能吃上败仗。
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真的这样,田楷、赵云便成了罪人。
田楷也好,赵云也罢,他们都不是好大喜功之辈。
夺下函谷关的意义非同小可,只要坚守住,并州而来的青州军便可以源源不断地开赴而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的军械、粮秣、兵员通过并州进入函谷关,而曹操同样在聚集兵马,以图再战。
关中大战一触即发,这一战,直接干系到关中之地的归属权。
曹操胜了,将获得喘息之机,李贤胜了,将拥有问鼎天下的实力。
这是一场旷世之战,参战的双方都在尽可能地增强己方实力,削弱对方的战力。
庐江郡内,江东军昼伏夜出,为了避开敌方细作,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潜伏数年之久,孙权终于要亮出他锋利的爪牙。
只是,这一次,不知道江东军的敌人是谁,是李贤?还是曹操?
第762章 出兵()
关中的战局逐渐明朗起来,函谷关、陈留城接连失守,意味着曹‘操’已经彻底失去了反击的机会……ww。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下邳城,大将军府。
征曹大军南下以来,李贤常常彻夜不睡,作为大汉的大将军,他一方面要统筹全局,处理朝政要务;另一方面还要防备江东,防止孙权铤而走险。
历史上,诸葛亮猝死五丈原,只怕也是因为常年积劳成疾所致,要知道他死的时候也只不过五十多岁而已。
如今,李贤的成就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大捷!大捷呀!大将军,太史慈将军已经夺了陈留城,如今部分将士凯旋而归”,郭攸之兴冲冲地闯进了李贤的书房,手上晃着一截油亮油亮的竹简。
“喔?张绣那里可有动静?李贤平静地转过身子,仿佛在诉说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郭攸之立刻自怀里掏出了另一封书信,道:“大将军,这是张将军给你的”。
自从张绣出行以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定期向李贤汇报一下自己的行程,顺便说一说自己的沿途见闻。最近几个月,李贤已经习惯了张绣的信,缓缓的展开布帛,只见上面这样说道“酋长狡诈,蛮人愚昧,若是只以安抚之策,而不行立威之举,只怕大汉威信不再”,看到这里李贤已经可以猜到下面的内容,无非是想杀人立威罢了。
可等到李贤真的看下去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张绣,“末将觉得与其把战事毫无期限的拖延下去,还不如直接快刀斩‘乱’麻。因此,末将没来得及向大将军请示,就直接把蛮人酋长砍了,之后扶植五溪族的沙摩柯做了蛮王”。
李贤忽而放声大笑,看模样,他对张绣很是赞赏,“大军出征在外,不能无赏,郭攸之,你且记下,明日从府库拨出百万钱,以作赏赐”。
郭攸之欣然领命。
李贤又道:“若是军士骨骸到了城外,一定要通知我”。
“喏!”
翌日,在距离下邳城十里的地方,官道两侧围满了下邳的百姓,他们热切的看着行来的方向,大声的呼喊着“大汉”的名号,更有甚者急切的想在士卒中间找到自家的亲人,他们伸长了脖子,一点一点地往外挤着。
忽然间,一阵巨大的喧哗声从最南边传了过来,稍稍偏北些的百姓不明就里,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太史将军的人马,不愧是青州都尉,一战而下陈留,自此徐州高枕无忧矣”
“函谷关大捷,陈留大捷,大汉当兴呀”
……
各种各样的传言不断的在人群中弥漫着,而来自江东、关中的细作则急急的竖起耳朵,大大的睁开眼睛,不肯放过最小的一个细节。
在百战犹存的三十八名‘精’壮军卒的护卫下,近千个手捧木盒的普通军卒缓缓而行。
这些军卒脸上一片肃然,他们一言不发,只是脚步沉重地往前走着。
距离城‘门’尚有一段路程的地方,李贤正带着一班文武大臣恭身相迎。'——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止!”短短的一个字,宛若‘春’雷炸响,一下子就把四周的噪杂呼喝的一扫而空。
李贤先向文武大臣的方向行了一礼,嘴里道“此番大军出征,多亏了诸位运筹帷幄,各班大臣尽忠职守,某代大汉百姓,在次谢过了!”
李贤这么一行礼,徐庶等人哪里还敢呆立着,他们立刻也是躬身回礼,而且腰弯的更低。
“大将军!”
李贤摇摇头,面‘色’肃然的又向大军行进的方向行了一礼,道:“大军每战皆胜,全赖众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杀敌,末将也代大汉百姓谢过你们!”
护送骨骸的军将早已经滚鞍下马,他们齐刷刷地单膝着地,高呼一声“大将军!”
行了两次礼,李贤却还没有停住的意思,他又重重的向左右两侧的百姓各行了一礼,嘴里道“大汉能有如此骁勇善战的军士,与诸位的大力支持有莫大的关联,末将也谢过你们!”
