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主宰-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朱粲去追击一下,说不定还真的能追到。

    李向一行人马连着两日急行军,终于进入了河南范围,到了这里就算是李向的地盘了,就算有些什么事情也不会像在江南一样束手无策了。他让大军在南阳郡新城休整下来,这才有时间好好的和高士廉说说话。

    几日行军下来,高士廉主仆两人已经没有人行了,当年跟着杨广征战南陈的时候,高士廉也在行伍中,也是行动如风的人,现在却觉得真的老了不少。

    急行军对于他来说还真的吃不消,另外行军中又认真的观察了李向的一言一行,觉得李向是个人才,手下那个秦琼也是个难得的将才,这叫高士廉高度紧张的心也放松了不少。

    渐渐的从崔祖浚的背叛中找回了昔日的好心情,借着休整的时间他也想和李向谈谈。

    两人带着十来个兵士骑着马到了一处高坡上,正好可以看到新城的县城。李向让兵士们收拾出一块空地,铺上了行军毡,取出一些干粮,便和高士廉席地而坐,便吃便聊。

    “老大人,这一路受苦了,等到了龙门好好歇歇。”李向笑着给高士廉一张卷饼,还是从龙门出发时做好的,有些干了。高士廉也不看,接过去便笑道:“小子,你这样叫老夫,老夫可是会生气的啊!”然后笑眯眯的将卷饼送到嘴里,咬了一口,味道还真的不错。

    李向愣了一下,随即也笑道:“老大人说的叫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论辈分,您是我的长辈,论交情,在下可是和老大人神交已久,要是从无忧那里论的话,我还真的要叫老大人一声舅父了,不过在老大人没有首肯的时候,李向可不敢乱叫啊!”

    “滑头!”高士廉笑着指指李向,接着道:“无忧给老夫的信中可是将你夸的赛过了天上的星君了,而且还和我说你是只小狐狸,在老夫面前就不要耍什么小心眼儿了。”

    李向红着脸挠挠头嘿嘿的傻笑了几下,这才说道:“那晚辈就按照无忧的叫法称呼大人一声舅父了。”然后起身恭恭敬敬的给高士廉施礼道:“舅父大人在上,请收下外甥一拜。”

    “好好,起来吧,年轻人嘛,就该有这样的朝气和冲动嘛,整日间死气沉沉的装老成,没有一点儿意思。”高士廉虚扶了一下,又开始和那张卷饼较量。

    李向坐下自己也拿起一张,笑道:“舅父这次回来有些什么打算啊?”

    高士廉看看李向,还以为小子要问一下他这一路上的经历呢,谁知道却问的是后事,便再次对李向的评价提高了不少。这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小家伙啊,怪不得许多人败在他的手中,便大咧咧的将腿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一副老不休的架势道:“本来还想的去见见陛下,要是有可能的话再讨要个不值钱的位置,混吃等死呢,可这一路走来,想法却变了,还是待在龙门,自己的外甥家里混吃等死的好。”

    李向一见他这架势,就知道这个高士廉不仅是史书中写的是个中规中矩的老学究,估计也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狐狸,就这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满腹经纶的老学究,相反一定是个智计百出的老混蛋。

    还好这样的人现在和他是一个阵营的,将来能少一个这样的对手也多一份成功的希望。想着想着便说道:“舅父,外甥看啊,您还是去找找陛下,要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做做吧。”

    高士廉明显觉得李向已经不是他用现在的眼光可以看清楚的小家伙了,这明显就是一个妖孽啊。自己刚才说对话,五分是真,五分是假,混吃等死是真,不当官可是假的。

    乱世已经来了,能在乱世中做些事情,甚至能参与到这个风起云涌的大争之世中,对于一个年纪刚刚到了不惑之年的高士廉来说,有着许多的诱惑。学而优则仕和封妻荫子的千年思想在他的脑中根深蒂固。好不容易从岭南回来了,怎么会错过这些呢。

    再者说,无忧信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眼前这个小家伙是有野心的,而且从他这几个月做的事情来看,步步为营,短短时间内便将自己的地盘儿稳定了下来,手下听说还有很多大将,这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啊。

