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不是成了人家的板上肉了吗?
李向又摇头道:“娘娘莫急,陛下敢去江都,不见得陛下没有准备,另外朝廷中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很多的,陛下暂时还没有危险。”
萧后稍微平静一下这才说道:“李向,不管怎么说,你刚刚这样说,本宫已经有些乱了,不知你说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微臣只是想告诉娘娘,这江都娘娘和公主、小王爷都是不能去的。陛下在江都,娘娘在龙门,只有这样江都即使有些野心的人想要对陛下下手,他们也需要考虑一下有没有这个把握。只要娘娘在龙门,那北方再乱,只要娘娘振臂高呼一声,也能聚集起大批的官军,江都一旦有变,娘娘这里就成了陛下最后的希望了,所以微臣一接到娘娘的信便马不停蹄的来拜见娘娘,就是要劝说娘娘千万不能回江都啊!”
李向说出了他最终的目的,就是不能下江南。
他成功了,先是用自己小孩子不懂事的一面打消了萧后对他的怀疑,又舌灿莲花把个江都说成是凶险万般的境地,只是为了说出他最后这句回江都更危险的话来。
萧后已经没有自己的主意了,毕竟她是女人,她有七情六欲,她会担心她的丈夫。现在李向说的杨广有危险,她成了阻止危险事情发生的一个重要砝码,那她就不能看着杨广陷入危险中去,所以她立马就决定不回江都了。
六神无主的萧后突然间发现自己刚刚还在怀疑李向的忠诚,转眼间李向便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便看着李向道:“恩,本宫在这龙门多亏了你的照顾,你又屡屡能够进言,本宫也不知该赏你些什么好了。这样吧,你自己说说,相要些什么奖赏啊?”
李向摇头道:“娘娘严重了,这都是微臣该做的事情,微臣不敢请赏。微臣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江都到底是什么人在陛下身边进谗言,这样也好告知陛下早作提防。”
萧后重重的点头道:“你说的有理,可我们在龙门,如何能弄清楚江都的事情呢?”
“如果娘娘准许的话,微臣想见见钦差。”李向说出了他这次前来的另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也是临时加上的,因为刚刚李向从萧后口中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世充”。
王世充不是一般人,李向早就把他列入到了自己的黑名单中了。
因为有着后世的常识,这个年代有哪些人是可以决定大隋命运的,李向非常清楚,其中这个王世充就算一个。
前文书曾经提到过此人,在杨广被困雁门时,江南只有他带着一支兵马北上勤王,可惜他来的有些迟了,杨广已经从雁门脱困,在杨广回洛阳的半路上,王世充才遇到。
所以他被杨广召见后,跟随着杨广到过洛阳。杨广之所以要回江都,除了北方不太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王世充。
当然有些事情可能大多数人不清楚,可李向在洛阳是有暗影的,他清楚王世充在杨广回江都这件事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本来当时李向还准备暗中观察一下王世充,没想到人家跟着杨广去了江都,那暂时就不能对李向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所以李向也懒得这么早就去接触这个人,只是派人盯着他,有什么消息及时送来就好。
现在从萧后口中李向得知原来这个王世充就是杨广不在江都期间真正的江都留守,那这个问题就来了。
按说江都留守这个位置对于王世充来说应该算是相当重要的官职了,能够被杨广信任,留在大后方守城,就说明这个王世充很有一手。可就是这样重要的一个位置,在得知杨广雁门遇险消息后,便毫不犹豫的带兵北上勤王,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假若杨广没事,那他这次北上说的好听点儿叫做忠心王事,奋不顾身,说的不好听点儿这就是来露脸的,谁不知道救驾是个什么功劳啊!