百姓震惊了,他们跪伏在地,大声唱诺“大将军!”
潜伏在人群中的各方细作已经惊呆了,但让他们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
只见李贤侧身让过正道,嘴里道朗声长喝“请为我大汉尽忠的勇士们先行!”
“咚咚咚”的大鼓声适时的响了起来,围观的下邳百姓只觉得其中的每一个鼓点每一个节拍都拍到了自己的心头,使得自己的心情随着鼓声跌宕起伏,欢快的氛围渐渐的凝重起来,双手高捧木盒的数千军汉双目赤红,隐隐有水雾透出。
在此之前,军汉人人骑马,现在,为了以示尊重,他们捧盒步行。
大步行在宽敞的官道上,这帮军汉在心中大声的呐喊着“愿为大将军效死!”
道路两旁跪着不少年纪不大的少年郎,他们‘激’动的注视着步卒前进的步伐,即便是死,若能死得其所,那么死有何惧?
数日之后,李贤在下邳城外三拜的消息传到了曹‘操’和孙权的耳中。
近来身子骨已经有些不利落的曹‘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昔日孙坚有子孙仲谋,而今青州有李贤,皆是不凡之辈呀。某有数子,可有谁能替孤分忧?”
曹‘操’颇为感慨,之前,曹丕勇武不凡,很得曹‘操’的喜爱,可是,如今陈留一丢,曹‘操’对他也不甚满意起来……
会稽城,孙权很是急躁都在殿内转了几圈,“曹‘操’在关中只怕撑不了多久了,可恨,李贤竟会如此收买人心,当年大耳刘玄德好哭,如今李贤好拜,这两人倒是天生的伶人,来人,与我传召大都督周瑜”。
“喏!”
公元200年,大汉章武四年,孙权召集大臣商议起兵北伐事宜。
“某‘欲’西征荆州,诸位以为如何?”
鲁肃向来直言敢谏,此时环顾朝堂,发现无人敢答,他便起身出奏曰“中原连年大战,百姓流失甚多,而今地广人稀,李贤虽坐拥五州之地,却不足为惧,若使君养兵屯田,再等十年,臣以为,李贤也可胜之!”
鲁肃说的道理孙权自然明白,可近年来,他逐渐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江东虽然偏安一隅,可李贤的发展势头却丝毫不小。
十年,江东固然可以发展,难道青州就会止步不前吗?
孙权在心中落寞地感叹了一句,面上却一片冰寒“荒谬!迂腐之言!去年某就想征讨荆州,是你们劝我,让我休养生息,莫动兵戈。可李贤做了什么?张绣平了南蛮!现在诸葛亮、关羽遁往益州,若是再耽搁下去,整个荆州将落入李贤之手,某绝不能忍!”
鲁肃还‘欲’多言,却被一旁的周瑜拉住了,虽然不明白一向英明的孙权为什么在伐荆这件事上犯了糊涂,但看孙权的模样,好像是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也罢,只希望大军马达成功吧,鲁肃心中暗叹。
周瑜这时候出言奏道“使君所言极是,如今江东、关中‘唇’亡齿寒,若是坐看李贤吞并关中,只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若能趁其不备,攻夺荆州,也算一招妙棋”。
孙权大喜,“公瑾所言深得我心。”
老谋深算的张昭借口身体不适,已经称病在家,朝堂之上除了鲁肃一个人敢劝孙权之外,其他的都想明哲保身,不愿多言,由此,伐荆一事正式拍板定案。
数年来,孙权一直使人拼命造船,如今,各地的船坞内已经挤满了大小船只千余艘。
周瑜建议水军逆流而上,先取襄阳,再夺荆州,孙权觉得他的意见不错,也就采纳了。
章武四年‘春’,孙权点齐水陆兵马十万,以韩当为先锋,程普等为大将,陆逊为中军护卫,蒋平为后军将,诸葛瑾为参谋,乘十只龙舟,战船三千余艘浩浩‘荡’‘荡’开赴而出。
水军出动之前,江东军的异像便传入李贤耳中。
“今日孙仲谋大军压境,诸位可有良策?”
徐庶微微一笑,“大将军,微臣料定江东军必图我南徐(镇江),所以只要提前派出一员大将在此屯兵据守,江东无虑矣!”
田丰这时候也赞同道“元直所言不差,臣复议”。
李贤大喜,“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把甘兴霸调到南徐!”
“使君此言差矣,广陵非甘兴霸不可守,绝不可妄动”说话的是陈宫。
李贤不悦地看了陈宫一眼,“某也知道,可除了甘兴霸又有谁能替我分忧?”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一直在李贤身边的陈到憋不住了,“末将愿为大将军分忧!”
“叔至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