    李向说叫他去当个小官儿,其实是说叫他去朝中作为内应的。一眨眼的功夫这个小家伙便能想到这么多,还真的叫他这个活了四十多岁的人有些吃惊了。

    李向也没有管他吃惊不吃惊,因为自己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吃惊的人多了去了,早就习惯了。

    “小家伙儿,和老夫说说你的打算吧,详细些,老夫帮你参详参详。”高士廉收起了腿,端正的坐在李向对面,他觉得现在应该认真的和李向谈谈了。李向也正正衣襟,端正的坐在高士廉对面,他清楚,像这样的人物,一定有他的见识,能听听他的意见,不管怎么说对自己都是一种受益。

034来护儿() 
“舅父,外甥心中一直有个目标。”李向停顿了一下,然后铿锵有力的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安静,全部安静了!高士廉和附近的那十几个义勇军都怔住了,只有一小股风卷起的尘土转了一个圈儿飞走了。

    高士廉更是将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这个年轻的要命的孩子,听着他大言不惭的话,嘴张的大大的,一时间失神了。

    放眼天下,谁敢说这样的话!

    好一阵子,高士廉才算缓了过来,怀疑的看着李向,他可以想象李向这么小的年纪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要是真的全力帮助他的话,说不定真有看到他成功的那一天,虽然这个目标太大,也太遥远了。

    李向说完后,眼神清澈入泉,而且没有一丝的慌乱。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说出了这些,但他清楚这就是自己的目标,就是这么多天自己反复想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的目标,现在他完成了思想的蜕变,从一个想要一统天下的霸者之心,升级到了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王者之心。

    高士廉以为李向会说什么天下已乱,有德者居之之类的话,也猜想李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坐上那个座位,号令天下。谁成想说出这样的目标,哪怕他是当事大儒也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你,真的是这样想的?”高士廉再次确认一下,再得到李向肯定的回答和重重的点头后,高士廉站起身,认真的整理一下衣襟,朝着李向九十度弯腰一个大礼:“老朽这半条命交给你了。”

    李向慌的赶紧起身扶住道:“使不得,舅父,小子惶恐啊!还需要舅父在身边不断的提醒。”

    高士廉点头道:“想不到老夫这半辈子坎坷不平,人到中年终于等到了可以一展抱负的时候。刚刚你的话真的是振聋发聩,叫老夫汗颜,也叫天下的文士们汗颜啊!”

    高士廉激动了,拉着李向的手走到山坡高出,用手指着县城方向道:“看看这里,看看这大好河山,这是多少代贤人、高才们用血与火打下的江山。再看看现在,哪里还有一丝的生机啊。”

    转过头,恳切的道:“李向,老夫知道你有能力,也有信心可以将这一切收拾好,答应老夫,在老夫有生之年,给老夫一个太平盛世。”

    高士廉眼中隐隐可以看见激动的泪水,感染着李向,李向也是双手紧紧的拉着高士廉,重重的说道:“敢不用命!”

    四目相对,没有交流,完全在眼神中,签下了这一老一小的契约。

    李向扶着高士廉又坐下后问道:“舅父,刚才您说回去后不想再在朝廷为官了,外甥觉得有些不妥。”

    高士廉现在知道李向的心思不是一般小孩子可以比的,也就没有再试探他了,直接道:“其实刚刚老夫也是随口一说的,听完你说的后,老夫知道就算老夫不想去也不成了,要不怎么当你在朝廷中的助力呢?”说着老人呵呵笑了起来,像是一只偷了鸡的狐狸。

    李向脸上有些微红,他还担心高士廉因为被贬岭南,心中有怨气,而且又经历了江南这段日子的折磨,再也没有雄心壮志了,谁知道人家根本就是在考验他。

    不管怎么说,得到高士廉的帮助和答案,总是好事情,李向心中也算是发下一块大石头。这次一听说高士廉有难,便起身赶来本身就有两个意思,一是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无忧的舅父,二就是李向想要第一时间和高士廉接触一下,这个史书上的名人一定有他不可小觑的本事,李向很想看看是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臂助。

