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主宰-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家伙眼巴巴的瞅着李向,发现人家好像丢了魂儿一样,根本没有看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而且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是冷笑,一会儿是愤怒的,还真的不知道再想些什么。可他又不敢去打扰,只能在那里跪着,心里却暗叹劳而无用,连腿脚都不听使唤了。

    终于回过神儿了,李向瞅瞅趴在自己面前的老家伙,心中出现了一丝不忍。这个年代就是这要,不管年纪,不管贫富,只讲究地位和阶级。按说这个老家伙的年纪比他祖父都老了,还不是得给他磕头?

    想归想,李向还是起身将老家伙扶起来,他觉得不管别人怎么做的,自己首先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思想,尊老爱幼还是要贯彻下去的。

    老家伙从李向的眼中看出了一些端倪,心中便有些紧张了。

    李向将他扶着坐下,这才慢通通的道:“老人家,不是我不收弟子,实在是我的年纪也还是当弟子的时候,怎么能随便收徒呢,误人子弟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多谢老人家看得起,还是说说正经事吧。”

    问声细语下,李向便拒绝了老东西的请求,进而将话题扯回到主题上。老家伙还不死心,又道:“大人太谦虚了,以大人的才学和手段,怕事没有人敢看不起大人的,再说了,老朽的那个孙子虽说一直跟在老朽身边,但他还不是太傻的,跟着大人也不求学到多少东西,只要能有一丝寸进,老朽便宽慰了。”

    李向摆手道:“老人家就不要为难我了,第一这不是我自己就能决定的,再怎么说这也是一件大事,需要禀报我的恩师才好,另外就算我手下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教导他,还是以后再说吧。”

    李向将自己那个神仙师傅搬出来替自己挡事,弄到老东西没话说了,只好叹着气摇着头,一副可惜到死的样子。

    李向紧接着便道:“老人家,现在说说为什么你们看好我,而不是看好那些你们认为还有些希望的人,在下觉得那些人也都是一代枭雄了,怎么就入不了你们这些名门的法眼呢?”

    李向必须要知道这个问题,这是关于他将来如何行事的一个判断标准。他自己心中也有一个答案,只是这个答案自己也不太确定,都是根据后世自己掌握的那点儿可怜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来的,还是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比较靠谱。

031金杯共汝饮() 
老家伙见孙子的事情成不了,也不再纠缠这件事了,便镇定下来,想了一下,笑道:“大人问的问题,叫老朽实在是有些不知从何说起。其实大人能够短时间内就创下诺大的家业,这就是本事,这个本事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但都没有大人运用的纯熟。”

    李向摇头道:“老人家这样说就没意思了,能在这个乱世创下家业的人大有人在,不多我一个,也不会只有我一个有这样的本事,你这是在敷衍我啊!”

    老家伙也不惶恐,只是笑着说:“大人这样说,其实也算有理吧,不过大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他们那些人创家业的方式和大人的可不一样啊。”

    李向微微皱眉,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东西,但一下子又弄不太清楚,所以干脆没有说话。

    老家伙咳嗽起来,好不容易止住,这才说道:“乱世想要成功,就要有自己的势力,要想有势力,首先要有大量的钱财,没有钱,说什么都是空的。可钱是不会长腿自己跑过来的,这就需要去找钱。”

    “找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找到可以成大事的钱就更加难了。因此被我们看上的,基本上都是手中握有大量钱财的人,这些人或偷或抢,或者勾结外族,或者中饱私囊,反正不管怎么说,都弄到钱了。可只有大人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赚下的,这其中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愿闻其详!”

    “钱这个东西很神奇,老朽原先就觉得只要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可慢慢老了才发现,很多事情真的不是钱能解决的。”老家伙捋着胡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好像要给李向传授什么秘籍一般,李向心里却鄙视了很久。老子在后世早就明白的道理还用你来说?

