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值苊羌涌旖挪剑勖侨ヂ蹇诓衷傩牛车揽纯茨抢锏那榭觥!鼻厍淼阃罚咦弑呓钕虻拿畲讼氯ァ�
龙门到洛口仓要比洛阳到洛口仓远了些,先要绕过洛阳才能真正的往北走。不过李向带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跟着李向去过江南的那支人马,大家都熟悉李向的性格,也不在乎路程,反正都有马,众人便朝着洛口仓奔去。
天暗下来的时候,一行人马终于到了洛口仓,这里是隋朝的几大国家粮仓之一。早在李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就将洛口仓的仓守斩在了面前,现在的洛口仓仓守是朝廷派来的一个年轻官员。驻守的大将没有换,还是上次李向来时,帮着李向的那个杨继业。
等门口的几个兵士进去报说河南郡都尉使到了时,仓守和守将都有些吃惊,随后便是收拾整齐,带着手下的官员全部出来迎接。
杨继业远远看着李向,有些陌生的感觉。李向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的时候那个样子了,那时候的李向虽说已经崭露头角了,但还是一个小孩子样。经过一年多的成长,李向个子已经窜了起来。
虽说还有些青涩之气未脱,但整个人的气质已经不是当日那种装出来的了,明显有股上位者的霸气了。
杨继业认识李向,那个新来的仓守可没见过。一见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娃娃,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杨继业便低声和他说了说李向这个人,他这才清楚,原来一直管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居然是个孩子。
不过他一点儿都不会因为李向是个孩子就有些许怠慢,他可是清楚自己这个仓守位置是怎么来的。他的前任就是应为对这个孩子不够重视,最后连脑袋都没有了,他不想步那个人的后尘。
知道面前的就是李向李都尉后,仓守撩衣襟就要大礼参拜。李向赶紧下马,扶住了他,笑道:“这位应该就是仓守吧,无须多礼,本官也是路过此处,并非是来突查你们的。上次本官来这里,还是在一年前吧,也不知道这里治理的如何啊!”
李向没有废话,张嘴就问起了政务。这个仓守也是个文官,见李向没有叫他见礼,便起身答道:“自从大人将蠹鼠斩于剑下后,洛口的官粮就再没有一粒浪费的。去年大丰,因此仓中粮食都已经堆满了,陈粮和新粮下官都已经分开了,有些官仓中的粮食已经放不下了,属下便将一部分陈粮低于市价直接卖到了市集上,一方面解了那些无地百姓的粮荒,一方面也给朝廷增加了赋税,只是没有正式告知都尉,还请都尉赎罪。”
李向这时仔细看看这个张嘴就将事情说的这么圆滑的仓守,心里有点儿发笑。这种官员别的本事没有,就有一点儿,嘴皮好,而且会刷些小聪明。让他犯大错他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小错倒是也犯得乐此不疲。
官仓的官员倒卖粮食中饱私囊是常有的事情,没想到人家开口就承认了,还说的振振有词,最后还能凑到公务上去,还别说这样的人口才还真好。
李向本来也没打算收拾他,只是他过来看看这里的粮仓现在什么情况,将来大乱之时,这里就是李向军队的粮仓。
顺道来看看杨继业,这是李向口袋中的一员大将,之所以将他留在这里,也是为了替自己看好这个后勤的。
李向呵呵笑笑道:“好了,今日不谈公事了,本官和手下这些人一直在赶路,还没有吃饭,就有劳仓守去准备一下吧。”
仓守一听李向没有责怪的意思,一下子也不慌了,笑呵呵的小跑着下去准备饭食去了。
这时李向才走向杨继业,什么话也没说,直接一拳头打在杨继业的肩膀上,哈哈大笑起来。
本来杨继业见到李向时的那种陌生感,通过这一拳一下子便消散的没有了,随即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秦琼眼睛一亮,他眼中的杨继业可是一把好手,光看这身材和眼神,就知道这个汉子是个有本事的人。
李向也不拿架子,直接拉着杨继业的手并排往里走,边走边问了杨继业这段时间的情况。杨继业也有问必答,两人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寒暄,直接便进入了主题。
056传奇父子()
