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主宰-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这句话就要了命了,什么叫只知道杨林的恩德,却忘记了陛下的恩德?这明显就是告刁状了。唐璧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早就知道杨广是什么德行了,猜心思一猜一个准。

    杨广对杨林信任,是基于杨林可以带兵叛乱,又没有什么非分之想的。但要是杨林刻意的收买人心的话,杨广还会信任他吗?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朝廷的急旨就来了,命杨林带上他的十三太保速回江都,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他手下的那三千多兵马就留在山东,交由巡防使唐璧统辖。

    杨林接旨后就纳闷儿了,怎么陛下这么急呢,本来还打算在山东再待上一段时间,等这边的情况稳定了再回朝的,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了,而且杨广还便想的将自己的兵权剥夺了,这是什么意思!

    杨林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按照圣旨,将兵权交给了唐璧,又拜托唐璧一定要将这里的百姓治理好,这才带着十三太保快马回朝。

    唐璧早就预料到了,待杨林一走,唐璧便将三千兵马打散分到自己的兵马中,然后拍拍屁股直接回家去了,山东叛乱地区再次陷入无政 府状态,这又给王薄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

    唐璧回了他的地盘上,便派人将裴仁基请了过来。两人还有些关系的,他们的女儿都嫁给了程咬金那个混球,也因为这层关系,两家也经常走动。

    等裴仁基来了后,唐璧便将杨林的事情和他说了一遍。两只老狐狸坐在一起便算计起得失来。他们都清楚杨广的天下眼看就要不行了,身为大家族的族长都有给家族日后前程寻找出路的责任。

    所以商量了半天,最后便有了裴家三婶去龙门见李向的事情。

053想复杂了() 
杨广问谁可以带兵出征,杨林便出班奏道:“陛下,朱粲既然已经在南郡做大,周围的郡县卫所兵已经靠不住了,末将以为可以派一个熟悉江南的将军,带兵先去将南郡周边的那些卫所兵收拢,然后包围南郡,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杨广也是带兵打仗的皇帝,他知道杨林说的有道理。那些卫所兵要是没有朝廷节制,再加上朱粲叛军的蛊惑,说不定早就投降了叛军,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找个熟悉江南作战的将军前去收拢卫所兵。

    找来找去,杨广却发现自己手下还真的没有多少可以为他征战的将军了。一部分大将死于了他篡位登基时的征战,一部分已经割地为王,名义上还是效忠朝廷,但实际上已经不听他的节制了。最后一部分能用的现在还在各处征战,平灭叛乱。

    放眼朝堂,能带兵出征的寥寥无几,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人,其中还有像杨林这样的老将。杨广一时间感到非常的无力,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杨林。他已经忘记前几天还是他害怕杨林自立为王将人家的兵权夺回来的。

    杨林也知道杨广没有多少选择了,便又道:“末将愿带兵前去平灭叛乱。”

    杨广是真的有些惭愧了,这样的人自己居然怀疑他的忠诚,于是便起身从龙椅山下来,亲自扶着杨林,感慨道:“爱卿才是大隋的定鼎基石啊!”

    杨林慌的不敢应声,却被来护儿抢先出班说道:“陛下,靠山王刚刚平叛山东王薄叛乱,劳苦功高,理应在家中修养数日,末将不才,愿代靠山王率兵前往江南平叛,望陛下成全。”

    杨广这时已经恢复了作为帝王的姿态,漫步走到龙椅前,坐下后才道:“来爱卿言之有理,那就封你为江南平叛总都尉,带兵五千,去江南平叛吧。朕会赐你虎符,节制江南诸郡兵马,到时候可以随意调动卫所兵为你所用。”

    “谢陛下!”来护儿跪下领旨谢恩,然后又道:“陛下,末将还有一个请求。”

    “但说无妨!”杨广沉着声音道。

    “末将请陛下派河南郡都尉使李向为末将副手,一同平叛!”来护儿铿锵有力的说道。

    杨广一愣,然后便微微皱皱眉头,他不清楚这个来护儿为什么会提到李向,按说他和李向没有多少交集的。想了一下,便问道:“爱卿为和单单要朕将李向派给你呢?”