    “抢来的钱,用起来不心疼,但用完之后会留下不好的隐患,那就是只要没钱的时候,就会想到再去抢,而不是相别的办法去挣钱。”

    “用这些钱去养家糊口,隐姓埋名,如果做的好的话,还不是什么问题,但要是用这些钱去干大事的话,那可就是找死了。想想造反的好好的,突然发现很多百姓已经把你当做是那个整日里抢钱的主儿了,你这反是造呢还是不造,造反靠的就是百姓,没有百姓支持,造反等于就是送死。”

    李向这时才有些吃惊了,这个年代能够发现百姓力量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上至朝堂,下至官员,很少有人会关注百姓这个最大的群体。要不然也不会有李世民后来那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了。

    老东西张嘴就说了出来,还是叫李向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好在李向在这个年代也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人物,妖魔鬼怪见多了,也习惯了。

    本来还以为自己说出来后李向会多少有些收益的表情,可谁知道人家根本没有反应,这就在老东西的意料之外了,想想也是,神仙弟子要是没有这样的水平,还能被自己看上?

    不管老东西想什么,李向直接说道:“老人家,其实这些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看时机的,你能找到我,只能说你们的人很早就在布局了,但看你现在的样子,并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啊,整天躲来躲去真的没有意思。你说的条件我现在还不能答应呢,不管将来我是不是能成事,你们想要光明正大的出去还是要靠你们自己。至于你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看老东西若有所思又一副惋惜的样子,李向站起身,淡淡的丢下一句:“有事可以来找我,不过不要用这种手段了,见不得人的!”然后便推门出去了。

    老东西没有动地方,李向最后那句话也是给他一个提醒,要想得到人家的帮助,首先要得到人家的认同。至于认同的办法,人家也告诉你了,正正经经的阳谋就好,千万别耍什么阴谋,人家看不上。

    本来老东西还蛮有把握等李向再次回来的,毕竟他可是唯一知道高士廉现在在哪的人,可惜他还是小瞧了李向的判断力。既然高士廉现在没有危险,那他就不着急了,再说了高士廉是什么样的人,李向清楚的很,要是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在这乱世混这么久。

    李向讪讪然的走了,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老东西也只能望风兴叹,千百年估计也就出这么一个妖孽吧!

    不管李向这边什么情况,高士廉现在终于放下心了。他带着老仆一次次躲过追兵,逃脱苦难,终于见到了他的老朋友,襄阳刺史崔祖浚。

    崔祖浚是博陵崔氏一脉,大业年间曾经担任过朝中著作郎和起居舍人等要职,和高士廉是同僚,又是好朋友。杨广继位,大量世家子弟被派出朝廷中枢,将崔祖浚外放襄阳,也是对北方士族的一种打击。

    世家大族最不缺的就是子弟,一个大的家族要是没有十几个核心二代和几十个核心三代,那是不可能呼风唤雨的。崔祖浚是二代中的佼佼者,相对的他也能得到家族中很多的支持。

    虽说襄阳是大城,但处在江南远离中枢就是硬伤。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形成对江南重视的思想,总觉得南方多瘴气,土地贫瘠,而且盗贼横生,不是人口生长繁衍好的所在。

    因此崔祖浚来了襄阳以后,杨广便没有再去关注他,生死由天吧。好在崔祖浚并不是个任命的人,他心中有抱负,手中有钱财,身后有家族,所以不毛之地在他多年的治理下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襄阳城也变得越来越繁荣,人口逐渐增多,荒地也被大量的开发出来。有了地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一切就都有了。

    杨广没有重视的地方,崔氏一族却相当看重,原因很简单,大家族都要有危机意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不少于三个藏身之地,所谓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很明显,崔祖浚的襄阳就是崔氏一族又一个藏身之处。

    于是家族下了大力气投入到襄阳,崔祖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加干劲十足。他的想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襄阳了,放眼望去,江南有多少这样的城,有多少无主之地,这些可都是财富啊。

    于是这家伙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居然偷偷地开始购买马匹、招揽门客,还自己找了一处隐蔽的山谷,开始打造兵器,这是有不臣之心了。