洛口仓的仓守是两个月前才来上任的,本来应该是去年十月份左右就要来上任,可偏偏杨广被困在雁门关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江南,再加上苏威一直跟在杨广身边,还没有得到他弟弟在洛口仓已经被李向斩了的消息,所以上任之人迟迟没有定下来。
等杨广从雁门脱险了,苏威也知道弟弟的事情了,便在心中开始算计李向。一番运作后,便将这个叫做米建东的人安排到洛口仓了。
米建东说起来并不算是真正的官,原因很简单,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苏威的家奴。家奴是什么身份?就是主人家的奴隶,奴隶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苏威这样的大官已经不屑于在奴隶身上找存在感了,所以在苏家当奴隶还是有些盼头的,米建东的父亲便等到了机会。
当时苏府还是苏威的父亲当家,米建东的父亲就在苏威父亲的身边当一个马弁,也就是每天牵马坠蹬的人。
苏府几代人都在朝中为官,家资丰厚,祖宅一直都是家中的晚辈看着。那一日正好赶上苏府祭祖,苏威的父亲便带着家中的男丁全部回乡祭祖。
苏威的父亲也是大官,因此队伍浩浩荡荡,往家里运的东西也是好几十车。一路上招摇过市的,便被一股山贼看上了,悄悄的跟了好几十里路。等苏威的父亲到了祖宅的时候,这帮探路的山贼便回去报信了。
第二日苏威的父亲正在祭祖的时候,山贼的大批人马来抢劫了。苏威的父亲临危不乱,组织自己家中的家丁护院拿起武器反抗。谁知道人家本来就是为了钱来的,碰到反抗的,山贼的头目就不干了。
本来就没准备杀人,这倒好,被劫的人还敢拿起刀反抗。于是头目就下令了,除了抢钱外,这里的人一个不留。
山贼是杀惯人的,见了血就嗷嗷直叫。那些家丁护院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当时就顶不住了。眼看的苏府就要陷落了,家里已经有人被杀了。
苏威的父亲也是一阵心惊,然后便开始紧急的将家中的嫡亲子女叫道身边,吩咐他们赶紧从后门逃跑。
可惜他还是晚了一步,山贼早就将后门也堵住了,所有人都成了瓮中之鳖。关键时候,米建东的父亲身为奴隶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提着把鬼头刀就来找苏威的父亲,还把人家吓了一跳,以为这个奴隶要造反了。
米建东的父亲也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就说将家中的这些子女交给他,再给他两三个护院,他就能保证这些子女安全突围。
苏威的父亲当时也没有别的办法,见米建东的父亲浑身散发着杀气,手中的鬼头刀还在滴血,也知道现在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便问了他的名字,又许了许多好处,这才将子女交给他,让他带着去突围。
要说运气来了还真的是挡不住。本来米建东的父亲也就那三脚猫的功夫,碰到这种情况,连自身都难保,别说还要护着别人了。谁知道他怎么想的,带着这些子女没有走后门,而是奔着正门而去。
山贼头目一开始就是正门进攻的,后来听手下人说后门有人想突围,就下令大部分山贼去后门堵着去。他心想苏家的重要人物一定是想从后门跑,那正好抓住几个主要的人,问问苏家有没有什么秘密的藏宝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密室或者什么地窖之类的场所,就是为了藏金子的。这下好了,大部分山贼都跑到了后门去了,正门这边反倒是没有多少人了。
米建东的父亲带着这帮官二代官三代没用多大力气就冲了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家伙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带着这帮人跑出来了,于是更加大胆的年头生了出来。他将这些子女交给跟着来的几个护院,告诉他们先带着这些人去官府找人,叫官兵来剿匪,然后自己又提着刀返回了苏府,他要去救苏威的父亲。
他回来了,苏威的父亲已经岌岌可危了,家中的人死伤过半,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力了。山贼包围了府中的一处院子,正准备进攻的时候,米建东的父亲大喊一声,从身后杀了进来,还真的杀了山贼一个措手不及。
等他浑身是血的冲进来的时候,还真的让苏威的父亲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那些子女已经全部被山贼抓住或者杀了。
等米建东的父亲说是来就自己的时候,苏威的父亲真的是从心里感激这个牵马坠蹬的马夫奴隶,然后便跟着米建东的父亲继续往外冲。