    来护儿答道:“陛下,末将与李向曾有一面之缘。当时他刚刚带着三百多兵马从南郡救出了高士廉高老大人,正好陛下派末将前去接应,因此在半路上便碰到了。末将观察其人非常有能力,而且单凭三百来兵士便能在十万叛军中救出人来,自己却毫发无伤,这就是本事。而且他也曾在江南接触过叛军,对叛军比较熟悉,因此末将斗胆请陛下应允。”

    来护儿说完后,朝堂上那些大人们便开始小声嘀咕起来。李向的大名他们是都清楚的,而且当日李向在晋阳宫朝堂上三言两语就将朝中两个三品大员击败,也成了一时的谈资。

    现在听来护儿说李向在带兵打仗方面也颇有建树,大家都觉得李向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小看的人。

    杨林这时却说道:“陛下,李向此人老臣也略有耳闻,少小聪慧,又有急智,后来听说是得遇仙家青眼,拜入门下,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但老臣一直没有见过此人,从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上看,陛下应当有所防范才是。”

    杨林说的话影响力便和来护儿不可同日而语了,杨广也非常重视。但他听杨林说李向有其他的心思,便微笑道:“靠山王多虑了,李向此人朕很熟悉,他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人。朕会注意的,好了,其他的事情再议吧,胡德奇,传朕旨意,封李向为江南平叛副使,带上他的义勇军,接到圣旨便启程前往江南平叛,另外告诉他,一切都要听命于来将军。”

    内监胡德奇领命,当即便书好了一封圣旨,交给杨广看后,同意了,便盖上玉玺,派快马急往龙门而去。

    暗影收到消息后,便马不停蹄的派人给李向送信,这就是李向现在看到的消息。

    看完消息李向想了一下,便再次去找魏征和长孙无忌商议一下。原先李向一直觉得以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再加上有“X”芯片的帮忙,不管什么事情都能轻易的解决,就算是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容易找到处理的方法。

    但自从去了一次江南,芯片也转移给了李建成后,李向忽然发现,自己那点儿可怜的知识在这个年代实在是不够用的,别说处理问题了,就是随便来一个什么人,他都不知道历史上到底这个人干过什么大事,会不会对原先的历史有影响。

    况且因为他的到来,现在的历史已经有所改变了,很多原本在几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已经提前发生了。所以李向慢慢适应了有事情就找自己人多商议一下,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再做处理。

    魏征和长孙无忌坐在一起正在谈事情,见李向去而复返,就知道有事情要说,便笑着和李向随便说了几句,等着李向说话。

    李向也没啰嗦,直接将暗影的情报给两人看了,问两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长孙无忌一直以来都是处理龙门内部的事情,对于朝堂上的这些事情,他很少提意见,便看向魏征。

    魏征以前做过县令,也认识几个朝堂上的人,对于这样的事情虽说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点子上,但也能猜个差不离。

    他也没谦让,直接说道:“都尉,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分两方面考虑。第一,陛下为什么忽然要派都尉带着义勇军去江南平叛,这其中有什么目的,或者说这是不是一个阴谋。第二,在圣旨到来之前,都尉一定要做出决定,是去还是不去,要是不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要是去,我们又该提前准备些什么。”

    李向点头,他也想到这些了,便问道:“第二个问题先放放,关键是第一个,弄清楚第一个问题,就能决定去与不去了。”

    魏征这次没有急着说话,而是低头开始思考起来。长孙无忌倒是说道:“都尉,其实我倒是觉得不管朝廷有什么目的,都尉都不该去。”

    “哦?说说你的理由。”李向觉得长孙无忌说的很好,如果真的理由充分的话,那就可以直接不用去考虑第一个问题了。

    长孙无忌要说话,魏征突然间抬起头笑道:“辅机说的有理啊,咱们着想了。一开始就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旨意,其实大可不必去管什么旨意的,只要考虑去不去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处就行了。”

