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国不忠君-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市σ饕鞯墓白攀肿叩讲汲肀叩馈�

    布楚也是拱手回礼,把手中的饭勺递给赵铭挥挥手让他们继续给百姓们添饭,才对陈奂仁道:“大人客气了,在下虽是武人,但也时常得家师教诲,知百姓为万世之基,不可怠慢,亦知百姓为我等为官之人的衣食父母,理当敬之爱之,家师严厉,在下才能牢记于心,呵呵呵”

    “喔?那不知道将军是拜在哪位高人门下,日后若有机会,陈某定要拜会一下,以表敬意呀”陈奂仁眼中一亮,文人士子在乎的重视的往往就是身世和人脉这种东西,布楚和他的军队虽然刚刚进城之时稍显野蛮,但随后所做之事无一不是对他有着莫大的好处,这也让陈奂仁起了结交布楚的心思。

    “呵呵,让陈大人见笑了,家师姓李,单名为纲,现为荆湖南路宣抚使,相比大人应该听说过的”陈奂仁有心,布楚也不会直接的拒绝,干脆将李纲的名字念了出来,反正卫家军的身份和自己的背景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瞒不住的,不如自己主动说出来的好些。

    “哎呀呀,原来是李师的门下,难怪陈某看将军如此顺眼,原来同出一门呀”,一听到李纲的名字,陈奂仁顿时无比热情了起来,这搞得的布楚反而一头雾水了,之前从没听说过自己除了李宗之这个大师兄还有其他的同门师兄弟,于是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陈大人跟家师之间还有些渊源吗?”

    陈奂仁亲切的拉住布楚的手道:“早些年李师为相时,陈某还是个初入京师的穷学生,有幸曾在李师座下听过一两堂课业,至今记忆犹新呀,说起来可真是羡慕老弟你呀,能拜在李师门下得李师亲自教诲,当年老哥我可是求之不得呀,若是老弟不嫌弃,可否容老哥唤你一声师弟,也算是了了陈某想拜在李师门下的心愿了”

    “。。。。。。。。。。。大人愿意就是,在下平白多了一个师兄也多了一份照应,这种好事哪里去找,呵呵呵”布楚先是一阵无语,本以为真是李纲早年收过的弟子,谁知道就是一个听过他偶尔讲的课的学生而已,不过很快也就反应过来,场面上的话还是说了一些,一时间两人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起码从外表上来看还真的像是失散多年的师兄弟。。。。。。。。。。。

    “说来惭愧,记得今年年初时,李师尚有遣人送信给我,问我可有去到那伯纪县任职的心思,可当时金兵列于边疆,陈某自幼受尽国恩,此时此刻是如何也走不开身的,只得回绝李师了,对此为兄可是深怀遗憾呀。。”陈奂仁一脸惋惜之色,吓了布楚一条,在心里咒骂着你这老头哪里是愿意为国出力,分明是哪个时候伯纪县初创,百废待兴,看不上眼罢了,不过也幸亏他拒绝了,不然以李纲执政的风格,即便是去了伯纪县也没什么好位置给他做,还是待在开封城的好。。。。

    其实这一点上倒是布楚误会了,陈奂仁虽然在任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能收到李纲信件的人基本不会太差,只是有些人隔得岁月久了,跟着环境变了,正如陈奂仁所说,他年轻时只是听过李纲几堂课而已,可就是几堂课就能让李纲记住他这个人,并且在缺少人手的时候写信给他,可见在李纲的映像里陈奂仁的形象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李纲也明白官场就是个大染缸,任何进了这个缸里的人都要先染上一圈别的颜色才能安稳的存活下去,陈奂仁当年无论是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还是对经典古籍的了解,都在当时的京城属上上之选,可入了官场不是你想清正廉明就清正廉明的,大家都是黑老鼠,唯独只有你一只白猫,那就只有你白你先死的道理,陈奂仁算是好的了,多少还保留了一些心底的坚持,没有把脏手伸到百姓的身上,不然也不能够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被排挤到边疆战乱之城任职的下场。

    随后陈奂仁又跟布楚打听了一些李纲的身体情况,言辞间却是真的有几分真切,布楚也都如实相告,并且将伯纪县的现状告知与他,令得陈奂仁大为感叹,师兄弟二人叙旧半晌,那边的挖掘工作也终于有了进展。

    还是那句话,百姓都是感恩的,吃了人家的饭自然就要帮人家干活,这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心中的天经地义,这就导致了饭后人手的增多和效率的提高,不到一会功夫就将正殿和一处偏殿的杂石土层全部清理干净,紧接着就是一阵惊呼之声响起。。。。。。。。。。

    “金子!金子!好多的金子!”