    现在目的达到了,李向轻松了,便将龙门和洛阳的事情也给高士廉讲了一遍。高士廉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插嘴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一老一小在山坡上居然说了整整一个下午,夜色起来时,两人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回帐篷。

    就这样走走停停,又是走了三日,忽然前边探路的兵士报说前方五里的地方有一大队人马朝着这边走来,看样子来者不善,问李向如何处理。

    李向看向秦琼,因为这一路上,李向已经将兵权全部交给秦琼去指挥,他只是专心的和高士廉交流。秦琼直接下令,全军备战,防御阵型,将李向和高士廉守在中心,然后他自己骑马在阵前观察。

    五里路不远,很快就看到遮天蔽日尘土飞扬,大地也在颤抖。秦琼紧紧握了一下手中的虎头枪,将马又往前行了几步,瞪眼瞅着。

    没一会儿,一个隋兵便打马到了近前,大声道:“前方是哪路兵马,淮南来大将军过路剿匪,闲人退避!”

    秦琼也大声问道:“哪位来大将军,可是江都大将军的队伍?”

    “正是,你是何人?”隋将听意思人家认识来将军,便没有刚才那样杀气腾腾了。

    “在下秦琼,原先有幸曾在来将军手下做过旗牌官,我身后是河南郡都尉使李向李都尉的人马。”秦琼有些小小的激动,也有些紧张。他从来护儿那里出来,本来是押运皇杠的,谁知道阴差阳错的便成了李向手下的大将,这一切都没有和来护儿当面说过,只是写了一封信,还有李向从杨广那里要来一张圣旨,他担心来护儿生气。

    一听对面的这个黄脸大汉原先也在来将军手下当过差,隋将便抱拳道:“没想到对面还是军中袍泽,将军吩咐此去剿贼急如救火,在下就不在这里和兄弟闲聊了,先回去和将军禀报一声,兄弟请去和李都尉告个罪,得罪了!”然后拨马回去了。

    秦琼呆了一会儿,摇摇头回去和李向说清楚,便将自己的队伍让到了路边,等来护儿的队伍过去了再走。

    没一会儿就见到远处的隋军呼啸而来,前边是探路的骑兵队,打马从李向队伍面前疾略而过,速度快的连马上的兵士穿着都没有看清楚,李向知道一定是哪里又出了大问题,要不然杨广也不会派来护儿这样的大将带兵出来剿匪。

    骑兵队过去便是前军步兵,大概有三千左右,都穿着皮甲,统一的隋弩和军刀。兵士们脸上都显露出了疲惫之态,估计是这几日一直在强行军,更加说明这支队伍此次的任务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前军之后便是来护儿的中军了,一杆赤色将旗中间绣着大大的来字,由远及近已经行了过来。李向也伸长脖子努力的将目光往远处看。

    来护儿是隋末大将,也是个传奇人物,隋统一天下的大战基本上这个猛人都参加了,而且无一例外的都取得了胜利。隋朝开国后,来护儿被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之后又参加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战争,虽说三次都战败了,但来护儿在最后一次中还是逼迫高句丽王向隋朝请降,也算是给杨广讨回了一块遮羞布。

    期间他还平叛了杨玄感的反军,也是大获全胜。

    反正要说隋末哪个大将打的仗最多,那一定是来护儿,要说谁是猛将,来护儿一定是榜上有名的,而且是前面几位。

    对于这些名人,李向一直都是抱着能见一个算一个的心态,起码自己来这个年代也要见识一下英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来护儿并没有在那杆大旗之下,听完斥候禀报后,他便带着亲兵越过了中军,先朝着李向这边过来了。李向还在看着那杆军旗,来护儿已经起码到了他队伍面前。

    秦琼是认识的,见到来护儿突然就到了面前,赶快对李向道:“都尉,这位就是来大将军。”

    李向也是诧异了一下,随即便看到面前马上一人,黑盔黑甲,手持马槊,壮的像似一堵墙一般压在马匹上。幸好那匹马也不是凡物,和来护儿一样的黑,而且比起一般的马来要大上一号。

    来护儿是张圆脸,豹目、阔鼻、海口,眉毛粗浓,痄腮胡,李向见一眼,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