    杨广没有注意他,家族里的人也没有注意到这点,但不代表就没有人关注他,恰恰萧铣便是其中一位。

    高士廉见到多年的老友,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有些哽咽了。好在两人现在都活着,不管有多少话还能当面说说。这个年代,相隔千里再次相见,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要出远门,就要做好此生再无见面的准备,高士廉绝对现在能看到崔祖浚真的是上天的恩赐。

    崔祖浚也非常高兴,直接就吩咐下人赶紧准备最好的酒菜来招待老友。说起来也好笑,两人都是三四十岁正当年,却一张嘴都是老朽老朽的,实在有些滑稽。

    “士廉兄啊,这一别十余年,老兄怎么如此落魄啊!”崔祖浚举着酒杯问道。

    “别提了,一言难尽啊。”高士廉一饮而尽,摇着头苦笑道:“当年年轻气盛,一时冲动便替人出头,被陛下贬到了岭南,朝沐海风,暮宿陋室,老母跟着更是受尽苦楚,不孝啊!”高士廉一提到自己的母亲,便满眼的泪水。

    高士廉是个大孝子,举朝皆知。当年被贬岭南,高士廉连自己的妻子都没有带,偏偏带着自己的老娘,就是担心远离老娘后,没办法在膝前尽孝,宁愿天天守在老娘身边,也不愿意和母亲分离。父母在不远游,搁在高士廉身上有了全新的解释。

    崔祖浚也不想提这些不高兴的事情,话题一转道:“怎么看老兄的样子像是在逃荒一样,士廉兄难道连雇辆马车的钱都没有?不会啊,老朽是了解你的,你想要钱,那是难不到你的,是不是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言难尽啊!”高士廉一路上见到的,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别人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苦于没有人听他倾诉,现在好了,老友在旁,浊酒在案,高士廉便打开了话匣子,泣血般将自己这一路的遭遇统统说了出来。

    崔祖浚听的一时震惊,一时失落,偶尔愤怒的拍案而起,大骂世道不公,偶尔击掌称快,大呼过瘾。杯盘狼藉间,两人都有些醉意了。

    “老兄啊,你久在江南,可知这萧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老朽自问从未与他有过节,为何会对在下苦苦相逼呢?”高士廉问出了他心中最后的疑问。

    崔祖浚没有回答,起身出去,没一会儿亲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壶酒,两个杯子。一个银杯,一个金杯。

    他给两个杯子都斟满酒,然后一齐放到高士廉面前,笑眯眯的看着高士廉。

    高士廉有些醉意,糊涂的看着崔祖浚。

    崔祖浚微微摇头道:“岭南的寒山苦水到底是将士廉兄的警惕之心磨灭掉了。老兄面前两杯酒,择其一饮之!”

    高士廉面色大变,随即脸上浮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然后又慢慢的消失掉,变成了决绝和愤怒。

    两人没有再说话,高士廉缓缓的将手伸到金杯面前,一字一句的道:“金杯共汝饮……”。

032白刃不相饶() 
崔祖浚是个有才华的,高士廉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惺惺相惜。端起面前的金杯,一股凄凉之感笼罩着他。

    过去两人的点点滴滴一下子便涌上了心头,再看看面前这个男子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充满了朝气的年轻人了,自己也人到中年,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来考虑,再不能随心所欲的张扬自己的个性了。

    路就在脚下,但行路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再也不能自己选择朝哪里走。高士廉能从崔祖浚的眼神中看出一丝丝的难过和不舍,也能看出他的野心和无奈。这一刻高士廉竟然没有一丝丝的恨意。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他还是一字一句的说完了,一口将金杯中的酒喝干,大笑几声,丢掉金杯,双手背在身后,头微微昂起,慢慢闭上了眼睛,眼角处有些湿润。

    “为什么?”崔祖浚吼了一声后,推开门走了出去,再没有进来过,他也是心如刀绞。门外多出了许多拿着武器的家丁,一个个凶神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