    “这里也有!这里也有好多!我的个乖乖,按老李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金子算个毛!这里全都是粮食,老天爷呀,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呀!”

第二百二十章 商议() 
惊呼声不断响起,挖掘现场到处都是激动的百姓,布楚和陈奂仁对视一眼,也顾不得再叙什么旧,连忙走了过去,果然就像那些百姓惊呼中的话语一样,几个被挖掘出来的地方,到处都是金光闪闪,陈奂仁定睛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起来,原来这些金光并不是散碎银子或是金元宝之类的东西所散发出来的,而是成箱成箱的金条金锭!光是目光所看到的就不下二十口箱子,原来那些贼人所说黄金万两珍宝无数竟是真的!

    布楚的眼光却和陈奂仁注意的方向不同,他所看到的则是百姓们挖掘开来的一处类似于库房之类的地方,一个个大麻袋不知道有多少,而从一旁被打开的麻袋里都是大米来看,这些麻袋里很可能全部都是粮食!

    也许是一来到这个朝代就是灾民的身份,一块饼子都是爸妈不舍得吃喂给他,布楚居然对这些金子根本就不感兴趣,而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粮食,虽然伯纪县的发展已经到了正规,并不却粮食了,但布楚依旧对着粮食有着无比的执念。

    “快,快挖,这些都是贼赃,告诉百姓们一会挖完了人人都有酬劳,但是这些贼赃是不能乱动的”不理会布楚对着粮食狂热,陈奂仁第一时间就安排人去盯紧那些黄金珍宝,生怕除了差错,而布楚看着粮食,看着看着又环顾四周看了一圈周围衣衫褴褛的灾民们,忽然脑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有了这么多百姓帮忙,很快所有的物资都被挖了上来,趁着还没有到黄昏日落,陈奂仁安排了人手和布楚的人一起清点了物资,总共挖出来的黄金一共有十七万两之多,这还只是黄金的价值,一些珍宝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目前还无法估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价值绝对不菲!除了黄金珍宝这类值钱的东西外,粮食也挖出了近五千担!而且这五千担不是商贩家里的那些快要发霉的陈粮掺了沙子黑心粮,而是白花花的精米!

    清点完物资之后所有人都大为兴奋,陈奂仁高兴之下吩咐晚饭加米加肉,让百姓们吃个够吃个舒服,不过却把他的人全部安排去看守黄金,那架势仿佛谁要动弹就跟谁拼命一样。

    布楚看了看他,笑着摇了摇头,只是听着属下的汇报:“将军,共挖出贼人尸体一百七十二具,其中袖口有着三瓣兰花标记的一百一十人,四瓣兰花标记者四十人,五瓣兰花标记者二十人,六瓣兰花标记者两人,多死于窒息而亡,另有十三具尸体损坏严重,无法确定其等级。”

    “嗯,干的不错,把这些尸体交给开封城守备府处理吧,这场仗我们的功劳足够了,也不好一家独大了。”布楚点了点头道,不过脑中却闪过一丝疑惑,开封城这种边境大城对方只有两名六瓣兰花主事,怎么看也不应该,难道还有漏网之鱼?想到这里布楚又看了看被挖掘干净的土坑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对方应该没有办法逃脱了吧。

    听完属下的汇报过后,布楚整了整衣衫,换上一副笑容,拱着手就朝红光满面的陈奂仁走去:“恭喜师兄,贺喜师兄,此战共剿灭贼人两百余人,缴获黄金十五万两,珍宝无数,实乃大功一件,想必上报朝廷之后师兄的官位恐怕都要向家师看齐了,呵呵呵呵”

    “哪里那里,此战能收获如此之丰,全赖师弟手下精兵强将,否则休说。。。。。。。。。。。。。。。。。。。。。。。。。咦,将军方才所说的可是黄金十五万两?”陈奂仁也是一脸得意的跟布楚还礼,本来打算真心实意的感谢对方一番,可话说到一半才意识到刚才布楚话里的“口误”

    “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布楚笑眯眯的看着陈奂仁,陈奂仁果然上钩,假意咳嗽了两声,支开了身边的人,两人走到一间不远的茶铺旁坐下,待小二斟好了茶水,布楚才小声的在陈奂仁耳边说道:“大人刚才没有听错,小弟所说正是十五万两缴获,至于其他的小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当然小弟给岳元帅和朝廷的奏疏也会写上十五万两的份额,大人您看如何?”