也不知道山贼到底出了什么岔子,明明已经胜券在握的时候,山贼突然就撤兵了。等米建东的父亲带着大家突围的时候,外边已经没有几个山贼了。剩下几个落单的又被米建东父亲追上去抓了几个。
这时候正好官府的救兵也来了,苏府算是彻底安全了。但苏威的父亲怒不可遏,当场就将地方官罢免了,然后便要求驻守的卫所兵全力剿匪。
外面的事情处理完了,苏威的父亲便开始清点家中的损失。其实家中除了被山贼拉走的那几车他带回来的东西,还有烧了几处房子外,最大的损失就是死了许多下人。
苏府家大业大,这些损失真的是九牛一毛。这次灾难过后,顶多就是苏家失去了一个多月的收入罢了。但通过这次灾难,也叫苏威的父亲认识到自己家中的这些下人的不足,在关键时候居然是凭着一个奴隶的一己之力化险为夷的。
灾难过去后就该论功行赏了,米建东的父亲当仁不让的是首功。苏威的父亲亲自将米建东父亲的卖身契交给他,并且升他为内府管事,又是赏银子,又是赏女人。
这下米建东父亲一步登天了,成了有身份的人。许多年后苏威父亲去世时,曾经问过米建东父亲,当时为什么会挺身而出,敢于面对那么多山贼。米建东父亲说那时候什么也没想,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也许正是这样的念头才让他爆发了潜能吧,谁也不知道当时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苏威父亲死了,苏威接了班。米建东的父亲也老了,苏威便将他的儿子米建东提拔为内院管事。其实当年米建东父亲救人时的样子,一直给苏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候苏威还小,就知道一个汉子提着刀杀的眼红红的。
等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在救人,救的还是自己一家子。所以米建东一家算是脱胎换骨成了苏府中的管理阶层了。
米建东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生下来的时候,他父亲救人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多年了。从小他就是跟着主家的几个小少爷一起玩耍的,等他长大点儿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凭着奴隶父亲舍生忘死才会有了今天的好吃好喝,才会有人给他好脸色看。
从小这家伙心中就有了目标,一定要做个可以决定他人命运的人。
苏家对米家确实很好,米建东得到了和苏家子弟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米建东也争气,学什么都比主家的孩子要快,而且脑子非常聪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长大后便被苏威认可接了他父亲的位置。
米建东从来就没有满足于这个管事的位置,他一直在坐着准备。机会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点儿没错。
这次苏威的弟弟被李向杀了之后,苏威一方面想要报仇,一方面还要安排一个得力的人手去接管洛口仓,那里是洛阳周边军队的命脉。本来苏威想找一个朝廷中的官员的,可他越想越觉得这些官员靠不住,不知道哪天又会有什么麻烦发生。
要是再派自家的兄弟去,说不定还会有什么生命之忧。想来想去,突然他想到了米建东,这个随随便便就能将苏府这么大家业治理的井井有条的人,又是自己的心腹,又有能力,是个不错的人选。
于是苏威找到米建东,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米建东听完后就知道机会来了,然后想了想,便笑道:“老爷要是想彻底解决这个隐患,那就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再坚固的堡垒,也会从内部攻破的。咱们不能明着和李向为难,那就进入到李向的圈子里,看准时机,一劳永逸的解决吧。”
苏威乐了,非常开心,他的眼光没有错。于是苏威一番运作,一个奴隶之子终于成为了从八品的大隋正式官员,河南郡洛口仓仓守。
米建东用两代人的努力换来了一个展翅高飞的机会,于是他收拾行李,接上老父亲,挺着胸脯出了苏府,朝着洛口仓而去。
而他身后便是一群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