可如果杨广出事了,那就不一样了。作为江都留守,说带兵走,就带兵走,根本不管江都的安危,杨广一旦出事,江都必定大乱,那可是见真章的时候,说不定就是因为他的不在,影响到整个大隋的命运。
这样大的事情李向不相信这个王世充会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他能想明白,那他还这样义无反顾的北上勤王就有些意思了。李向从后世来,清楚杨广一定不会在雁门出事,可王世充有什么把握杨广不会出事呢?难道全凭运气?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一个胸有大志的枭雄,成功绝对不会全靠运气的。那就只能说明一个事情,这个王世充早就判断出了事情发展的方向,说不定他还有其他的手段没有用呢。
李向不怕那些光明正大想要夺取江山的枭雄,他最担心的就是像李渊和王世充这样躲在暗处,偷偷谋划着,一点点蚕食别人来壮大自己的野心家。说不好听的,他害怕和他一样的人。
所以他必须在王世充还没有做出其他举动的时候,先给他制造些麻烦。虽然李向知道像王世充这样的人物,小麻烦是拖不垮的,可能拖住他壮大的脚步,就等于给自己壮大留出了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013点眼药()
钦差兴高采烈的来拜见皇后,他们听说李向这个正主儿终于出现了,而且还来见娘娘了,那就是说他们这次的差事马上就能办完了。想到这几日在龙门的种种,两人都不禁感叹,真的是恍如做梦,赶紧办完差回江都要紧。
没等内监通报,两人就高声在外自报家门,随着娘娘“恩”的一声,两人进入厅中。
两人见完礼,等着娘娘喊起身,却迟迟没有回应,他们只好一直跪在那里,不敢站起来。想看看娘娘的表情,又没有那个胆量抬头,心里琢磨着是什么原因。
静了一会儿,一个男子的声音突然响起来:“两位就是陛下派来给本官宣旨的钦差?敢问是何时到的龙门?”
两人暗中一使眼色,马上就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其中一个低声答道:“初九出的江都,十七到的龙门,刚好都尉巡查未归,我们也就在龙门等到了现在。”听到娘娘这里有男人的声音,两人知道李向就在这里。
“倒是叫两位钦差好等了,本官怠慢了。”李向说的毫无感情,两个钦差也知道,对待像李向这样的地方大员,他们两个内监是没有任何脾气的。人家不找你麻烦就不错了,还准备要好脸色看,那是找死。
这次要不是有钦差这个身份,估计在大牢里就被整死了。所以两人赶紧说不碍事,就是担心旨意传的迟了,皇帝那边着急。
李向顺着话便问道:“这么说,两位在从江都出发前,就已经知道这圣旨的内容了?”
两个钦差愣了一下,一个道:“我们哪有胆子擅自打开圣旨啊,只是大约听说陛下是要招李都尉带兵去剿贼的。”
“这倒也是!”李向的口气缓和了不少,随即便对萧后道:“娘娘,两位钦差也是远道而来,下官斗胆,还是请两位钦差起来回娘娘的话吧。”说着还对萧后点点头。
萧后刚刚已经和李向达成了协议,所以便轻哼一声:“起来吧。”
“谢娘娘,谢都尉大人!”两人说话起身,这才偷眼看了一下厅中之人。见皇后一本正经的坐在上首,毫无表情,旁边却有一个孩子也坐在那里,屋中再无他人。这时两人才有些吃惊,原来他们要见的都尉还是个半大小子。
两人吃惊的表情都在脸上,李向看的一清二楚,便微笑道:“看来两位觉得本官年纪太小,倒是叫两位吃惊了。”
“都尉说的哪里的话,像都尉这样年纪就能被陛下赏识,担着一郡百姓重担的官员,全天下只怕也只有都尉这一人了。都尉真是年轻有为,堪比甘罗周公瑾,实在是让我们佩服啊!”跟在皇帝身边,其他本事没有,这拍马屁的功夫绝对不输他人。
李向乐道:“两位钦差谬赞了。”话音一转道:“刚刚两位说临行前就已经听说了陛下的意思,不知可否将当时陛下下旨时的情形说明一二?”
两人眼珠转转,实在弄不明白这个李都尉想要干什么。他们虽然没有做过钦差,但传旨这种事情还是见的多了,没有那个官员接到陛下圣旨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事情的。先是躲着不见,见着了又是问东问西的,朝廷和陛下的事情也是你随便问的?