    十五万两?布楚重复了两边这个数字,陈奂仁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顿时感觉喉咙都有些干涩,端起桌上的茶盏一饮而尽,十七万两和十五万两虽然只有两万之差,可这是黄金可不是白银,算起来要比陈奂仁的全部家当都要丰厚了,而且开口的人是布楚,这可不是路边随便跑来的野小子,光看他手下军队的精锐程度就能知道在岳飞的身边也一定有足够的地位,再则他背后还有李纲的势力,虽然李纲久不在朝中为相了,可今年忽然复起,大有卷土重来的意思,这一切种种加起来似乎让陈奂仁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陈奂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认为这金子就真的是布楚白送的,琢磨了一下开口道:“老弟可是有什么要用得到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是老哥能办到的,都是。。。。。。。。。。可以商量的嘛”陈奂仁本来想说都是可以答应的,但是一想到两万两黄金的份额做什么事都够了,还真不敢先答应改为了商量,说完之后便盯着布楚看他的反应。

    出乎陈奂仁预料的是,他本以为布楚会开出什么惊人的条件,不然对不起两万两黄金的价码,谁知布楚一开口他就愣住了,而且这愣住不是因为太难办到而是因为太容易甚至是求之不得对方这么做!

    “呵呵,说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方才小弟见此地百姓如此淳朴,奈何连年战乱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委实气惨了一些,心中便想起家师的教诲,不忍心见黎明百姓如此遭难,正好家师所管辖的伯级县内人口尚有不足,所以小弟就想问问大人可否匀一些灾民随我去伯级县内落户,当然小弟也知道此事不合法理,所以还需大人通融一二,只要大人肯帮这个忙,这次的缴获我卫家军分文不取,只要那些大米粮物,并且可以向大人保证岳元帅那里绝不会过问此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181

第二百二十一章 选择() 
陈奂仁脑袋里还在回想布楚刚才提出来的要求,正如他所说,此事确实与法制不合,但是无论是对地方官还是对当地百姓来说都是好事,大好事,管辖的境内灾民少了治理起来就会容易许多,无论是政绩还是当地的安定程度都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而对灾民来说虽然是背井离乡,但能有个好去处,总好过在别人屋檐下躲风避雨,再说了汉人是不怕吃苦,只要真是好去处,他们总能靠自己和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和后代挣一份厚实的根基出来,这种合则两利的事情,只要在奏报上做些手脚不让上面知道,或者说就算是上面的人知道了,除了那些顽固不化之人,谁又能真的计较呢?

    或许是陈奂仁楞的时间有点久,布楚有些疑惑的看着他,心想这厮该不会粮食不都肯给吧,也罢反正自己手上还有些缴获,再加上一路上山林大河里捞点吃的,总归是饿不死的,这粮食的事情还可以再谈,先让他松了口把人给自己才是正事,于是便开口催促了一下对方:“陈大人?陈大人意下如何呀?”

    “啊?!。。。。。。咳咳,不好意思,方才有些走神了,哎呀,李师果然非同凡人,能教出来老弟这般心系百姓的弟子,看来日后我大宋又能多一位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好官呐,呵呵呵,老弟既然有此意,做哥哥的自然不回阻拦,不过老哥还是要多说一句,百姓之事百姓自己做主,老弟可以去问问有多少人愿意去的,老哥绝不阻拦,至于那些米粮。。。。。。。。。。嗯,老弟带着灾民回去路上没有口粮,跋山涉水的也是吃不消的,拿去便是,开封城里尚有些富户,大不了老夫拼着这张老脸不要也能再去征一些米粮,开封城内倒是无妨的,唉,说起来还要怪老哥无能,竟无法使得自己治下之百姓人人有饭吃,实在是愧对李师呀”陈奂仁一脸惭愧的样子,其实心里早已乐开了花,粮食他根本就不缺,自己府上尚有一批存粮,本来是打算等到冬天百姓们真的挨不住了再开仓放粮,这下可好只要布楚能多带走些灾民,开封城里没饭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