    长孙无忌笑着点头道:“玄成说的对,我就是这么考虑了。”然后对着李向道:“都尉,其实咱们现在的实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去剿灭朱粲的叛军。人家那可是十几万人马呢,就算都是老百姓,也不是咱们那点儿兵马能对付了的。这样算算,不管咱们去了是干什么,都没有好处的。”

    魏征补充道:“都尉,既然咱们要发展自己,就要先保护好自己。朝廷一道圣旨就要用咱们训练好的兵马去南方平叛,失败了咱们有责任,胜利了咱们也会有损失,里外里得利的都是朝廷,我们最后可能连个好名声都得不到,划不来啊。”

    李向听完后,默不作声,其实他刚刚考虑的恰恰相反。因为去了一次江南,见到了什么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所以对朱粲,他真的有心去剿灭了。

    他相信自己的义勇军,更相信那支从建立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执行过任务的特种大队。圣旨叫他去剿匪,配合来护儿这个将军,李向也没有多少意见。名将就是名将,战争造诣一定很高。李向也想通过这次一起剿匪,好好和这个名将接触一下,顺便也学习一下人家带兵打仗的本领。

    李向想到的剿匪和这时候人们想的剿匪是不一样的。后世很多情况都是军队直接出动精锐部队,进行“斩首行动”,直接将匪首擒获或者处理掉,那贼人就不战自溃了。

    可这个年代的剿匪,却是实实在在的战争,而且目的也不单单是捉获头目那么简单,一定要将主力全部剿灭了,这才是胜利。

    好在有魏征和长孙无忌提醒,李向才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放弃,然后自嘲般笑道:“你们说的都对,是我自己的问题,哈哈,好了,既然这件事对咱们百害无一利,那我就抗旨了。”

    不过李向一想这随便抗旨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朝廷知道了会很麻烦的,便问道:“那你们说说我用什么理由不接旨呢?”

    长孙无忌笑道:“都尉,既然已经决定不去了,那办法多的是,就看都尉是怎么想的了。要是觉得一定要见到传旨之人再推辞的话,那就装病好了。要是连传旨之人都不想见的话,就更好办了,都尉既然已经提前得到消息了,那干脆现在就出去躲躲吧,至于去哪里,那就都尉自己决定好了。”

    李向忽然发现自己很蠢,现在是自己收到情报,朝廷传旨的人还没到,哪用想那么多理由啊,直接出了龙门,传旨人来了,找不到自己,那还传个屁的旨意啊。想想自己便笑了出来,然后看看魏征和长孙无忌也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不由得用手指点点两人,然后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054女衙役() 
传旨的内监赶了几天的路,终于看到了龙门的城门。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早就将这个身居内宫,身体柔弱的内监折腾的不成人行了,在看到城门的那一刻,他忍不住眼圈一红,差点儿就掉下泪来。

    好在打小就在皇宫中生活,察言观色和变换表情已经成了他必修的功课。随意的将眼睛望望远方,便将快要滴出来的泪水又忍了回去,心里倒是渴望早一点见到李向,传完旨意后好好休息几天。早就听说李向治下的龙门有好多京城都没有的东西,正好可以借着这次出外差的机会好好享受享受。

    想到这里,内监便率领这跟着他一起来的几名大内的护卫打马奔着龙门城门而去。

    一进城,内监便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是他小时候跟随隋文帝杨坚白龙鱼服时的感觉,那时的大兴城也不过如此罢了。

    街道整洁干净,两边的商铺也是井然有序,街上的行人没有他这一路见到的那些难民的样子,看上去这里就像是整个乱世中的一处桃花源。

    打马飞奔中,就见一队穿着衙役服色的女人,腰间配着差刀,怒冲冲的奔着自己就过来了。领头的一个女子穿着一身劲装,手中拿着一把点钢枪,怒目而来。

    内监毕竟是跟着两代皇帝见过大世面的人物,见到这些女衙役倒是没有多少惊讶,只是将马速稍稍减慢一些。谁知道那个带头的直接就用枪指着他大声道:“兀那马上之人,还不下马,谁允许你在闹事狂奔的?”。

    随着女子声音,剩下的女衙役呼啦一下就将内监和几个大内护卫包围在马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