不过两人都知道现在是在人家的地盘儿上,又见李向坐在皇后身边没有一点儿紧张不安,就知道这个李大人绝对是皇后看重的人,自己不回答不好,可回答又犯了忌讳,便抬眼去看皇后。
萧后一直盯着他们,本来刚刚就被李向说的话有些怀疑了,这时看两人吞吞吐吐的样子,随口便道:“李都尉问你们什么,你们就如实回答,不必有所顾虑。”
皇后作保了,两人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其中一人便道:“回都尉的话,我们二人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伺候,当日在朝堂上,确实眼见陛下当场就下了圣旨。”
“那两位可否将当时的情形和本官说说,本官怀疑陛下下这道圣旨的时候,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李向恰如其缝的问道。
“都尉真是神仙啊,当时不在朝堂上居然也能猜个**不离十的,怪不得都说都尉是神仙弟子呢。”一个钦差又开始吹捧李向。
另一个也说:“是啊,当时的情形确实有些诡异。本来江南朱粲的叛军已经占了不少地方了,陛下非常生气,当时陛下就问大臣谁可以带兵去剿贼。谁知道陛下问完后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都在下边低着头不做声。”
“恩,陛下看着下边那些官员脸色都变了,金銮殿那么大,下边站着的又都是朝中的重臣,竟然没有人敢站出来替陛下分忧,陛下能不生气吗?要不是因为我们是刑余之人,早就拼死也要向陛下请命,去和朱粲那贼决一死战了。”
两人钦差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始表现对皇帝的忠心了,一个接一个的表示出气愤和勇敢。李向摇摇头没有说话,萧后微微皱眉轻咳一声。
两人瞬间便不再说这些了,只是偷眼看看两人,一人紧接着便道:“都尉,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后来陛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点了大将军宇文述出来回话。宇文大将军说了一通什么叛贼势大,需从长计议等等,反正陛下很不满意。”
“后来呢?”李向又问。
“后来?后来好像是来将军和靠山王同时站了出来,说愿意带兵去剿贼吧。”一个说着看向另一个,有询问的意思。
另一个便接口道:“对,就是来将军和靠山王站了出来,都说要带兵去剿贼,为陛下分忧。陛下当时气消了不少,不过并没有马上决定该由谁去带兵的。”
李向大概已经猜出来当时的情形了,满殿的文武百官都知道朱粲的叛军不好剿灭,而且当时山东和河北多地都已经被反贼占领,派去剿贼的官员大多数并没有多少作用,败多胜少,叛贼也是越剿越多。杨广已经杀了好几个剿贼不利的武将了,现在他们都不敢轻易去接茬儿。这个时候也就靠山王杨林和来护儿这两个身经百战的老臣才敢站出来。
想象当时的情形,李向不由得为杨广面临的局面感到惋惜。客观说杨广这个人也是个有着远大理想的有为青年,要不是因为几次关键决策上的失误,还真说不好日后有没有唐朝这个年代呢。
时也命也!
没有时间替杨广悲哀,李向想了一下便继续引导两人道:“看来当时陛下很焦虑啊,既然当时陛下并没有下定决心派谁去剿贼,怎么突然间就想到叫本官带兵南下了?陛下当时留本官在龙门,很大程度就是要本官好好保护娘娘公主,另外也是看好洛阳这个都城的,怎么好端端的就突然叫本官南下了,难道是什么人给陛下出的主意?”
“谁说不是呢?当时本来大家都没说话,陛下也犹豫不决,正好这时来将军说起那日和李都尉在江南相遇的情节,说起李都尉带的兵时非常佩服,还说都尉带的兵是一群虎贲之士,绝对不输于当世名将。”
“对啊,来将军一说完,陛下就点头说他知道,然后陛下又想了好久,突然间便下旨了,我们这些人哪能猜到陛下的心思呢?”
两人一唱一和将当时的情境说了一遍,还不忘赞扬陛下的文治武功,说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倒是头头是道,真正叫李向见识了一下内监的三寸不烂之舌。
好在还有皇后在那里坐着,也知道现在不是耗时间听他们瞎说的时候,便挥手叫他们停下,这才看着李向道:“怎么样,可有判断?”
李向微笑道:“娘娘,微臣还有一问。”然后又转头问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